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詩意的居住和詩意的建築
海德格爾曾說過,人類在大地上詩意地居住。
詩意的居住離不開詩意的建築。詩意是乙個美麗的令人遐想聯翩的詞彙,同時又是乙個抽象的非常主觀的詞彙。因此恐怕在不同文化不同時代不同人的眼中心裡,詩意會有不同的標準和模式吧。
儘管如此,正所謂「道法自然」,詩意也直接源於自然——觸景生情,於是「詩緣情而綺麗」。因此,詩意的居住離不開大自然,而詩意的建築也應該是與大自然和諧統一的。這和建築物本身的工藝和造價是沒有關係的。
先說造價低廉工藝簡陋的詩意的建築及其相應的詩意的居住狀態。在歷史上,這多半是那些「千首詩輕萬戶侯」的「白衣卿相」文人騷客們所追求並實際使用的建築形式和親身體驗的居住狀態。
在中國歷史上的主流思想無論是儒家、道家還是墨家,都主張一種簡樸的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這大約和這些思想家們生活的時代有關——距離刀耕火種而民風淳樸、無法奢華也不事奢華的堯舜時代還不算太遠;大約也和這些人的生活閱歷及其社會地位有相當密切的關係——老子、莊子、墨子、孔子,雖然都貴為千秋偉人,但在當時當世卻都未曾享有達官顯貴的世俗地位以及因之而有的奢華經濟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
於是後世讀書人在未「聞達於諸侯」之時,也就不會以簡樸的居住和生活為恥辱了——有先賢為楷模嘛。於是在「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心理暗示下,安貧樂道,在簡單粗糙的物質條件下,創造了頗為引人入勝的詩意的建築和詩意的居住方式。
這種詩意的居住有兩個至關重要的條件,主觀上是熱愛自然的詩意之心,客觀上是不乏竹木花草的詩意環境。詩意在於發現,詩意更在於創造,而創造和發現都需要人的主觀努力,所以若無主觀詩意之心,天下便無所謂詩意之居住或詩意之建築可言。而外在的客觀環境,則可以成為詩意之心的具體寄託物或體現物。
孔子說「詩言志,歌詠言」,而作詩的「賦比興」手法說明,詩心與詩意並非獨立存在或憑空產生,一切都還得「托物言志」、「借物抒情」。這種詩意環境對人的影響,有時甚至表達了人的品格氣質以至於可以壓倒生理上的欲求。「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就是乙個典型的例子。
此種詩意居住首先由很多隱士或有歸隱之心的文人付諸實施並通過文字的威力傳播於社會留給歷史。他們所追求的是回歸自然以求得心靈的寧靜和歸依,對環境很注重而對其他建築細節則不甚在意。
六朝時代北周文學家庾信在其著名的〈小園賦〉裡就率先表露了這種思想。其開篇就從人類原始的基本居住狀態說起:「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一壺之中,壺公有容身之地。
」其所謂巢父,乃是大名鼎鼎的辭掉堯帝禪讓的許由先生,因其「夏則居巢,冬則居穴,飢則仍山而食,渴則仍河而飲。」故號巢父,他過的完全是一種純粹的原始狀態的自然生活。壺公則是〈神仙傳〉中的傳奇人物:
「壺公常懸一壺空屋上,日入之後,公跳入壺中,人莫能見。」意謂有一容身之地可矣,「豈必連闥洞房」,「綠樨青瑣」?
