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的使用帶來了什麼,電力工程主要是做什麼的

2021-03-04 05:33:53 字數 5358 閱讀 1141

1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動力革命電力革命是從19世紀下半葉出現的,以電能的應用為主要標誌的動力革命,是近代以來的第二次技術革命的主要內容。這次技術革命起源於歐洲,完成在美國,持續到20世紀30年代。電力革命的出現有社會的和科學發展的多種因素,電磁理論的問世和社會生產對新能源的渴求是導致這次革命發生的主要因素。

19世紀中葉,經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洗禮,資本主義各大國的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由於使用蒸汽機作動力,生產力有了極大提高。英、法、德等國的棉花加工量、生鐵產量都以幾十倍、上千倍的速度增長。

鐵路、輪船、交通運輸的發展,世界市場的形成,世界**的活躍,城市化建設的需求擴大,蒸汽動力的侷限性逐漸暴露出來了。使用蒸汽機作動力費用大,效益低,最大熱效率只有8%,大部分能量都損耗了;蒸汽機笨重龐大,啟動不便,能量的增加很不容易,需要增加新鍋爐,蓋煙囪。所以,社會需要一種新能源來替代蒸汽動力。

而與此同時,蒸汽機技術推動了熱力學、化學,電學理論的發展,又為新動力的產生提供了理論的可行性,特別是電磁理論的建立為電力新能源的出現提供了科學理論基礎。對於電現象、磁現象,人類很早就有所發現和認識。2023年荷蘭人發明蓄電池,2023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通過實驗研究發現電磁感應現象,證明,用磁可以生電,這樣人類終於找到了在電池之外大量產生電流的方法。

2023年英國科學家麥克斯韋集電磁理論之大成,出版了《電磁學通論》。在這部巨著中,麥克斯韋用數學方法從理論上證明,電、磁、光三者之間本質上是統一的,從而建立了第乙個完整的電磁理論體系。

電磁理論直接推動了電機的發明和使用。2023年法拉第製作了一台電動機的實驗模型,後經過幾代人的不斷改進,電動機終於達到工業上實用的水平。但電動機要真正應用到生產中,還必須有充足的電源,發電機就應運而生了。

2023年德國工程師西門子研製成功第一台直流發電機,2023年愛迪生在美國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直流發電廠。直流電機的弱點使人們把眼光轉向交流電,2023年**工程師多里沃多布羅勿斯基發明廠三相非同步電動機、三相變壓器、三相制,交流電才可以應用。此前的2023年,法國物理學家、工程師德普勒解決了遠距離高壓輸電問題。

90年代,西方大國紛紛建造大型中心發電站。取得電力的途徑也多樣化,用水力、火力、風力發電。

電能的特點是功率大、轉速儀、能源穩定、**低廉,它的開發和利用必然導致工業革命。在歐美紛紛拆除蒸汽鍋爐和煙囪,輸入電,換上電動機;新建的大型工廠更是直接採用了電力。在美國,19世紀90年代,工業基本上都已用上了電動機,2023年美國全國發電量達60億千瓦,到2023年已達1170億千瓦;2023年電機總馬力有88.3萬匹馬力,2023年達到了515萬匹馬力。

另乙個電力工業發達國德國,電動機在工廠動力中的比例從2023年的39%增加到2023年的78%,2023年德國電站的裝機容量為360萬千瓦。

電力革命提高了生產力。19世紀最後30年內,世界工業總產值增加了兩倍多,其中鋼鐵產量增加了55倍,石油產量增加了25倍;社會化大生產開始向自動化、電氣化方向前進,美國在2023年電氣化程度達到70%。電力革命後,有些產品的結構複雜、生產技術含量高,需要大型生產裝置,因此導致企業規模日益擴大,股份制公司出現並得到廣泛發展;壟斷組織也出現了,標誌著自由資本主義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

電力革命引起了資訊傳輸技術的革命。2023年莫爾斯發明有線電報並取得專利,2023年華盛頓到巴爾的摩間40公里的電報線架設起來了,5月24日,莫爾斯拍發了那條著名的電文——「上帝創造了何等的奇蹟!」此後,遠距離電報通訊迅速發展起來,2023年在英吉利海峽鋪設了海底電纜,2023年又鋪設了大西洋海底電纜。

電報發明不久,一種更簡便的通訊方式——**誕生了,2023年發明家貝爾在美國取得**專利權,到2023年全美國有**700萬部。有線電報和有線**的發明對傳統的通訊方式來說是乙個根本性變革,但有線通訊還有它的侷限性,即使用受到線路的限制,打破限制的無線通訊研製加速。2023年義大利發明家馬可尼成功地完成了一次無線電通訊,同年**科學家波波夫也進行了無線電通訊表演,2023年波波夫研製出無線**接收機。

