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以前中國一直實行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封建土地制度)
2023年鴉片戰爭以後,農民階級:《**田畝制度》
資產階級:提出「民生」主張,主張核定全國地價,平均地權,國民共享。
中國共產黨:
1927-1937: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內容)
依靠貧農、雇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
1937-1945: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
1945-1949:在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制定《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土地剝削制度,實行耕
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1950-1952: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區實行,開展互助合作運動。
近代中國土地制度的演變及其歷史啟示
2樓:笨笨的家園
2023年以前中國一直實行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封建土地制度)
2023年鴉片戰爭以後,農民階級:《**田畝制度》
資產階級:提出「民生」主張,主張核定全國地價,平均地權,國民共享。
中國共產黨:
1927-1937: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內容)
依靠貧農、雇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
1937-1945: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
1945-1949:在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制定《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土地剝削制度,實行耕
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1950-1952: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區實行,開展互助合作運動。
3樓:匿名使用者
想學知識是要付出的,朋友
近代中國土地制度的歷史啟示
4樓:旋風的我
1927-1937: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
依靠貧農、雇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
1937-1945: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
1945-1949:在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制定《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土地剝削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1950-1952: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區實行,開展互助合作運動。
1953-1955:社會主義改造,由農業互助組到高階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6-1966: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
1978-1990: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5樓:匿名使用者
近代中國土地制度的演變,生動地說明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決策方法的科學性。
50年代未60年代初,中國實現農業合作化以後,曾經出現過幾次「包產到戶」的農業生產責任制,但每次都被否定於萌芽之際。2023年建立起人民公社的經濟體制和管理體制,由於高度集權,農民沒有生產積極性,農業長期處於徘徊局面。粉碎「四人幫」後,全國還有1億多人沒有解決溫飽問題,農村經濟體制和管理體制急需來乙個大的變化
在農村改革中,安徽省和四川省先走了一步。2023年6月,萬里出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在他的支援下,安徽省農委經過反覆調查研究,起草了《關於當前農村經濟政策幾個問題的規定》,並以省委名義於2023年11月15日在安徽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上通過。
這個檔案規定生產隊可以實行定任務、定質量、定工分的責任制,只需個別人完成的農活可以責任到人。這份檔案可以說是粉碎「四人幫」後全國出現的第乙份關於農業生產責任制的檔案。與此同時,四川省委也實行了「放寬政策」、「休養生息」的方針,制定了《關於目前農村經濟政策幾個主要問題的規定》,允許和鼓勵社員經營少量的自留地利家庭副業,特別是肯定了四川農村不少地方已經實行的「定額到組、評工到人」的辦法。
2023年夏秋之交,安徽發生了百年不遇的旱災,安徽省委根據面對的困難,作出了「借地種麥」的決定。在這項政策鼓勵下,安徽省風陽縣小崗生產隊的農民秘密達成了包產到戶的協定。實行1年,小崗生產隊獲得了大豐收,起到了巨大的示範作用。
與此同時,小崗村所在的鳳陽縣的其他一些鄉村、安徽省肥西縣的部分地區、四川省的一些地區也先後搞起了名稱各異的承包責任制。
在這樣乙個關鍵時刻,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在會上指出:如果現在再不進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
在全國的統一方案沒有拿出來以前,可以先從區域性做起,從乙個地區、乙個行業做起,逐步推開。**各部門要允許和鼓勵進行這種試驗。十一屆三中全會制定了《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和《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試行草案)》兩個重要檔案,決定提高農產品**,放寬農村政策,尊重生產隊的自主權,減輕農民負擔,鼓勵和支援農村搞家庭副業,建立農業生產責任制,特別是允許「包工到作業組,聯絡產量計算報酬,實行超產獎勵」,但是,兩個檔案仍明文規定「不許包產到戶,不許分田單幹」。
