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職業病是可以預防的。企業對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新建、擴建、改建建設專案或技術改造、技術引進專案,應依法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和控制效果評價,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審查、竣工驗收;用職業衛生的防護設施來控制並消除生產性有害因素對健康的影響。在勞動生產過程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應從組織管理措施、裝置技術措施和個人衛生防護、保健措施等進行綜合治理
2樓:禽獸獸的獸
用人單位採用有效的職業病防護設施,並為勞動者提供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 對,
職業衛生的防護措施有哪些?
3樓:匿名使用者
職業衛生防護措施包括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以及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等。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是以預防、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場所的職業病危害。減少職業病危害因素對勞動者健康的損害,達到保護勞動者健康目的的設施、裝置或用品。
一、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
用人單位在勞動過程中應當採取下列職業病防治措施:
1.組織制度管理落實:(1)設定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者組織,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2)制定職業病防治計畫和實施方案;(3)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2.對職業病危害裝置和因素作警示說明:(1)向用人單位提供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裝置的,應當提供中文說明書,並在裝置的醒目位置設定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
警示說明應當載明裝置效能、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維護注意事項、職業病防護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2)向用人單位提供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化學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材料的,應當提供中文說明書。產品包裝應當有醒目的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貯存上述材料的場所應當在規定的部位設定危險物品標識或者放射性警示標識;(3)用人單位在裝置及材料放置及使用處設立警示標識。
3.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並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勞動者。
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職業健康檢查工作應當由省級以上人民**衛生行政部門批准的醫療衛生機構承擔。對勞動者建立的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應按規定的期限妥善儲存。
4.建立、健全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及評價制度。用人單位應當實施由專人負責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日常監測,並確保監測系統處於正常執行狀態;應當按照***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定期對工作場所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檢測、評價結果存入用人單位職業衛生檔案,定期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並向勞動者公布。
從事使用高毒物品作業的用人單位應當至少每乙個月對高毒作業場所進行一次職業中毒危害因素檢測;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職業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評價。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由依法設立的取得省級以上人民**衛生行政部門資質認證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
5.定期進行職業衛生知識培訓。用人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接受職業衛生培訓,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依法組織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應當對勞動者進行上崗前的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普及職業衛生知識,督促勞動者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指導勞動者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裝置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
6.對未成年工和女工實行特殊保護。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職工從事對本人和胎兒、嬰兒有危害的作業。
7.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二、職業病防護措施
1.加強設施防護與配備防護用品。用人單位應當優先採用有利於防治職業病和保護勞動者健康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逐步替代職業病危害嚴重的技術、工藝、材料;必須採用有效的職業病防護設施,並為勞動者提供個人使用的符合防治職業病要求的防護用品。
2.公告與告知。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應當在醒目位置設定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
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應當在其醒目位置,設定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當載明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後果、預防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含聘用合同)時,應當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後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勞動者,並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隱瞞或者欺騙。用人單位違反規定的,勞動者有權拒絕從事存在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用人單位不得因此解除或者終止與勞動者所訂立的勞動合同。
