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引經據典正法
問: 神識不滅是否就是佛法所說的自性?
淨空法師答:沒錯,前面跟諸位講過,神識就是自性,自性在迷的狀況之下,叫神識。自性不生不滅,當然神識也不生不滅,這一定的道理。
如何能把迷惑轉變成覺悟,就叫成佛,那個時候神識就叫做佛性。所以佛性是自性的覺悟的狀態,就是覺的狀態,神識是迷的狀態,這也要搞清楚。
淨空法師答:唸佛往生,確實是阿彌陀佛接引我們的神識往生,不是這個身體往生。身體有生滅,我們的靈性不生不滅。
靈性就是神識,跟佛性不一樣,佛性是我們自性裡面的真實智慧型,這是佛性。一切眾生都有佛性,若迷了,佛性就被覆蓋了,等到覺悟後,明心見性,佛性就現前了。
2樓:aaa**王
慈悲心就是佛性 這個每個月都有 只是被業報障礙了 如果沒有妄想 分別 執著 則一切佛性都會顯現出來···········
前一段我去廟裡去燒香,有一位大師指點我說,前世我是菩薩身邊的孩子,今生把我拋下凡塵來還債,讓我皈依
3樓:周公後
佛教是智抄信而非迷信!
佛告訴我們,bai
每個人都具有佛du
性,但因為妄想執著而不能zhi證得才變成現在的凡dao夫。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都曾經是佛,甚至可以說,我們現在就是乙個迷惑顛倒的「佛」。
要想認識自己,讓自己的佛性顯現出來,就必須經過修行。因此,「大師」勸你皈依佛門,倒沒有錯。但是,學佛在心,佛菩薩也在我們的一念心中。
當你皈依佛門後,要多親近善知識,了解什麼是佛,什麼是佛法,如何修行才能讓自己本有的佛性得以顯現而讓自己成為與釋迦牟尼佛一樣的覺悟宇宙人生真相,認識自己本來面目的「佛」。從這個意義上講,你不要迷信自己心外還有什麼「佛」或者「菩薩」。
佛是明白的眾生,眾生是迷惑的「佛」。學佛,就是破除我們的一切迷惑,認識自己,得到永遠的幸福!
南無阿彌陀佛!
4樓:唐山
慎重。自己讀讀大悲咒、大悲經或觀音菩薩普門品,看有沒有感應,能不能找回點記憶。
5樓:匿名使用者
啥高師啊!現在還迷信這個啊!我勸你別信那一套,自己好好過日子唄!呵呵!我見過一號稱大師的人物,走到我面前,盡是誇我,讓我算命,我不要算,他就又說我這壞那壞的,無語啊!呵呵
佛性是什麼意思
6樓:drar_迪麗熱巴
佛性有兩種含義:
一者「成佛的可能性」。這是指一切有情本具的真如(真心)。
二者「眼見佛性」。這是明心之後的第二步:「見性」(有些祖師是明心、見性同時證得)。
眼見佛性者,能親眼看到眾生的真如顯現出來,也能看到眾生的佛性顯現在無情物之上。這個「佛性」與真如不是一回事:「真如為體,佛性為用;二者非一非異,比如燈與光。
」佛性的主張及思想
梵語buddha-dha^tu 或buddha-gotra。又作如來性、覺性。即佛陀之本性,或指成佛之可能性、因性、種子、佛之菩提之本來性質。
為如來藏之異名。據北本涅盤經卷七載,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凡夫以煩惱覆而無顯,若斷煩惱即顯佛性。
原始、部派佛教等,不說佛、菩薩以外者之成佛,故亦不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之旨。但據世親之佛性論卷一,有部等部派主張眾生無先天之『性得佛性』,但有後天依修行而得之『修得佛性』,依此,分決定無佛性、有無不定、決定有佛性三類眾生。對此,分別說部以空為佛性,一切眾生悉以空為本,從空所生,故主張本性皆具佛性。
同書卷二復將佛性分為三位(稱三位佛性、三佛性),即:
( 一)住自性佛性,眾生先天具有之佛性。
(二)引出佛性,通過佛教修行所引發之佛性。
(三)至得果佛性,至佛果始圓滿顯髮者。
7樓:8萬4千法門
1 學佛最重要的是,認知自己的自性。自性亦稱為真如本性、佛性、真心、菩提心。
2 禪家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這就是我們的自性,是真正的自己,真我。我們現在這個身與心是假我。
3 自性不但是自己的真性,同時它也是宇宙萬法的本體。換句話說,宇宙萬法與自己是從這乙個理體上生起的,這個境界確確實實很不容易體會。
4 古大德用比喻來給我們說明,譬如做夢,每個人都曾經做過夢,能做夢的是意識心,夢中的境界都是自己意識心變現的。
5 我們拿這個來作比喻,能發夢的那個心,就好比是自性。夢中的境界,有沒有我們自己?有。
6 自己是自己做夢的心變現出來,除自己之外,夢中還有山河大地與一些人物,全是自己變現出來的。