2023年9月28日十一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也仍然規定:「不許分田單幹。除某些副業生產的特殊需要和邊遠山區、交通不便的單家獨戶外,也不要包產到戶。
」儘管如此,三中全會確立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神大大鼓舞了全國各地的幹部和農民,使農業生產責任制迅速發展起來。到2023年3月,全國實行包工責任制的核算單位佔全國生產隊總數的55.7%,包產到組的佔28%,其餘是實行包產到戶和包乾到戶的生產隊,或是未實行生產責任制的生產隊。
可見包工到組和包產到組是農村生產責任制最初的普遍形式。
能否推廣包產到組和包產到戶引起了激烈的爭論。***在傾聽群眾呼聲和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決定將自發狀態的包產到戶加以總結提高,以指導全國農村改革。2023年9月14日至22日,***召開了各省、市、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座談會,討論加強和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問題。
27日,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幾個問題)的通知》,其中指出:在那些邊遠山區和貧困落後的地區,長期「吃糧靠返銷,生產靠貸款,生產靠救濟」的生產隊,群眾對集體喪失信心,因而要求包產到戶的,應當支援群眾的要求,可以包產到戶,也可以包乾到戶,並在乙個較長的時間內保持穩定。就這種地區的具體情況來看,實行包產到戶,是聯絡群眾、發展生產、解決溫飽問題的一種必要的措施。
就全國而論,在社會主義工業、社會主義商業和集體農業佔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在生產隊領導下實行的包產到戶是依存於社會主義經濟,而不會脫離社會主義軌道的,沒有什麼復辟資本主義的危險,因而並不可怕。這是中國共產黨在理論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它對於統一人們的思想、加速農村體制改革起到了推動作用,使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從自發和初步推行階段進入到大發展階段。
2023年10月,全國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2023年1月1日,中共**批轉了《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指出:目前實行的各種責任制,都是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生產責任制,不論採取什麼形式,只要群眾不要求改變,就不要變動。
《紀要》肯定:包乾到戶基本上是分戶經營。自負盈虧,但是它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礎上,由集體統一管理和使用土地、大型衣機具和水利設施,接受國家的計畫指導,有一定的公共提留,在統一規劃下進行農業基本建設。
因此,它不同於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個體經濟,而是社會主義農業經濟的組成部分。堅持土地等基本生產資料公有制和生產責任制長期不變。
2023年後,雙包責任制進一步推廣和完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體制隨之廢除。2023年9月,黨的十二大對以包乾到戶為主要形式的農業生產責任制給予充分肯定。2023年1月2日,中共**印發《關於當前農村經濟政策的若干問題》的檔案,進一步肯定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提出這種分散經營和統一經營相結合的經營方式具有廣泛的適用性,要求全面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檔案下發後,在很短的時間內,實行包乾到戶的農戶就達到農戶總數的95%以上。2023年1月1日,中共**又發出《關於一九八四年農村工作的通知》,提出延長土地承包期到15年以上,幫助農民在家庭經營的基礎上擴大經濟規模,提高經濟效益。從2023年起接連發出的5個**「一號檔案」,一步步地按照農民的意願和實踐創造,完善政策,引導農民開拓改革的新領域,終於確立和鞏固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6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共產黨的土地制度的變化是根據不同時期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而變化的,土地制度的制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就能促進革命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否則超出生產力的水平就阻礙社會的發展,所以制定指的是要從實際出發,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7樓:後果不堪色想
- -請翻看 《農業經濟學》土地資源那一章
非常詳細哦哈哈
8樓:手機使用者
生產關係要適應生產力
中國土地制度歷史變遷(只要主要流程)
9樓:匿名使用者
1、先秦:
西周實行井田制,是奴隸社會的經濟基礎,是一種土地國有制(實際上是周天子土地私有),它規定:一切土地周王所有;受田諸侯世代享用,不得轉讓買賣;要向周王交納貢賦;奴隸在井田上集體耕種。
春秋時期,齊國的「相地而衰徵」指根據土地多少和田質好壞徵收賦稅,魯國的「初稅畝」實行按畝收稅,它們不再區分公田、私田,都促使土地由國有制向私有制轉化。
戰國時秦國的商鞅變法,重農抑商,獎勵耕織;廢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確立土地私有。
2、秦漢:秦朝開始實行土地私有制,按畝納稅;當時土地兼併嚴重,農民承擔的徭役繁重、賦稅沉重。西漢實行編戶制度,正式編入**戶籍的百姓(編戶齊民)依據資產多少承擔賦稅、徭役、兵役;
