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名字的意思,古文中名字的意思

2021-03-04 08:49:35 字數 5995 閱讀 5908

1樓:呂中豪

míng

①《名》名字;名稱。《屈原列傳》:「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②《動》取名;命名。《離騷》:「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

③《動》說出。《遊褒禪山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④《名》名義;名分。《赤壁之戰》:「今將軍外託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

⑤《名》名聲;名望。《陳情表》:「不圖宦達,不矜名節。」

⑥《動》有名;聞名。《過小孤山大孤山》:「凡江中獨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類,皆名天下。」

⑦《形》有名的;著名的。《送東陽馬生序》:「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

【名場】科舉考試的考場,意為舉子們揚名之處。

【名刺】又稱「名帖」,拜訪時通姓名的名片。

【名士】⒈知名而做官的人。⒉泛指知名人士。⒊特指恃才放達、不拘禮法的人

古文中的 "名" 有什麼意思?

2樓:醉冰軒主

1 名詞:名字,名稱

例:北冥有魚,其名曰鯤。《莊子》

2 動詞:起名,命名

例: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離騷》

3 名詞:名義

例:兵出無名,事故不成。《漢書》

4 名詞:名分

例:必也,正名乎。《論語》

5 名詞:名聲,名望

例:西門豹為鄴令,名聞天下。《史記》

6 形容詞:著名,聞名的

例:一生好入名山遊。《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7 動詞:指稱,說出

例:不能名其一處也。《**》

古代人名中的「字」是幹什麼的?

3樓:路過的麻陶桑

古代男子20歲女子十五歲,不便直呼其名。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稱其表德之字。後稱字為表字。

在古代,由於特別重視禮儀,所以名、字的稱呼上是十分講究的。在人際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謙稱、卑稱,或上對下、長對少的稱呼。平輩之間,只有在很熟悉的情況下才相互稱名,在多數情況下,提到對方或別人直呼其名,被認為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

平輩之間,相互稱字,則認為是有禮貌的表現。下對上,卑對尊寫信或呼喚時,可以稱字,但絕對不能稱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長輩的名,更是連提都不能提,否則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產生了「避諱」制度。

擴充套件資料

名是名,字是字

現在人們所說的名字是指乙個人的名,與古代所說的名字不同。古代的名與字分指,均為乙個人的稱號。名,是乙個人在成年之前的稱呼,字則是他成年後步入社會時的稱呼。

中國的這種名、字雙軌制早在周代就已經形成。古人的名,主要用於自稱;古人的字,主要用於他稱。古代嬰兒出生滿兩個月就要命名。

《禮記》中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許嫁,笄而字」。這是因為古代男子二十歲時行結髮加冠之禮,以示成年,開始取字。女子十五歲結髮加笄(束髮的簪子),作為成年的標誌,可以取字。

乙個人成年後,由長輩原先為其取的名已不便在社交場合中被人指名道姓地徑直稱呼,應另外換乙個平輩或晚輩可以稱呼的新名,否則被視為無禮。因此,以字相稱,表示尊敬。

字獨立於名之外,又與名密切相關。如諸葛亮字孔明,「亮」與「明」可以相互註釋,字義相近,周瑜字公瑾,「瑜」和「瑾」均為美玉,義相近。也有名與字互為補充,可以連義推想的,如岳飛字鵬舉,「鵬舉」取大鵬振翅高飛之意,與「飛」互為補充。

還有以反義相對取字的,如宋**學家朱熹字元晦,「熹」與「晦」字義相反。

參考資料:人民網-古代名、字分指 宋代起名以老為美

4樓:離騷九章

1、字的含義:

字,又稱表字,起源於商朝,盛行於周朝,後來形成了一種制度,是古代的中國人在名字之外,為自己取的與本名意義相關的別名。現在一般已經很少有人使用了。

2、取字的時間和目的:

根據記載,古時男子20歲時取字,女子許嫁時取字。如孔丘字仲尼,司馬遷字子長,李白字太白。根據《禮記-檀弓》上的說法,在人成年後,已經是成年人了,需要受到社會的尊重,同輩人只呼其名顯得不恭,於是需要為自己取乙個字,用來在社會上與別人交往時使用,以示相互尊重。

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後,名字只供長輩和自己稱呼,自稱其名表示謙遜,而字才是用來供社會上的人來稱呼的。

表字和名的關係:

1、並列式

意義相同的:即表字和名意義相同,相通,是並列關係,所以又叫「並列式」。如:

屈平,字原。廣平曰原,意思相同。

2、輔助式

意義相近的: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可以互為輔助,稱做「輔助式」。如:

梁鴻,字伯鸞。鸞和鴻都是飛禽,但不是一種,鴻雁和鸞鳳可以互為輔助。

3、矛盾式

意義相反的:即表字和名意思正相反,這種情況可稱為「矛盾式」,如:

曾點,字皙。點為黑汙,皙為白色。

5樓:踏雪一無痕

字,又稱表字,起源於商朝,盛行於周朝,後來形成了一種制度,是古代的中國人在名字之外,為自己取的與本名意義相關的別名。現在一般已經很少有人使用了。

根據記載,古時男子20歲時取字,女子許嫁時取字。如孔丘字仲尼,司馬遷字子長,李白字太白。

根據《禮記-檀弓》上的說法,在人成年後,已經是成年人了,需要受到社會的尊重,同輩人只呼其名顯得不恭,於是需要為自己取乙個字,用來在社會上與別人交往時使用,以示相互尊重。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後,名字只供長輩和自己稱呼,自稱其名表示謙遜,而字才是用來供社會上的人來稱呼的.

