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北京創典文化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生產的發展,天文學也有很多成就,出現了甘德和石申這樣著名的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天文學家。
甘德,又稱甘公,戰國時期的齊國人;石申,又稱石申夫或石申父,戰國時期的魏國人。他們系統地觀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執行,初步掌握了這些行星的執行規律,記錄了800個恆星的名字,其中測定了121顆恆星的方位。甘德寫有《天文星佔》8卷,石申寫有《天文》8卷,後人把這兩部著作合為一部,稱《甘石星經》。
《甘石星經》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天文學著作,可是它在宋代以後就失傳了,後世只能從唐代的天文學書籍《開元占經》裡見到它的一些片斷摘錄。後世許多天文學家在測量日、月、行星的位置和運動時,都要用到《甘石星經》中的一些資料,因此,《甘石星經》在我國和世界天文學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是哪一部?
2樓:易書科技
中國是天文學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由於農業生產和制定曆法的需要,中國的祖先很早就開始觀測天象,並用以定方位、定時間、定季節。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人甘德和魏國人石申各自在其本國進行天文觀測,在長期觀測天象的基礎上,甘德和石申各寫出了一部天文學著作。
甘德的著作名為《天文星佔》,石申的著作名為《天文》,都是八卷。漢朝時這兩部著作還是各自刊行的,後人把這兩部著作合併,並定名為《甘石星經》。
石申對天空中的恆星作了長期細緻的觀測,他和甘德都建立了各不相同的全天恆星區劃命名系統。其方法是依法給出某星官的名稱與星數,再指出該星官與另一星官的相對集團,從而對全天恆星的分布位置等予以定性的描述。三國時陳卓總結甘德、石申和巫咸三家的星位圖表,得到中國古代經典的283星官1464星的星官系統,其中屬甘氏星官者146座(包括28星宿在內)。
由此可見甘德在全天恆星區劃命名方面的工作對後世產生的巨大影響。甘德還曾對若干恆星的位置進行過定量的測量,可惜其成果後來大多散佚了。
石申對行星運動的研究,也取得了劃時代的成就。尤其對金、木、水、火、土五星的執行,有獨到的發現。石申推算出木星的回合週期為400天整,比準確數值398.
88天差1.12天;他還認識到木星運動有快有慢,經常偏離黃道南北,代表了戰國時代木星研究的先進水平。另外,石申還推算出水星的回合週期是136日,比實際數值115日誤差了21日,這個誤差雖大,但石氏已初步認識了水星運動的狀態和見伏行程的四個階段,說明石申已基本掌握了水星的執行規律。
石申還首先發現了火星的逆行現象,推算出火星行度週期為410度780日,接近於實際日期。
後人把甘德和石申測定恆星的記錄稱為《甘石星經》。《甘石星經》是世界上最早的恆星表,比希臘天文學家伊巴谷在西元前2世紀測編的歐洲第乙個恆星表還早約200年。《甘石星經》在宋代就失傳了,但在唐代的《開元占經》中還儲存著一些片斷,南宋晁公武的《郡齋讀書志》的書目中儲存了它的梗概。
《甘石星經》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天文學著作,後世許多天文學家在測量日、月、行星的位置和運動時,都要用到《甘石星經》中的資料。因此,《甘石星經》在我國和世界天文學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石氏星表是古代天體測量工作的基礎,因為測量日月星辰的位置和運動,都要用到其中二十八宿距度(本宿距星和下宿距星之間的赤經差叫距度)的資料,這是中國天文曆法中一項重要的基本資料。
我國最早的天文著作是什麼
3樓:從新再來
《甘石星經》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
作。在長期觀測天象的基礎上,戰國時期楚 人甘德、魏人石申(一名石申夫)各寫出一部 天文學著作。
我國古代最早的天文學著作是?
4樓:江右半老
《甘石星經》。
這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
戰國時期楚人甘德(今屬湖北)和魏人石申(今屬河南開封)各寫出一部天文學著作,後人把這兩部著作合起來,稱為《甘石星經》
最早的天文學專著是哪一部?
