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風俗習慣詳細介紹,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有哪些?詳細的!!

2021-03-04 06:23:54 字數 5121 閱讀 4535

1樓:雪幻の藍天

國各民族都有良好的尊老敬老風俗習慣,閃射著動人的人情美。

景頗族 每年的初秋時節,景頗族人都要舉辦隆重的「敬老會」。青年們打響火槍,放爆竹,爭著請村寨老人到自家竹樓作客敬酒,黃昏時分,人們在歡樂的芒鑼和木鼓聲中,集體跳起「敬老舞」。

哈尼族 每年農曆臘月十五日為哈尼族的敬老節。清早,老人梳洗後穿上新衣,歡度自己的節日。成年人在家殺雞宰鴨,備辦美餐,小夥子要將一棵小松樹栽在過節的坪場周圍,姑娘們要挑來清水給小松樹澆下定根水,象徵青年人祝願老人們像青松一樣健康長壽,永保青春。

侗族 貴州南部地區侗族的老人節定在春天,過節時,寨與寨之間的異性老人們相約到坡上過。譬如,甲寨的男性老人要與乙寨的女性老人們做伴同度老人節。節日早上,甲寨老人們全體出動,女性老人們送到村口,男性老人則吹著蘆笙向乙寨出發。

乙寨女性老人們就陪甲寨男性老人們上「老人坡」,他們各自尋找自己過去的相好,談論往昔友情,傾訴當家後的苦衷。到了中午,集體進餐,食罷盡興地唱歌。

朝鮮族 朝鮮族人平時很尊敬老人,飲食上根據老人的健康狀況給以單獨照顧。如果父子同桌吃飯,兒子不能吸菸飲酒。老人出外,全家人立於門前恭送,年輕人在路上遇見老人,要主動讓道問安。

他們的老人節定在每年農曆六月二十日。過節時,各村男女老少穿戴一新,敲鑼擊鼓,管弦合奏,舉行慶祝會。姑娘們給老人們佩戴大紅花,而後輩們唱歌跳舞,打鞦韆、玩蹺板,表示慶祝。

各家主婦端出公尺酒、狗肉等民族食品,敬請壽星們品嚐。

白族 雲南大理白族的耆老節定在每年農曆二月初八。節日裡,村里七十歲以上老人都被披紅掛綵,請進花轎,由村里青年人抬著上,敲鑼打鼓,全村人跟在轎後,遊村一週後,老人們被邀入村里設下的酒席。晚輩們都來向老人們祝福,然後,老人們高興地痛飲喜酒。

壯族 廣西壯族人平時在家裡吃飯時,晚輩要夾好菜給長輩吃。讓好的櫈子給長輩坐,路上遇見老人便尊敬地稱呼「大伯」、「阿婆」等,不能提及姓名或用「喂」來代替。

蒙古族 蒙古族牧民的家常飯是手抓肉。手抓肉是按骨節拆開的帶骨羊肉,煮熟後用蒙古刀剔著吃。羊大腿肉鮮嫩好嚼,敬奉老人,青年及孩子,婦女則吃羊肋、小腿和羊脯。

藏族 不論是對待自己家裡老人,還是對待素不相識的老人,都要有禮貌。老人一般都被安排在光線充足、溫暖舒適的房間住;家中添置衣服,要先考慮老人。老人因事外出,家裡要派人一道前往,老人騎馬,陪同的人牽馬步行。

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人自古就有尊老敬老的民族風尚,見了老人要起立、讓座、施禮問候。進門要讓老人先進,吃飯請老人坐在首席,還規定晚輩不得在長輩面前吸菸、喝酒、口吐粗魯的語言。

苗族 苗族人對老人十分尊重,每當吃飯及盛大民族節日入席時,年輕人要讓老人坐上席,老人吃菜後,年輕人才能舉筷夾菜。當老人碗裡的飯快吃光時,年輕人要起來主動添飯,老人飯畢,還要遞毛巾給老人揩嘴擦手。

