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的文化意義可以從哪幾個方面來談

2021-03-04 08:28:46 字數 5076 閱讀 1774

1樓:匿名使用者

文化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它對社會經濟政治也包括文化自身發展的影響力.從上層建築的相互關係上說,文化既是精神之父,同時又是「體制之母」(借用喀麥隆學者埃通加?曼格爾?

丹尼爾「文化為體制之母」的說法);從與經濟基礎的關係說,文化既是經濟發展之根,又是經濟發展之果.文化的影響力有正逆之分,這是作為精神力和制度力基礎的文化的本質屬性所產生的.不同的文化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也不同,先進文化推動社會進步與發展,落後文化則阻礙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文化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力如今都已得到確認.

把影響國家和社會發展的根源歸結為與政治和意識形態距離相對較遠的文化心態,是當代學術界對文化在國家發展與社會進步中所產生的作用的最新解讀.我們從如下一些觀點可見一斑:美國學者勞倫斯?

哈里森在**東西方不同制度國家的發展成敗問題時深刻指出,殖民主義和依附論、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地理和氣候因素都不足以解釋「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人類爭取繁榮和政治多元化的進步不能令人滿意」的原因,人們正在把注意力集中到文化上的價值觀和態度在促進或阻礙進步方面的作用上來. 哈里森在其所著的《泛美夢》一書中,以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各國在20世紀的發展狀況為視野,進一步從文化與經濟的關係入手,按照價值觀、態度或心態的文化核心內涵,將文化區分為「進步文化」和「停滯文化」,詳細列舉和分析了進步文化與停滯文化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之間作用的10點差異,深刻地揭示了文化對社會尤其是經濟發展所產生的促進或阻礙作用,從理論上論證了進步文化在社會發展問題上的積極意義和重要地位. 與哈里森不謀而合的是作為發展中國家阿根廷的學者馬里亞諾?

格龍多納.2023年,這位南美洲的**名人在他的《經濟發展的文化條件》一書中指山,人的價值觀分為兩類,一是內在的文化價值觀,它的特點是永不滿足和無窮盡的,一是工具主義性的經濟價值觀,它的特點是暫時的、容易滿足的.作為經濟「持續發展所必需的內在價值觀」,屬於文化領域的價值觀,它的功能是「充當短期願望和長期願望之間的橋梁,次定性地增強長遠目標的力量」.

這種文化價值觀「應既是非經濟的,同時又是親經濟的」,這樣它才「不會隨經濟成就而消失」,才「會不停息地推進積累的過程」.格龍多納通過對南北美洲各國發展狀況的研究,特別是對有利於進步和阻礙進步這兩種文化的精闢比較,得出的結論是:「經濟發展是乙個文化過程」,「文化的力量大於經濟或政治」.

非洲研究、開發和管理協會會長埃通加?曼格爾?丹尼爾在痛陳非洲觸目驚心的苦境及其影響發展的落後文化觀念、對比歐洲與非洲的發展路徑與結果的巨大差異後說:

「歐洲只是地球的一角,人口佔世界人類的很小一部分,卻能夠站穩腳跟,控制世界,利用世界為自己服務,這只是因為它建立起了一種嚴格辦事、努力進取和求生的文化.」 即使是提出「文明衝突論」的美國著名學者塞繆爾?亨廷頓在談到社會發展領域中「文化的作用」時,也認為文化是「對乙個社會的成功起決定作用的」因素.

亨廷頓特別推崇另一位學者丹尼爾?派屈克?莫伊尼漢的觀點:

「保守地說,真理的中心在於,對乙個社會的成功起決定作用的,是文化,而不是政治.開明地說,真理的中心在於,政治可以改變文化,使文化免於沉淪.」西方學者關於文化的地位與作用的這些觀點,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文化的另乙個重要作用亦即文化生產力或文化經濟力,是指文化作為滿足人類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所蘊含所擁有的物質財富的創造力,簡言之是指文化在產品創意和產品生產流通領域中創造價值的能力.具體而言,它包括文化的創意(創造)力和文化的生產力兩個層面或兩大領域,這也是當今文化產業的主要內涵與實質,還是當代文化區別於傳統文化最具影響力的方面. 文化創意力的本質是文化在精神產品與物質產品領域的創造力.