7 可見得自性只有乙個,盡虛空遍法界,十法界依正莊嚴,說到自性就乙個。
8 說到一切法,那就太多太多,說之不盡,都是從自性變現出來的。佛經當然也不例外,經之體也是自性。
9 六祖大師說:「何其自性,本來具足」。自性具足清淨,具足慈悲,具足平等,具足萬法。
10 自性裡本來無一物,沒有善惡、沒有對立、沒有是非人我、沒有遠近、沒有高下,沒有生死。
11 真如自性裡頭沒有分別執著,有分別執著是凡夫,沒有分別執著就是佛菩薩。這也是佛法修學最高的原理原則,一切分別執著都打掉了,那就身心安樂。
12 知道自己有佛性,就能作佛。佛陀教育是幫助我們恢復本性,返璞歸真。
13 「心性」是我;「身體」是我所有,應為我服務。提公升自己的靈性,是人生的正確目標。
14 古人講的話,講這兩句很好,「但除其妄,莫問其真」。只要去掉妄想、分別、執著,性德就在面前。
15 修德有功,性德方顯;眾生迷失了自性,性德變成了煩惱,變成了不善業。
16 智慧型長是性德:無論對人對事都不迷惑。
17 倫理道德是性德,是自然的規律,法爾如是。修行人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須與性德相應。
18 佛告訴我們,孝敬是性德自然的流露。「孝親尊師」開發我們自性的寶藏。
19 禮敬眾生、孝親尊師,是尊重自己的性德。
20 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待人處事,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十二個字相應,性德就會顯現。
21 現代人迷失了自性,心中缺乏愛(慈悲)。
22 凡是與性德相應的,稱讚並學習;與性德相違背的,不稱讚,也不學習。
23 性德自性本有,煩惱習氣本無;清淨心本有,四相與四見本無。
24 信願行三資糧,是本性具足。放下身心世界,回歸自性。
25 「清淨平等覺」是自性。誦經、唸佛時,不懷疑、不夾雜,是「淨」,與自性相應。
26 說善、說噁,那是習性,不是本性。本性純善,不是善惡的善,善惡的善是相對的。
27 財色名食睡,把我們的心性、智慧型、德能覆蓋住。自性裡沒有慾望,斷欲,才能出六道輪迴。
28 從習性回歸自性,即斷惡修善。
29 自愛,是愛自己的自性與本善。在佛家,叫自性;在儒家,叫本善。
30 唸佛與接受經教,能喚醒自己的自性。佛陀的教誨,是教我們恢復本具的本能本德。
31 性德是常樂我淨,性德是智慧型德相。
32 只要我們的修行與性德相應,所求的就會現前。
33 一切花草樹木、石頭瓦礫,都有靈性。
34 見聞覺知是靈知,是一切萬物的自性本能。
35 一切諸法乃自性所變,萬法歸一。
36 一就是自性,萬法歸自性。
37 虛空法界,只是乙個自性而已。
38 佛法,是大自然的法則;學佛,無非是回歸自性而已。
39 《阿彌陀經》能幫助你見性,因為它是全彰自性。
40 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與我自己無二無別,是我自己心性變現之物。
41 迷失了自性,不知道極樂世界是我們的家,才會起貪嗔痴三毒。
42 你現在是愚痴、煩惱、生死、業障重重,都是你迷了自己的本性,才現出這個幻相。
43 自性裡沒有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人我是非、五欲六塵、貪嗔痴慢。
44 如果我們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淨土,我們念念都要迴向西方,念念不忘西方極樂世界。
45 「回向西方」就是「回向自性」,《阿彌陀經》上這麼說的,《華嚴經》上也是這麼說的。
46 回向自性,什麼是「自性」?自性是真我,是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
47 這個身是生滅之我,自性是不生不滅的真我。
48 所謂「唯心淨土,自性彌陀」,阿彌陀佛是什麼?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
8樓:aaa**王
慈悲心就是佛性 是眾生原本就有的一種特殊的本性 自性原本清靜···········
9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我推薦你看一本書,上面解釋的很清楚
10樓:匿名使用者
佛性 意思
佛性是什麼?佛性是空無,如如不動。動是什麼?