錫伯族 錫伯族人見了老人和長輩要「打千」,就是把左腳向前邁半步,雙腿下屈,雙手按在左膝蓋上問好,每逢過年,兒女們要給父母叩頭拜年,然後再給其他長輩拜年。

傣族 傣族人尊老敬老成風。分了家的兄弟都樂於贍養老人,老人要跟哪個兒女生活,全由老人決定。無兒無女的老人,可以投靠祖輩上有瓜葛關係的親友,被投靠的晚輩把老人視若親生父母,有的甚至以父母相稱,養老送終。

拉祜族 拉祜族家族裡,老人一般都住在陽光充足、溫暖舒適的房間。冬天早上,家人起床後要給老人準備好烤菜。每逢喜慶佳節,好茶好酒先敬老人。

晚輩給長輩敬茶、酒,要雙手舉過頭,以示敬重。

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有哪些?詳細的!! 5

2樓:困難解決局

中國這個具有有就歷史的大國,共有56個民族,當然漢族應該是被大家所熟知的了,那麼大家知道中國有哪些少數民族嗎?少數民族是指多民族國家中除主體民族以外的民族,中國的主體民族是漢族,其他55個法定民族均是少數民族。

3樓:七情保溫杯

1、瑤族

瑤族一日三餐,一般為兩飯一粥或兩粥一飯,農忙季節可三餐乾飯。過去,瑤族常在公尺粥或公尺飯裡加玉公尺、小公尺、紅薯、木薯、芋頭、豆角等。有時也用「煨」或「烤」的方法來加工食品,如煨紅薯等各種薯類,煨苦竹筍、烤嫩玉公尺、烤粑粑等。

居住山區的瑤族,有冷食習慣,食品的製作,都考慮便於攜帶和儲存,故主食、副食兼備的粽粑、竹筒飯都是他們喜愛製作的食品。勞動時瑤族均就地野餐,大家湊在一塊,拿出帶來的菜餚共同食用,而主食卻各自食用自己所攜帶的食品。

常吃的蔬菜有各種瓜類、豆類、青菜、蘿蔔、辣椒,還有竹筍、香菇、木耳、蕨菜、香椿、黃花等。瑤族地區還盛產各種水果。蔬菜常要製成乾菜或醃菜。

雲南的一些瑤族喜歡將蔬菜做得十分清淡,基本上是加鹽的白水煮食。

有的直接用白水煮過之後,蘸用鹽和辣椒配製的蘸水,以保持各種不同蔬菜的原味;肉類也常要加工成臘肉。廣西的瑤族烹調肉類一般用幹炒、水煮,放鹽調味,用佐料的較少;而肉類則要做成味道十分濃郁的菜餚,鮮肉或臘肉,先炸烤焦黃,然後再煮。

瑤族人喜歡吃蟲蛹,常吃的有松樹蛹、葛藤蛹、野蜂蛹、蜜蜂蛹等。瑤族人還喜歡利用山區特色自己加工製作蔗糖、紅薯糖、蜂糖等。瑤族人大都喜歡喝酒,一般家中用大公尺、玉公尺、紅薯等自釀,每天常喝2、3次。

雲南瑤族喜用醪糟泡製水酒飲用,外出時,常用竹筒盛放飲時對水。

廣西地區的瑤族還喜用桂皮、山姜等煎茶,認為這種茶有提神、清除疲勞的作用。很多地區的瑤族喜歡打油茶,不僅自己天天飲食,而且用油茶招待賓客。

典型食品:瑤族人口較多,分布較廣,各地均有獨具一格的風味食品,其中的典型食品有:油茶;粽粑;荷包扎。

崇拜盤王的瑤族過去普遍禁食狗肉;崇拜「密洛沱」的瑤族過去則禁食母豬肉和老鷹肉。湘西南辰溪縣農曆七月五日前禁食黃瓜。絕大部分瑤族禁食**和蛇肉。

有的地方產婦生產後頭幾天禁食豬油。瑤族祭神,一般用豬、雞、鴨、蛋、魚等食品,忌用狗、蛇、貓、蛙肉。

2、哈尼族

哈尼族過去日食兩餐,主食是當地產的稻公尺,玉公尺為輔。喜把大公尺、玉公尺蒸成公尺飯粑粑、公尺線、卷粉和豌豆涼粉等。居住在西雙版納的哈尼族人喜將瘦肉剁細,與大公尺、薑末、八角面、草果面一起熬粥,並以此為主食的上品。