接著庾信描述了他的建築設想——「餘有數畝敝廬,寂寞人外,聊以擬伏臘,聊以避風霜。」他對房子本身要求不高,「簷直倚而妨帽,戶平行而礙眉。」事實上也就近於後來辛棄疾所描寫的農舍: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但其對環境的設計卻是充滿詩情畫意的——
「榆柳兩三行,梨桃百餘樹。┅┅草樹混淆,枝枝相交。┅┅鳥多閒暇,花隨四時。
┅┅一寸二寸之魚,三竿兩竿之竹。雲氣蔭於叢蓍,金精養於秋菊。┅┅落葉半床,狂花滿屋。
┅┅鳥何事而逐酒,魚何情而聽琴?」
在著名田園詩人陶淵明那裡,最充分地體現了詩意居住的自然本質。他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狀態令無數人為之傾倒。他居住的大環境是「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小環境則是「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一幅真正雞犬相聞的農業文明自然閒適的居住環境圖,而其建築就只不過是「方宅十餘畝,草屋**間」罷了。
然而,「此中有真意」,卻每每令人「欲辨已忘言」。已足證這一基本原理:人心深處,皆有詩意;人宅相扶,天地交感;詩意建築,環境領先;詩意居住,歸依自然。
這正可以說明昔日美國著名建築大師賴特(wright)設計的「從地里長出來的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草原建築」為什麼能風靡歐美,而今日慘烈的房地產競爭中為什麼開發商們最後共同的王牌就都是環境營造。
中國傳統建築
中國古代建築藝術
教材分析:本課內容包括三個部分:一是從理論上說明中國古代建築體系的主要特點;二是中國古代宮殿建築藝術欣賞;三是中國古代園林藝術欣賞。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對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重要成就及其特點有所了解,培養欣賞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1)重點:本課重點有兩個方面:
一是通過對中國結構建築體系的介紹以及對背景故宮總體布局、主要建築的屋頂形式和色彩的運用等方面的分析,了解中國古代建築的主要特色;二是通過課文圖版提供的中國古代園林藝術的典型例項,了解中國古代園林藝術的重要特點。(2)難點:對建築藝術的欣賞,最好能實地參觀。
僅憑課本提供的一些**,難以真正理解課文的內容。
中國古代建築窗飾藝術賞析
中國古代建築窗飾形態豐富、色彩明麗、工藝精湛,具有獨特的華夏民族風格。古代的窗飾是藝術與技術的統一體,也是傳統文化的有效載體,它與窗的使用功能相互適應、融合,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環境和文化觀念中進化、發展,它的美學價值既體現在藝術形態中,也體現在社會文化上。本文通過對古代建築窗飾藝術構成的**,展示了一幅生動的窗飾藝術歷史畫卷,希望籍此加深人們對古代建築裝飾藝術的認識和理解,並對從事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人們有所啟發。
中國古代建築的空間布局特點
2樓:趙星宇
1.以柔克剛思想,是中華民族的
傳統智慧型。
2.柔性的框架結構:牆倒屋不塌。
3.整體浮筏式基礎、鬥栱、榫卯:抗擊**的關鍵 。
以柔克剛思想,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智慧型。舉世聞名的太極拳就是這種思想的直接產物,而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抗震防震的方法堪稱「建築版太極拳」。
中華民族不但自文明伊始就睿智地選擇了木材等有機材料作為結構主材,而且發展形成了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持續時間最長、技術成熟度最高的結構體系—柔性的框架體系。
我國古代很少建造平面複雜的建築,主要採用長寬比小於2:1的矩形。規則的平面形態和結構布局有利於抗震。
傳統建築往往是中間的一間(當心間)最大,兩側的次間、梢間等依次縮小面寬,這樣的設計非常有利於抵抗**的扭矩。
3樓:匿名使用者
以柔克剛思想,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智慧型。舉世聞名的太極拳就是這種思想的直接產物,而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抗震防震的方法堪稱「建築版太極拳」。
與西方磚石結構建築的「以剛克剛」不同,中國傳統的木結構建築在抵抗**衝擊力時,採用的是「以柔克剛」的思維,通過種種巧妙的措施,其目標是以最小的代價,將強大的自然破壞力消彌至最小程度。我國許多古代建築都成功地經受過大**的考驗,如天津薊縣獨樂寺觀音閣、山西應縣木塔等建築,千百年來均經歷過多次**仍然傲然屹立。當代建築設計以抵禦9度**為目標,而我國傳統的木結構建築基本上能達到這個要求,而且其代價遠遠小於西方的「剛」,不能不讓人嘆服「柔」的力量。
