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推進「三個發展」建設美麗中國
任雪萍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汙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在此論述的基礎上,十八大報告還進一步論及,實現建設美麗中國,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迴圈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以綠色發展規制中國未來發展的方向
在「三個發展」中,綠色發展是從總體上規制了我國未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發展走向要符合生態自然環境的基本要求,這不僅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也是政治、文化、社會和諧發展的基礎。
具體地說,綠色發展具有多維價值載荷,既具有生態價值、經濟價值,還具有政治、文化、社會層面的人文價值。生態價值的收穫是最直接的,減量使用資源並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控制汙染排放並採用迴圈模式,可以使生態有機體重回其再生能力範圍,使自然與人類重獲和解,不給後代人留下乙個赤字的生態環境;同時,綠色發展的生態價值中還蘊存著「類價值」因子,它將為人類尋找、合成維繫自己生存發展所不可或缺的物質與能量贏得寶貴的世界。經濟價值的顯現需要乙個時間量的孕育,2023年,由科學家、經濟學家和企業家組成的民間學術組織──羅馬俱樂部發表了著名的《增長的極限》的研究報告,提出了自然界的資源供給與環境容量無法滿足外延式經濟增長模式的觀點,它在給世人以極大的警示的同時,也似乎設定了乙個 「死局」,即經濟與生態的對立,從而引起了學界、商界的極大爭議;近些年來,更多的學者贊成,從本原意義上講,只要人類趨於「公正、平等、理性」地對待自然,堅持綠色發展,兩者之間並非是魚與熊掌的關係,即只要人類能夠釐清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的關係,以前瞻的眼光推動生態新產業的形成和經濟結構的變化,就一定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收穫豐厚的經濟回報。
人文價值較之生態與經濟價值似乎間接了許多,但它對人類「類」本質的復活和完善具有更為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意義。綠色發展從長遠看能夠多維度地促使人本身更好的生存與發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夠不斷改善人的衣食住行,生態和諧能夠增強人類「類」存在的安全性和當代人的生活品質,更為重要的是它還能促使人逐步擺脫工業文明製造的「單向度」性,不斷進化為完整的人。
以迴圈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
迴圈發展主要是針對解決好資源約束問題,它是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迴圈利用為目標,以減量化、再利用、再迴圈為原則。自然資源,按照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定義,是 「在一定時間和地點的條件下能夠產生經濟價值的、以提高人類當前和未來福利的自然環境因素和條件」,它是有限的,有些是不可再生的。然而經過工業文明 「蹂躪」後的地球資源,早已捉襟見肘,難以為繼,我們從世界土地資源危機中便可洞窺一斑。
人類對土地的利用程度反映了人類文明的發展,但過度使用也造成對土地資源的直接破壞,表現在土壤侵蝕、土地荒漠化、土壤鹽鹼化和土壤汙染等方面。據估計,目前世界耕地的表土流失量約為每年230億噸,全球每年有600萬公頃的土地變為荒漠,全世界約有30%到80%的水澆地受到不同程度的鹽化影響,由於鹽化和水漬而損失的土地每年高達20萬至30萬公頃。我國的情況更不容樂觀,有資料顯示,到2023年,中國人口將達到15億,而城市化程序伴隨著沙漠化,可居住及可利用土地都是50年前的一半。
中國的西部,和其他有生態壓力的地區已經很難養活居住在那裡的人口了。未來,將有22個省市1.86億居民需要安家,然而,其他省市只能收納大約3300萬人,那意味著中國將有1.
