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七堇年離歌
不一樣的生活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中國的家長在給了孩子足夠的自由後,覺得那是自己的「授權」或「施予」,他們並不覺得那是孩子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他們的心態啊。也就是說,他們到今天都沒法明白:
他們的兒女不是他們的兒女,而是乙個完全獨立於他們的「別人」! ――題記
讀了龍應台的《親愛的安德烈》,我有一種找到了知音的感覺,更有一種振聾發聵的徹悟,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的描寫,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台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裡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乙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
難道在中國人眼裡,孩子只能算乙個**們隨身攜帶的物件?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乙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著菲力浦的遭遇**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說:
「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
別以為對方是「小孩」就可以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著巨大的反差。
多麼希望我們的爸爸媽媽和老師們也能靜下心來好好地讀一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們快樂的生活,學學龍應台那樣貼心的母親,把你們嚴肅的愛變得溫情一些,把你們古板的關懷變得更加親切一點,給我們一點柔美的微笑,給我們一點應有的尊重,那樣,你們的孩子,你們的學生一定會變得比現在燦爛很多,很多!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筆記5篇
2樓:du知道君
不一樣的生活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中國的家長在給了孩子足夠的自由後,覺得那是自己的「授權」或「施予」,他們並不覺得那是孩子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他們的心態啊。也就是說,他們到今天都沒法明白:
他們的兒女不是他們的兒女,而是乙個完全獨立於他們的「別人」! ――題記 讀了龍應台的《親愛的安德烈》,我有一種找到了知音的感覺,更有一種振聾發聵的徹悟,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的描寫,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
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台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裡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乙個非常精闢的結論:
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裡,孩子只能算乙個**們隨身攜帶的物件?
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乙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著菲力浦的遭遇**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說:「你的兒子真厲害!
」,「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為對方是「小孩」就可以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
「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著巨大的反差。 多麼希望我們的爸爸媽媽和老師們也能靜下心來好好地讀一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們快樂的生活,學學龍應台那樣貼心的母親,把你們嚴肅的愛變得溫情一些,把你們古板的關懷變得更加親切一點,給我們一點柔美的微笑,給我們一點應有的尊重,那樣,你們的孩子,你們的學生一定會變得比現在燦爛很多,很多!
親愛的安德烈 讀後感
3樓:六一張瑞琪
兒子成長了,本來就和母親漸行漸遠,他有他的思考,有他對這個世界的抱負,有他的朋友圈——那是任何父母都無法跨越進去的圈子。於是,和家人之間的感情也就漸漸平淡。
龍應台慌了,她不曉得該如何掌握住她與兒子之間的聯絡。於是,她邀兒子安德烈以通訊方式與她合寫乙個專欄,一方面她可以透過書信來了解兒子的想法、內心到底在做什麼打算,以及為人母親最渴求知道的——過的好還是不好?這36封信就是如此產生出來的。
龍應台出生於台灣上世紀50年代,來自乙個漁村。她的兒子80後,台灣和德國混血,生活在德國。龍應台的18歲,1969、2023年,住在人車雜踏、雞鴨爭道,只有一條窄馬路的海邊漁村(當時台灣也屬「第三世界」)。