3、隋唐:實行均田制(僅按人口分配國家掌握的土地),它是府兵制和租庸調制的經濟基礎。隋和唐朝前期實行租庸調制。
隋朝農民年滿五十,可納絹代役。唐朝時,「租」指成年男子向官府交穀物,「庸」指納絹或布代役,「調」指每年繳納定量的絹或布。
唐朝後期由於土地兼併盛行,均田制無法推行,租庸調制無法維持,國家財政收大為減少,唐德宗時實行兩稅法,即兩種徵稅標準(資產、田畝)和兩個交稅時間(夏、秋兩季)。其意義在於:稅制得到統一,保證國家財政;改變人丁為主,放鬆人身控制;擴大稅源,增加收入,減輕負擔;是封建賦稅制度的重大改革。
缺陷是:土地兼併日益嚴重;賦稅轉嫁農民身上;加派許多苛捐雜稅。
4、宋元:北宋初在各路設轉運使,規定地方賦稅大部分轉運**,消除了地方割據的物質基礎;**設三司使管理財政收入。北宋「不抑兼併」,土地兼併嚴重;王安石變法的理財措施包括:
青苗法、募役法(納錢代役)、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和市易法。
5、明清:
明初,地方設布政司,統管地方民政和財政。明神宗時推行「一條鞭法」:多稅合一,折成銀兩,役銀分攤,人田分擔。意義:減輕農民負擔,鬆馳依附關係;適應商品經濟。
清初,康熙帝實行「更名田」並固定人丁數,雍正帝推行「攤丁入畝」,徵收統一的地丁銀。意義:人頭稅已全廢除,人身控制更鬆馳;促進農業發展。
6、半殖半封開始時期:太平天國《**田畝制度》在土地方面,根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無處不均勻」的原則,以戶為單位,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土地私有制。
7、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同盟會政治綱領(三民主義)中包含「平均地權」(民生主義)規定現有地價歸原主,增漲地價歸國家(賣主變為資本家,買主就是資本家,國家財政有保障)。這是資本主義的土地綱領。
8、國共十年對峙時期:革命根據地的土地革命路線規定:依靠貧雇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變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9、抗日戰爭時期:抗日根據地的土地政策: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
在淪陷區,日本侵略者強佔大量耕地,用於修建公路、封鎖溝和飛機場等,或者分配給日本移民使用。
10、解放戰爭時期:解放區土地改革,按2023年《中國土地法大綱》,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實行耕者有田,農村人口平分。貫徹解放區土地改革總路線:
依靠貧雇農,團結中農,消滅封建剝削,發展農業生產。
11、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建國初土地改革,《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規定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階級的土地所有制。
1953至2023年開展了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農業合作化),完成生產資料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轉化。
12、社會主義建設探索時期:人民公社化運動的特點是一大二公(規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和一平二調(絕對平均分配、無償呼叫公私財產),以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為主要標誌的「左」傾錯誤嚴重氾濫。
13、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農村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在安徽、四川試點,試行包產到組、包產到戶的農業生產責任制,最後形成了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要形式的責任制(土地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發展鄉鎮企業和非農產業,使農村改革向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方向發展。
14、本世紀初:提高農業科技含量,發展優質高效農業,進行退耕還林還草和退田還湖等生態工程,廢除農業稅、實行農村低保和農村合作醫療等方面工作陸續,農村經濟正向更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中國土地制度歷史變遷(只要主要流程)
內容來自使用者 微力設計 篇一 中國古代土地制度 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 摘要 中國古代的所有制關係主要是指土地所有制,它是一定生產力水平的產物,其產生 發展 衰落均與生產力發展變化密切相關。從本質上講,我國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土地制度都是私有制。關鍵字 土地制度發展演變土地兼併 正文 一 我國古代主要...
中國古代社會制度的演變過程,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變歷程?
原始母系社會到夏朝開始進入奴隸制度 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社會就從奴隸制度進入封建制度 清朝末期是半封建半殖民地 所以你說的都是封建制度 還有以下劃分 蒙昧時期 母系氏族制 從伏羲到大禹 父系氏族制 夏 奴隸制 商 農奴制 周 雇農制 秦始皇統一中國開始 最準確的劃分應該是夏 商二代應該為氏族封建社會,...
中國象棋的歷史,中國象棋的歷史演變過程
中國象棋歷史悠久,美女夏悅主持象棋活動,結束後感觸頗深 中國象棋的歷史演變過程 中國象棋大約起源於戰國時代,那時盛行著一種文博象棋,每方有棋子6枚。唐代,象棋在中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了一些變革,已有 將 馬 車 卒 4個兵種,棋盤和西洋棋一樣,由黑白相間的64個方格組成。後來又參照我國的圍棋,把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