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在古文中用什麼詞語表達,「她」或「女孩」在古文中可以用什麼詞表示?

2021-03-04 08:49:19 字數 5692 閱讀 3536

1樓:轉身微涼老于

古文中所舉事例多為歷史上的既有事實,這種舉例被稱為「用典」。(用典是借助一些歷史人物、神話傳說、寓言故事、詩文等來表達自己的某種願望或情感。)

2樓:夢裡花落思未休

恰如*** 又似***x 夕*** 遙想*** 之類的。有時候也直接採用對比舉例。

3樓:洛綠魚浩淼

達則兼濟天下,退則獨善其身。乙個達字,使用數千年!

4樓:山海軒

如古文中,如,就是現在的「例如」的意思。

「她」或「女孩」在古文中可以用什麼詞表示?

5樓:萬家小公舉

一、佳人:[ jiā rén ]

釋義:美人:才子~。絕代~。

出自: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之四:「誰能載酒開金盞,喚取佳人舞繡筵。」

譯文:誰能載酒開金盞,喚來佳人舞華筵。

二、紅袖:[ hóng xiù ]

釋義:是指古代女子襦裙長袖,後來就成了女子的代名詞。

出自:唐杜牧 《書情》詩:「摘蓮紅袖溼,窺淥翠蛾頻。」

譯文:摘蓮花紅袖溼,看淥翠蛾頻繁。

三、碧玉 [ bì yù ]

釋義:指年輕貌美的婢妾或小家女。

出自:唐·白居易 《南園試小樂》詩:「紅萼紫房皆手植,蒼頭碧玉盡家生。」

譯文:花萼紫紅色房都親手種植,僕人碧玉全家生活。

四、粉黛,讀音為fěn dài,漢字詞語,原意指白粉和黑粉,後代指年輕貌美的女子。

出自:唐·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譯文:她回眸一笑時,千姿百態嬌媚橫生,六宮妃嬪,乙個個都黯然失色萬分。

五、姝麗,指美麗;美女。

出自:宋·柳永 《玉女搖仙佩》詞:「取次梳妝,尋常言語,有得幾多姝麗。」

譯文:隨意的梳妝打扮,尋常的言語,卻因為天生難自棄的姝麗,身邊的女子都花容失色,無心爭艷。

6樓:文以立仁

「女孩」在文言文中一般說「女子」,或用別稱:佳人、紅袖、青蛾、粉黛、佳麗、姝麗、碧玉等。

文言文沒有「她」這種人稱代詞,可以用「渠」、「彼」、「伊」指代。更多的情況是直接用名詞指稱。如「她曾經說」,文言文表述為「女子嘗言」。

只在轉述時才會用代詞,如「彼言」;「渠謂我曰」。

7樓:塵封封印

在古文裡,作賓語的第三人稱用「之」字表示。後來白話文興起,用「他」字做第三人稱代詞,可以代男性,也可以代女性及一切事物。 「五四運動」前後,有的文學作品也用「伊」字來指女性,如魯迅早期作品中就是如此。

2023年,我國新文化運動初期重要作家、著名詩人和語言學家劉半農在北大任教時,第乙個提出用「她」字指代第三人稱女性。一時轟動全國。這種現象一出現,就遭到封建保守勢力的攻擊和反對,但卻很快得到人民群眾的承認、稱讚,並被廣泛使用,各種字典也都收錄了這個字(因為其本身屬生僻字,所以小字典原沒有收錄。

),此事在當時文化界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

在古文中表達「帶走」的詞語有什麼?

8樓:糖葫蘆烈炎

去,步古文中剛開始沒有「跑」這個字,與跑同義的就是「走」.

古文中表示慢走可以用「步」,「行」比如行百里者半九十,快走的可以用「趨」,比如趨之若鶩.

快跑就是「走」了,比如走馬觀花,不脛而走

9樓:顧仄

.古文中表示慢走可以用「步」,「行」比如行百里者半九十,快走的可以用「趨」,比如趨之若鶩.快跑就是「走」了,比如走馬觀花,不脛而走.

走有跑的意思。還有「我」的意思。是謙稱

如。—— 唐· 杜牧《阿房宮賦》

青捕虜知單于所居.

同本義 [run]

走,趨也,流失)

12;走晤(走訪;丟去),稱為「走油」):走遍全國

16。又如.

又如。——《韓非子·五蠹》

夸父與日逐走.

遵循,而方法又不正確;走驟(飛奔。如.

改變 [change]。——《韓非子·喻老》

兔走觸株:走班(行走的序列);走轉(逃轉,訪問 [visit]。——杜甫《石壕吏》

已而燕軍攻 安平.

又如.喪失:走吧,轉圈兒)。——《戰國策·燕策一》

田榮即引兵歸:走群眾路線;走板(唱歌時不合節拍).

[親友間] 拜訪:走油(舊法用桐油漆飾器物,城壞;走堂的(跑堂的),比較容易成功)

4。——《史記·田單列傳》

齊兵敗;走百病(元宵節婦女出遊。如。——《呂氏春秋·期賢》

在位者皆反走闢;走色(變色;走匿(逃走躲避)

6。奔向某地 [go。本義,直走 咸陽:走作(超出範圍或改變原來的樣子)。如。——《史記·李將軍列傳》

趨利如水走下,獸之走壙也。——《史記·項羽本紀》

老官;走北(戰敗而逃):跑)

2. 步行 [walk,不敢稍愈約,以致身心受到傷害)

10。——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幾欲先走,認為可驅邪除祟).

「改變」一詞在古文中可以用什麼詞表示?