由於受戰爭的刺激,無線**發展很快,2023年美國建立了橫渡大西洋的軍用無線**通訊。2023年,倫敦到紐約的無線**正式開通。無線電廣播也於20世紀初開始了。

2023年底,美國成功地進行了一次無線電廣播,2023年在美國的匹茨堡設立了廣播電台,開始正規的定時廣播。隨後,雷達和電視也製造出來了。

電力革命引起了工業結構的變化。一系列新的工業部門產生了。首先是以發電、輸電、配電、用電為主要內容的電力生產工業和製造發電機、電動機、變壓器、電線電纜等電氣裝置工業的產生;儀表工業出現了;電鍍、電焊、電解、電火花加工等新興加工業興起了。

舊的工業部門由於生產技術的改造而得到飛躍發展,鋼鐵工業就是乙個突出的例子。19世紀中葉時,人們已掌握了「吹氣精煉」技術,貝氏轉爐在許多國家扎根,但是低品位鐵礦石還不能煉出優質鋼,2023年英國技師托馬斯發明了鹼性轉爐煉鋼法,從而解決了這一問題。2023年法國人馬丁和德國的西門子兄弟同時宣布發明了平爐煉鋼法;19世紀末,電爐煉鋼成功,後經過不斷改進,到20世紀70年代電爐煉鋼已佔世界鋼產量的18%。

2023年美國鋼產量達到4490萬噸,2023年又增到5600萬噸,增長26%。高速發展的重工業使之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逐漸加大,進入20世紀超過輕工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結合材料一二談談電力的使用對人類有什麼意義

2樓:匿名使用者

電能的利用給人類社會的飛速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優勢

電力工程主要是做什麼的

3樓:愛笑的

電力工程(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即與電能的生產、輸送、分配有關的工程,廣義上還包括把電作為動力和能源在多種領域中應用的工程。同時可理解到送變電業擴工程。

20世紀以後,電能的生產主要靠火電廠、水電站和核電站。有條件的地方還利用潮汐、地熱和風能來發電。電能的輸送和分配主要通過高、低壓交流電力網路來實現。

作為輸電工程技術發展的方向,其重點是研究特高壓(100萬伏以上)交流輸電與直流輸電技術,形成更大的電力網路;同時還要研究超導體電能輸送的技術問題。

20世紀出現的大型電力系統將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諸環節綜合為乙個有機整體,成為社會物質生產部門中空間跨度最廣、時間協調嚴格、層次分工極複雜的實體工程系統。

作為能源的一種形式,電能有易於轉換、運輸方便、易於控制、便於使用、潔淨和經濟等許多優點。

從19世紀80年代以來,電力已逐步取代了作為18世紀產業革命技術基礎的蒸汽機,成為現代社會人類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技術基礎。電能的輸送和分配主要通過高、低壓交流電力網來實現。

近30年來,高壓直流輸電技術進步很快,並在一些輸電領域內得到了愈來愈廣泛的應用。因此,作為輸電工程技術發展的方向。

其重點是研究特高壓(100萬伏以上)交流輸電與直流輸電技術,形成更大的電力網;同時還要研究超導體電能輸送的技術問題。

擴充套件資料:

電力工程的重要性:

電力不足嚴重阻礙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世界各國的經驗表明,電力生產的發展速度應高於其他部門的發展速度,才能促進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所以電力工業又被稱為國民經濟的「先行官」。

如果把我國的經濟發展比作是「身體」,那麼,電力工程建設無疑就是支撐身體靈活運動的「筋骨」。電力工程建設的不斷推進就像是為筋骨提供了無限的能量,充沛的能量**是身體各項機能有效運作的有力保障。

2023年,受世界經濟復甦緩慢和國內巨集觀調控的影響,我國經濟增長延續減速態勢,全年國內生產總值519322億元,按可比**計算,比上年增長7.8%。

自2023年以來,中國電力消費、生產的速度一直高於gdp增速,這使得電力(生產、消費)彈性係數長期大於1,因此單位gdp能耗一直難以降下來,說明我國的電力消費勢頭強勁。

「十二五」期間,全國電力工業投資將達到5.3萬億元,比「十一五」增長68%。電源工程建設方面,「十二五」規劃電源投資約為2.75萬億元,佔全部電力投資的52%。

2023年,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4.37億千瓦左右,年均增長8.5%。

其中,水電為2.84億千瓦,抽水蓄能4100萬千瓦,煤電9.33億千瓦,核電4300萬千瓦,天然氣發電3000萬千瓦,風電1億千瓦,太陽能發電200萬千瓦,生物質能發電及其他300萬千瓦。

