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南邕
永字八法,是中國書法用筆法則。以「永」字八筆順序為例,闡述正楷筆勢的方法:點為側,側鋒峻落,鋪毫行筆,勢足收鋒;橫為勒,逆鋒落紙,緩去急回,不可順鋒平過;直筆為努,不宜過直 ,太挺直則木僵無力,而須直中見曲勢;鉤為趯(tì),駐鋒提筆,使力集於筆尖;仰橫為策,起筆同直划,得力在劃末;長撇為掠,起筆同直划,出鋒稍肥,力要送到;短撇為啄,落筆左出,快而峻利;捺筆為磔(zhe),逆鋒輕落,折鋒鋪毫緩行,收鋒重在含蓄。
相傳為隋代智永或東晉王羲之或唐代張旭所創,因其為書寫楷書的基本法則,後人又有將八法引為書法的代稱。
典故:相傳,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用幾年的時間,專門寫「永」字。他認為,這個字具備楷書的八法,寫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寫好。
以後,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又將這「永字八法」傳給虞世南,再後來,經過很多書法家一直傳了下來。相傳,王羲之曾到天台山,被那裡的風景深深吸引,便在山頂住了下來,終日盡情欣賞日出奇觀和雲濤霧海,並且從中獲得了書法靈感。他每天不知疲倦地練字,不停地洗筆、洗硯,最後竟然把乙個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可見其對書法研究的痴迷程度。
有一天深夜,王羲之還在練字,白紙寫了一張又一張,鋪得滿地都是,但還是不滿意。後來實在疲倦不堪,趴在桌上睡著了。這時.忽然颳來一陣清風,一朵白雲飄然而至,雲朵上有位鶴髮銀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著他說:
「我看你每天潛心研究書法,十分用功,現在我教你領悟乙個筆訣,日後自有作用。你伸過手來。」王羲之聽到這裡將信將疑地伸手過去。
老人在他手心上寫了乙個字,然後點點頭說:「你書法技藝會越來越高的。」說罷就消失在空中了。
這時王羲之急忙喊道: 「先生家居何處?」只聽空中隱隱約約地傳來一聲:
「天台白雲……」看著老人走了之後,王羲之一看手心,原來是個「永」字,思考了一整夜,終於明白了,橫豎勾,點撇捺,方塊字的筆畫和架子結構的訣竅,都體現在這「永」字上了。白雲先生教授的真是好筆訣啊!此後,王羲之練字更加勤奮了,書法也更加灑脫高超了。
後來有一次,王羲之和朋友在蘭亭歡聚時,便揮筆寫下了千古流傳的書法珍寶《蘭亭集序》,為世人傳頌。
基本釋義:
永字八法其實就是「永」這個字的八個筆畫,代表中國書法中筆畫的大體,分別是「側、勒、弩、趯、策、掠、啄、磔」八劃,以諸宗元所著《中國書學淺說》一書中解說較為明了。
(1)點為側(如鳥之翻然側下);
(2)橫為勒(如勒馬之用韁);
(3)豎為弩(用力也);
(4)鉤為趯 (跳貌,與躍同);
(5)提為策(如策馬之用鞭);
(6)撇為掠(如用篦之掠發);
(7)短撇為啄(如鳥之啄物);
(8)捺為磔(磔音哲,裂牲為磔,筆鋒開張也)。
書法中的永字八法是指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永字八法,是中國書法用筆法則。以「永」字八筆順序為例,闡述正楷筆勢的方法:點為側,側鋒峻落,鋪毫行筆,勢足收鋒;橫為勒,逆鋒落紙,緩去急回,不可順鋒平過;直筆為努,不宜過直 ,太挺直則木僵無力,而須直中見曲勢;鉤為趯(tì),駐鋒提筆,使力集於筆尖;仰橫為策,起筆同直划,得力在劃末;長撇為掠。
起筆同直划,出鋒稍肥,力要送到;短撇為啄,落筆左出,快而峻利;捺筆為磔,逆鋒輕落,折鋒鋪毫緩行,收鋒重在含蓄。相傳為隋代智永或東晉王羲之或唐代張旭所創,因其為寫楷書的基本法則,後人又有將八法引為書法的代稱。目錄「永字八法」的典故 基本釋義 八法的淵源 1、崔子玉、鍾繇、王羲之說 2、智永說 3、張旭說永字八法精解 名家論八法 1、唐-李陽冰 評「永字八法」 2、清-包世臣 評「永字八法」 3、現代-沈伊默 評「永字八法」「永字八法」的典故 基本釋義 八法的淵源 1、崔子玉、鍾繇、王羲之說 2、智永說 3、張旭說永字八法精解 名家論八法 1、唐-李陽冰 評「永字八法」 2、清-包世臣 評「永字八法」 3、現代-沈伊默 評「永字八法」編輯本段「永字八法」的典故
