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炳輝高映海
小學生吧!你要告訴別人你的課本中古詩是什麼內容!或者詩歌的題目,或者那個省份的那個出版社的教材!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21課古詩兩首內容是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課文內容
《古詩兩首》
一、李白—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a)註釋
1.天門山:位於安徽省和縣與蕪湖市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形同門戶,所以叫「天門」。
2.中斷:指東西兩山之間被水隔開。
3.楚江:即長江。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所以叫楚江。
4.開:開掘;開通。
5.至此:意為東流的江水在這轉向北流。
6.回:轉變方向,改變方向。
7.兩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8.日邊來:指孤舟從天水相接處的遠方駛來,好像來自天邊。
b)譯文
高高天門被長江之水攔腰劈開,碧綠的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
兩岸的青山相對聳立巍峨險峻,一葉孤舟從天地之間飛速飄來。
c.賞析
壯麗的河山,使氣度超凡的詩人興味盎然;迷人的風光,蕩滌了才華橫溢的謫仙在政治上的憂煩。本詩以巨大的藝術力量,表現了李白對祖國山川無限熱愛的情感。碧水、青山、紅日、白帆,構成了色彩鮮明的畫面,讓人賞心悅目,嘖嘖稱羨。
二、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a)註釋
1.飲湖上初晴後雨:即詩人與朋友在西湖飲酒遊覽,適逢天氣由晴轉雨的意思。
2.瀲灩:波光閃動的樣子。
3.方好:正好。方,剛剛,副詞。
4.空濛:形容雲霧迷茫,似有若無。
5.亦:也。
6.奇:奇妙。
7.欲:想要。
8. 西湖:這裡指杭州西湖,又叫西子湖,因為它在杭州西面;叫西子湖,則是從這首小詩而來。
9.西子:即西施,春秋時代越國著名的美女,姓施,家住浣紗溪村(在今浙江諸暨縣)西,所以稱為西施。
10.淡妝濃抹:或淡雅地妝束,或濃豔地打扮。
b)譯文
水波盪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煙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不論她是淡雅的裝束,還是濃豔的打扮,都是一樣光彩照人。
c)賞析:
首句「水光瀲灩晴方好」描寫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盪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次句「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寫雨天的山色:
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從題目可以得知,這一天詩人在西湖遊宴,起初陽光明麗,後來下起了雨。在善於領略自然美景的詩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態都是美好奇妙的。
「晴方好」「雨亦奇」,是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讚譽。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兩句,詩人用乙個奇妙而又貼切的比喻,寫出了西湖的神韻。詩人之所以拿西施來比西湖,不僅是因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乙個「西」字,同樣具有婀娜多姿的陰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們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質,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為的修飾,隨時都能展現美的風致。西施無論濃施粉黛還是淡描娥眉,總是風姿綽約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態還是花朝月夕,都美妙無比,令人神往。
這個比喻得到後世的公認,從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別稱。
這首詩概括性很強,它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評價。這首詩的流傳,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3樓:匿名使用者
望天門山
(唐)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註釋天門山:在安徽省和縣與當塗縣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
楚江:即長江。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所以叫楚江。
回:轉變方向,改變方向。
兩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邊來:指孤舟從天水相接處的遠方駛來,好像來自天邊。
出:突出
譯文天門山從中間斷開,給楚江讓出奔瀉的通道,碧綠的江水,東流到這裡,可是又旋轉向北流去。兩岸青山相對峙,雙峰聳立,在那天水相接之處,一片白帆沐浴著燦爛的陽光,從天邊飄來。
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 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①瀲灩(liàn yàn) ——波光閃動的樣子。
②方好——正顯得美。
③空濛——細雨迷茫的樣子。
④西子——西施,春秋時代越國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之首。家住浣紗溪村(在今浙江諸暨縣)西,所以稱為西施。
⑤奇:奇妙。
含義詩人在飲酒時同時享受了西湖的兩種風光——晴、雨,於是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推出西湖的陰柔之美和天然姿態。
4樓:匿名使用者
「望天門山」 「飲湖上初晴後雨」
5樓: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飲湖上初睛後雨》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朦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6樓:匿名使用者
人教版還是什麼版?人教版的答是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飲湖上初睛後雨》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朦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二課古詩兩首的兩首詩的詩句是什麼意思?