三、緊急救治措施
對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用人單位應當設定報警裝置,配置現場急救用品、沖洗裝置、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洩險區。對放射工作場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運輸、貯存,用人單位必須配置防護裝置和報警裝置,保證接觸放射線的工作人員佩戴個人劑量計。
禁止職業病危害轉移。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生產、經營、進口和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裝置或者材料。不得將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轉移給不具備職業病防護條件的單位和個人。
用人單位對採用的技術、工藝、材料,應當知悉其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對有職業病危害的技術、工藝、材料隱瞞其危害而採用的,對所造成的職業病危害後果承擔責任。
護理人員的職業防護措施主要有哪些
4樓:飄零下線
1 護理人員職業損傷的危險因素
1.1 物理性危險因素
1.1.1 銳器傷 護理人員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經常接觸到各種銳器,如各種注射針頭、手術刀片、針劑安瓿、碎玻璃等。
有時在搶救危重患者過程中,為爭分奪秒,**進行護理操作時極易受到不同程度的銳器損傷。不規範的操作行為,也可導致***的發生率增高[1]。如加藥過程粗心、徒手分離針頭、操作後重新回套針帽、拔針時處理不當等,特別是掰安瓿可導致24%的銳器傷[2],處理使用過的針頭時刺傷率高達36%[3]。
可見,護理人員面臨著高危的職業損傷的危險。
1.1.2 電器意外傷害 護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經常進行搶救,如使用電擊除顫或電動吸引器等,因儀器裝置老化或操作不慎,可能出現漏電或短路現象,有潛在的觸電或電灼傷的危險。
1.1.3 電離輻射 護理人員經常協助患者做各種輔助檢查,因此護理人員會因多次少量接觸各種放射線而受到電離輻射的危害。
機體的蓄積作用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致癌、致畸。對血液系統也會造成慢性損傷。
1.2 化學性危害因素 醫院是各種疾病集中的場所,為預防交叉感染,對醫院環境的消毒,儀器裝置的消毒保養,以及醫療垃圾的清理等,需要經常使用各種化學消毒劑。化學消毒劑的揮發,對人體的**、黏膜、呼吸道、神經系統均產生不良影響。
可引起**反應疾病,哮喘,甚至導致流產。紫外線等消毒設施,因使用不當可引起紫外線眼炎或皮炎。吸入過多可引起胸悶、氣短、肺水腫等。
1.3 生物性危害因素 醫院內患者多,病種複雜,**量較大,各種細菌、病毒可在空氣中形成溶膠,造成空氣汙染,並難以控制,因為手部、眼睛、鼻腔、**等這些暴露部位不易保護,因此,造成損傷的機率較大,尤其護理人員呼吸道感染的機會明顯增加。又因護理人員服務於患者,與患者密切接觸,例如,在搶救危急重症患者時,為患者行氣管插管、吸痰、洗胃、包紮止血、抽取血標本、靜脈穿刺等,不可避免地經常接觸到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和排洩物等,增加了感染各種傳染性疾病的機會,多種經血液傳播的疾病也經此途徑傳播,如B型肝炎、C型肝炎、梅毒、愛滋病、冠狀病毒等,都是護理人員常見的職業傷害。
1.4 心理社會性危害因素 護理工作突發事件多,**長期處於應激狀態,大腦緊張,情緒壓抑,得不到宣洩,極易導致身心疲勞,抵抗力下降,出現各種症狀,如頭痛、周身乏力、胃腸部不適、睡眠障礙、抑鬱、血壓公升高、心悸等。當急診患者病情急重,患者本人或家屬情緒不穩定,容易對護理人員的言行產生誤解,護理人員工作繁忙或搶救工作中沒有過多的解釋時間,易引起爭端,遭到辱罵,甚至受到毆打,使護理人員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導致嚴重的心理創傷,產生恐懼、焦慮等心理損傷。
2 防護措施
2.1 制定防** 將護理人員的職業防護問題上公升到法律高度,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制定職業防**,改善工作環境,更新防護裝置、用品,加強防護教育,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學習職業安全防護知識。美國cdc規定,醫務人員操作時,常規實行適當的保護,預防**、黏膜同患者血液及體液接觸,操作應戴手套。
當手或其他**、黏膜表面被血液及體液汙染時,應立即徹底沖洗,摘除手套後洗淨雙手,督促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養成良好的操作行為[4]。
2.2 物理性危害的防護 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操作時,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專心致志,小心謹慎。在搶救過程中,忙而不亂,防止被各種銳器傷害。
我國傳統護理教育的理念是為患者服務不能怕髒,但隨著疾病譜的改變,經血液、體液等傳播的疾病,促使護理人員必須在為患者服務的同時,也應保護自己,以便保持持久的工作能力。戴手套可以起到屏障作用。有研究表明,如果乙個被血液汙染的鋼針刺破一層乳膠手套或聚乙烯手套,醫務人員接觸血量比未戴手套時可能減少50%以上[5],可見操作時戴手套的重要性。
對醫療廢棄物不能亂丟亂放,應嚴格按要求銷毀處理,一旦不慎被帶血針頭刺傷,應立即對傷口進行處理,必要時注射B肝、C肝疫苗,並隨診3~6個月。
2.3 化學性危害的防護 為加強空氣流通,定時開窗通風、換氣。在配製和使用消毒液時可使用手套、口罩、防目鏡等防護用品,以盡量避免消毒液對眼睛、**、黏膜的直接刺激,對於揮發性消毒液,要加蓋密封儲存。
2.4 生物性危害的防護 護理人員要了解各種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對有潛在接觸血液、體液的操作,必須戴手套,穿隔離衣等。同時,洗手是預防細菌感染最簡單、最基本的方法,洗手時嚴格按照六步洗手法。
2.5 心理社會危害的防護 護理人員應具備專業修養和職業道德,還應加強心理調控能力的鍛鍊,具有較強的判斷、應急、溝通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學習專業知識,熟練掌握各種疾病的護理及急救技術,還必須有良好的服務態度,為患者提供全身心的護理服務,而且,還要學會自我心理疏導,放鬆情緒,把自己的心理調節到最佳狀態,適應不斷變化的醫療環境,建立和諧醫院,積極投身於護理工作中,減少職業損傷的發生。
粉塵的預防措施,職業粉塵防護措施有哪些
可概括為 革 水 密 風 護 管 教 查 八字方針。革 即改革落後的生產工藝裝置及技術措施,從根本上杜絕粉塵的危害 水 即採用溼式作業,防止粉塵飛揚 密 是用密封方法防止粉塵進入空氣 風 是加強作業場所的通風,將粉塵抽離現場,使之降低到國家標準允許濃度以下 護 即加強個人防護,採用符合國家標準的高等...
如何抓早抓小把紀律挺在前面具體措施
貪似火,無制則燎原 欲如水,不遏必滔天。黨的十八大以來,紀委和各級紀律檢查機關,堅持從嚴管黨治黨,把守紀律 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抓早抓小,從嚴正風肅紀,查處違規違紀行為,取得了明顯成效。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由於積習甚深,當前黨員幹部在作風方面沾染不良習氣,無視規矩和紀律等行為仍然不在少數。無...
你認為大學生在防範重大風險方面具體應當怎樣做
可以通過四個步驟來科學識別大學生重大危險因素。第一步,採集大學生危險因素。採集大學生危險因素,就是要運用科學的方法,識別在大學生身邊可能存在的所有危險因子,即危險源。第二步,建立大學生危險源記錄。運用上述方法,把識別出的危險因素,按照一定的方法進行整理,並及時建立大學生危險源記錄檔案。第三步,危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