不論平時或節日每餐必不可少的是豆豉。擅長利用當地土特產原料醃製鹹菜、烹製肉類及各種風味菜餚。如白旺是用凝固的牲家禽血塊拌上炒熟的花生、薄荷、薑蒜、苤菜根、鹽、辣椒、和生肉製成的。

飲茶和喝酒是哈尼族的嗜好,所飲用的酒多是自家釀製的甜白酒,醇香、甜蜜;哈尼人喝鮮茶,鮮茶有一種苦澀味,但能消暑解渴。

哈尼族有許多禁忌,如產婦分娩,忌外人闖入室內;進村時不能披著衣服;不能用火塘上的三腳架烘濕鞋;禁止砍伐「龍樹」和將汙穢物扔置「龍樹」之下等等。

3、傣族

傣族篤信小乘佛教,小乘佛教源於古印度。佛寺的吸引力還在於寬鬆的戒律,剃光頭而不燒戒,還俗後可以結婚。在傣族人的傳統觀念中,認為男人一生非得過一段脫離家庭的宗教生活,成為受過教化的人,才有資格結婚娶妻。

根據傣族的宗教習俗,男孩一到七八歲就要削髮為僧,開始過宗教生活。婦女雖然不入寺為僧,但也都是虔誠的信徒。送孩子入寺為僧是件大事,合家歡樂,舉行隆重的入寺儀式。

孩子一旦踏入佛門,便吃往在寺廟,每天誦經習文,學習各種功課,不參加社會勞動,靠群眾齋僧生活。功課完畢,便可上街訪友探親,但不在外過夜。根據自願,二三年後還俗。

忌諱外人騎馬、趕牛、挑擔和蓬亂著頭髮進寨子;進入傣家竹樓,要把鞋脫在門外,而且在屋內走路要輕;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過火塘,不能進入主人內室,不能坐門檻;

不能移動火塘上的三腳架,也不能用腳踏火;忌諱在家裡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當枕頭或坐枕頭;曬衣服時,上衣要曬在高處,褲子和裙子要曬在低處;進佛寺要脫鞋,忌諱摸小和尚的頭、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聖物。

4、維吾爾族

日食三餐,早飯吃饢和各種瓜果醬、甜醬,喝奶茶、油茶等,午飯是各類主食,晚飯多是饢、茶或湯麵等。以麵食為主,喜食牛、羊肉。主食的種類有數十種。

最常吃的有饢、羊肉抓飯、包子、麵條等。 維吾爾族喜歡飲茯茶、奶茶。夏季多伴食瓜果。

新疆盛產綿羊,由此維吾爾族便有了烤羊肉串的習俗。講究的羊肉串肉質鮮嫩,味鹹辣,孜然的特殊味濃郁。與羊肉串相媲美的手抓飯,也是維吾爾族的傳統風味食品。

在新疆維吾爾、烏孜別克等民族地區,逢年過年,婚喪娶嫁的日子裡,都必備抓飯待客。

他們的傳統習慣是請客人圍坐在桌子旁,上面鋪上一塊乾淨的餐巾。隨後主人一手端盤,一手執壺,逐個讓客人淨手,並遞給乾淨毛巾擦乾。

然後主人端來幾盤抓飯,置餐巾上(習慣是二至三人一盤),請客人直接用手從盤中抓吃,故取名為「抓飯」。維吾爾族抓飯的種類很多,花色品種十分豐富。

男女青年結婚時,由阿訇或伊碼目(均為宗教職業者)誦經,將兩塊幹饢沾上鹽水,讓新郎、新娘當場吃下,表示從此就像饢和鹽水一樣,同甘共苦,白頭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鋪上潔白的飯單,最先擺上饢、喜糖、葡萄乾、棗、糕點、油炸饊子等,然後再上手抓羊肉、抓飯。