5樓:易書科技
《周髀算經》是我國古代十大算經之首,原名《周髀》,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天文學典籍。《周髀算經》成書時間大約在兩漢之間(西元前後),也有史家認為它出現更早,是孕於週而成於西漢。
人們常常把《周髀算經》當成一部數學專著,其實,《周髀算經》是一部天文著作,其中大部分的記載與天文學的計算有關。書中為討論天文曆法,而敘述一些有關的數學知識,重要的題材有勾股定理、比例測量與計算天體方位所不能避免的分數四則運算,主要闡明當時的蓋天說和四分曆法。
蓋天說是中國古代最早的一種宇宙結構學說。這一學說認為,天是圓形的,像一把張開的大傘覆蓋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乙個棋盤,日月星辰則像爬蟲一樣過往天空,因此這一學說又被稱為「天圓地方說」。蓋天說認為,日月星辰的出沒,並非真的出沒,而只是離遠了就看不見,離得近了就看見它們照耀。
到了《周髀算經》的寫作年代,已經形成乙個完整的、定量化的體系。它反映了人們認識宇宙結構的乙個階段,在描述天體的視運動方面有一定的歷史意義。
在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你可能會想知道天到底有多高呢?其實,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思考這個問題了。在《周髀算經》中有這樣乙個故事:
一天,周公問當時的數學家商周:「天有多高?」商周想了想說:
「用『勾三股四弦五』的方法可以計算出來天有多高。」那麼,什麼是「勾三股四弦五」呢?你可以在紙上畫乙個長方形,長3釐公尺,寬4釐公尺,然後將對角用直線連線起來,這樣就會出現兩個直角三角形,量一量這條對角線線,一定是5釐公尺。
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勾股定理,又名「商高定理」或「畢達哥拉斯定理」。
在《周髀算經》中,還記載了古人怎樣用簡單的方法計算出太陽到地球的距離。據記載,太陽距離的求法是:先在全國各地立一批八尺長的竿子,夏至那天中午,記下各地竿影的長度,得知首都長安的是一尺六寸;距長安正南方一千里的地方,竿影是一尺五寸;距長安正北一千里則是一尺七寸。
因此知道南北每隔一千里竿影長度就相差一寸。又在冬至那天測量,長安地方影長一丈三尺五寸。《周髀算經》取夏至與冬至間,竿影剛好是六尺的時候來計算,得出的答案是十萬里。
這十萬里,就是《周髀算經》所記載的太陽與地面距離。我們知道,地球和太陽的距離約為一億四千九百五十萬公里,《周髀算經》的記載並不準確。但是我們必須強調,這段求太陽距離的運算過程卻是正確的。
在《周髀算經》中還有開平方和等差級數的問題,使用了相當繁複的分數演算法和開平方法,以及應用於古代「四分歷」計算的分數運算和數字計算。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是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甘石星經》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天文學著作,可藉它在宋代以後失傳了,今天只能從唐代的天文學書籍《開元占經》裡見到它的一些片斷摘錄。這些片斷摘錄表明,甘德和石申曾系統地觀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執行,發現了五大行星出沒的規律;他們還記錄了八百顆恆星的名字,測定了一百二十一顆恆星的方位。後人將甘德和石申測定的恆星記錄稱為《甘石星表》,這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恆星表,比希臘天文學家伊巴谷測編的歐洲第乙個恆星表大約早二百年,後世許多天文學家在測量日、月、行星的位置和運動時,都要用到《甘石星經》中的資料,因此,《甘石星經》在我國和世界天文學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
7樓:邴梓員幻桃
春秋戰國時期,天文學已經取得了相當高的成就。魯國的天文學家在對天象的觀測中,觀測到37次日食,其中33次已經被證明是可靠的。現在世人通稱的哈雷彗星,早在西元前613年就被載入魯國的史書《春秋》中,這是世界上關於哈雷彗星最早的記錄。
而西方一直到2023年才由哈雷發現,比中國晚了兩千多年。
戰國時期還出現了天文學專著,如齊國的天文學家甘德著的《天文星佔》,魏國人石申著的《天文》,後人將這兩部著作合為一部,稱作《甘石星經》。這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一部天文學著作。
《甘石星經》記錄了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運**況,以及它們的出沒規律。書中還測定了121顆恆星的方位,記錄了800顆恆星的名字。這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恆星表,比希臘天文學家伊巴谷測編的歐洲第乙個恆星表大約早200年。
