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美國美國龍
1、中國傳統**錄音檔案(2023年入選)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所收藏的中國50多個民族的傳統**與民間**錄音檔案,長達7000小時。其中包括家喻戶曉的民間藝人阿炳創作的傳世名曲。
2、清代內閣秘本檔(2023年入選)
包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的《清代內閣秘本檔》中有關17世紀中葉西洋傳教士在華活動的24件滿文檔案文獻。
3、雲南省麗江納西族《東巴經》手稿(2023年入選)
《東巴經》是納西族東巴教祭司使用的宗教典籍,世代傳承下來的尚存2萬餘卷。分別收藏於中國的麗江、昆明、北京、南京、台灣,以及美國、德國、西班牙等十多個國家。《東巴經》的內容涉及歷史、哲學、社會、宗教、語言文字,以及**、美術、舞蹈等許多傳統學科,被國內外學術界譽為「古代納西族的百科全書」。
《東巴經》由東巴文本寫成。東巴文本有2000多個字元,其源甚古,被稱為「唯一活著的象形文本」。
4、清代科舉大金榜(2023年入選)
殿試揭曉的榜式稱為「金榜」。金榜用黃紙墨書考中進士人的名次、姓名、籍貫,以皇帝詔令的形式下達。在清代,文科大金榜張掛於京城東長安門,武科大金榜張掛於京城西長安門,三天後收回宮中。
清朝金榜現存有200多份,涵蓋了從康熙6年到光緒29年230多年間科舉考試的殿試成績榜。
5、清朝「樣式雷」建築圖檔(2023年入選)
「樣式雷」為中國清代宮廷建築匠師家族。負責過北京故宮、北海、圓明園、頤和園、靜宜園、承德避暑山莊、清東陵和西陵等重要工程設計的圖樣繪製、燙樣製作,同行中稱這個家族為「樣式雷」。
6、《黃帝內經》(2023年入選)
《黃帝內經》版本是公元2023年由胡氏古林書堂印刷出版,為當今世界上儲存最早、最完好的版本。《黃帝內經》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奠基性著作,成書於距今2200多年前的中國戰國時期。該書系統總結了西元前2世紀以前中國古代傳統醫學的實踐經驗,揭示出中醫學的生命觀、思維方式和認知方法。
《黃帝內經》所構建的理論體系和醫療模式至今仍然被傳統醫藥**用和西方醫學借鑑,是世界醫學和人類文明發展的最好見證
7、《本草綱目》(2023年入選)
《本草綱目》2023年金陵版,是迄今中外一切版本的祖本。是由中國明代李時珍(1518-1593)編著的一部藥物學專著,內容涉及醫學、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化學等諸多領域。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稱該書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
18世紀到20世紀期間,《本草綱目》被全譯或節譯成英、法、德、俄、韓等20多種語言文字,再版100餘次,在世界廣泛流傳,成為西方許多領域學者的研究物件。
中國哪些文獻入選了世界記憶遺產名錄
2樓:昊懸天下
世界記憶遺產名錄由世界記憶工程國際諮詢委員會評定,其麾下有66個國家委員會參與。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個國家每兩年可申報兩部古籍文獻。迄今為止,共有100個國家的299份文獻和文獻集合入選,我國共有十個專案入選。
1、中國傳統**錄音檔案
2023年入選
現存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所,中國傳統**錄音檔案收藏的中國50多個民族的傳統**與民間**錄音檔案,長達7000小時。其中包括家喻戶曉的民間藝人阿炳創作的傳世名曲。
2、清代內閣秘本檔
2023年入選
有關十七世紀在華西洋傳教士活動的檔案,儲存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該文獻形成於17世紀中葉,共24件。這部分檔案系統完整地反映了西洋傳教士在華活動的情況。其核心內容是「湯若望案」,歷史上稱「曆法之爭」。
3、東巴古籍文獻
2023年入選
《東巴經》由東巴文本寫成,東巴文本被稱為「唯一活著的象形文本」。
《東巴經》現存雲南麗江東巴文化研究所,是納西族的東巴教祭司使用的宗教典籍,世代傳承下來的尚存2萬餘卷。內容涉及歷史、哲學、社會、宗教、語言文字,以及**、美術、舞蹈等許多傳統學科,被譽為「古代納西族的百科全書」。
4、清代科舉大金榜
2023年入選
現存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清朝金榜現存有200多份,均為清代士子通過科舉考試殿試的名單。
「金榜」為黃紙墨字,書滿漢兩種文字。大金榜加蓋「皇帝之寶」用於張掛,長度一般在15至20公尺之間,寬為0.8至0.