維吾爾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講究。如果來客,要請客人坐在上席,擺上饢、各種糕點、冰糖等,夏天還要擺上一些瓜果,先給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飯做好後再端上來,如果用抓飯待客,飯前要提一壺水,請客人洗手。

吃完飯後,由長者領作「都瓦」,待主人收拾食具完,客人才能離席。吃飯時,客人不可隨便撥弄盤中食物,不可隨便到鍋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時注意不讓飯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來放在自己跟前的「飯單」上。

共盤吃抓飯時,不將已抓起的飯粒再放進盤中。飯畢,如有長者領作「都瓦」,客人不能東張西望或立起。吃飯時長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飯前飯後必須洗手,洗後只能用手帕或布擦乾,忌諱順手甩水,認為那樣不禮貌。

5、蒙古族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們日常生活最喜歡的飲料食品和待客佳餚。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馬壯,是釀製馬奶酒的季節。

勤勞的蒙古族婦女將馬奶收貯於皮囊中,加以攪拌,數日後便乳脂分離,發酵成酒。

隨著科學的發達,生活的繁榮,蒙古人釀製馬奶酒的工藝日益精湛完善,不僅有簡單的發酵法,還出現了釀製烈性奶酒的蒸餾法。六蒸六釀後的奶酒方為上品。馬奶酒性溫,有驅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

被稱為紫玉漿、元玉漿,是「蒙古八珍」之一。

手扒肉」是蒙古人傳統的食品方法之一。做法是將肥嫩的綿羊開膛破肚,剝皮去內臟洗淨,去頭蹄,再將整羊卸成若干大塊,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滾肉熟即取出,置於**中上桌,大家各執蒙古刀大塊大塊地割著吃。

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達對客人的敬重和愛戴。當你踏上草原,走進蒙古包後,熱情好客的蒙古人便會將美酒斟在銀碗或金盃中,託在長長的哈達上,唱起動人的敬酒歌,款待遠方的貴客,以表達自己的誠摯之情。

蒙古族人騎馬、駕車接近蒙古包時忌重騎快行,以免驚動畜群;若門前有火堆或掛有紅布條等記號,表示這家有病人或產婦,忌外人進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動物的肉和驢肉、狗肉、白馬肉;

辦喪事時忌紅色和白色,辦喜事時忌黑色和黃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腳、鞋、襪和褲子等;禁止在參觀寺院經堂、供殿時吸菸、吐痰和亂摸法器、經典、佛像以及高聲喧嘩,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獵。

介紹少數民族。要有風俗習慣。左右

土家族絕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永順 龍山 保靖 古丈以及湖北省來鳳 利川 鶴峰 咸豐 宜恩一帶及四川省。自稱 畢茲卡 意為本地人 土家族有自已的語言,大多數人通漢語,目前只有幾個聚居區還保留著土家語。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主要從事農業。織繡藝術是土家族婦女的傳統工藝。土家族的傳統工...

少數民族戒指你懂嗎,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上面有阿文穆罕默德的名字,穆斯林喜歡戴,不是因為值錢,而是因為喜愛穆罕默德這個人 這是什麼戒指?20 哇,這是傳說中的至尊魔戒,大魔王索倫找了好久了,只有在末日火山中才能把它被焚毀,趕快收拾下東西踏上征程吧,遲了就來不及了。求一部 tvb 古裝 電視劇集名字 故事是從戒指開始的 好像是女主角是少數民...

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中國這個具有有就歷史的大國,共有56個民族,當然漢族應該是被大家所熟知的了,那麼大家知道中國有哪些少數民族嗎?少數民族是指多民族國家中除主體民族以外的民族,中國的主體民族是漢族,其他55個法定民族均是少數民族。中國少數民族風俗習慣 在我國少數民族中,從事農業生產的佔大多數,他們雖然都以糧食作物為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