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氣忘言守,降心為無為動靜知宗主,無事更尋誰

2021-03-04 04:45:41 字數 4815 閱讀 9365

1樓:手機使用者

你要問什麼啊?作者嗎?呂純陽的《百字銘》

養氣忘言守,降心為無為。動靜知宗主,無事更尋誰。是什麼意思

2樓:雨之信仰

養氣忘言守

「養氣」,養的是元始祖氣,又名曰:「浩然正氣。」既然要養此浩然正氣,首先要把心靜下來,參禪靜坐,越自然越好。

閉口藏舌,舌尖頂上顎,此即「忘言」之妙用。為什麼要忘言呢?不忘言則開口神氣散矣,極為重要的是「守」之為妙。

試觀守字之意義。上有寶蓋,下有方寸,方寸者,即方寸寶地也。此寶地非上丹田,亦非下丹田,而是中丹田黃庭中宮也。

守此中宮方寸寶地,與《道德經》「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之義理相同。因此,這句丹語注重在「守」之為妙者歟。 夫「守」之訣竅,內含性命雙修、取坎填離、水火既濟、陰陽交媾、嬰奼結合、天地交泰之意。

夫天地乾坤得交接之道則天長地久;世間男女夫婦得交接之道則延年益壽、在世長年。道經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至理者也。

2.降心為無為

人之心屬於離卦,為火,火炎上而好飛,所以人心好動。例如,長春真人作的《西遊記》,將人心比作猿猴,專門好動不好靜。「孫悟空」大鬧天宮,盜老君仙丹,偷王母蟠桃,大鬧龍宮要寶,得了定海神針即金箍棒,能大能小(比人之真陽外腎),大鬧陰曹地府閻羅殿,勾去了自己及其猴屬的生死簿,一切等等。

這就說明人的心動時多,不是想這就是想那,沒有清閒的時候。所以正文說要「降心」,只有降服了人的後天之心,道心才能復活呢。人的道心復活才能「為無為」,「無為」即無所作為。

經云:「有為者動,無為者靜。」只動不行,只靜也不行,只有動靜結合才是清靜無為的大道呢。

人心者識神也,道心者元神也。所以修道之士,首先要降服人心,只有降服了人心,始可為其無為大道。無為、無所作為,就是清靜無為大道。

必須心平氣和,精神專一,保養太和真氣。先降服人心,忘言守中,靜之又靜,虛極靜篤,始可得到清靜無為元始大道。 然而只憑本身元神天性大慈悲也不行(此只是性功),必須分辨出真偽。

喻如唐僧取經去西天,沒有火眼金睛的孫大聖,何以能取得真經來呢?到西天路途遙遠十萬八千里,而孫行者乙個筋斗就十 萬八千里,其意義說明了什麼呢?這就說明了,人去掉十惡八邪立見我佛如來,而我佛如來分明就是人之道心。

詩云:「佛在靈山莫遠求,我佛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在靈山塔下修。

」如此說來,我佛遠嗎?不遠,汝心即佛,佛即心。只要你去掉十惡八邪,自然立見我佛如來矣。

要想立見我佛如來,請先把心猿降服,自然為無為矣,清靜無為元始大道得之矣。

3.動靜知宗祖

動靜二字是老祖宗給的,我們再以動靜傳給子孫萬代,代代相傳。「動靜」二字,其意義大矣哉。經云:

」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這豈不是老祖宗給的嗎?歌雲:

「行著妙,說著醜,惹得愚人笑破口。」其實動靜二字,動不能常動,靜不能常靜。經云: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所以清靜者,大道也。

修道用功之人,常常清靜,使天地之正氣完全歸納於我身,久而久之,自然開靈機、長智慧型。天地即我,我即天地。陰符經云:

「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這也就是「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之意。既然知道動靜二字是老祖宗給我們的,就應當保持動靜,化為清靜,復還歸於元始祖炁。

常清常靜,常清靜矣。身在道中,道在身中,元始祖炁永遠在我身中。如此這樣,則金丹大道吾得之矣,這樣才真能知道動靜就是老祖宗矣。

4.無事更尋誰

這個無事並不是沒有什麼事,而是在心平氣和之時,捫心自問我要幹些什麼?為了說明這句話,還得用上句說的,「動靜知宗祖」藉以承上啟下。我沒有其他事,那麼我還找誰呢?