《永字八法之中鋒》套色木刻\宣紙 徐增英[1]相傳,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用幾年的時間,專門寫「永」字。他認為,這個字具備楷書的八法,寫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寫好。以後,王羲之的孫子智永又將這「永字八法」傳給虞世南,再後來,經過很多書法家一直傳了下來。
編輯本段基本釋義 永字八法其實就是「永」這個字的八個筆畫,代表中國書法中筆畫的大體,分別是「側、勒、努、趯、策、掠、啄、磔」八劃,以柳宗元所著中國書學淺說一書中解說較為明了。 (1)點為側(如鳥之翻然側下);
永字八法(2)橫為勒(如勒馬之用韁); (3)豎為弩(用力也); (4)鉤為趯 (跳貌,與躍同); (5)提為策(如策馬之用鞭); (6)撇為掠(如用篦之掠發); (7)短撇為啄(如鳥之啄物); (8)捺為磔(磔音窄,裂牲為磔,筆鋒開張也)。 編輯本段八法的淵源 永字八法是以永字點畫寫法為例,說明楷書用筆和組字的方法。其**有以下幾說:
1、崔子玉、鍾繇、王羲之說 唐張懷瑾《玉堂禁經》:「八法起於隸字之始,後漢崔子玉歷鐘王以下,傳授所用八體該於萬字。」「大凡筆法,點畫八體,備於『永』字」。
(這裡的隸,不是隸書,是指楷書,唐代楷書稱之為隸書,東晉時王羲之也以此稱,現在我們認為的隸書,那時稱八分) 元李溥光《雪庵八法·八法解》:「歷代以下,書者工於筆法之妙。其名世者,如魏晉之鍾繇、王羲之,唐之歐(陽詢)、虞(世南)、柳(公權)、顏(真卿)之輩,亦各家有書,所傳之,惜乎淪沒日久,真跡不存,惟羲之『永』字八法,共《三昧歌》,流傳在世。
」 《法書苑》:「王逸少工書十五年偏攻『永』字八法,以其八法之勢,能通一切」。 2、智永說 宋陳思《書菀菁華》:
「隋僧智永,發其指趣,援於虞秘監世南,自茲傳授遂廣彰焉。」 3、張旭說 宋朱長文《墨池篇》、《張旭傳永字八法》,同《柳八法頌》及《顏魯八法頌》。 清馮武《書法正傳》中《書法三昧》雲:
「凡學必有要,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永』字者,眾字之綱領也,識乎此,則千萬字在矣。」 編輯本段永字八法精解 1、點為側(如鳥之翻然側下) 側是傾斜不正之意,點應取傾斜之勢,如巨石側立,險勁而雄踞。
如點成平臥或正立,則呆痴失勢。永字點以露鋒作收,是為與下邊橫畫相照應。 2、橫為勒(如勒馬之用韁) 橫取上斜之勢,如騎手緊勒馬韁,力量內向直貫於弩(豎)。
如臥筆橫拖或下斜則疲沓無力。逆鋒落筆,緩去急回,保持「逆入平出,有往必收」之勢,不宜順鋒滑過,以免輕飄板滯。 3、豎為弩(同努) 努是有力的意思,豎畫取內直外曲之勢,如弓弩直立,雖形曲而質含無窮之力。
所以豎畫不宜過直,須配合字型之全域性,於麴中見直,方有挺進之勢。過直如枯木立地,雖挺直而無力。 4、鉤為趯(躍的樣子,同躍) 謂作鉤時,先蹲鋒蓄勢,再快速提筆,然後絞鋒環扭,順勢出鋒,力聚尖端。
如人要跳躍,需先蹲蓄力,然後猛然一躍而起。鋒不平出,為的是與策(挑)畫起筆相呼應。 5、提為策(如策馬之用鞭) 策本義是馬鞭,這裡其引申義策應之意。
挑畫多用在字的左邊,其勢向右上斜出,與右邊的點畫相策應,形成相背拱揖的形勢。永字的策畫略微平出,主要是與右邊的啄(橫撇)相策應。兩個筆道雖錯落不相地稱,而其心氣相通相應。
勢略上仰,用力在發筆,得力在收鋒。 6、撇為掠(掠是拂掠之意) 如篦之掠發,狀似燕掠簷下。謂寫掠畫應如以手拂物之表,雖然行筆漸漸加速,出鋒輕捷爽利,取其瀟灑利落之姿,但力要送到末端,否則就會飄浮無力。
7、短撇為啄(如鳥之啄物) 謂寫橫撇應如鳥之啄食。行筆快速,筆鋒峻利。落筆左出,銳而斜下,以輕捷健勁為勝。
8、捺為磔(磔音窄,裂犧為磔,筆鋒開張之意) 這裡有兩層意思:其一指磔畫在字型結構中的作用而言,磔本義是指肢解祭祀用的犧牲,含解體張裂之意。楷書中的捺畫承隸書的波磔而來,而隸書的波磔正是為了解散小篆屈曲裹束的形式,使字型向外開放。
所以隸書又叫分書,楷書中的捺也起到這個作用。楷書捺筆,力雖內聚形卻外張,使字型開展舒暢、開放。其二是說這一筆直要寫得剛勁、利剎、有氣勢。
磔本義是肢解,肢解必以刀劈,磔畫即取刀劈之意。寫時要逆鋒輕落,右出後緩行漸重,至末處微帶仰勢收鋒,要沉著有力,一波三折,勢態自然。 八法結語,盧肇說:
「永字八法,乃點畫爾。」但八法並非孤立存在,我們在考慮每個點畫如何安排,實際已涉及字的結體法則。因此,八法作者意圖,在想通過永字的剖析,來說明基本點畫的寫法和組合。
編輯本段名家論八法 1、唐-李陽冰 評「永字八法」 「昔王逸少工書十五年,偏攻『永』字八法,以其八法之勢,能通一切。 」 ——唐.李陽冰 《翰林禁經》(唐.