甘德還用肉眼發現了木星的衛星,比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在2023年用天文望遠鏡發現該星早2000多年。石申則發現日食、月食是天體相互掩蓋的現象,這在當時也是難能可貴的。為了紀念石申,月球上有一座環形山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後世許多天文學家在測量日、月、行星的位置和運動時,都要用到《甘石星經》中的資料。因此,《甘石星經》在我國和世界天文學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
中國古代最早的天文學著作
8樓:匿名使用者
甘德,戰國時楚國人。經過長期的天象觀測,甘德與石申各自寫出一部天文學著作。後人把這兩部著作結合起來,稱為《甘石星經》,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
書裡記錄了八百顆恆星的名字,其中一百二十一顆恆星的位置已被測定,是世界最早的恆星表。書裡還記錄了木、火、土、金、水等五大行星的運**況,並指出了它們出沒的規律。
石申,戰國時代魏國天文學、占星學家,著有《天文》八卷、《渾天圖》等。石申曾系統地觀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執行,發現其出沒的規律,記錄名字,測定一百二十一顆恆星方位,資料被後世天文學家所用。《甘石星經》在宋代失傳,今天只能從唐代《開元占經》裡見到它的片斷摘錄。
它比希臘天文學家伊巴谷測編的歐洲第乙個恆星表早二百年,《甘石星經》在我國和世界天文學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
9樓:煮雪焚琴
春秋戰國時期,天文學已經取得了相當高的成就。
齊國的天文學家甘德著的《天文星佔》,魏國人石申著的《天文》,後人將這兩部著作合為一部,稱作《甘石星經》。這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一部天文學著作。
《甘石星經》記錄了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運**況,以及它們的出沒規律。書中還測定了121顆恆星的方位,記錄了800顆恆星的名字。這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恆星表,比希臘天文學家伊巴谷測編的歐洲第乙個恆星表大約早200年。
甘德還用肉眼發現了木星的衛星,比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在2023年用天文望遠鏡發現該星早2000多年。石申則發現日食、月食是天體相互掩蓋的現象,這在當時也是難能可貴的。為了紀念石申,月球上有一座環形山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後世許多天文學家在測量日、月、行星的位置和運動時,都要用到《甘石星經》中的資料。因此,《甘石星經》在我國和世界天文學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
我國最早的一部藥物學著作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第一部完整的藥物學專著是什麼
神農本草經 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藥物學重要典籍。神農本草經 又名 神農本草 簡稱 本草經 本經 系本草學著作。神農 為其託名,具體撰人不詳。該書總結了戰國時期的許多用藥經驗,經秦漢醫家不斷地抄錄增補而成。原著已於唐代初年失傳,現今流傳的輯本有多種,其中清代孫星衍 孫馮翼輯本流行較廣,森立之輯本考證較...
我國第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是什麼,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
我國第一部 編年體史 左傳 是中國古代最早一部敘事詳盡的編年史,也是我國現存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儒家 十三經 之一。共三十五卷。左傳 全稱 春秋左氏傳 漢朝時又名 春秋左氏 漢朝以後才多稱 左傳 是為 春秋 做註解的一部史書,與 春秋公羊傳 春秋穀梁傳 合稱 春秋三傳 左傳 既是一部戰略名著...
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是什麼,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什麼?
順便說下 最早的一部神話集 山海經 最早的一部長篇敘事詩 孔雀東南飛 最早的一篇長篇抒情詩 離騷 詩經 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 西元前十一世紀 至春秋中葉 西元前六世紀 約五百餘年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 小雅 中另有六篇 笙詩 有目無辭,不計在內 最初稱 詩 漢代儒者奉為經典,乃稱 詩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