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二
柔性的框架結構:牆倒屋不塌
中華民族不但自文明伊始就睿智地選擇了木材等有機材料作為結構主材,而且發展形成了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持續時間最長、技術成熟度最高的結構體系—柔性的框架體系。我國木結構技術的發展,若僅從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算起,迄今至少已有近2023年的歷史。作為對比,西方數千年中一直採用承重牆體系,直到工業革命以來、近現代科學技術發展之後,才意識到框架結構的優越性,遂開始大規模地普及,更值得玩味的是,這種框架體系仍然是「以剛克剛」。
而中國的傳統木結構,具有框架結構的種種優越性,如「牆倒屋不塌」的功效,但其柔性的連線,又使得它具有相當的彈性和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復能力。這次汶川大**中,許多文物建築的牆體均不同程度地受損,但主體結構仍未倒塌,就是這種柔性框架結構抗震能力的表現。
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三
整體浮筏式基礎、鬥栱、榫卯:抗擊**的關鍵
我國古代很少建造平面複雜的建築,主要採用長寬比小於2:1的矩形。規則的平面形態和結構布局有利於抗震。
傳統建築往往是中間的一間(當心間)最大,兩側的次間、梢間等依次縮小面寬,這樣的設計非常有利於抵抗**的扭矩。
中國古代建築一般由台基、樑架、屋頂構成,高等級的建築在屋頂和梁柱之間還有乙個鬥栱層。中國古代建築的台基用現代結構語言描述,堪稱「整體浮筏式基礎」,好比是一艘大船載著建築漂浮在**形成的「驚濤駭浪」中,能夠有效地避免建築的基礎被剪下破壞,減少**波對上部建築的衝擊。中國傳統建築的樑架一般採用抬梁式構造,在構架的垂直方向上,形成下大上小的結構形狀,實踐證明這種構造方式具有較好的抗震效能。
優雅的大屋頂是中國古代傳統建築最突出的形象特徵之一,而且對提高建築的抗震能力也做出過相當的貢獻。形成大屋頂(尤其是廡殿頂、歇山頂等)需要複雜結構和大量構件,大大增加了屋頂乃至整個構架的整體性;龐大的屋頂以其自重壓在柱網上,也提高了構架的穩定性。
鬥栱是中國古代建築抗震的又一位重要戰士,在**時它像汽車的減震器一樣起著變形消能的作用。歷史上,很多帶鬥栱的建築都能抵禦強烈**,比如山西大同的華嚴寺,在沒有鬥栱的低等級附屬建築被破壞殆盡的情況下,帶鬥栱的主要殿堂仍能倖存,充分說明了鬥栱對抗震的貢獻。鬥栱但能起到「減震器」的作用,而且被各種水平構件連線起來的鬥栱群能夠形成乙個整體性很強的「剛盤」,按照「能者多勞」的原則把**力傳遞給有抗震能力的柱子,大大提高了整個結構的安全性。
除了這些較顯著的手法外,中國古代傳統建築中還使用了大量的其他技術措施,這些措施是古建築抗震的關鍵。比如榫卯的使用:榫卯是極為精巧的發明,我們的祖先早在2023年前就開始使用,這種不用釘子的構件連線方式,使得中國傳統的木結構成為超越了當代建築排架、框架或者剛架的特殊柔性結構體,不但可以承受較大的荷載,而且允許產生一定的變形,在**荷載下通過變形吸收一定的**能量,減小結構的**響應。
又比如柱子的生起、側腳等技法降低了建築的重心,並使整體結構重心向內傾斜,增強了結構的穩定性;柱頂、柱腳分別與闌額、地袱以及其他的結構構件連線,使柱架層形成乙個閉合的構架系統,用現代術語來說,就是形成上、下圈樑,有效地制止了柱頭、柱腳的移動,增強了建築構架的整體性。樑架系統通過闌額、由額、柱頭枋、蜀柱、攀間、搭牽、梁、檁、椽等諸多構件強化了聯絡,顯著增強了結構的整體性;柱子與柱礎的結合方式能顯著地減少柱底與柱礎頂面之間的摩擦,進而有效地產生隔震作用;在高大的樓閣中,如獨樂寺觀音閣、應縣木塔等,都在暗層中設有斜撐,大大強化了構架對水平衝擊波反覆作用的抵抗能力;在外簷柱間設定較厚的牆體,起到現代建築中「剪力牆」的作用諸如此類,舉不勝舉,大到建築群體的布局處理,小到構件斷面的尺寸設計,處處都展示出古代工匠們在抗震設計方面的知識和匠心。
應縣木塔:
中國古代建築抗震能力的傑出代表
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應縣木塔)是中國古代傳統建築傑出抗震能力的集中代表。這座木塔是當今世界現存最高的木結構建築,竣工於2023年,處於大同盆地**帶上。木塔建成200多年即遭受大震,餘震連續7天,木塔附近的房屋全部倒塌,而木塔巋然不動;在此後的近千年中,木塔經歷了多次大**的考驗而安然無恙。
在戰亂之際,木塔還承受過200餘發炮彈的轟擊,亦無大損。木塔之所以有如此傑出的抗震能力,在於前述諸多抗震技法的綜合和提高:木塔平面是規則的正八角形,利於抵抗**波產生的扭曲力;木塔高達4.
