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傳統文化學習的弊端辯論,關於傳統文化的利弊辯論?

2021-03-04 08:48:40 字數 4833 閱讀 7883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傳統文化有精華也有糟粕。一些精華內容,我們比較推崇和重視,例如唐詩宋詞。還有一些精華內容,我們非常遺憾地丟掉了許多,例如古人強調個人修養,講「浩然之氣」和「仁義禮智信」。

對精華部分,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對糟粕部分,我們要批判和捨棄。一些糟粕早已受到批判卻沒有消失,像毒瘤一樣仍然影響著中國社會,例如等級觀念和封建迷信。

還有一些弊端,國人沒有認識到或沒有足夠重視。它們已滲透到人們靈魂的深處,嚴重阻礙了中華民族的進步和提公升。

中國傳統文化的第乙個弊端是缺乏平等性。「平等」具有雙重涵義。一是人際關係的平等,也就是人格上的平等;二是社會關係的平等,也就是法律(權利義務)上的平等。

「平等」是乙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現代世界三大價值觀——民主、人權和法治——的基礎。沒有人際和社會關係的平等性,就沒有個人的獨立性;沒有個人的獨立性,就沒有個人權利可言。

關於傳統文化的利弊辯論?

2樓:匿名使用者

利弊主要有: 第一,我國傳統文化在心理傾向方面,尊老敬賢,尊師重道。崇尚權威,唯書唯上。

從學校到家庭,「看管教育」「就範教育」「授受教育」,只要求死記硬背,被動地接受,求知過程重複前人的結論往往大於自己的思考,否定了人作為認識主體對客觀存在的能動性。忽視了人的認識潛能,抑制了創造思維的發展。整體上缺乏自主自立自強的人材培養目標,缺乏批判精神、開拓精神和創造精神。

是故中國人在國際上老拿奧林匹克學習競賽金牌,而卻與諾貝爾獎項無緣。 第二,傳統文化對教育體制、教育思想的潛在控制作用是何等的巨大,統一的教育體制,限制了地方的積極性,嚴重影響了教育教學的靈活機變。始於隋朝直至明清, 1300 年我國漫長的使用科舉選拔的人才方法及民眾頭腦之中形成的「學而優則仕」 的觀念根深蒂固,現在,仍有許多人將讀書視為一種改變命運的出路。

第三,社會價值取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的讀書至上觀念,歷來重知識,輕能力,輕應用,致使學校片面追求公升學率愈演愈烈,社會盛行學歷主義在所難免。 第四,我國傳統文化,以家喻戶曉的「頭懸樑、錐刺骨」的故事,「學海無涯苦作舟,書山有路勤為徑」 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之類的格言,激勵學生的吃苦精神,把苦讀作為培養人才的道路去提倡。但缺乏科學性和技巧性,在有利於培養學生艱苦奮鬥精神的同時又不利於其靈活性、系統性的培養。

雖然,封閉的傳統文化影響下的我國教育弊端種種,有其落後腐朽的一面,但傳統文化的影響,也確實有可貴的積極的一面,需要我們繼續發揚,例如: 第一,我國傳統文化中完備的道德教育理論:「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 等使人自強不息不斷進取的民族精神,對國家社會的高度責任心和價值觀,始終是應弘揚的民族精神的核心,仍是道德教育的首要內容。

第二,儒家認為如若實現「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必須當官,「學而優則仕」 是唯一的途徑。這就形成了國民重視讀書的傳統。上大學幾乎成了每個人的企盼,這無疑促使人們對知識的重視。

第三,我國傳統文化注重家庭和人際關係的和諧,「仁者,愛人」,以「和為貴」,我們可將其視為「集體主義」價值觀念行為的雛形。 第四,傳統教育以講授為主,為受教育者提供了完整的知識系統,通過反覆訓練,我國學生基礎知識紮實,我國基礎教育成績裴然。 第五,傳統文化講求「克己」、「慎獨」,在其影響下,封閉或半封閉的教育,養成學生自我約束,愛護集體的習慣,服從的習慣,這使我們的學生遵紀守法,有良好的組織紀律性。

第六,學生經歷「十年寒窗」之苦,磨鍊出吃苦耐勞的精神和頑強奮鬥的毅力。 第七,傳統文化影響下「溫故知新」、「言傳身教」「寓教於樂」、「因材施教」、「舉一反三」等十分寶貴的教學思想,有很好的利用價值。