這些問號總結一下的答案那就是還得找老祖宗,溯本追源,為所無為,參玄悟道,做那個清靜無為大道。這個答案我認為極其正確,乾脆放下一切,參禪靜坐,追求真常清靜無為大道。 呂祖頭一句就說了「養氣忘言守」,為什麼要返復不斷地說呢?

只有反覆說反覆講,扎扎實實地記在心中與腦海裡,就自然會悟到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呂祖他老人家諄諄教導我們,要將起始的四句真言作為中流砥柱看待,也就是看作照明燈塔,是此百字碑的綱領。

「養氣忘言守,降心為無為,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希我同道修士,志心稱念,則福生無量天尊,有不可思議之功德矣。

養氣忘言守,降心為無為,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 求高人指點一下這幾句詩的涵義,謝謝。

3樓:匿名使用者

養氣忘言守,降心為無為,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 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 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陰陽生返復,普化一聲雷。

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 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於甲戌年農曆七月十一日(乙亥日)寅時,震陽心誠意正,堅決將百字碑註解成白話解說,志心稱念呂祖寶誥: 玉清內相,金闕選仙,化身為三教之師,掌法判五雷之令。黃粱夢覺,忘世上之功名,寶劍光輝,掃人間之妖怪。

四生六道,有感必敷,三界十方,無求不應。黃鶴樓頭留聖蹟,玉清殿內煉丹砂。存道像於巖祠,顯仙跡於雲洞。

闡法門之香火,理玄嗣之梯航。大 悲、大願、大聖、大慈、開山啟教、靈應祖師、天雷上相、靈寶真人、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興行妙道天尊。 將寶誥背誦讀熟,時時轉念,大有靈感。

只要做善道之事,所做必成,必能隨其心願。以下逐句解釋: 1.

養氣忘言守 「養氣」,養的是元始祖氣,又名曰:「浩然正氣。」既然要養此浩然正氣,首先要把心靜下來,參禪靜坐,越自然越好。

閉口藏舌,舌尖頂上顎,此即「忘言」之妙用。為什麼要忘言呢?不忘言則開口神氣散矣,極為重要的是「守」之為妙。

試觀守字之意義。上有寶蓋,下有方寸,方寸者,即方寸寶地也。此寶地非上丹田,亦非下丹田,而是中丹田黃庭中宮也。

守此中宮方寸寶地,與《道德經》「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之義理相同。因此,這句丹語注重在「守」之為妙者歟。 夫「守」之訣竅,內含性命雙修、取坎填離、水火既濟、陰陽交媾、嬰奼結合、天地交泰之意。

夫天地乾坤得交接之道則天長地久;世間男女夫婦得交接之道則延年益壽、在世長年。道經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至理者也。

2.降心為無為 人之心屬於離卦,為火,火炎上而好飛,所以人心好動。例如,長春真人作的《西遊記》,將人心比作猿猴,專門好動不好靜。

「孫悟空」大鬧天宮,盜老君仙丹,偷王母蟠桃,大鬧龍宮要寶,得了定海神針即金箍棒,能大能小(比人之真陽外腎),大鬧陰曹地府閻羅殿,勾去了自己及其猴屬的生死簿,一切等等。這就說明人的心動時多,不是想這就是想那,沒有清閒的時候。所以正文說要「降心」,只有降服了人的後天之心,道心才能復活呢。

人的道心復活才能「為無為」,「無為」即無所作為。 經云:「有為者動,無為者靜。

」只動不行,只靜也不行,只有動靜結合才是清靜無為的大道呢。人心者識神也,道心者元神也。所以修道之士,首先要降服人心,只有降服了人心,始可為其無為大道。

無為、無所作為,就是清靜無為大道。必須心平氣和,精神專一,保養太和真氣。先降服人心,忘言守中,靜之又靜,虛極靜篤,始可得到清靜無為元始大道。

然而只憑本身元神天性大慈悲也不行(此只是性功),必須分辨出真偽。喻如唐僧取經去西天,沒有火眼金睛的孫大聖,何以能取得真經來呢?到西天路途遙遠十萬八千里,而孫行者乙個筋斗就十 萬八千里,其意義說明了什麼呢?

