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四季」對「一年」或「八方」。
如果不是寫對聯其實「五行」也很好。
2樓:拷畏安賶潞剩昆
大雨暴雨的日子,對於初學者來說,怎麼入門?
人總是從平坦中獲得的教益少,從磨難中獲得的教益多;
寫對聯時常用什麼詞與「四季」對仗?
3樓:匿名使用者
依山傍水四季平安居仙境,
坐南朝北八方如意福自來。
首先平仄可以不予考慮,一味求著平仄反使意境全無,若詞不達意、牽強附會,不如不作。
「依山傍水」 對 「坐南朝北」, 均指房屋坐落方位、風水情況,並且對稱押韻,自是甚妙。
「四季平安」 對 「八方如意」, 「四」對「八」較為常見,而且「四季」是時間,「八方」是空間,時空對接,也較為對稱;「平安如意」本是慣用成語,「平安」是主要是生理健康、和諧泰然,「如意」主要是心理健康、和諧泰然。
「居仙境」是指房屋主人的狀態,那麼外界、社會的反饋如何呢?「福自來」!一靜一動,一因一果,恰然匹配。----而且,如果「居仙境」對乙個「坐山莊」,看似工整,實則俗而無趣。
另:為了加強樓主閒適情懷、仙風道骨,特把「勝」字改成了「仙」字。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4樓:匿名使用者
三春 要看全域性
的 不能上下兩句表達同乙個意思的 所以既然乙個是四季 就不應該再對「一年」和表示「一年」的 還要平仄相對
【不管採納不採納(當然最好還是採納) 請看在回答的份上 點一下右下角大拇指"贊同"送我1分 謝謝 =3=】
5樓:火海遨舟
這得看前後文,和你想表達的意境的。全文發來看看
寫對聯時常用什麼詞與「四季」對仗
6樓:星夢冰蓮
「四季」對「一年」或「八方」。
如果不是寫對聯其實「五行」也很好。
7樓:良微蘭居畫
依山傍水四季平安居仙境,
坐南朝北八方如意福自來。
首先平仄可以不予考慮,一味求著平仄反使意境全無,若詞不達意、牽強附會,不如不作。
「依山傍水」
對「坐南朝北」,
均指房屋坐落方位、風水情況,並且對稱押韻,自是甚妙。
「四季平安」
對「八方如意」,
「四」對「八」較為常見,而且「四季」是時間,「八方」是空間,時空對接,也較為對稱;「平安如意」本是慣用成語,「平安」是主要是生理健康、和諧泰然,「如意」主要是心理健康、和諧泰然。
「居仙境」是指房屋主人的狀態,那麼外界、社會的反饋如何呢?「福自來」!一靜一動,一因一果,恰然匹配。----而且,如果「居仙境」對乙個「坐山莊」,看似工整,實則俗而無趣。
另:為了加強樓主閒適情懷、仙風道骨,特把「勝」字改成了「仙」字。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8樓:張寒節疇
大雨暴雨的日子,對於初學者來說,怎麼入門?
人總是從平坦中獲得的教益少,從磨難中獲得的教益多;
請分別以「自然的四季」和「人生的四季」為上、下聯的話題,寫一副對仗工整的對聯?
9樓:匿名使用者
上聯:春夏秋冬 時光燦爛;下聯:少青壯老 歲月輝煌。
上聯:春夏秋冬 四時無邊景色;下聯:少青壯老 百年不盡風光。
10樓:睢寧一指禪
春夏秋冬,四季繽紛景;(「自然的四
季」)風花雪月,一生浪漫人。(「人生的四季」)
(備註:風花雪月——出自宋·邵雍《伊川擊壤集序》:「雖死生榮辱,轉戰於前,曾未入於胸中,則何異四時風花雪月一過乎眼也。
」 宋朝無門慧開禪師有詩云:「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11樓:不負詩社
春夏秋冬四季皆有景賞
生老病死一生不無苦吃
從生到老到死,基本對應春夏秋冬。對仗還算工整。
12樓:農農加油啦
你老闆急了,可我30歲了,什麼都不懂.