中國傳統文化有何弊端

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傳統文化具有三大弊端:缺乏平等性、科學精神和法治觀念。

中國傳統文化有精華也有糟粕。一些精華內容,我們比較推崇和重視,例如唐詩宋詞。還有一些精華內容,我們非常遺憾地丟掉了許多,例如古人強調個人修養,講「浩然之氣」和「仁義禮智信」。

對精華部分,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對糟粕部分,我們要批判和捨棄。一些糟粕早已受到批判卻沒有消失,像毒瘤一樣仍然影響著中國社會,例如等級觀念和封建迷信。

還有一些弊端,國人沒有認識到或沒有足夠重視。它們已滲透到人們靈魂的深處,嚴重阻礙了中華民族的進步和提公升。

中國傳統文化的第乙個弊端是缺乏平等性。

「平等」具有雙重涵義。一是人際關係的平等,也就是人格上的平等;二是社會關係的平等,也就是法律(權利義務)上的平等。「平等」是乙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現代世界三大價值觀——民主、人權和法治——的基礎。

沒有人際和社會關係的平等性,就沒有個人的獨立性;沒有個人的獨立性,就沒有個人權利可言。

在我國古代,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個人生活在社會之中,首先應承擔義務,而不是享受權利。個人受到禮教和宗法、國家和家族機器的強力壓制,幾乎無絲毫自由可言。

皇帝隨意殺死臣民,父母可打罵甚至殺死孩子。至於父母棒打鴛鴦、干涉婚姻,在古人眼中那是正常現象!儒家的倫理道德嚴重摧殘了人性。

古代等級森嚴,百姓見了**要磕頭,**見了皇帝要自稱奴才。雖然也有人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但是更普遍的是「刑不上大夫」。

孟子講「浩然之氣」,限於人格獨立;莊子推崇「逍遙遊」,限於精神自由。

西方世界比較重視個性和民主。希臘神話中的眾神體系遠不如中國神話的等級森嚴。亞里斯多德說: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表現出對權威的不盲從。在古羅馬,元老院具有重要地位,是後來議會制度的雛形。

我國古代皇權至上,不可能有類似的約束機制。我國古代提出「等貴賤,均貧富」,美國《獨立宣言》卻提出「人人生而平等」。

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這是法律上的平等。

另外,我們每個人,無論職業、年齡、職務有多大區別,人格方面都是平等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拜官主義」和「拜金主義」嚴重,人們很難保持自己的人格尊嚴。成熟的民主國家可以通過「理智辯論」進行溝通,做到「寬容異見」。

美國**柯林頓在發生「萊溫斯基事件」後的一次內閣會議上,受到多名部長的嚴厲指責,場面非常難堪。我對此印象深刻。

中國傳統文化的第二個弊端是缺乏科學精神。

首先,我國古代關心的是人倫和社會而不是自然界。「四書五經」不談科學,科舉考試也不考科學知識。被李約瑟稱為「最具科學精神」的道家,產生的一些科學成果不過是追求長生術的副產品。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古代不可能出現系統的科學理論。四大發明只是技術成果。

其次,我國古代不重視工商業。「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商人的社會地位低下,經商被認為是不務正業。

在我國古代,商品經濟處於萌芽狀態,極不發達。而近代科學是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工業革命推動了近代科學的產生,近代科學的產生又推動了工業革命。

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具有相互推動的關係。

最後,我國古代缺乏形式邏輯。形式邏輯是數學的基礎,而數學是科學之母。在諸子百家中,名家講形式邏輯。

可惜名家只破不立,其本質是詭辯論,對我國形式邏輯的建立沒有任何好處。《易經》和《道德經》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但是,辯證邏輯必須建立在形式邏輯之上,是形式邏輯的補充和發展,它本身不能取代形式邏輯。

在沒有建立形式邏輯的我國古代,《易經》和《道德經》恰恰破壞了科學的推理和實驗精神,起了反科學的作用。形式邏輯不僅對科學影響重大,還對政治和法律辯論有重要影響。李約瑟難題「為什麼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產生?