你們生出來就有佛性,你們的佛性就沒有動過,每個人都有善良的心,沒有動,沒有靜,沒有生,沒有滅。因為本來就擁有的東西,怎麼會有生滅呢?例如你生出來的時候就有鼻子,你死的時候鼻子也在,你說鼻子生出來了嗎?
沒生出來。死了嗎?沒死。
沒有生,沒有滅,沒有去,也沒有來,這就是你的佛性。沒有是非,無住無往。
學佛的人有什麼是非啊?「是」是什麼?這個事情是對的,叫「是」; 「非」是什麼?
不對的,就叫「非」。所以,什麼叫是非?就是你在心中還有對與不對的心,那你就是有是非。
**講得很深啊。是與非,對和不對在心中不能有,這個事情沒有對、沒有錯,你就沒有是非,聽得懂了吧?因為你在心中覺得他是錯的,你就有「非」了;你覺得這個事情他是對的,你就有「是」了。
等到你知道這個事情他是對、 他是錯的時候, 你心中 「是非」就開始產生了。
學佛 學得很高深的時候,人不能有對錯。**為什麼經常講你們啊?**就是要把你們身上的毛病講掉,講到你們覺得你們自己沒有是對的,也沒有是不對的,什麼都沒有了,沒有是與非了,就不會惹塵埃,而且這種是非不會住在你的心中,也不會有來去。
佛性不是學來的,是從你的本性中自然地流露 出來的。乙個人的良心好,是學來的嗎?天生的乙個小孩子,良心就非常好,有些小孩子從小就心地善良,有些孩子從小就很自私。
佛性不是學來的,是從本性出來的。良心和本性不是講出來的,明 心不是你做出來的,而是宇宙空間本來就有的真 理。真 理叫什麼?
明 心,什麼都明白,你就擁有了真 理。
實際上擁有真 理的人,會自己去尋找自己的本性。舉個例子,乙個明理的人,會經常從他自身的本性當中去尋找一種真 理。自身的本性是什麼?
本性就是你的真 理,本性是空的,本性就是一種良心,是一種自然的反應,這種自然的反應本身就是空性。
比方說,你去懷疑乙個人,你就是在心中有是非;你不懷疑他,你這個人就沒有是非,對不對啊?從你的本性來講,他做了一件事情讓你懷疑他了,那麼你的本性怎麼樣來解決呢?很簡單,乙個人不管是否有這個毛病,他本來就是很自然的,他生出毛病是自然的,不出毛病也是自然的,因為他是人,他做錯了事情我要原諒他,他做對了,我也不要去懷疑他,所以我對他沒有任何想法,這就是 natural(自然的)。
不懷疑別人的人,就不容易被別人懷疑;經常去懷疑別人的人,就很容易被人家懷疑。
不開悟的人從別人身上找到自我,也就是說,通 過別人自己感覺別人對我尊敬了,我有自我了,在人家面前我死要面子,然後以為自己看到別人對我尊敬了,這個感覺是個空性啊。人家真正地喜歡你、愛護你、幫助你,能夠理解你,你從人家身上能夠找到的是什麼啊?找到的是沒有物質形狀的從心底感恩你。
開悟之人是在自我身上找到本性。如果你是乙個開悟的人,你應該拼命地從自己身上找,我應該怎麼樣對人家好,我應該怎麼樣做乙個善良的人,我應該怎麼樣能夠讓別人得到更多。
這是兩種不同的概念,一種是拼命地在人家面前付出,為了名利,從人家身上得到一種自 由,得到尊敬,來體現表現自我,這種人是不開悟的。**跟你們舉個例子,有人今天是老闆,他自己很開心,他做什麼事情都很開心,因為他用不著你們來承認。有些人自己不是老闆,裝得像老闆一樣,要大家都對他像對老闆一樣尊敬,他就必須在你面前講面子、擺派頭,實際上他自心沒有成為乙個老闆,而是通 過別人對他的一些利益、手法、手段來得到別人對他的尊敬,而不是他自己做出來讓人家來尊敬他。
人不要造惡,他就會有善 緣出來。今天不把人家往壞的地方想,你就會有善 緣出來;今天你去做壞事了,你的善 緣就沒有了,惡緣就出來了。所以,不求福 報,發菩薩的心,那麼你的善 緣就會特別多。
要度 化世間眾生,不求世間回報。你們今天要去幫助別人,要去度 化別人,不求世間回報,這個就叫無所求。想想你們要做到這點很不容易,每個人到東方台來都有所求,想一想,你們求什麼?