10樓:匿名使用者

1、"變"

讀音:bian

釋義:變化、改變

例句:《涉江》:「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我不能改變志向,去順從世俗啊,當然難免愁苦終身不得志。

2、「更」

讀音:gēng

釋義:更換,改變

例句:《庖丁解牛》:「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好廚子一年換一把刀,因為用來割肉。壞廚子乙個月換把刀,因為用來斬、剁。

少年、中年、成年:指不同階段的時期,在古文中一般用什麼詞來表示?

11樓:1sde唯愛佳

角:指童年。

語出《詩經》,如《詩·衛風·氓》「總角之宴」,又《齊風·甫田》「總角 兮」。以後稱童年為「總角」。陶淵明《榮木》詩序:「總角聞道,白首無成。」

垂髫:指童年。

古時童子未冠,頭髮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賦》:「被褐振裾,垂髫總發。」

束髮:指青少年。

一般指15歲左右,這時應該學會各種技藝。《大戴禮記·保傅》:「束髮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

及笄:指女子15歲。

語出《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謂結髮而用笄貫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稱「待字」。

語出《後漢書·曹皇后記》「小者待年於國」。以後稱女子待嫁的年歲為「待年」。《文選·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聲夙振。」

弱冠:指男子20歲。

語出《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年。左思《詠史》詩之一:「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

而立:指30歲。

語出《論語·為政》「三十而立」。以後稱三十歲為「而立」之年。《聊齋誌異·長清僧》:「友人或至其鄉,敬造之,見其人默然誠篤,年僅而立。」

不惑:指40歲。

語出《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以後用「不惑」作40歲的代稱。應璩《答韓文憲書》:「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指50歲。

語出《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老年頭髮蒼白如艾。《**通俗演義》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還有什麼不滿意的事?」

花甲:指60歲。

以天干地支名號錯綜參互而得名。計有功《唐詩紀事》卷六十六:「(趙牧)大中鹹通中效李長吉為短歌,對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迴圈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歲。

語出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稱「白首」。

《後漢書·呂強傳》:「故太尉段潁,武勇冠世,習於邊事,垂髮服戎,功成皓首。」

黃髮:指長壽老人。

語出《詩經》,如《詩·魯頌· 宮》「黃髮臺背」。老人頭髮由白轉黃。曹植《贈白馬王彪》:「王其愛玉體,俱享黃髮期。」陶淵明《桃花源記》:「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鮐背:指長壽老人。

語出《詩經》,如《詩·大雅·行葦》「黃台背」,「臺」與,「鮐」通用。《爾雅·釋詁》:「鮐背,壽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鮐魚背。

期頤:指百歲。

語出《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謂百歲老人應由後代贍養。蘇拭《次韻子由三首》:「到處不妨閒卜築,流年自可數期頤。」

12樓:胡海浪

摘了個 比較全面的 望給樓主有幫助!

不滿周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文言文中但是用哪個詞語表示

13樓:116貝貝愛

不用詞語表示,只用單字「而」來表示「但是」。

而拼音:ér,注音:ㄦˊ,部首:而部,部外筆畫:0畫,總筆畫:6畫,五筆:dmjj,倉頡:mbll

鄭碼:gl,四角:10227,結構:單一,電碼:5079,區位:2288,統一碼:800c

筆順:一ノ丨フ丨丨

釋義:1、古同「爾」,代詞,你或你的:「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

2、連詞(表平列,如「多而雜」。表相承,如「取而代之」。表遞進,如「而且」。

表轉折,如「似是而非」。連線肯定和否定表互為補充,如「濃而不烈」。連線狀語和中心詞表修飾,如「侃侃而談」。

插在主語謂語中間表假設,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3、表(從……到……):從上而下。

4、但是。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故而[gù ér]

因而;所以。

2、而往[ér wǎng]

以後或以上。

3、而當[ér dāng]

而且在。

4、假而[jiǎ ér]

假如。5、偉而[wěi ér]

偉如。偉大壯美貌。

14樓:爐渣裡

解答:最常見的是「而」字。

分析:「而」 是18個常用的文言虛詞之一。它有多種用法及解釋,其中有一種便是作表示轉折關係的「轉折連詞」。可譯為「但是」「卻」等。如下面這個例句: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改變」一詞在古文中可以用什麼詞表示

15樓:

「悅、歡」等等,和現代文差不多的…沒多少變化、只是有些許通假字

到來在古文中哪個詞代替,為什麼在古文中用哪個詞來代替

詣 適是 到 去 的意思,用 至 表 到來 更合適。至孟伯至吾舍 群賢畢至 都是到來的意思 來有朋自遠方來 詣 或 適 這兩個比較接近 為什麼在古文中用哪個詞來代替 何 胡 奚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何 問原因,相當於 為什麼 民,吾民也。發吾粟振之,胡不可?胡 是疑問代詞 為什麼 子奚...

為什麼在古文中用哪個詞來代替,到現在在古文中用哪個詞來代替

何 胡 奚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何 問原因,相當於 為什麼 民,吾民也。發吾粟振之,胡不可?胡 是疑問代詞 為什麼 子奚乘是車也?奚 問原因,相當於 為什麼 到現在在古文中用哪個詞來代替 迄今 至今 到現在。漢 趙壹 刺世疾耶賦 於茲迄今,情偽萬方。如今在古文中用哪個詞來代替?而今,當...

在古文言文中,用什麼詞表示祖國山水,或者大江南北的?兩個字最

剛到達山澗底下,芳叔急著離開峽谷,坐在峽口等待,不再進去。我獨自沿著澗中的石頭進入 峽中 蹲在水潭邊的石頭上,仰頭看見兩條瀑布由空中 遊龍般 奔落,山崖的石頭向上覆蓋,有如瓮口。朝陽正懸在山崖頂上,和頹落下的水波 急速衝出的波浪相映,光暈掩映,光輝流動。我 時而 低頭 時而 抬頭 這道美景 不能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