北齊的顏之推認為,人名是區別彼此,字則是體現乙個人的德行的。大部分人的名與字在意義上都是有關聯的。

字一般有一言字、兩言字和三言字。最多的是兩言字。

字的構成的一些形式:

1、在字前加男子的尊稱「子」字:如公孫僑字子產,杜甫字子美

2、在字前加排行字表示排行:孔丘字仲尼;也有只以排行作為字的。

3、在周朝,女子也有字。但是其構成方式和男子不太一樣。一般是在姓氏上冠以排行字作為字。

另外在古文中,名與字連稱時,習慣上先稱字後稱名。

6樓:摩托羅辣

從周代開始,人們在名以外,又另取字。《禮記·檀弓》稱:「幼名,冠字。

」這句話的解釋是:「始生 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復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年二十有為父之道」 時加「字」,當然是說男子;對於女子,則是「許嫁笄而字」,到了可以出嫁之時(15歲)加「字」。

人一出 生就要起名,是為了分別彼此,否則便無法以獨立身份進入既有的社會秩序系統之中。對小孩直呼其名,不會 有什麼顧忌,但同樣對已經成年者,便顯得不夠尊重,取字,正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所以,古人的名,主要 用於自稱;古人的字,主要用於他稱。

當然,也不是說所有的情況下都必須對人稱字不稱名,這要依對話雙方 的相互地位而定。彼此地位相當者,尊稱別人用字不用名,謙稱自己用名不用字;而長輩對晚輩、老師對學生 、上級對下級,也可以稱名而不稱字,這樣顯得更親切。如果說起名是為了分彼此,那麼取字就是為了明尊卑 。

這是名與字功能的基本區別。

字獨立於名之外,但又與名保持有密切的聯絡。根據古文本學,「字」有滋生之義。因此,我們也可以理 解為古人的字,係由名滋生而來。

春秋戰國時代,人們的名與字之間,一般均有特殊的意義關聯。清代訓詁學 家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詁》,歸納、揭示了當時的人名與字之間的五類關聯,全面而準確。現補充例項,列舉 如下:

同義互訓。孔子的學生樊須,字子遲。須與遲,都有等待的意思。

閔損,字子騫。損與騫,都有虧折的意 思。顏回,字子淵。

據《說文解字》解釋:「淵,回水也。回,淵水也。

」反義相對。衛人端木賜,字子貢。上賞給下叫「賜」,下獻給上叫「貢」,意義恰好相對。楚將唐昧,字 子明。昧,昏暗的意思,與光明正相反。

連類推論。孔子的**南宮括,字子容。「括」,包括;推論到「容」,受容。楚臣仲歸,字子家。由歸 而家,順理成章。

據義指實。齊公子固,字子城。由堅固之義,引指高大實在的城牆。魯人冉耕,字伯牛。由農墾之義,引 指具體的耕牛。

辨物統類。衛人邃瑗,字伯玉;齊人陳灌,字子玉。瑗、灌均為玉類之一種。孔子的兒子孔鯉,字伯魚; 楚公子魴,字子魚。鯉、魴均為魚類之一種。

上面列舉的諸人之「字」,均由兩個字組成,但第一字並無實義。如子遲、子貢之「子」,是古代男子的 美稱。而伯牛、伯魚之「伯」,系排行用字伯、仲、叔、季的第一位。

所以,此類二字「字」,其實是一字「 字」。這也是早期命字的特點之一。

秦漢以後,二字「字」逐漸增多,成為主流。而且,字與名並用時的排列順序也發生變化。先秦時是先稱 字,後稱名,如楚將百里孟明視,百里是姓,孟明是字,視是名。

漢代以後,改為先稱名,後稱字,如曹丕在 《典論·**》中論及「建安七子」時稱孔融文舉、陳琳孔璋、王粲仲宣……這裡的孔融、陳琳、王粲是姓名 ,文舉、孔璋、仲宣則分別是他們的字。此外,在取字的方式上,既繼承了先秦時代同義互訓、反義相對、連 類推論、辨物統類以及以排行入字、以美稱入字等傳統做法,又有了一些新的發展。

先說在繼承傳統方面,例如:

蜀相諸葛亮,字孔明;東晉詩人陶淵明,字元亮;唐「大歷十才子」之一的司空曙,字文明。(同義互訓 )

唐代詩人羅隱,字昭諫;「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字退之;宋代大儒朱熹,字元晦;清代音韻訓詁學家 王念孫,字懷祖;桐城派作家管同,字異之。(反義相對)

北宋文學家晃補之,字無咎;南宋詩人尤袤,字延之;南宋詞人劉過,字改之;清代史家章學誠,字實齋 。(連類推論)