創意在藝術產品、網路遊戲、廣告設計、工業設計和娛樂領域擁有強大的優勢,是這些文化產業的財富源泉.在歐美發達國家創意產業早已成為涉及眾多領域的產品更新換代和提高產品附加值的產業,因此在一定意義上,創意產業被視為文化產業的代名詞.所以阿根廷學者說,「在發達世界,首要的財富在於有成功希望的創新過程.

」 文化生產力是文化產品的工業化生產和文化服務的市場規模化所產生的價值創造力.如今,越來越多的區別於一般物質產品的文化產品包括文化用品與文化服務的生產,已經和正在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社會性大生產.文化市場早已獨樹一幟,文化產業從第三產業中脫穎而出,資本眼盯著文化產業的利潤,都想及早進入分一杯羹.

這方面,發達國家憑藉已經擁有的經濟、技術優勢先行一步,成為把握先機的幸運者;發展中國家也已開始覺醒,並積極調整戰略、整合資源,努力發展自己的民族文化產業.

結合改革開放的基本內容,談談改革開放對我們生活帶來的變化

2樓:浙江張小飛

1、經濟方面

2023年到2023年間,中國經濟總量迅速擴張,國內生產總值從3645億元增長至21,0871億元,增長近60倍。中國的經濟成就不僅寫在了中國歷史之上,也在世界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過去25年全球脫貧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歸功於中國;全面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2、思想方面

改革開放給中國人民面貌帶來的歷史性變化,還不僅僅是在生活水平的提高,還有精神生活和思想觀念的巨大轉變。30年改革開放的乙個最大變化就是打破了過去那種單調、統一的帶有****和違揹人性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精神和文化生活日趨多樣化,思想觀念日益多元化。

3、教育方面

目前,中國高等教育規模世界第

一、博士生數量世界第

一、大中小學生數量世界第一;**先後在農村和城市推廣了免費義務教育,中國在實現教育公平上邁出了第一步。中國教育不斷的進行改革,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方面穩步發展,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是當下的大勢所趨。

擴充套件資料

改革開放是***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項根本方針。

1、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計畫經濟體制改革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改革,包括發展民主,加 改革開放的試驗省—廣東(14張)強法制,實現政企分開、精簡機構,完善民主監督制度,維護安定團結。

2、開放,主要指對外開放,在廣泛意義上還包括對內開放。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基本點之一,是中國走向富強的必經之路。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有著巨大影響。

改革開放的歷史意義:

1、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新的偉大革命。

2、改革開放最根本的意義在於解放了思想、實現了思想的解放。

3、改革開放最偉大的成果即思想解放的結晶就是開闢了道路、創新了理論。

4、紀念改革開放的現實意義在於進一步解放思想以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3樓:匿名使用者

1.全面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2.思想觀念日益多元化。

3.中國教育不斷的進行改革,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方面穩步發展,普及高中階段是當下的大勢所趨。

4樓:愛哭的小黃貓

一是從經濟發展看,實現了從封閉型經濟弱國向開放型全球經濟大國的轉變

。改革開放以來,依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理念,我們漸進式推動農村土地制度、戶籍制度、鄉鎮企業發展、城市國有企業、外商投資、金融服務、科技管理體制、經濟特區等相關制度的改革,逐漸明晰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與市場、國家與民眾之間的關係,全面調動了生產者積極性,激發了經濟活力,完成了計畫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共同創造了經濟發展的中國奇蹟。國民生產總值從2023年的3645億元迅速躍公升到2023年的82.

7萬億元,增長了226倍,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gdp佔世界經濟比重從2023年不足2%,增長到2023年的15%左右,穩居世界第二位。可以說,當今中國是乙個名符其實的全球性經濟大國。

二是從治國理政看,實現了從單極化傳統管理向現代公共服務型治理的轉變。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體制改革,必然對國家的**管理體制、傳統管理理念、社會管理能力等帶來巨大的挑戰。因此,不斷適應經濟體制改革釋放的活力、社會流動性增加、科技網際網路技術崛起、多元社會組織蓬勃發展等趨勢,協調推進黨的自身建設、重塑**與地方關係、調整**組織結構、轉變**職能,加強城鄉基層政權建設等方面的改革,成為中國漸進式改革開放的**邏輯與基本內容。

中國治國理政模式實現了「權威—民主—法治」的動態平衡,基本形成了以巨集觀調控、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社會管理、保護環境為核心職能,以「黨委領導、**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為框架和以大資料網際網路技術為支撐的共建共治共享、公共服務型現代治理新模式。截至2023年底,***部門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1/3以上,工商登記前置審批精簡85%。資質資格認定事項壓減44%,多數省份行政審批事項減少50%-70%;中**員總數達到8779.