9公尺之間。小金榜不用印,供皇帝御覽和舉行典禮時宣布名次使用。在清代,文科大金榜張掛於天安門外長安橫街的長安左門,武科大金榜張掛於天安門外長安橫街的長安右門,三天後收回內閣儲存。
5、「樣式雷」建築圖檔
2023年入選
現存於世的「樣式雷」圖檔逾兩萬件,這些圖檔均由「樣式雷」家族創作繪製。清初,原籍江西的雷發達應募到北京供役內廷,康熙初年參與修建宮殿,被「敕封」負責內廷營造工程。直至清末,雷氏家族有六代人在朝廷樣式房任職,負責過北京故宮、北海、圓明園、頤和園、靜宜園、承德避暑山莊、清東陵和西陵等重要工程設計的圖樣繪製、燙樣製作。
6、《本草綱目》
2023年入選
《本草綱目》2023年金陵版,是迄今中外一切版本的祖本。是由明代李時珍編著的一部藥物學專著,內容涉及醫學、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化學等諸多領域。18世紀到20世紀期間,《本草綱目》被全譯或節譯成英、法、德、俄、韓等20多種語言文字,再版100餘次,在世界廣泛流傳。
7、《黃帝內經》
2023年入選
現存中國國家圖書館的《黃帝內經》為當今世界上儲存最早、最完好的版本。《黃帝內經》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奠基性著作,成書於距今22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黃帝內經》所構建的理論體系和醫療模式至今仍然被傳統醫藥**用和西方醫學借鑑。
8、僑批檔案
2023年入選
僑批檔案由17萬份僑批構成,「批」在閩南語和廣東話中是「信」的意思,海外華僑寄回家鄉的信和錢款被稱為僑批。
100多年前,大量國人前往東南亞謀生。海外僑胞捎回家鄉的款項和資訊,主要是經由「水客」、遞送。「水客」往返國內外,將華僑信款親手交給僑眷,或是先用所託批款採購貨物回鄉,待**後再將原款及批信交給僑眷,而「水客」們還必須取得收款人的回信,並將它帶給匯款人才算完成整個作業。
清末,出現了專門從事該行業的金融機構。
9、元代**官方檔案
2023年入選
「元代**官方檔案」共有22份珍貴的元代歷史檔案,這22份珍貴的**歷史檔案是從近一百萬件檔案中挑選出來的年代較久遠、價值較高的**歷史檔案。
這些珍貴的元代檔案文獻大致年代為2023年至2023年。其中有4份文件是用八思巴文書寫的元代皇帝給**地方寺院、**等的聖旨,是元代****與**地方**之間來往的重要文書檔案之一。其他18份藏文鐵券文書內容多為當時地方政權所有者為其管轄的**、寺廟下發的文書,包括薩迦法王的法旨,帕竹王的一部分文書。
10、南京大**檔案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0月9日釋出的訊息,南京大**檔案正式列入世界記憶名錄。
世界記憶遺產是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自202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通過《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迄今已有177個締約國,它是影響最大、參與國最多的國際公約之一;教科文組織還據此成立了世界遺產委員會,作為實施公約的決策機構。世界遺產委員會的重要職責之一是批准世界遺產名錄,確定和解除瀕危世界遺產名單。所謂「世界遺產」就是經過權威認定的具有突出的價值、為人類罕見、無法替代的文化和自然財富。
世界性、傑出性、獨特性是世界遺產的顯著特徵。
根據形態和性質,世界遺產又分為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記憶遺產、口頭與非物質遺產、文化景觀遺產。記憶遺產既指文字記憶遺產,也指非文字記憶遺產。
《世界記憶名錄》收錄具有世界意義的文獻遺產,是世界遺產專案的延伸。
