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文學傳統其實就是過去的文人的寫作習慣、文體特點和思想表現,繼承的最好方式就是閱讀優秀作品,試著理解作品的思想,感受其所體現出來的高尚品質、生活趣味。最噁心,也是最低端的繼承就是盲目崇拜,沉淪於過去的語境,比如讀到唐詩,覺得很美,於是也寫古詩,但完全不付出努力,寫一些現代人能產生共鳴的題材。古人寫枯藤老樹昏鴉,你也寫枯藤老樹昏鴉,古人寫小橋流水人家,你也寫小橋流水人家,現在**來的昏鴉,**來的小橋?
現在的高樓大廈沒有人寫,個個只寫憑欄遠望,現在個個都聽***、彈鋼琴吉他了,個個只寫聽簫吹笛……可能我的回答會有點偏激,但是這都回答了文學傳統和繼承的目的,那就是創新,毫無疑問,這個時代的人,包括所有作家,都是缺乏努力和創造力的。如果你讀過文學史或者文學概論什麼的,就會看到,每朝每代,在史上留名的,都是不同於往朝的風格,流派,唐詩——宋詞——元曲……沒有創新,就沒有藝術,沒有獨樹一幟的作品的作家,就不算藝術家。大家都知道,現代沒有大師,就是這個原因。
我本來倒是希望網路文學能出一兩個偉大的作家,就像過去的武俠**出了金庸古龍,但是這個機制的特殊性,和這個時代的浮躁等原因,網路作家沒能得到蛻變。如果你要**文學傳統和繼承,也許我的答案有一些用,如果你只是想回答試卷上的問題,那就不好意思了。
從對中國古典文學的理解談談你對傳統文化的認識
2樓:殷易德
在中國古典文學裡,雖然有著多種文學表現形式,但都處處滲透著傳統文化之中對人性的理解以及對社會發展的期望。
3樓:泫逍
中華民族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學歷史與文化傳統,兩者相互影響,共同傳播,流淌成一條長長的歷史河流。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產生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之下,我們習慣於按時代或者朝代來進行劃分,如先秦文學、兩漢文學、唐宋文學、近代文學等等,不同時代的文學作品都烙印著不同時代的特徵,為我們展現了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學總是與歷史密不可分的,亦文亦史,亦史亦文,而中國古代文學沉澱至今,所產生的價值便在於向後人展示中華民族在精神,思想,文化方面的積澱,同時也是在發揚高尚的人格,淵博的精神,以及浩大的智慧型。同時文學也是乙個人一生的感悟記載,是人類社會發生蛻變的基礎,是人類思想得以進步的基石。
中國的傳統文化主要以儒、釋、道三家學說為中心,開創出了獨特的思想體系。不得不說,中國幾千年歷史以來,儒、釋、道三家學說對中國歷史的變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以儒家思想為主的意識形態領域一直佔據正統地位,一方面從思維角度束縛了國人的思想,另一方面也在行為舉措上規範了國人的動向。這不僅是價值的體現,同時也是人類社會產生與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談到我國獨特的文學歷史與文化傳統,便不得不將其與西方的文學、文化進行比較,必須承認的是,自「五四」以來,中國文化逐漸開始西式化轉變。這是兩種不同的文化相互碰撞後必然的乙個現象,從現實角度分析,中華文化在許多地方有著極大的侷限性,或者說中華文化注重的是底蘊,在實現性上沒有西方文化那般快速迅捷,在世界性戰爭的爆發與民族壓迫之下,中華文化的轉型是乙個不可阻遏的趨勢,但中國傳統的文化仍然有著其獨特的魅力與價值,從如今西方科學文化達到飽和後開始研究中華文化便可看出。我以為中華文化去偽從簡,便是乙個「境」與「韻」,如同道德經中所雲,「道可道,非常道。
」中華文化所教授給人們的便是這樣一種說不出來的意韻,是一種心境,這其中的智慧型是完全不同於西方文化資料化、理論透徹化的思維,是精神領域一種更高層次的探索。
中國古代文學是無數先輩智慧型的結晶,無**體如何,無論產生於怎樣的社會背景,它們都要著極高的參考價值,這種價值不僅僅體現在對於乙個時代的鑑定,更是一種人文領域的探索,一次真實的人類變遷記載。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從大的角度來講,我們所接觸的所有古代文學作品都可以給我們一些警示,可以幫助我們推測到更為真實的未來動向。
而中國傳統思想之中的許多精神精華更是為我們的思維開闢了全新的道路,各種充滿哲學思變色彩的道理以一種清淡的意韻表達出來,並對許多全新的領域進行了大膽的推測與設想,對我們自身的思維起到的極大的引導作用。
總之,中國古代文學以及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立族之根本,對於我們每一代人的成長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時也是現代科學,人文理念,社會制度發展的根本所在,有著巨大的價值與十分重要的地位。
4樓:煒愛雲
你這個問題有有條件嗎?