7樓:匿名使用者
三年級 下冊 第2課 古詩兩首
詠柳[唐]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註釋:1、碧玉:碧綠色的玉。這裡用以比喻春天嫩綠的柳葉。
2、妝:裝飾,打扮。
3、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並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4、絛(tāo):用絲編成的繩帶。這裡指像絲帶一樣的柳條。
5、裁:裁剪。
6、似:如同,好像
譯文: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裡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中心思想:《詠柳》這是一首詠物詩,通過讚美柳樹,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無限熱愛。
春日[宋]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註釋:1、春日:春天。
2、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尋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5、濱:水邊,河邊。
6、光景:風光風景。
7、等閒:平常、輕易。「等閒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8、東風:春風。
譯文: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中心思想:《春日》這是描寫春天風光的一首詩。詩人在乙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到郊外去踏青,沐浴春風之中,看到滿眼春色,不禁發出「萬紫千紅總是春」的讚嘆。
這首詩寓情於景,語言清新活潑,尤其是後兩句以其內涵豐富,形象鮮明,一直廣為流傳。
8樓:冰凌麗穎
詠柳/賀知章
【詩意】如同碧玉裝扮的高高的柳樹,長長的柳條柔嫩輕盈,像千萬條綠色的絲帶低垂著,在春風中婆娑起舞。這一片片柳葉,是誰精心裁剪出來的呢?就是這早春二月的風恰似神奇靈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絲絲柳葉,裝點出錦繡大地。
春日/朱熹
【詩意】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2023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以唐朝為界限,以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
從《詩經》到南北朝的 庾信,都算是古體詩,但唐代之後的詩歌不一定都算近體詩,具體在於格律聲韻之分。
三年級上冊語文倍速學習法上21課古詩兩首寫詩意
9樓:
《望天門山》
唐代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譯文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沒有迴旋。
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一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代 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艷麗,看起來很美;雨天時,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麼得十分適宜。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21課古詩兩首讀後感
10樓:茂苑裝飾
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你以後再社會上才能立足!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九課古詩兩首什麼意思
11樓:小不懂餓
1、《夜書所見》:
①抒發了一種思鄉念親、懷想故園的感情。
②抒發了作者客居他鄉、歸無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
③抒發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留戀的思想感情。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抒發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
拓展:1、《夜書所見》:
這首詩是南宋詩人葉紹翁所寫。蕭蕭的秋風吹動梧桐葉,送來陣陣寒意,客遊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一二兩句寫景,借落葉飄飛、秋風瑟瑟、寒氣襲人烘托遊子漂泊流浪、孤單寂寞的淒涼之感。
三四兩句寫兒童夜捉蟋蟀,興致高昂,巧妙地反襯悲情,更顯客居他鄉的孤寂無奈。這首詩寫羈旅鄉思之情,但作者不寫如何獨棲孤館、思念家鄉,而著重於夜間小景。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十一課文巜掌聲》全文
12樓:匿名使用者
掌聲上小學的時候,我們班有位叫英子的同學。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課前,她早早地就來到教室,下課後,她又總是最後乙個離開。
因為她得過小兒麻痺症,腿腳落下了殘疾,不願意讓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勢。
一天,老師讓同學們輪流上講台講故事。輪到英子的時候,全班四十多雙眼睛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英子立刻把頭低了下去。老師是剛調來的,還不知道英子的情況。
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於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台。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室裡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
在掌聲裡,我們看到,英子的淚水流了下來。掌聲漸漸平息,英子也鎮定了情緒,開始講述自己的乙個小故事。
她的普通話說得很好,聲音也十分動聽。故事講完了,教室裡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掌聲裡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台。
從那以後,英子就像變了乙個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麼憂鬱。她和同學們一起遊戲說笑,甚至在一次聯歡會上,還讓同學們教她跳舞。
幾年以後,我們上了不同的中學。英子給我來信說:「我永遠不會忘記那掌聲,因為它使我明白,同學們並沒有歧視我。大家的掌聲給了我極大的鼓勵,使我鼓起勇氣微笑著面對生活。」
《掌聲》課文解讀
《掌聲》這篇課文以樸實無華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這樣乙個感人的故事:女孩英子因為小時候得過小兒麻痺症,腿腳落下殘疾,從此內心很自卑,「總是默默地獨自坐在一角」。
乙個偶然的機會老師讓她上台講故事,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當她猶豫再三「一搖一晃」走上講台正緊張害怕的時候。想不到同學們給了她鼓勵的掌聲。
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氣,走出了困境,開啟了嚮往美好生活的心扉,變得樂觀開朗,開始「微笑著面對生活」。
課文以英子的感情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言簡情濃,透過描寫英子動作神態的詞句,展現了兩次「掌聲」帶給英子的內心變化過程。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關愛、鼓勵和尊重,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涵。
我想:這份「愛」,在教學時,如果僅僅是讓學生知道「掌聲就是愛,同學們都愛英子」這空化了的思想內容,那這份「愛」已經遠離了我們。
因為在我看來:愛,不是解釋,不是告訴,更不是口號,而是一種心靈的潤澤,是一次難忘的充沛的情感經歷!只有讓學生在「愛」的情感世界裡,經歷情感的洗禮,精神得到喚醒,內心得到敞亮,沉澱為人格了,才稱得上是正意義上的「為生命奠基」!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二課古詩兩首的兩首詩的詩句是什麼意思
三年級 下冊 第2課 古詩兩首 詠柳 唐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註釋 1 碧玉 碧綠色的玉。這裡用以比喻春天嫩綠的柳葉。2 妝 裝飾,打扮。3 一樹 滿樹。一 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並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 萬 就是表...
三年級語文第一課有什麼生字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一課的生字怎麼組詞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一課是 我們的名族小學 生字有 坪 p ng 壩 b 戴 d i 招 zh o 蝴 h 蝶 di 孔 k ng 雀 qu 舞 w 銅 t ng 粗 c 尾 w i 這些生詞分別可以組詞為 1 坪 p ng 坪壩 草坪 地坪 停機坪。2 壩 b 河壩 土壩 大壩 堤壩。3 戴 d i ...
小學三年級語文的填空,三年級語文填空
1 睡蓮的葉子 2 天上的繁星點點 3 是乙個個婷婷的舞女 荷葉好像碧綠圓盤 草坪裡,一朵朵盛開的野花如同 一張張燦爛的笑臉 荷花池裡,一朵朵雪白的荷花彷彿 婷婷少女 1.荷葉 好像乙個個碧綠圓盤 2.草坪裡,一朵朵盛開的野花如同 一張張燦爛的笑臉 3.荷花池裡,一朵朵雪白的荷花彷彿 一位位亭亭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