我們務必奮起行動。莎士比亞說得好:「行動勝過雄辯。」
對聯的基本對仗格律要求
13樓:匿名使用者
聯律對聯的正規名稱叫楹聯,俗稱對子,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漢語言文學藝術形式,為社會各階層人士所喜聞樂見。對聯格律,概括起來,是六大要素,又叫「六相」,分敘如下:
一、是字數要相等
上聯字數等於下聯字數。長聯中上下聯各分句字數分別相等。有一種特殊情況,即上下聯故意字數不等,如**時某人諷袁世凱一聯:
「袁世凱千古;中國人民萬歲。」上聯『袁世凱』三個字和下聯『中國人民』四個字是「對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凱對不起中國人民。
對聯中允許出現疊字或重字,疊字與重字是對聯中常用的修辭手法,只是在重疊時要注意上下聯相一致。如明代顧憲成題無錫東林書院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但對聯中應盡量避免「異位重字」和「同位重字」。所謂異位重字,就是同乙個字出現在上下聯不同的位置。所謂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乙個字在上下聯同乙個位置相對。
不過,有些虛詞的同位重字是允許的,如杭州西湖葛嶺聯:
桃花流水之曲;
綠蔭芳草之間。
上下聯「之」字同位重複,但因為是虛字,所以是可以的。不過,有一種比較特殊的「異位互重」格式是允許的(稱為「換位格」),如林森挽孫中山先生聯:
一人千古;千古一人。
二、是詞性相當
在現代漢語中,有兩大詞類,即實詞和虛詞。前者包括:名詞(含方位詞)、動詞、形容詞(含顏色詞)、數詞、量詞、代詞六類。
後者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象聲詞六類。詞性相當指上下聯同一位置的詞或片語應具有相同或相近詞性。
首先是「實對實,虛對虛」規則,這是乙個最為基本,含義也最寬泛的規則。某些情況下只需遵循這一點即可。其次詞類對應規則,即上述12類詞各自對應。
大多數情況下應遵循此規則。再次是義類對應規則,義類對應,指將漢字中所表達的同一型別的事物放在一起對仗。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這一修辭方法。特別是將名詞部分分為許多小類,如:天文(日月風雨等)、 時令(年節朝夕等)、 地理(山風江河等)、官室(樓台門戶等) 、草木(草木桃李等) 、飛禽(雞鳥鳳鶴等)等等。
最後是鄰類對應規則,即門類相臨近的字詞可以互相通對。如天文對時令、天文對地理、地理對宮室等等。
三、是結構相稱
所謂結構相稱,指上下聯語句的語法結構(或者說其片語和句式之結構)應當盡可能相同,也即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對動賓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並列結構對並列結構,等等。如李白題湖南岳陽樓聯:
水天一色;風月無邊。
此聯上下聯皆為主謂結構。其中,「水天」對「風月」皆為並列結構,「一色」對「無邊」皆為偏正結構。
但在詞性相當的情況下,有些較為近似或較為特殊的句式結構,其要求可以適當放寬。
四、是節奏相應
就是上下聯停頓的地方必需一致。如:
莫放 春秋 佳日過;最難 風雨 故人來。
這是一副七字短聯,上下聯節奏完全相同,都是「二——二——三」。比較長的對聯,節奏也必須相應。
五、是平仄相諧
什麼是平仄?普通話的平仄歸類,簡言之,陰平、陽平為平,上聲、去聲為仄。古四聲中,平聲為平,上、去、入聲為仄。平仄相諧包括兩個方面:
(一)上下聯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應注意:上下聯尾字(聯腳)平仄應相反,並且上聯為仄,下聯為平; 片語末字或者節奏點上的字應平仄相反;長聯中上下聯每個分句的尾字(句腳)應平仄相反。