求到後,就不好好修了,對不對?求不到,就拼命求,那你就叫有所求。如果我今天學佛不為所求,那你什麼都能求得到,道理很簡單。
人傷害自己的最大毛病就是不能堅持,婚姻也是這樣,如果你們從結婚開始的時候就一直堅持,像婚前一樣,那你們的家庭也不會發生什麼問題啊。變啊,人就是會變,弟 子也會變,孩子跟爸爸媽媽也會變,夫 妻也會變。孩子在小的時候,牽著媽媽 的手說:
「媽媽,我永遠跟著你。」周阿姨的兒子小時候也說:「媽媽,我離不開媽媽。
」可是現在恨不得一腳把媽媽踢走。討債鬼總是討債鬼,不是討債鬼,他就是來還債的。你們要懂得這個道理,做人要想開一點啊。
佛法就是現實人生,要看明白,要看穿,要度 化眾生,你才會無所求,才會有求必應。無所求的人會有求必應,也就是說,你只管耕耘,就一定會有收穫的,我不管收穫,我只管耕耘,你說你會沒有收穫嗎?要放得下不容易啊,要把「貪瞋痴」轉換成「戒定慧」,你們貪不貪?
要讓貪瞋痴完全改變,不能讓幻念在心中長存。如果你今天覺得做不到的事情,你一點都不要放在心上。
你們一定要離開幻念,不要被幻念所累。得不到的東西拼命想去得到,累不累啊?你們男生過去追女孩子追不到的時候難受嗎?
很多女孩子去追男生追不到的時候難受吧?累啊,而且,非想非非想,不去想但是非要想,不去想了,並非沒想,叫非想非非想。非想非非想,並不是不想,但是非貪瞋痴,一定不能貪瞋痴,這就是用宇宙般的無限的光芒來解決人間之著相。
宇宙般的光芒是什麼?就是空,用空來解決人間的著相:我一定要怎麼樣、怎麼樣。
大家知道無限是什麼嗎?無限不只是「是」,而且是「非」啊。無限就是很大、很大,不是說「無限」就是擁有了,是擁有了,其實沒有擁有,那叫無限。
大家都知道有限公 司、無限公 司,誰敢去成 立乙個無限公 司啊?無限公 司賠起來可以讓你傾家蕩產,所以再有錢的公 司都叫有限公 司,沒有人註冊無限公 司。如果你的生意虧損了,要賠償人家錢了,把你們家所有的東西全部要賠光,包括你還要上 刑事訴 訟。
所以所有的公 司都叫有限公 司,到了極限的時候就宣布破產。而這個宇宙空間的「無」是什麼?那是無邊無際啊。
無限是什麼?就是心胸寬廣,沒有底限,如果你的心胸只要有限地去幫助別人,那你這個限就非常低,是不能讓別人受益,而只是保護你的這個有限底限。
人間佛法就是讓我們懂得,用無限的慈悲來克制本性中受外塵影響生出的有限私心,你們要好好學。
怎樣消除黑曜石開光佛性,黑曜石如何開光?
首先,你現在處於誤區,對於藏傳佛教的密宗,相關法器是不說開光或不開光的,一般,法器是要行加持之法。那麼你提到自己可以做嗎,那要看你會不會。作為密教的法器,如 金剛杵,金剛鈴,金剛線等諸多法器,本身不加持就具備辟邪,消災之作用,加持的目的是使其作用發揮的更好。黑曜石如何開光?黑曜石是佛門七寶之一,如果...
怎樣讓水印佈滿整頁,怎樣讓word水印佈滿整頁
1 開啟一篇需要新增水印的文件。2 在 頁面布局 選單下的 頁面背景 選中找到 水印 3 單擊 水印 下的小三角形,在列表中選擇一款水印樣式,這樣我們就能將水印新增到頁面中去了,但是我們發現,這樣的水印只有乙個。4 滑鼠雙擊頁首處,讓頁首處於編輯狀態,然後用滑鼠單擊水印文字,便可以發現水印文字處於選...
老師怎樣讓自己不累?怎樣可以讓自己不累
不關心學生,只關心自己。但是這樣,當老師的樂趣何在啊。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來講 1 作為處理腦力勞動所處理的問題要冷靜 沉著 心平氣和的來對待,善於用智慧型巧妙的解決問題。不要把問題放在心裡上拿不定主意。2 體力勞動要善於用力借力應用力學原理心平氣和有計畫有步驟的完成任務。3 只要應用以上方法調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