這就說明了,人去掉十惡八邪立見我佛如來,而我佛如來分明就是人之道心。詩云:「佛在靈山莫遠求,我佛就在汝心頭。

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在靈山塔下修。」如此說來,我佛遠嗎?不遠,汝心即佛,佛即心。

只要你去掉十惡八邪,自然立見我佛如來矣。要想立見我佛如來,請先把心猿降服,自然為無為矣,清靜無為元始大道得之矣。 3.

動靜知宗祖 動靜二字是老祖宗給的,我們再以動靜傳給子孫萬代,代代相傳。「動靜」二字,其意義大矣哉。經云:

」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這豈不是老祖宗給的嗎?歌雲:

「行著妙,說著醜,惹得愚人笑破口。」其實動靜二字,動不能常動,靜不能常靜。經云: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所以清靜者,大道也。

修道用功之人,常常清靜,使天地之正氣完全歸納於我身,久而久之,自然開靈機、長智慧型。天地即我,我即天地。陰符經云:

「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這也就是「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之意。既然知道動靜二字是老祖宗給我們的,就應當保持動靜,化為清靜,復還歸於元始祖炁。

常清常靜,常清靜矣。身在道中,道在身中,元始祖炁永遠在我身中。如此這樣,則金丹大道吾得之矣,這樣才真能知道動靜就是老祖宗矣。

4.無事更尋誰 這個無事並不是沒有什麼事,而是在心平氣和之時,捫心自問我要幹些什麼?為了說明這句話,還得用上句說的,「動靜知宗祖」藉以承上啟下。

我沒有其他事,那麼我還找誰呢?這些問號總結一下的答案那就是還得找老祖宗,溯本追源,為所無為,參玄悟道,做那個清靜無為大道。這個答案我認為極其正確,乾脆放下一切,參禪靜坐,追求真常清靜無為大道。

呂祖頭一句就說了「養氣忘言守」,為什麼要返復不斷地說呢?只有反覆說反覆講,扎扎實實地記在心中與腦海裡,就自然會悟到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呂祖他老人家諄諄教導我們,要將起始的四句真言作為中流砥柱看待,也就是看作照明燈塔,是此百字碑的綱領。 「養氣忘言守,降心為無為,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希我同道修士,志心稱念,則福生無量天尊,有不可思議之功德矣。

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

4樓:佳人醉月

百字碑_呂岩

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

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

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

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

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

陰陽生返復,普化一聲雷。

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

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

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

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相對以忘言什麼意思,雲飛亦何心相對兩忘言什麼意思

是相對亦忘言吧 出自盛唐詩人劉長卿的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屐痕。白雲依靜渚,芳草閉閒門。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譯文 為請教常道士我一路尋找而來,苔痕中可清晰辨認出我的足跡。白雲依傍著水中清靜的小洲渚,閒適的柴門卻被奇花瑤草遮閉。山雨過後欣賞山中蒼松的翠色,...

靜守己心,,淺笑如昔,靜守己心什麼意思

字面不難理解,靜靜的遵守自己內心,看淡一切,一切都是淡然的,有那麼句話 神馬都是浮雲 靜守己心什麼意思 字面不難理解,靜靜的遵守自己內心,看淡一切,一切都是淡然的,有那麼句話 神馬都是浮雲嘛2680 要保持內心的寧靜,把名利看淡一些。9117 靜守己心,笑淡浮華。什麼意思 平靜 守住 自己 心 微笑...

熒惑守心的介紹

熒惑 是指火星,由於火星熒熒似火,行蹤捉摸不定,因此我國古代稱它為 熒惑 但火星無論在東方或是西方都被認為是戰爭 死亡的代表。熒惑又名赤星 罰星 執法。又視火星在東方叫懸息,在西方為天理,在南方為火星。火之精,赤帝之子。方伯之象,主歲成敗,司宗妖孽,主天子之禮,主大鴻臚 主死喪 主憂患。總的來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