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記在心裡,落實在行動上。
2樓:匿名使用者
在心裡默念,熟記,深入貫徹到行動上
精於學,誠於心,篤於行,立於信的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該句改寫自《禮記·中庸》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意思是:
精於學:對於個人所在領域內的學問一定要精通,這是做一切事情的基礎。
誠於心:對於自己信奉的理念要發自內心的誠懇而遵守,所謂「心誠則靈」,只有發自內心的真正熱愛,才能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篤於行:要在實踐上去實現自己的理念,要付諸實踐,有了學問就要主動在實踐上去證實去認知,不能紙上談兵。
立於信:做人做事首先要立足於誠信,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成事的根本,有了信任才會有成功。
擴充套件資料
《中庸》是儒家經典,至今已流傳兩千多年,在儒家學說中佔有重要地位,位於「四書」次位,在中國歷史上的各個時期都有其獨特的學術特點、學術成就和社會地位。中庸是中華民族的古典哲學,曾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歷史的發展。
在近現代,梁啟超、孫中山視《中庸》為國寶。***改造中國也從中庸入手,曾用「矯枉過正」指導農**動,又以「過猶不及」領導延安整風。
二十世紀上葉,由於西方現代性初入中國,《中庸》思想受到誤讀,一些人認為「中庸」無非是保守性、庸常性之類,應該被批判和拋棄。這一文化中斷和思想愚化,使得當代人對中國思想經典相當隔膜。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隨著中國崛起成為國際關注的話題,以及新的出土文物文獻的發現的闡釋,人們對中國思想文化重要體現的《中庸》研究更加深入,其意義不僅為當代中國學界所關注,而且成為國際會議的重要議題。
4樓:執筆丶丶丶
精於學的意思是對於個人所在領域內的學問一定要精通,這是做一切事情的基礎。
誠於心的意思是對於自己信奉的理念要發自內心的誠懇而遵守,所謂「心誠則靈」,只有發自內心的真正熱愛,才能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篤於行的意思是要在實踐上去實現自己的理念,要付諸實踐,有了學問就要主動在實踐上去證實去認知,不能紙上談兵。
立於信的意思是做人做事首先要立足於誠信,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成事的根本,有了信任才會有成功。
該句出自於《禮記·中庸》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原文:「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譯文:要廣泛地學習,仔細地詢問,審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忠實地實踐。要麼就不學,學了沒有學會就不中止。
要麼就不問,問了還不明白就不中止。要麼就不思考,思考了不懂得就不中止。要麼就不辨別,辨別了不分明就不中止。
要麼就不實行,實行了但不夠忠實就不中止。
別人一次能做的,我用百倍的工夫,別人十次能做的,我用千倍的工夫。如果真能這樣做,即便愚笨也會變得聰明,即使柔弱也會變得剛強。
5樓:南城雲錦閣
大致意思是每個人要精通自己所在領域的知識,想做的事一定要是自己內心真正熱愛的,並且要在實際行動中表現出來。人與人交往的時候要誠信,只有誠信才能成功。
該句出自於《禮記·中庸》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1、「精於學」在哪個領域,就要盡自己所能的去了解該領域的知識,一定是要誠心誠意的了解。
2、「誠於心」指的是對於自己信奉的理念要發自內心的誠懇而遵守,所謂「心誠則靈」,只有發自內心的真正熱愛,才能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3、「篤於行」指的是要在實踐上去實現自己的理念,要付諸實踐,有了學問就要主動在實踐上去證實去認知,不能紙上談兵。
4、「立於信」俗話說「人無信而不立」,想要成功就一定要講信用,只有信任才是成功的根本,有了信任在與人交往中就會更加順利。
6樓:點滴時尚
精於學,誠於心,篤於行,立於信的意思:
精於學:對於個人所在領域內的學問一定要精通,這是做一切事情的基礎。
誠於心:對於自己信奉的理念要發自內心的誠懇而遵守,所謂「心誠則靈」,只有發自內心的真正熱愛,才能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篤於行:要在實踐上去實現自己的理念,要付諸實踐,有了學問就要主動在實踐上去證實去認知,不能紙上談兵。
立於信:做人做事首先要立足於誠信,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成事的根本,有了信任才會有成功。
7樓:杜松
釋義:
「精於學」指的是對於個人所在領域內的學問一定要精通,這是做一切事情的基礎。
「誠於心」指的是對於自己信奉的理念要發自內心的誠懇而遵守,所謂「心誠則靈」,只有發自內心的真正熱愛,才能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篤於行」指的是要在實踐上去實現自己的理念,要付諸實踐,有了學問就要主動在實踐上去證實去認知,不能紙上談兵。
「立於信」指的是做人做事首先要立足於誠信,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成事的根本,有了信任才會有成功。
該句出自於《禮記·中庸》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8樓:匿名使用者
學要精,心要誠,做事要努力,要守信用。
有聖賢藏於心,篤於行,德必向善,學必精進,功自然成.什麼意思
9樓:tsl赫赫
「國學經典」是乙個民族博大智慧型和美好情感的結晶,所載為至理常道,透射著人文的光芒,其價值歷久而彌新,任何乙個文化系統皆有其永恆不朽的經典作為源頭。羅曼羅蘭曾說過:「乙個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為了探索它內在的生命——它的各種行動的源泉——我們必須通過它的文學、哲學和藝術而深入它的靈魂,因為這裡反映了它人民的種種思想、熱情和理想。