5億生態移民,或者叫做「環境難民」。為此,唯有力行迴圈經濟才能拯 「資源」於水火之中。
傳統經濟是一種由 「原料——產品——廢料」所構成的物質單向流動的斷裂鏈條經濟。在這種經濟中,人們以越來越高的強度把地球上的物質和能源開發出來,但在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只有一部分或一小部分轉化為產品,其他部分則作為「三廢」排放到自然環境中去,其對資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過把資源持續不斷地變成廢物來實現經濟的數量型增長,導致了許多自然資源的短缺與枯竭,並釀成了災難性環境汙染後果。與此不同,迴圈經濟倡導的是一種建立在物質不斷迴圈利用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模式,按照迴圈原理補上「廢料—原料」這段鏈條,形成「原料—產品—廢料—原料」的物質反覆迴圈流動的閉合鏈條,使得整個經濟系統以及生產和消費的過程基本上不產生或者只產生很少的廢棄物,真正將生產整合到生態系統的大迴圈中去。
自工業文明以來,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新興經濟體,大多走了一條先汙染後治理的道路,這種汙染治理模式是治標而非治本的,結果是事倍功半。 20世紀下半葉後,一些環境人士開始呼籲汙染治理必須變末端治理為源頭控制,即控制廢物生產的優先順序是:避免產生——迴圈利用——最終處置。
首先要在生產源頭——輸入端就要進行產品的綠色設計,以節約資源並預防和減少廢物的產生;其次是對於源頭不能削減的汙染物和經過消費者使用的包裝廢棄物、舊貨等加以**利用,使它們回到經濟迴圈中;最後,當避免產生和**利用都不能實現時,將最終廢棄物進行環境無害化處理。實現從末端治理到源頭控制,能夠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無論從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來看,都應該成為環境保護的一種理性選擇。
以低碳發展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
低碳發展主要針對的是節能減排,汙染排放和氣候變化問題,是一種以低能耗、低排放為基礎,以能源依賴度小,溫室氣體排放小這樣的經濟模式。
工業社會的高碳生產和生活模式大量消耗自然資源,特別是大量燃燒煤炭和石油,以致向大氣中排放過量的二氧化碳,產生地球「溫室效應」,導致地球不斷增溫,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造成嚴重威脅。美國當代著名經濟學家、管理學家保羅·霍肯在他的代表作《商業生態學》中發出這樣的警告:「我們正處在10億年才有一次的碳氫化合物瘋狂使用的頂峰時期。
在未來的50年內,這一物質燃燒所產生的廢氣給地球造成的影響相當於給地球罩上了雙層玻璃,而它對氣候造成的影響尚不得而知。 」事實上,由於近50年工業生產使碳排放量增加了3倍,造成地球氣溫因此顯著提高,全球各地極端化氣候的發生頻率和在全年所佔時間都越來越高、越來越多。如果人類再不改變既有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減少碳的排放,那麼將來的破壞性可能會使現在的破壞性相形見絀。
我國作為最大的新興發展中國家,是能源消耗大國,又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戶,為了中國未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承擔保護全球環境的大國責任,我們必須立即改變高碳即自然資源高消耗、二氧化碳高排放的經濟模式,發展低碳經濟模式。
低碳經濟的基本特徵是資源低消耗、低能耗、低排放、低汙染;它的基本要求是應對碳基能源對於氣候變化的影響,降低能耗和開發新能源;它的基本目標是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它的實質是提公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區域的清潔生產和清潔發展,促進產品的低碳開發和維持全球生態平衡。這是從高碳能源時代向低碳能源時代轉變的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發展低碳經濟從具體處著眼,必須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積極開發低碳技術;優化能源結構,大力發展低碳能源;改善土地利用,擴大碳匯潛力,提高森林、耕地和草地對溫室氣體的吸收和減少排放,並保持或增加它們的碳庫存量;等等。
目標已經明確,征途已然開啟,讓我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學習、貫徹十八大會議精神,建設生態文明新時代,繪就美麗中國新篇章!
結合材料一二作用政治生活知識,分析黨的十八大提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的必要性
2樓:人間鳳
①堅持權利和義務的統一。公民要履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義務,堅持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的統一。
②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③管理和服務是**的職能,**要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要依法行政,履行好職能,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
④我國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原則,積極承擔起應對氣候變化的義務要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
⑤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國建設海洋強國是為了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維護國家海洋權益,確保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而不是要搞海上擴張,更不是追求海上霸權。
3樓:**ile潸然淚下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式貫徹科學發展觀,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要求;踐行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權益;堅持科學執政,推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租金可持續發展;推動我國自主創新,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增強綜合國力。
望採納~
4樓:無緣
①在我國,人與環境的關係日趨緊張,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已成為威脅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重大問題。建設美麗中國,有利於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落實科學發展觀。②我國面臨著嚴峻的資源、環境形勢,制約著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可持續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建設美麗中國,是關係人民福利、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③建設美麗中國,有利於增強人們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落實保護資源和環保的基本國策,緩解資源短缺壓力,減輕環境壓力,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
④建設美麗中國有利於保護生態環境,有利於促進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係的協調,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運用《政治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說明《綱要》為什麼要向社會各
答案.1 我國是人民民主 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民主 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綱要 向社會各界徵求意見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和人民民主 的本質決定的。國家的重大決策涉及社會各階層的利益,關係到千家萬戶的生活。因此決策是否科學 合理,至關重要。綱要 向社會各界徵求,有利於形成乙個科學合理的教育規劃藍圖。指導和...
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知識分析,村支委應該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怎樣
命題人有bai沒有搞清楚,政du 治主體是誰?zhi 村支委其實在鄉村振興dao中的版影響力不是足夠強大。村權支委的全稱是村黨支部委員,他們直接在村黨支部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執行黨支部的決議。因為,基層群眾事業的發展,從領導層面上看,主要是村黨支部及黨支部書記的領導力。從管理層面上看,是村委會及村主任...
運用經濟,政治生活知識,回答我國為什麼重視節能
經濟生活 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綠色創新發展理念的要求。是市場經濟資源合理配置的要求。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推進資源節約與環保,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政治生活,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的,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重視節能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國 的重要職能,對人民負責,履行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