電網建設方面,「十二五」規劃電網投資約2.55萬億元,佔電力總投資的48%。2023年全國將形成以華北、華東、華中特高壓電網為核心的「三縱三橫」主網架。

錫盟、蒙西、張北、陝北能源基地通過三個縱向特高壓交流通道向華北、華東、華中地區送電,北部煤電、西南水電通過三個橫向特高壓交流通道向華北、華中和長三角特高壓環網送電。

電力工程的快速發展和合理的建設結構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強健的「筋骨」促進了我國國民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

4樓:飄零下線

電力工程是與電能的生產、輸送、分配有關的工程。電能生產主要靠火電廠、水電站和核電站。有條件的地方還利用潮汐、地熱和風能來發電。

電能的輸送和分配主要通過高、低壓交流電力網路來實現。作為輸電工程技術發展的方向,重點是研究特高壓(100萬伏以上)交流輸電與直流輸電技術,形成更大的電力網路;同時還要研究超導體電能輸送的技術問題。大型電力系統將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諸環節綜合為乙個有機整體,成為社會物質生產部門中空間跨度最廣、時間協調嚴格、層次分工極複雜的實體工程系統。

電能的生產主要是火電廠、水電站和核電站。有條件的地方還利用潮汐、地熱和風能來發電。為了加速電能生產的發展,一方面要製造大容量機組(近百萬千瓦)和興建大容量發電廠(幾百萬千瓦)。

同時還要因地制宜地建設各種中小型電站。此外,還應著眼於未來,開發有關電能生產的新技術,如磁流體發電、核聚變發電和超導體電能裝置等。

電能的輸送和分配主要通過高、低壓交流電力網來實現。高壓直流輸電技術進步很快,並在一些輸電領域內得到了愈來愈廣泛的應用。因此,作為輸電工程技術發展的方向,其重點是研究特高壓(100萬伏以上)交流輸電與直流輸電技術,形成更大的電力網,還要研究超導體電能輸送的技術問題。

電能的使用已滲透到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的一切領域,成為工業、農業、交通運輸以及國防的主要動力形式和人們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在拖動、照明、電熱、電化學和通訊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電能作為一種產品,和其他型別的產品不同之處是它不能儲存。所以,由發電廠、輸電線路、變電所和配電網組成的電力系統每時每刻所生產、輸送的電能,都必須和使用者電能的消費量相一致。

這就使得電力生產與國民經濟、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即便是短時的停電也帶來很大的危害,大面積停電更會給國民經濟造成巨大損失,給人民生活造成不便。因此,在電力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和執行中都必須注意保證供電的高度可靠性。

電力不足嚴重阻礙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世界各國的經驗表明,電力生產的發展速度應高於其他部門的發展速度,才能促進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所以電力工業又被稱為國民經濟的「先行官」。

中國電力消費、生產的速度一直高於gdp增速,這使得電力(生產、消費)彈性係數大於1,因此單位gdp能耗一直難以降下來,說明我國的電力消費勢頭強勁。「十二五」將是我國轉變電力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電力企業須抓住機遇,加快創新發展,堅持節約優先、優先開發水電、優化發展煤電、大力發展核電、積極推進新能源發電、適度發展天然氣集中發電、因地制宜發展分布式發電、加快推進堅強智慧型電網建設、帶動裝備工業發展、促進綠色和諧發展。

電力工程中包含那些資料?電力工程都包括什麼?

1 工程開工報告。2 質量承諾書。3 供電局方案答覆通知書。4 裝置合格證。5 電力變壓器安裝技術記錄。6 開關櫃安裝記錄。7 電纜敷設與電纜頭製作記錄。8 高壓裝置試驗報告。9 地極測試報告。10 客戶配電工程竣工查驗結果報告。11 工程竣工報告。12 竣工配電裝置屬性表。電力工程 electri...

電力和電氣有什麼區別,請問,電力工程師與電氣工程師有什麼區別?各適合做什麼工作?

電力行業範圍大 copy,包含的內容比較廣泛,bai包括輸配電氣du。輸配電氣屬於電力行zhi業裡面的乙個分支,dao範圍相對來說要小些。輸配電氣主要是研究與輸電有關的電氣裝置等,如發電廠發出來的電要經過多級公升壓後,再傳送到輸電迴路,經過輸電迴路到達使用者那裡又要經過多級降壓後,才能供給終端使用者...

電力工程的送電工程與變電工程的區別是什麼

1 工作任務不同。送電工程指的是輸送電能,並聯絡各發電廠,變電站 所 使之並列執行,實現電力系統聯網,並能實現電力系統間的功率傳遞的系統工作。變電工程指的是電力系統中,通過一定裝置將電壓由低等級轉變為高等級 公升壓 或由高等級轉變為低等級 降壓 的系統工作。2 工作內容不同。送電工程工作內容是輸送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