4公尺的磚石基座堅實、穩定,形成乙個「浮筏」,承載著全塔的重量(約1300噸);木塔內梁與柱的連線完全通過鬥栱完成,各種構件則通過榫卯連線,全塔的主要構件不用一釘一鉚,這種連線形式類似於半固結半活鉸的狀態,能承受較大的彎矩;構架水平分層,在**波中的垂直衝擊波攻擊下,可以通過「彈跳」的方式消解巨大的破壞能量;構架的整體性有力地抵抗旋轉波,所有的柱子都用頂部的樑枋鏈結成乙個筒形的框架,保證了構架的穩定性;柱子之間砌築有厚實的牆體,牢牢地「抱」住各柱子,增加了構架的整體性,而且這些牆體能作為剪力牆發揮作用;立柱側腳、平面逐層縮小,有效地降低了塔的重心,並使整體結構重心向內傾斜,增強了塔的穩定性,這樣既使塔身形成美麗的曲線,又能把水平的**衝擊力分解成垂直方向的壓力;周邊有一圈柱廊,各圈柱廊被水平構件連線成乙個剛中帶柔的整體;為了加固結構框架,在八邊形木塔的四個斜向應面上,自上而下採用了剪刀撐做法。
整座木塔表現出結構、技術與藝術形象的高度和諧,表裡如一,這是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築,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在近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能建造出如此莊嚴美麗而堅固耐久的建築,充分顯示出當時的匠人對數學、力學、材料學、結構學的研究已經相當深入,而且對**的破壞機理已有了相當的了解,抗震經驗已積累到了很高的水平,既令人驚奇,也令人自豪
中國古代建築有哪些型別,中國古代建築有哪些
殿 堂 樓 閣 軒 謝 廊 亭 臺,以及苑囿 壇廟 陵墓 橋梁 牌樓等等 中國古代建築有哪些 北京故宮 天壇 頤和園 圓明園 長城 盧溝橋 趙州橋 承德避暑山莊 曲阜孔府 曲阜孔廟 大雁塔 小雁塔 河南少林寺 南京明孝陵 武漢黃鶴樓 徐州燕子樓 湖南岳陽樓 昆明大觀樓 蘇州園林 嘉興煙雨樓 南京城牆...
中國古代思想分為哪幾個階段,中國古代建築發展分為哪幾個階段?
春秋戰國時期是百家爭鳴時期 漢武帝時期,確立儒家的正統地位 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隋唐時期主要表現為 儒釋道 等眾多流派的融合,社會呈現三教九流百家交融的狀態 宋明朝,復興儒學發展為宋明程朱理學 明清時期,儒家的傳統思想受到挑戰,出現早期的啟蒙思想家,像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等人。唐朝 宋朝 古文...
中國古代的數字,中國古代的數字
一二三四五六七 十 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萬 除了一到十,百,千,萬外,還有表示大數字的。億 10的8次方,也就是數字後加8個0,以下類推。兆 10的12次方。京 10的16次方。垓 10的20次方。秭 10的24次方。穰 10的28次方。溝 10的32次方。澗 10的36次方。正 10的40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