3萬,黨的組織達到436萬個;全國社會組織數量突破80萬個;基層群眾自治組織達到66.2萬個;經過微博平台認證的政務微博達到173569個。

三是從城鄉結構看,實現了從落後的鄉村型社會向富足的城鄉融合型社會轉變。2023年,我國是乙個農村人口佔總人口80%的典型農業型國家。此後,經過採取加大戶籍制度、土地制度、城市單位體制、設立經濟特區、增設開放城市等改革創新,把農民從原有的土地束縛中解放出來,大量的農村勞動力開始流向大中型城市,整個社會呈現出高度的流動性,中國社會走上了現代城市化發展之路,城市活力進一步釋放。

截至目前,中國的城市化率已經達到58%的水平,一半以上的人口成為城市市民,並且產生了一大批人口超過500萬以上的特大城市以及人口高度密集、經濟一體化的超大城市區域,創造了新的財富、新的產品、新的文明、新的生活方式。對乙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而言,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從乙個貧窮落後的國家轉變成乙個以城市居民為主的國家,同時以高鐵、網際網路為主的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不得不說是巨大的成績。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這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在鄉村領域的具體落實。

未來中國社會,將是乙個城鄉互動共融、協調發展的城鄉融合型新社會。

四是從社會民生看,實現了從溫飽向小康的整體性轉變。通過經濟、政治、社會、生態的全方位改革,為廣大民眾開闢新的就業渠道和發展機會,不斷改善民生,不斷增加收入,讓廣大人民群眾過上富裕、幸福、文明的美好新生活,這是改革開放的初心,也是40年改革開放最大的成就之一。最典型的就是中國的減貧事業,使得7億多人口脫離了極端貧窮,為世界的減貧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我國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的變化更證明了這一點,2023年時,城鎮居民家庭的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311元,恩格爾系數為57.5%,到2023年時,分別變為了24445元(增長了78倍)和28.6%;2023年農村居民家庭的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116元,恩格爾系數為67.

7%,到2023年時,分別變為10955元(增長了94倍)和31.2%,城鄉居民享受到了改革的紅利,開始走向更加富裕、多元化消費的生活。新時代,隨著交通、教育、醫療、住房、就業創業、文化、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的進一步建設,人民對生活的追求從「有沒有」變成了「好不好」,高品質生活開始成為新的追求目標。

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趙州橋的,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蓮的。

三年級語文 趙州橋 學學作者圍繞中心句敘述的寫作手法吧!這樣使描寫的物件更加立體 層次分明,用與別的橋對比的方法,說明了趙州橋如下的幾個特點 第乙個特點,這麼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沒有橋墩,只有乙個拱形的大橋洞 第二個特點 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 神傳,外貌,實用,圖案.我愛你的...

作文可以從哪幾個方面來寫?順便擬題目

像這篇作文,我認為就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 一是他們的做法是對的,標新立異,懂得創新,靈活思維。雖然從沒有人這麼做過,但不一定就不能這麼做,只是其他人沒想過。二是他們這麼做是不對的,因為如果這樣做,兩個隊伍就通過的人數相同分不出勝負,畢竟是比賽,有一定的規矩,要分勝負。科技與創新是個什麼概念,什麼意思,...

品牌的內涵可以從哪幾個方面認識,酒店的品牌內涵包括哪些方面

通常來說,品牌的內涵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來認識。1.屬性 指品牌所代表的產品或企業的品質內涵,它可能代表著某種質量 功能 工藝 服務 效率或位置。2.利益 從消費者的角度看,他們並不是對品牌的屬性簡單地接受,而是從自身的角度去理解各種屬性為自身所帶來的利益,所以品牌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往往是不同程度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