5樓:匿名使用者
去粗取精,去偽存真!
談談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
6樓:戒為良藥
中華傳統文化,是
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中華傳統文化是以老子、孔子為代表的道儒文化為主體,中國約2023年歷史中延綿不斷的政治、經濟、思想、藝術等各類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的總和。
中華傳統文化亦叫華夏文化、華夏文明,是中國2023年優秀文化的統領。而流傳年代久遠,分布廣闊,文化是宇宙自然規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軟實力,是決定一切的內在驅動力;文化又是社會意識形態,是中華民族思想精神,是社會政治和經濟的根本。
7樓:佘雲蔚燕珉
傳統文化幾千年不斷,說明它有一定的存在的價值,雖然有糟粕但它都在不斷的淘汰中進行了自我的選擇,能存下來的大部分應該是精華。即使有的不適合了現代的環境,但若干年後,隨著環境的變化,它又會重新適應。
而西方的文明是一種比較原始的文明,實際上是中國過去淘汰的文化。現在又適應了新的環境,於是又變成了我們的老師,連他們自已也承認是從中國古代文化中學來的。只不過中國人不用了,他們又用了。
就如同一些落後地區被淘汰的文化風俗一樣,他們已經忘記了,城裡的人卻開始熱衷起來,反而成了新的潮流。
這就是中國文化。
8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乙個與「現代文化」相對的名詞。所謂傳統文化,是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保留在每乙個民族中間具有穩定形態的文化。傳統文化是乙個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它有著特定的內涵和佔主導地位的基本精神。
它負載著乙個民族的價值取向,影響著乙個民族的生活方式,聚擾著乙個民族自我認同的凝聚力。
中國傳統文化,是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保留在中華民族中間具有穩定形態的中國文化。它包括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禮儀制度、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層面的豐富內容。
文化是一種歷史現象,每乙個時代,都有著與之相適應的文化,並隨著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而發展。文化又是一種地域現象,不同國家、民族的文化,都有著各自的特徵,而且相互交融和滲透。與其他國家和民族相比,中國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持續發展未遭中斷的文化,中華民族又具有多源一體的發展格局,決定了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如下三個基本特徵:
第一、源遠流長,綿延不絕,具有強烈的時代性和頑強的再生力。第
二、豐富多彩,博大精深,具有鮮明的整體性和多元性。第
三、長於積澱,注重交流,具有相當的穩定性和一定的開放性。
三、如何對待中國傳統文化
必須在分析的基礎上,批判性地吸收和繼承中國傳統文化。
現實是傳統的繼承,傳統是現實的基礎,沒有傳統便沒有現實。對待傳統文化有兩種態度:一種是虛無主義,一種是國粹主義,這兩種態度都是不正確的。
我們應當正確地對待我們祖國的文化遺產,反對虛無主義,就是要充分認識祖國文化的精華,我們中國文化有許多在今天也該大講特講的部分,比如,儒家思想中有關對人性的論述,提出的倫理道德等觀念,至今還有現實指導意義。反對國粹主義,就是也要看到中國文化中的糟粕,也以儒家思想而言,兩宋理學中那些「存天理,滅人欲」觀點,實在讓人反感而不能接受。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作為一種積澱性文化,長期以來,形成了一種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民族精神。開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就是為了讓廣大的青少年學生能夠廣泛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輝煌成就,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的情感,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深厚的大中華文化底蘊,並激勵他們去創造更大的輝煌。
9樓:匿名使用者