東吳將領周瑜,字公瑾;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字子瑜。(辨物統類)

東漢文學家蔡邕,字伯喈;唐代詩人錢起,字仲文;北宋詞人晏幾道,字叔原;明代文學家王思任,字季 重。(以排行入字)

其次,在新的發展方面,主要有:

增美辭。在先秦時代的子、父一類尊稱用字以外,大量涵義豐美之辭,如公、翁、卿、倩、彥、偉、休、 道、孝……成為取字的熱門選擇。例如:

用尊老美辭的,東漢大臣竇融,字周公;東吳將領黃蓋,字公覆;西 漢豪強郭解,字翁伯;唐吏孔巢父,字弱翁。用稱謂美辭的,西漢使節蘇武,字子卿;大將軍衛青,字仲卿。 用身份美辭的,西漢文學家東方朔,字曼倩;曹丕之孫、魏帝曹髦,字彥士。

用形容美辭的,「建安七子」之 一的徐幹,字偉長;三國魏文學家應璩,字休璉。用德性美辭的,東漢學者尹珍,字道真。劉備的謀士法正, 字孝直。

採典籍。採摘典籍中精彩的名言警句之義,用做表字,意趣高雅。曹操字孟德,語出《荀子·勸學》:

「 學也者,固學一之也。……是故權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 謂德操。

」《尚書·大禹謨》稱「滿招損,謙受益。」由此,明末文人錢謙益,字受之;晚清士紳王先謙,字 益吾。

表仰慕。表示對前賢先哲的仰慕之意,是古人命名、取字的重要思路之一。北齊文學家顏之推,傾慕春秋 時晉人介之推的節操,故與之同名,又以其姓氏為字。

南朝文字訓詁學家顧野王,欽佩西漢博士馮野王,不僅 照搬其名,而且取字曰希馮。明末清初學者顧祖禹,景仰宋代史家、人稱「唐鑑公」的範祖禹,仿其名,又字 景範。

寄情懷。陸遊在《老學庵筆記》中說:「字所以表其人之德。

」正如言為心聲一樣,字也是人們抒情懷的 手段。近代維新運動的領袖人物康有為,字廣廈,意在表達自己為黑暗**下的國人爭得乙個開明、自由的生 存「廣廈」的寬闊胸懷。現代著名民主人士黃炎培,字任之,他自己解釋「任之」的涵義:

「其一是對自己該 做的事,對國家對社會該負的責任,堅決勇敢地擔負起來,任之;其二是對無所謂的事、無聊的流言等等,不 管它,由它去,任之。這就是我做人處事的信條。」

析名文。名與字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絡。這種聯絡既可以是文辭意義上的,也可以是文字結構上的。

南宋 詩人謝翱,字皋羽;大奸臣秦檜,字會之;明「竟陵派」文人劉侗,字同人;清文學家毛奇齡,字大可。

既起名,又取字,是中國姓名文化的獨特傳統之一,直到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依然如此。以名人為例: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

李大釗,字守常。

胡適,字適之。

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

朱自清,字佩弦。

**,字仲弘。

辛亥革命推翻了幾千年的君主**,其後又經過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衝擊,傳統的上下尊卑秩序被完全否定 ,因而以明尊卑為主要功能的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本依據。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人際交往 越來越頻繁,稱謂繁複、疊床架屋的名、字並行之制,顯然不再有恢復的必要與可能。但是了解一點這方面的 知識,至少可以避免出現評書《楊家將》中楊六郎竟然在皇帝面前自稱「楊景楊延昭」之類的笑話。

古文言文中「絕」都有什麼意思,古文中絕有什麼意思

有1.斷絕 2 極 3 橫渡 4 消失 5 絕妙6 與世隔絕 等意思啦。例一就是斷絕的意思,我今天死翹翹啦,魂魄離開了但是屍體長存啦。例二是出自杜甫 新安吏 的句子,也是極的意思,翻譯為中男又矮又小,怎麼能去首位王城呢?例三是韓愈的 初春小雨 其實也是極的意思,跟例二一樣,根據語境翻譯,這裡譯為 遠...

勝在古文中的意思,古文中,勝有哪幾種意思

1.勝過 2.比 得十萬雄兵 更好 禁得起,例 不勝感激 勝利,例 故勝之 以上回答你滿意麼?古文中,勝 有哪幾種意思 1 sh ng 1 勝利 取勝 戰勝。戰國時期多人整理 鄒忌諷齊王納諫 此所謂戰勝於朝廷。這就是人們說的在朝廷上取得勝利 2 克服。戰國呂不韋的門客整理的 呂氏春秋 先己 故欲勝人...

古文中何的全部意思古文中何是什麼意思

何 h 疑問代詞 a 什麼,如 人?b 為什麼,如 必如此?c 哪樣,怎樣,如 不?如?d 如 往?e 發表反問,如 樂而不為?副詞,多麼 其壯哉!姓。何 h 古同 呵 譴責。何 h 古同 荷 擔。1 什麼。例 子何而往?何 憑什麼。2 怎麼樣。例 如太行 王屋何?其如土石何?3 例 又何往而不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