在麗江舉行的為期4天的世界記憶工程國際諮詢委員會第七次會議,昨天進入最為緊張的時刻,在經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員代表和觀察員多輪討論後,25個國家申報的29項文獻通過評審,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確認簽署後將被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 其中中國此次申報的唯一專案———「清代大金榜」成功進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此次會議入選的文獻還有德國的格林童話、法國盧公尺埃爾兄弟的電影以及第一張新大陸地圖的印刷品原件、伯拉姆斯**作品集等等。
此前中國僅有三項文獻入選:清代內閣秘本檔中有關17世紀在華西洋傳教士活動的檔案、我國傳統**錄音檔案,以及東巴古籍。作為清代科舉制度中最高一級的考試———殿試的成績榜,金榜有大、小金榜之分,大金榜用於張掛以告示天下;小金榜則為大金榜的副本,供皇帝御覽。
此次通過世界記憶工程國際諮詢委員會第七次會議評審的是公元2023年(光緒20年)公示於長安街的大金榜,長約19公尺,高約0.89釐公尺。該金榜為黃紙、墨書,押蓋「皇帝之寶」的朱印,用滿、漢文書寫,滿文從左向右,漢文從右向左,兩種文字的年月日落款相匯於榜中之處,中間是用滿、漢文大大書寫的「榜」字。
據悉,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現存大小金榜約200多件,其中大金榜只有幾十件,多數為小金榜,時間跨度從公元2023年(康熙六年)至2023年(光緒二十九年)。目前這部分檔案只有簡單的簿冊流水登入,沒有詳細的內容目錄。
「科舉取士」是清代選拔和儲備**的主要途徑:科舉經「童試」、「鄉試」、「會試」後,由皇帝在皇宮內太和殿對會試取中的貢士御題策試,稱「殿試」。取中為進士,分「三甲」列名榜示天下,由於該榜為黃紙質地,故稱「金榜」或「黃榜」。
同時由於該榜是以皇帝的名義所發,又稱「皇榜」。
依照清朝制度,每次文、武科的大金榜分別於揭曉日張掛於東、西長安門外榜示天下,三日後收貯於內閣。而小金榜則是大金榜的副本。清代每屆殿試後,大金榜告示天下,同時內閣還要抄一副本送進宮中供皇帝御覽,稱小金榜。
清代的大金榜一般長約19~20公尺,高約0.89釐公尺,但最長的大金榜可達到200公尺,甚至300公尺,內容開頭通常為皇帝制書,下面為三甲進士題名,榜中滿漢文年月日處押「皇帝之寶」,同時在榜紙騎縫外押「皇帝之寶」。為便於張掛,大金榜上部每一公尺左右間隔就有乙個紙繩圈。
小金榜的內容、形式與大金榜大致相同,只是不押印,一般為黃紙折件式,通常長度約1公尺,高約35釐公尺。
參加此次申遺大會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全國明清檔案資料目錄中心主任胡忠良在接受早報記者採訪時說,之所以此次只將公元2023年(光緒二十年)的大金榜單件申遺,而非全部館藏的大金榜,原因在於大金榜本身不是特別多,有缺失,也不具有系統性,反而不如單件申遺成功的可能性大。
我國從隋朝(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開始設科舉,至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2023年)廢除,科舉制度前後綿亙2023年。中國的科舉制度,持「自由報名、公開考試、平等競爭、擇優取仕」的原則,成為獨具特色的官吏人才選拔制度。隋唐之後的2023年間,曾產生了700多名狀元,近11萬名進士,數百萬名舉人(秀才更是不計其數)。
「歸根結底,科舉制度是『儒家學說』的根基,也推動了傳統儒家文化的發展。秦漢以來,採納的是按『孝廉方正』的標準來考核和提拔**的制度,但這樣的考試制度,無法防止裙帶關係的滲透。因此隋唐開始採納的科舉制度是一種相對公平的考試制度,」胡忠良說,「『亞漢文化圈』受到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也在不同的時期推行過類似於科舉的考試制度。
因此,學術界已出現新的『科舉學』,甚至提出了『東亞考試圈』的概念。」