1,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歷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歷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10樓:夏天**
中國人的傳承是用輩分來記憶的,每個家族每個分支都規定了很多代人的輩分,這樣不管是誰不管在**碰到
都能發現跟自己很親近的人
越是悠久越是大的姓,輩分的傳承約束完善
11樓:的哋
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思想為中心,提倡仁義禮智信等德目,注重人倫關係。中國傳統社會以家作為基本單位,因此,協調的人倫關係有助維護家的和諧,家家和諧,致使整個國家和諧。這些道德在今日的社會依然有意義,但並不可全取。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者也。捨身取義,乃是道德的最高境界,今天社會,雖不能做到捨生取義,但也不能見死不救。
所以,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應以今天社會的情況,作出適當的調整,形成適合當代中國的新文化。這對自身文化的審思與反省,是當代國人正正應做的事。如果你對我的解答有疑問,建議你查查「新儒學」,相信對你有幫助!
對文學形象性的理解?
12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文學形象的感知的間接性,是指作為語言的藝術,文學作品中的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現實性,它只能通過接受者的想象和聯想才有可能間接地被感知.換言之,讀者只有了解了某種語言文字的意義,在自己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藝術的想象和思索,才能再現作品中的藝術形象,理解形象蘊涵的思想意義.(文學語言→讀者想象→文學形象)
歌德說:「造型藝術對眼睛提出形象,詩對想象力提出形象.」
文學形象的間接性與語言文字的抽象性、符號性密切相關.文學作品是用「文字」,即「語言的替代性符號」來描繪形象的.語言符號雖然也有聲音或書面的載體,能為人們的知覺所把握,但不能直接再現事物本身的形象,直接作用於讀者的視覺或聽覺.
讀者必須懂得符號的意義,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特別是外語文學),通過對文字的閱讀,語義的理解,根據語言符號的提示與刺激,產生想象和聯想,喚起以往類似的經驗和體驗,才能感受到作品中的形象.以此言之,讀者至少要具備三個基本條件:
(1)懂得並熟練掌握、理解該作品所用的語言;
(2)要有豐富的想象力;
(3)要有豐富的生活閱歷、經驗和感受.
因此,文學形象缺乏直觀性,是非物質的,是一種必須訴諸想象才能被感知和領悟的間接性形象.
薩特說:「**給人的不是物,而是物的符號.光憑這些符號,即指示虛空的文字,怎麼能建立乙個站得住腳的世界呢?」(《**學》)……召喚讀者自由想象.
參考:文學理論課程講義《文學理論的性質和功能》.
果果嫻子71 2014-12-04
文學理論的論述題談談你對文學風格的理解
這個主要還是靠自己吧?咳咳 正題 談起文學風格,我想我們更應該談談什麼是文學,文學是一種文化,是有語音演變而來的,從小學的語文到現在的文學。我並不覺得有風格的存在,與其說文學風格,不如說作家的風格。假如你剖析文學的演變,你會發現文學實際就是表達,表述的一種昇華。他唯一的風格就是闡述一種思想,一種文化...
求助 談談你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
為何要2000字以上?如果是要別人幫你寫一篇 對中 結合自身實際談談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 中華傳統文化 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 各種文化思想 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中華傳統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為本體 以儒家 莊子 墨子的思想 道家文化為主體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諧包容的實體系。中華...
談談你對中國夢的認識與理解,談談你對書法的認識與理解?
1 中國夢的基本內涵 中國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簡稱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從主體上說,中國夢是國家的夢 民族的夢 人民的夢。從內容上說,中國夢是國家富強 民族振興 人民幸福。2 實現中國夢的途徑 解決台灣問題 國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