荷塘月色第四五六段各段的內容概括

2021-03-04 08:53:46 字數 5134 閱讀 1698

1樓:匿名使用者

四五六是重點段,其他段都沒寫荷塘月色,這三段運用了大量比喻、擬人和通感手法,葉子、白花、清香、月光、月光下的葉子和花、光與影、樹色、燈光都可以從這三段中找到對應的喻體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四五六自然段是什麼

2樓:為誰為誰為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裡。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丰姿,便在煙霧裡也辨得出。

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裡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裡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擴充套件資料:

寫作背景

《荷塘月色》作於2023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中國大地。這時,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處於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作為「大時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吶喊和鬥爭,但是在四一二政變之後,卻從鬥爭的「十字街頭」,鑽進古典文學的「象牙之塔」。

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筆從戎,拿起槍來革命,但又始終平息不了對黑暗現實產生的不滿與憎惡,作者對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內心是抑鬱的,是始終無法平靜的。於是作者寫下了這篇文章。這篇散文通過對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寫,流露出作者想尋找安寧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脫現實但又無法超脫的複雜心情,這正是那個黑暗的時代在作者心靈上的折射。

名家點評

佩弦先生的《背影》、《荷塘月色》、《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是被稱作早期散文裡的代表作的,**字,平穩清楚,找不出一點差池,可是總覺得缺少了乙個靈魂,一種口語裡所包含的生氣。

朱文的譬喻雖多,卻未見如何出色。且以溢美過盛的《荷塘月色》為例,……十一句中一共用了十四個譬喻,對一篇千把字的小品文說來,用喻不可謂之不密。細讀之餘,當可發現這些譬喻大半浮泛,輕易,陰柔,在想象上都不出色。

……在想象文學之中,明喻不一定不隱喻,可是隱喻的手法畢竟要曲折、含蓄一些。朱文之淺白,這也是乙個原因。惟一的例外是以睡眼狀燈光的隱喻,但是並不精警,不美。

與作品的意境,基調相一致,詩人運用了近三十個各種型別的疊詞,這些疊詞渲染出一種雅而不俗的語言氛圍,產生了獨特的表情達意的效果。如描寫荷花荷葉、運用了「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層層」、「一粒粒」、「縷縷」、「密密」、「脈脈」等疊詞,準確而又傳神地描寫出傾注詩人主觀思想的美的形象。

其中一些從古典詩詞中選用的描寫香草美人的疊詞,大大濃化了妙若美女的荷花形象的情態和風韻,與作品的內在抒情取得了和諧的契合,使描寫語言有一種典雅的美,清麗的美。

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江蘇揚州人。

「文學研究會」的早期成員,現代著名的散文家、學者。原任清華大學教授,抗日戰爭爆發後轉西南聯合大學任教。在抗日民主運動的影響下,政治態度明顯傾向進步。

晚年積極參加反帝民主運動。他的散文,結構嚴謹,筆觸細緻,不論寫景抒情,均能通過細密觀察或深入體味,委婉地表現出對自然景色的內心感受。抒發自己的真摯感情,具有濃厚的詩情畫意。

主要作品有《毀滅》、《蹤跡》、《背影》、《歐遊雜記》、《倫敦雜記》等 。

高一年級必修二語文課本的課文《荷塘月色》的第四五六段的內容

3樓:匿名使用者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niǎo,nuó)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葉子底下是脈脈(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裡。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語violin小提琴的譯音)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丰姿,便在煙霧裡也辨得出。

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裡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裡的蛙聲;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4樓:匿名使用者

這三段的寫作側重點有何不同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用四字詞語概括第四段和五段主要內容

5樓:匿名使用者

四字詞語:荷塘月色

繼寫荷塘(第四自然段)。這是先寫田田的荷葉,晶瑩的荷花;葉與花各有所似,越見出玲瓏,晶潔。再寫荷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芳而不濁,「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以「歌聲」比況「荷香」,實在新穎、透闢,極熨貼地傳達出一種香遠益清的韻味。既有微風,必有所動,接下去順筆寫了花與葉在微風掠過時剎那間的動態,從動態中表現出葉與花一種欣欣然生機活潑的情狀。這動態與上邊的靜態相映照,使得形象更加鮮明生動。

最後點出被荷葉遮住了的「流水」,雖不能「見一些顏色」,但由它那脈脈流動聲的點染,的確葉子「更見風致了」,整個畫面都更富有神韻了。

再寫月色(第五自然段)。先直寫「如流水般」的月光「靜靜地洩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這是給畫面塗上一層底色:素淡、恬靜、柔和。