白衣黑裙,準備考大學,對阿波羅登月、中國文革一知半解,外邊的世界不存在。安德烈的18歲,踢足球,和朋友酒吧聊天、討論《華氏911》和美國入侵伊拉克的正義問題,準備考駕照、去旅遊和學中文。**和美術對龍應台來說是知識,不屬於內在涵養,自覺有美的貧乏和對生活藝術的笨拙。
而安德烈一代人,在舒適、有教養的家庭長大(龍應台和安父親都是博士),網路使其擁有廣泛的知識,藝術和美的薰陶唾手可得。
如此不同的兩代人進行對話,他們討論的話題涉及面很廣,比如:族群問題和身份認同、政治運動和政治人物、民主自由和個體權利、價值取向和職業規劃、流行文化和藝術鑑賞、生活習慣、個性發展、衰老、死亡以及戀愛問題等等,母子倆都在思考、解剖,貫穿其中的是坦誠和愛。
從他們的對話裡,我看到的龍應台,是乙個愛兒子的普通母親,她在認真地了解、認識兒子,同時也在努力解釋自己,三年的對話是成功的,母子收穫了巨大的幸福。在我看來,龍應台對「中國」和「中國文化」非常熱愛,反**、反**、反強權,追求民主、關心民生,厭惡作秀的政治人物,呼喚公平正義。在給兒子的信裡,她對「貧乏」、「愚昧」的漁村娓娓道來(「漁村確實沒有給我知識,但是給了我一種能力,悲憫的能力,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後面對權力的傲慢、慾望的偽裝和種種時代的虛假時,雖然艱難卻仍舊得以穿透,看見文明的核心關懷所在」),她對故土台灣愛的深沉。
在一些話題的討論中,她多次提到大陸見聞,關於將來,說在西安的一家回民飯館裡,16歲的從甘肅山溝小村里出來的女孩,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乙個月賺兩百多塊,寄回去養她父母,安德烈說不知道將來要做什麼,龍應台就問:「安德烈,那16歲的女孩,知道些什麼,不知道些什麼,你能想象嗎?」回想自己,龍應台說:
「18歲的我,不知道高速公路,不知道下水道,沒進過**廳和美術館,不知道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龍應台對安德烈說:「我對於享受和物質,帶有幾分懷疑的距離」,爬黃山的時候,她看到挑90斤重的少年挑夫,一邊水泥、一邊食品,早晨4點出門,黃昏爬到山頂,回到家深夜,肩膀被扁擔壓出兩道深溝,一天掙30塊錢。
她說:「安德烈,30塊錢不到3歐元,不夠你買3球冰淇淋,山頂咖啡一杯20元,我不太敢喝,但是不喝,那個大眼的少年是不是更困難呢?」她講黃山少年,我很激動,不知道安德烈是否也動容了。
從安德烈的信件中,我看到的更多是中西之間的差異,教育、意識,很多方面。比如,他們長於理性思考,而我們重情感抒發,他們會積極參與、干預現實,而我們更多是旁觀。18歲的安德烈和他朋友討論的內容在我們看來是不用討論的,沒什麼好討論或者討論不出什麼,我們受到的教育是接受,而不是思考,我們不會思考,也不會想去思考。
我們依賴長輩、領導,我們相信權威,我們從眾、附庸。就香港選舉時間表出台問題,安德烈置疑香港遊行人數的少,在他看來,爭取小小的本該的權利,為什麼不發出聲音呢?龍應台是呼喚民主的,她在遊行之列。
當然,一些問題上,安德烈跟我們一樣顧慮、煩惱。「媽,你要清楚接受乙個事實,你有乙個極其平庸的兒子。我幾乎確定不太可能有你們的成就,你會失望嗎?
」龍應台說:「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要你和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我完全贊成龍應台,但事實上只有少數的人不是被迫謀生。以龍應台的這一段文字來看,我認為,她衷心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樂的。所有的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樂的,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為什麼世上還是有這麼多的父母把自己的期望壓在孩子的身上呢?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頂尖中的精英,不斷的期許孩子的成就能超越自己,這或許就是變相的施壓吧。但……就放任著他一事無成、遊手好閒?
不!所有的母親都會擔心,會緊張。如何拿捏其中的尺寸,正是母親的為難之處。
親愛的安德烈主要內容內,親愛的安德烈主要內容50字內
1 主要內容 親愛的安德烈 是著名作家龍應台和兒子安德烈用三年時間互通書信的結集。36封家書呈現了母子兩代人心靈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對個體思想意識的影響。在信中,安德烈 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認真 龍應台 有八分認真,二分知性懷疑 安德烈對龍應台 嘲笑有加 龍應台對安德烈 認真研究 通...
找首歌,「親愛的,親愛的,親愛的你就是雪蓮花「
遇上你是我的緣 歌手 央金蘭澤 高山下的情歌是這彎彎的河 我的心在那河水裡游 藍天下的相思是這彎彎的路 我的夢都裝在行囊中 一切等待不在是等待 我的一生就選擇了你 遇上你是我的緣 守望你是我的歌 親愛的 親愛的 親愛的 我愛你就象山裡的 雪蓮花就象山裡的 雪蓮花高山下的情歌是這彎彎的河 我的心在那河...
親愛的有幾種叫法,親愛的有幾種稱呼
dear honey darling yours beloved 名詞 dear honey darling sweetie sweetie,sweet heart,honey dear darling 親愛的有幾種稱呼 很多種吧 每種語言一種 dear darling dear darling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