(二)上下聯各自句內平仄交替。當代聯家余德泉等總結了一套「馬蹄韻」規則。簡單說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這樣一直下去,猶如馬蹄的節奏。
六、是內容相關
什麼是對聯?就是既「對」又「聯」。上面說到的字數相等、詞性相當、結構相同、節奏相應和平仄相諧都是「對」,還差乙個「聯」。「聯」就是要內容相關。
一副對聯的上下聯之間,內容應當相關,如果上下聯各寫乙個不相關的事物,兩者不能照映、貫通、呼應,則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對聯,甚至不能算作對聯。
擴充套件資料
對聯又**聯,是我國古老的傳統文化。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要談起這個春聯,要追溯到很遠,它的根源就從對對子說起。
春節前講春聯,不僅合時令,而且有必要。因為現在春聯很普及,但春聯知識卻很不普及。我的思路是:
由對對子論及聯語,再由聯語論及春聯,因為春聯是從屬於聯語的,而對對子則是春聯的基礎,所以本文從基礎說起,以期使大家有乙個準確的了解。
「對對子」的意義
我們可以把聯語、春聯都理解成對對子,比如舊時蒙學讀本中,就有一本叫做《笠翁對韻》,它是為寫詩詞做準備的,講的就是對對子:「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
我們可以自豪地說,在全世界所有的語言當中,漢語是最適合對對子的,因為它一字一音,又沒有詞尾變化,加上聲調豐富,天生就有一種整齊的結構美和多變的節奏感,這是獨一無二的。如果要把英語的「天」與「地」相對,就變成了sky對land,是很難做到結構上的整齊的。
對對子在我國童蒙教育中的重要性自不待言,由此想到一則郭沫若對對子的故事,郭氏六歲時,私塾老師出了一道對對子題:釣魚。同學們對以射鳥、養蟲、拍蠅等等,唯郭以打虎對,老師大驚喜,說是看出了這個孩子今後必成大器。
其實豈但童蒙教育,對對子是舊時文人知識結構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也是他們交往和遊戲的重要手段,留下的佳話不勝列舉。由此又想到一則當年陳寅恪先生用對對子考學生的故事,這個故事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但又可能是語焉不詳,「版本」多多。
據比較可靠的說法,那是在2023年,清華大學中文系招收新生,當時的系主任劉文典先生請陳寅恪出試題,陳先生在出了一道命題作文《夢遊清華園記》之後,雅興未盡,又出了一道對對子題:「孫行者」。陳寅恪先生心中自擬的答案是「胡適之」。
兩者實屬佳配:就人物言,一虛一實,一古一今,一武一文,已是十分精當。而胡適倡導白話,反對文言,掄起大棒打向所謂的舊文化,亦是「大鬧天宮」之舉;就語辭言,胡、孫二字加個反犬為「猢猻」,至於「行」對「適」,「者」對「之」,其意自明也。
令陳先生十分欣喜的是,還真有兩位考生以「胡適之」對之,這兩位考生後來也是鼎鼎大名,一位是語言學家周祖謨,一位是歷史學家張政烺。這說明了什麼?說明對對子是可以發現人才的。
上面所舉兩個掌故歸為乙個問題,那就是對對子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正如陳寅恪先生在《與劉叔雅論國文試題書》一文中所說:「對對子能表現中國語文特性的多個方面,可以測驗應試者能否分別虛實字及其應用,能否分別平仄聲,測驗讀書之多少及語藏之貧富,以及測驗思想條理。
」然細考之,對對子和聯語還是有所區別的,用來對對子的可以是字,可以是詞,也可以是片語或者句子;而聯語只能是句子。
「聯語」的類別
如果把春聯說成是聯語的一種,那是犯了個小小的邏輯錯誤的,因為春聯只是聯語的三大類下面的一種。從邏輯上說,聯語主要包括對偶、對聯、對仗三大類,而這三者的共同點是:其一,均為兩兩相對的句式;其二,均需要講究平仄。
這就是聯語最基本的特點。而現在更重要的,是要搞清楚三者的不同之處。