據了解,清朝時大金榜存放於內閣大庫,現今則儲存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552號庫,開放性木質排架,庫房安裝有**空調,因此具備恆濕、恆溫、封閉的文獻存放條件。
由於金榜被視為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標誌性的檔案文獻,加上清代金榜全部用墨筆在手工紙上書寫,因此也是典型的中國傳統紙製文書,對研究中國古代文書文獻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金榜全部為滿漢文合璧,對於研究滿語,尤其是滿漢名字轉譯來說,也是十分有價值的原始資料。
「現存金榜最早形成於17世紀,距今已200多年。由於一些歷史的原因,部分檔案存在著蟲咬及墨水浸涸的現象,損壞程度近50%,急需搶救保護。」胡忠良感嘆說。
新知:世界記憶工程
為了搶救和保護正逐漸老化、損毀及消失的人類記錄,202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世界記憶工程」,使之成為《世界遺產名錄》的乙個延伸專案。「世界記憶工程」關注的是文獻遺產,包括手稿、圖書館和檔案館儲存的任何介質的珍貴檔案以及口述歷史的記錄等等。
202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了乙個國際諮詢委員會,總體上負責「世界記憶工程」。「世界記憶工程」主要由世界、地區和國家三個層面的諮詢委員會構成,即在國際諮詢委員會之下,亞太地區委員會和拉美—加勒比海地區委員會,以及各國的國家委員會。
參與申遺的專案要經國家諮詢委員會篩選後直接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諮詢委員會申報,而地區委員會則主要負責了解和陳述該申報遺產對於其所在地區的影響。世界記憶工程還鼓勵建立地區和國家名錄,在此背景下,中國國家檔案局於2023年建立《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第一批有48件組珍貴檔案文獻收入,目前第二批申報工作已經結束。列入《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中的檔案文獻經篩選後方可申報《世界記憶遺產名錄》。
截至此次評審會議,全世界共有121項文獻遺產入選《世界記憶遺產名錄》。以前歷屆入選《名錄》的包括埃及蘇伊士運河的相關文獻,貝多芬、蕭邦、舒伯特的**曲譜原稿;歌德、易卜生的著作原稿,德國古登堡2023年印製的歐洲第一部印本書《四十二行聖經》,俄帝國時代的地圖,法國占領毛里裘斯的檔案等等。
截止2023年中國共有多少一二三線城市
一二三線城市是近些年房地產行業依據自身行業特定的劃分方式,尚無規範的統一標準。目前大家較為認可的劃分是 一線城市 京 滬 深 穗,為房地產行業的發軔地區和最發達的城市 二線城市 天津 重慶 成都 南京 杭州 蘇州 寧波 瀋陽 大連 武漢 長沙 西安 昆明 貴陽 珠海等,二線城市包括部分直轄市 計畫單...
截止2023年年中國一共有多少個城市
我的大學職業規劃導師向我抱怨,很多年輕人一股腦地奔向一線城市工作,那中國的一線城市有哪些呢?2014年年末,全國設du市城市653個。其中zhi直轄市dao4個 回地級市288個 縣級市361個。據對答651個城市 1個特殊區域 1個新撤銷市統計彙總,城市城區戶籍人口3.86億人,暫住人口0.60億...
2023年中國有什麼大事,2023年中國有什麼大事?
wo不是專家。但是以抄 我個人的觀點出發襲。不會。於什麼大事嗎?1,60年國慶 1949 2009 2 澳門回歸十週年慶祝 1999 2009 3 嫦娥2號公升空 嫦娥1號備份衛星公升空 4 三峽工程全部完工 5 中國2009世界集郵展 4月10 16日,洛陽 6 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 2月,哈爾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