」如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
其次,學習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第三,是要專心致志,知難而進。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意思是讀書的人要立志於追求道義、真理,要專心致志,不要為世俗所累。
第四,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說明學無常師,作為人應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乙個文化綿延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也是因為國學文化一直貫穿於每乙個中國人的成長歷程。
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在教學中,我們要鼓勵學生樹立遠大志向,但學生樹立志向後,又為這個志向做出了什麼呢?我們是否只是鼓勵學生憑空說出的一種空想呢?這個恐怕有人很少考慮。
遠大的志向誰都能說出很多,也能說得很大、很遠,但關鍵是要看看是否能付諸實際行動!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卻對「遠大」的理想大加讚揚,對現實的理想「哂之」又「哂之」,認為這是學生胸無大志的表現,沒有出息的表現。好象他做的都是小事,沒有什麼捨己為人的大理想。但是他的內心是充盈的,他的理想是現實的,可行的,不是空洞的,不著邊際的。
比如:我們教育學生愛國,怎樣做才是愛國?什麼樣的行為是不愛國?
學生心目中有沒有乙個完整的定位?有的教育專家提出:學生能主動撿起一片紙,這就是愛國!
所以我們教育學生勵志,不妨把眼光收回來,放在眼下能付諸行動的,哪怕為了理想只邁出一小步。「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年代已經過去,勵志要切合我們的實際,不能盲目地做「假大空」的文章。
《國學經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今後, 我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型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輕鬆而灑脫。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以此為傲,也希望大家能繼承並發揚中國傳統國學文化,使其在歷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輝、永不衰竭!
閱讀《國學經典》,在擴大我們的閱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思想、行為,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著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
總而言之,在古文經典中,古聖先賢把思想、理念、精神中的精髓傳承給我們,我們頌讀《經典》,能夠聆聽到聖賢的教誨,對我們是莫大的幸事。學貴力行,聖賢文化的學習,貴在把它落實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才能從中得到真實的利益。誦讀《國學經典》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思想和行為。
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著我們一路向前,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誦讀《國學經典》,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文化共有的精神家園,以民族精神修煉人格,借聖賢思想啟蒙智慧型,用文化經典涵養生命。有聖賢藏於心,篤於行,德必向善,學必精進,功自然成。
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我會堅持不斷地閱讀《國學經典》,遵循古聖先賢的教誨,把聖人的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
源於心 ,踐於行什麼意思?
10樓:來日方長
**於本心,實踐在行為。意思是人的一些行動是把他心裡想的事情在實際中進行的。
這是認識和實踐的問題,強調的是認識和實踐結合。心裡面有了想法,要將其付諸實踐,不然也是空想;反過來說,如果想不到,那也很難付諸實踐,因為認識是最基本的。
知恩於心,感恩於行,左右,知恩於心,感恩於行,300字左右
吃水不忘挖井人,要懂得感恩圖報,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感恩是一種美德。曾聽說過一句話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孟郊曾說過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兩句話充分的說明感恩是美德中最博大的。想必大家都捐贈過一些物品和錢財給一些貧困的人。那些人又是怎樣感恩的。在2009年春季。在四川一所中學的一些學生在校園裡栽下...
在於心,行於禮,格於物,而立於知心是什麼意思
王陽明心學。bai陽明心學集儒 釋 道三du家之zhi大成,是500年來中國人最dao精妙的神奇版智慧型。王陽明創立陽明心學,參權透世事人心,終成一代聖哲。他說 心即是道,道即天,知心則知道。王陽明認為 格物 只是一事,即格除心中之物慾。心即理,內心合於一,行為合於一,一者天道也,心便與天理是合一的...
誰學校舉行過「感恩於心,回報於行」的關燕老師演講會?要寫成一
別心血來潮!感恩什麼?回報什麼?這是演戲不是演講!冷靜三思 100字美文摘抄 1 親情能點燃生活的期望,為我們撐起心靈的藍天 它是一種沾了點汗濕了點淚帶了點痛的,是一種平凡而偉大的美麗。2 恬靜的午後,坐在窗前,沏一杯暖茶,靜靜地瀏覽網頁,或是傾聽敲擊鍵盤的那種輕脆的聲音。然後累了,就賞一賞窗外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