李陽冰)論永字八法 點為側,側不得平其筆,當側筆就右為之;橫為勒,勒不得臥其筆,中 高下兩頭,以筆心壓之;豎為努,努不宜直其筆,直則無力,立筆左偃而 下,最要有力;挑為趯,趯須蹲鋒得勢而出,出則暗收;左上為策,策須斫 筆背髮而仰收,則背斫仰策也,兩頭高,中以筆心舉之;左下為掠,掠者拂 掠須迅,其鋒左而欲利;右上為啄,啄者,如禽之啄物也,其筆不罨,以疾 為勝;右下為磔,磔者,不徐不疾,戰行顧卷,復駐而去之。 2、清-包世臣 評「永字八法」 《藝舟雙楫·述書下》:「聚字成篇,積畫成字,故畫有八法。
唐韓方明謂八法起於隸字之始,傳於崔子玉,歷鐘、王以至永禪師者,古今學書之概括也。隸字即今之真書。」又雲:
「以『永』字八畫而備八藝,故用為式。」 ——清.包世臣 包世臣論八法:
夫作點勢,在篆皆圓筆,在分皆平筆;既變為隸,圓平之筆,體勢 不相入,故示其法曰側也。平橫為勒者,言作平橫,必勒其筆,逆鋒落字,卷(這個字不甚妥當,我以為應該用鋪字)毫右行,緩去急回;蓋勒字之義,強抑力制,愈收愈緊;又分書橫畫多不收鋒,雲勒者,示畫之必收鋒也。後人為橫畫,順筆平過,失其法矣。
直為努者,謂作直畫,必筆管逆向上,筆尖亦逆向上,平鋒著紙,盡力下行,有引弩兩端皆逆之勢,故名努也。鉤為趯者,如人之趯腳,其力初不在腳,猝然引起,而全力遂注腳尖,故鉤末斷不可作飄勢挫鋒,有失趯之義也。仰畫為策者,如以策(馬鞭子)策馬,用力在策本,得力在策末,著馬即起也;後人作仰橫,多尖鋒上拂,是策末未著馬也;又有順壓不復仰卷(我以為應當用趯字)者,是策既著馬而末不起,其策不警也。
長撇為掠者,謂用努法,下引左行,而展筆如掠;後人撇端多尖穎斜拂,是當展而反斂,非掠之義,故其字飄浮無力也。短撇為啄者,如鳥之啄物,銳而且速,亦言其畫行以漸,而削如鳥啄也。捺為磔者,勒筆右行,鋪平筆鋒,盡力開散而急發也;後人或尚蘭葉之勢,波盡處猶嫋娜再三,斯可笑矣。
我們引申它: 第一,做人要像「永」字的「點」,昂首,充滿自信和朝氣; 第二,做人要像「永」字的「豎」,挺胸,充滿力量與美; 第三,做人要像「永」字的「撇」,飄逸瀟灑,看輕一切成績和榮譽; 第四,做人要像「永」字的「捺」,腳踏實地,做好每一天的功課; ——摘自 書法漫談(沈尹默著)
什麼叫做永字八法,永字八法是什麼意思
永字八法 中國書法用筆法則。以 永 字八筆順序為例,闡述正楷筆勢的方法 點為側,側鋒峻落,鋪毫行筆,勢足收鋒 橫為勒,逆鋒落紙,緩去急回,不可順鋒平過 直筆為努,不宜過直 太挺直則木僵無力,而須直中見曲勢 鉤為趯 t 駐鋒提筆,使力集於筆尖 仰橫為策,起筆同直划,得力在劃末 長撇為掠。起筆同直划,出...
中醫學名詞八法中醫是什麼意思,中醫治療八法指那八法
八法中醫學名詞。汗 吐 下 和 溫 清 消 補八種 方法的總稱回 見 醫學心悟 汗法答有開洩賡理 解除表邪等作用 吐法有湧吐痰涎 胃中食積及毒物等作用 下法有通便除積 蕩滌實熱 攻逐水飲等作用 和法有和解表裡 理氣和中 扶正祛邪等作用 溫法有回陽救逆 溫中祛寒 溫通血脈等作用 清法有清熱解毒 清氣涼...
《金剛經》所說的有為法以及無為法指的是什麼法
有為法指的是一切我們能夠撲捉到的,能夠接觸到的事相。他們就像夢一樣,是幻化的,是緣起的,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比如我們的色身,有的人短命,有的人長壽,有的人只能活二三十歲,有的人卻能活到一百多歲。活二三十歲也好,活一百多歲也好,在那個歷史長河當中,在浩瀚的時空當中,都是非常短暫的,誰都不可能永遠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