「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裡」,則又使畫面上呈現出迷茫空濛的景象。在這種色調下,「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象籠著輕紗的夢」,形象何等鮮活、迷人。前邊兩句都是把靜態事物作動態的描繪,句中兩個動詞「洩」和「浮」選用的極為精到傳神,足見出作者觀察之細,體物之工和語言錘煉的精心。

後邊兩句中的兩個比喻,又那樣貼切傳神,滿貯詩意。接下去再寫陰影。陰影是月光隔了樹木造成的,因而自然成為對月光的一種襯托。

「參差的斑駁的黑影」,「稀疏的倩影」,「象是畫在荷葉上」,宛如一副清淡的水墨畫。最後又合寫光與影:「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是由聯想引出的神奇的比喻。

作者借助於聯想、比況,使這幅荷塘月色圖就更加形神兼備了。

6樓:坐在碉樓看風景

《荷塘月色》第四段、第五段用四字詞語概括,就是「荷塘月色」,如果分別用四字詞語概括的話,則是「荷塘葉花」、「荷塘月影」。這兩段是: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

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裡。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月色第四段與第五段逐句分析

7樓:匿名使用者

4段「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一段沒有寫月,但處處有月,荷葉、荷花,都處在朦朧的月光中,有著奇異的光彩。

把盛開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從色彩和光華上寫荷花之美。寫荷花的縷縷清香,微風傳送,像遠方飄來的歌聲一樣似有似無,時斷時續,捉摸不定。這幽雅淡遠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獨處時才會有,如在嘈雜的白天,絕不會有這樣的感受。

荷香本是嗅覺形象,作者卻把它比喻成「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使其轉化為聽覺形象,這種把一種感覺的形象轉化為另一種感覺的形象的寫法,在修辭學上稱為「通感」或「聯覺」。運用這種修辭方法,可以啟發讀者更加廣闊深遠的想像和聯想,讓讀者從各自的生活經歷和文化素養出發,去領會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境界。又如: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裡。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把荷葉和荷花放在月光的背景下,乙個「瀉」字,給人一種奶白色而又鮮明欲滴的實感;乙個「浮」字,又表現出月光下荷葉、荷花那種縹緲輕柔的姿容。5段「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乙個「瀉」字,大本來靜止的月光寫出了動感來了,給人一種想「月光浴」的浪漫情調。

「薄薄的青霧」,「牛乳」、「輕紗的夢」,似真似幻,亦真亦幻,巧妙地給荷塘月色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淡淡的月光是靜靜地瀉在荷葉上,整個構成了美的統一體。然後又寫了荷塘四周的月色:從近到遠,從上到下,從「樹」到「蟬聲」、「蛙聲」。

這一部分寫法與前面的精雕細刻不同,只有簡單勾勒。近處的樹,「只像一團霧」,遠處的也「只有一些大意」,較之花,葉及樹影模糊多了,但仍然有一種朦朧美,冷淡、寂寞,卻也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悅中夾雜著淡淡哀愁。

荷塘月色的寫景特點?寫作手法,《荷塘月色》中四五六段寫景特點和側重點是什麼?用了哪些修辭手法?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抓住哪些事物

朱自清先生的寫景散文如同 工筆畫 景物描繪精雕細刻,細膩傳神。此言放在 荷塘月色 尤為確切。朱自清散文的語言基調是樸素的,有一種清新 自然 典雅的美。朱自清先生對剖開來的 月色下的荷塘 與 荷塘上的月色 兩部分作進一步的 精耕細作 從視覺 聽覺 嗅覺 等角度去描寫物件的形狀 色彩 大小 數量 氣味 ...

《荷塘月色》賞析,朱自清荷塘月色賞析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 荷塘月色 長期以來膾炙人口,是中國現代散文的一篇佳作。不僅如此,它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與藝術手法的匠心獨運,使它成為爐火純青 渾然天成的藝術瑰寶。第一 思想情感自然流露 文章起筆便是 這幾天頗不寧靜 為什麼不寧靜呢?是作者與同事產生了齟齬,與學生發生了矛盾,還是與老婆吵架了?似在造...

快!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朱自清《荷塘月色》全文!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原發布者 劉萍萍 荷塘月色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欣賞作者描寫景物的高超技巧 2 欣賞清秀雋永的語言 3 理解作者對自由境界的嚮往。教學重點 難點 1 梳理文中作者心理變化的脈絡 2 重點分析第四至第六自然段,欣賞並學習作者描寫景物的高超技巧。教學過程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