先說對偶。對偶是行文中的一種修辭方法,在駢體文中的應用尤其廣泛。比如庾信《哀江南賦》中的「將軍一去,大樹飄零;壯士不還,寒風蕭瑟」、王勃《滕王閣序》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駱賓王《討武曌文》中的「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
相對而言,對偶在規則的要求上稍許寬鬆,比如上述三例,下句都是以仄聲煞尾,這在對聯和對仗中是不允許的。再比如蘇軾《前赤壁賦》中的「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歐陽修《秋聲賦》中的「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上下兩句都有相同的字(之、而),這在對聯和對仗中也是不允許的。
再說對仗。對仗是格律詩的組成部分,在五言七言律詩的八句當中,要求第三第
四、第五第六兩組句子對仗。與對偶和對聯相比,對仗在規則上要求最嚴,在詞性、結構、平仄諸方面都有近於苛刻的規定。
五律試以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中的第五第六句為例: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先看每個字的詞性,「遠」和「晴」,都是形容詞;「芳」和「翠」,原本也是形容詞,在這裡名詞化了,「芳」是芳香,「翠」是翠色;「侵」和「接」都是動詞,「古」和「荒」都是形容詞,「道」和「城」都是名詞。
再看句子的結構,遠芳、晴翠,都是偏正結構做主語;侵、接,都是動詞作謂語;古道、荒城,又都是偏正結構做賓語。最後看平仄,按規則,五言的重點是看第二和第四兩個字,如果上句第二字是平聲,那麼這一句的第四字就要仄聲;下句反過來,第二字要仄聲,第四字要平聲。
如果上句第二字是仄聲,那麼這一句的第四字就要平聲;下句也要反過來,第二字要平聲,第四字要仄聲。最末乙個字,上句必須仄,下句必須平。
看白居易的這副對仗,上句:「芳」是平聲,「古」是仄聲;下句:「翠」是仄聲,「荒」是平聲。
最末乙個字,「道」是仄聲,「城」是平聲。以上所說是最基本的規則,具體運用時情況還要更複雜些。
七律則以杜甫《登高》中的第三第四句為例: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詞性與結構因篇幅關係從略,只講平仄。按規則,七言要看
二、四、六三個字,要麼平仄平,要麼仄平仄。如果上句平仄平,下句就要仄平仄。
總之上下正好相反。杜甫這兩句的二四六處,上句是邊、木、蕭,平仄平,下句是盡、江、滾,仄平仄。再看末字,上句的「下」是仄,下句的「來」是平。
最後說對聯。對聯是獨立的文學樣式,規則上應該也是照此辦理的,但由於對聯的字數沒有限制,所以除了五七言之外,其他長句的平仄是可以適當放寬的。
四季與雨有關的成語,描寫四季的雨的形態的詞語
和風細雨 春雨綿綿 春風化雨 細雨微斜 淅淅瀝瀝 2.傾盆大雨 瓢潑大雨 夏雨滂沱 雨如瓢潑 3.秋風暮雨 淒風苦雨 秋雨綿綿 4.寒風冷雨 寒雨襲人 描寫四季的雨的形態的詞語 春 濛濛細雨 毛毛細雨 春雨綿綿 綿綿細雨 霉雨漫天夏 傾盆大雨 滂沱大雨 狂風暴雨 暴風驟雨 瓢潑大雨秋 秋雨飄忽 涼風...
以自然的四季和人生的四季為上下聯寫一副對聯
春夏秋冬四季不同 少青壯老個個英明 春夏秋冬冷暖溫寒重交替,命運傳側跌宕起伏度流年。春生夏通秋熟冬斂 幼發少達壯圓老藏 夏蟲冬藏原不知春秋 青年老成應更念少壯 分別以 自然的四季 和 人生的四季 為上下聯寫一副對聯 自然的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復始 人生的四季,少青中老,去不可追 春夏秋冬四季不同 少...
對課文雨的四季有什麼疑惑,課文雨的四季中的多音字有什麼
可以將分散 集中與分段 整體交叉組合,採用 時間集中 內容分段 或 時間分散 內容整體 的匹配方式。此外還有一種分段與整體相結合的記憶方法,稱為 漸進分段記憶法 在分段的同時進行區域集中,幾小段合成一大段。這種方法既便於分段記憶,各個擊破,又利於加強各段材料間的聯絡,融匯貫通 同時既適合於集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