」,原因很多,最重要的就是這三點。

中國傳統文化的第三個弊端是缺乏法治觀念。

在諸子百家中,法家**治,儒家講德治。法家一度取得優勢,但是因為過於刻薄寡恩,法家隨著秦朝的滅亡而失勢。自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中國封建社會施行的是「德主刑輔」的治國思想。

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範,調整最基本、最重要的人和人之間、人和社會之間的關係,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從概念和性質上分析,道德是一般行為規範,而法律是高階行為規範。因此,法律是最大的道德。

提高乙個國家和民族的道德水準,最重要的是國家機關首先要嚴格守法、執法。

法律和道德既有區別,又有聯絡,二者相輔相成,不能相互替代。而我國古代以儒家的「禮」作為事實上的「法」,抹殺了道德和法律之間的區別。法律規範具有嚴格的邏輯結構,即使是聖人制訂的「禮」,也不具備法律的嚴密性。

因此,「以德治國」本質上還是「以人治國」。「出禮入刑」混淆了民法和刑法的區別,「原心定罪」敗壞了刑罰的原則。

中國是乙個盛產「潛規則」的國家。所謂潛規則,就是不能擺上檯面的規則,即法律、規章制度和明文規定之外的規則。潛規則盛行是整個社會缺乏法治觀念的體現,嚴重敗壞了公共秩序和社會道德。

4樓:青島牛仔

中國傳統文化造就了中國人的奴性,把忠、忍、順、和都種在或壓迫在百姓的骨子裡!統治階層卻在用「儒雅」遮掩著他們的獠牙!你不聽話時他們就露給你看!

5樓:

清王朝的閉關鎖國,小民族治大國的狹隘,將中國根深蒂固的封建統治引向快速滅亡。封閉的根源是因為不自信,不夠強大才會還害怕被外來攻擊,落後的生產力只能產生落後的生產關係,落後的生產關係,又進一步拖累生產力,想要維持落後的生產關係,就要用落後的手段去維持,兩千多年陳舊老套的手段被堂而皇之的抬到殿前。對比西方,生產關係的不斷變化的,需要孕育新的文化來與之相適應,中國更多時候是壓制,革除不同的文化誕生和發展,只用對自己有利的,排除異己,從秦朝開始便一直如此。

統治階級的絕對權欲,吞噬人性法理,處心積慮研究幾千年,來維護封建統治。

6樓:孤魂野鬼

我們歷史老師說,最大的弊端,就是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這種封建制度和思想束縛了人才,明朝的科舉取士,作八股文就是受封建制度的影響。例如《論語》裡有「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就是說學生要絕對服從老師。中國的傳統文化,要求絕對服從:

如「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講的就是絕——對——服——從!這種封建思想導致了中國人民思想的「守舊性」,而「迷信」也是有此引申而來,就是老百姓絕對服從天神的旨意。(袁世凱就利用了孔子的「絕對服從君主」來鞏固自己的**地位,所以才尊孔復古)

禮教,就是一些繁文縟節,也是講的絕對服從和講究三綱五常。

哈爾濱傳統文化學校,哈爾濱市傳統文化學校在哪

哈爾濱市陽明小學有一支業務精湛 開拓創新 敬業樂業 富有朝氣的師資隊伍,51位教師中,35歲以下教師佔53 35至50歲教師佔41 50歲以上教師佔6 中高階職稱佔84 本科以上學歷教師佔64 國家級優秀教師1人,省級教學能手1人,省級學科骨幹2人,市級骨幹教師11人,市學科帶頭人1人,區級學科帶頭...

想讓孩子學習點傳統文化,學習點什麼比較好,有什麼好處呢?有好的教育機構嗎

可以學習一下那個少兒國畫,兒童階段是人生之途的重要起點!接觸和認識中國傳統文化,對孩子的身心和修養都有很大好處。能培養孩子 膽大細心 求真求實 的思維能力和心理素質。學習國畫需要耐心,學習國畫可以讓孩子真正的靜下來!讓孩子孩子終身受益。其實幹承教育還可以的,就在越秀區麓湖路5號嶺南大廈。學習國學不建...

中國傳統文化有何弊端,中國傳統文化的利與弊各是什麼

中國傳統文化造就了中國人的奴性,把忠 忍 順 和都種在或壓迫在百姓的骨子裡!統治階層卻在用 儒雅 遮掩著他們的獠牙!你不聽話時他們就露給你看!清王朝的閉關鎖國,小民族治大國的狹隘,將中國根深蒂固的封建統治引向快速滅亡。封閉的根源是因為不自信,不夠強大才會還害怕被外來攻擊,落後的生產力只能產生落後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