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棋盤上的小棋子
聖旨;求賢令1
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2,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3?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4,豈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
「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5。」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6!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7?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8?
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9,唯才是舉10,吾得而用之。
通過招賢納士籠絡大批優秀人才,是華夏文明得以綿延不息、興盛至今的原因之一。古人招納賢才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時代,據《孟子》記載,商湯曾五次派人「以幣聘」伊尹輔治國政,後來伊尹助湯滅掉夏桀。到了周代,招賢已經開始形成一種制度,規定每年三月都要「聘名士,禮賢者」,廣徵八方人才。
此後,我國歷代都有具體的人才招聘的政策、形式與方法。
歸納起來,古人招賢納士主要有五種方式。
一是築**臺。亦稱招賢臺,是古代帝王招賢納士的一種常用手段。典出戰國:
燕昭王欲報齊仇,擬招徠人才,向郭隗問計。郭隗說:「請先自隗始。
」昭王即為其築宮室而敬之如師,並在北易水南(今河北易縣東南)築臺招賢,置千金於台上,延請天下士。燕昭王禮賢下士名聲不脛而走,出現了「士爭湊燕」的局面,於是樂毅、鄒衍、劇辛、蘇代等相繼而至,使燕國日益強盛而成為戰國七雄之一。有首唐詩曾讚道:
「燕昭北筑**臺,四方豪傑乘風來。」三國時,諸葛亮也曾「築高台於成都之前,以延四方之士」。
二是出招賢榜。亦稱求賢令。漢高祖曾釋出「招賢詔令」遍於天下,還規定凡發現的人才,當地郡守都要親自勉勵,駕車送至京城,不為者罷官。
三國時,曹操曾三下「求賢令」,聚集了眾多人才,形成「猛將如雲」的局面。朱元璋率義軍征戰,所到之處皆布有招賢榜。
三是薦舉。歷史上許多朝代實行過薦舉人才的方法。有才不薦,朝廷治罪。
春秋時,施伯向魯莊公推薦曹劌,長勺一戰大敗齊軍。漢武帝下薦賢詔曰:「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並行,厥有我師。
」明初,德高望重的元老重臣楊士奇,一生以薦賢為己任。
四是實地查訪。曹操一向重視通過調查訪問獲得人才。明朝左光斗風雪之夜私行查訪,發現了民族英雄史可法。朱元璋非常重視到隱處求才,使明初「由布衣而登大僚者不可勝數」。
五是「毛遂自薦」。《史記·平原君列傳》記載:秦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平原君去楚國求救,門下食客毛遂自動請求一同前去。
到了楚國,毛遂挺身而出,陳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趙國。漢名士東方朔寫信自薦,說,「臣朔少失父母,長養兄嫂。年十三學書,三冬文史足用。
十五學擊劍。十六學《詩》、《書》,誦二十二萬言。十九學孫、吳兵法,戰陣之具,鉦鼓之教,亦誦二十二萬言……」引起漢武帝注意,最終被招入宮中。
士在古代有哪些含義
士是周以來的乙個貴族等級,是貴族的最下層。周代分封制規定貴族有四 個等級 天子 諸侯 大夫和士。以上三個等級都有一定的田產,全國土地歸天子所有,天子封諸侯國給諸侯,諸侯再封邑給大夫,而士不能佔有土地,也就是孟子所說的 無恆產 但是士階層也有自己的貴族尊嚴,佩劍是貴族的標誌,因此無論士有多窮也要佩劍,...
除了海納花以外,在古代用什麼染髮
白蒿能 長毛發令黑 漢代以後,人們認識和採用的染髮劑就越來越多了。唐代 備急千金要方 和 千金翼方 記載了若干染黑鬚髮的藥方,如 生油漬烏梅,常用敷頭良 黑椹水漬之,塗發令黑 以鹽湯洗沐,生麻油和蒲葦灰敷之 等。明代 本草綱目 也引述介紹了不少可供染髮的外用藥物,諸如用大麥 針砂 沒食子等 染髮黑色...
中國古代的士是指什麼人,中國古代士一般指什麼人
士 上古掌刑獄之官。商 西周 春秋為貴族階層,多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後,逐漸成為統治階級中知識分子的統稱。戰國時的 士 有著書立說的學士,有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陰陽曆算的方士,有為人出謀劃策的策士等。如 荊軻為燕太子丹刺秦王 馮諼客孟嘗君 蘇秦連橫等。士農工商 即古代所謂四民,指大學士 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