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1、基礎與牆身使用同一種材料時,以設計室內地面為界(有地下室者,以地下室室內地面為界),以下為基礎,以上為牆身。
2、基礎與牆身使用不同材料時,位於設計室內地面300mm以內時,以不同材料為分界線,超過300mm時,以設計室內地面為分界線。
3、磚圍牆,以設計室外地坪為界,以下為基礎,以上為牆身。
2樓:匿名使用者
基礎【foundation】指建築底部與地基接觸的承重構件,它的作用是把建築上部的荷載傳給地基。因此地基必須堅固、穩定而可靠。 工程結構物地面以下的部分結構構件,用來將上部結構荷載傳給地基,是房屋、橋梁、碼頭及其他構築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牆身是用磚石等砌成承架房頂或隔開內外的建築物。是建築物豎直方向的主要構件,起分隔、圍護和承重等作用,還有隔熱、保溫、隔聲等功能。
區別就是埋在地面以下的是基礎,露出地面的是牆體!
基礎與牆身是如何劃分的?
3樓:啟程肖若琳
您好,我是保定啟程教育學院的肖老師,現在我來給你解答一下
基礎與牆身的劃分以設計室內地坪為界,設計室內地坪以下為基礎,以上為牆身。基礎與牆身使用不同材料時,位於設計室內地坪±300mm以內時,以不同材料為分界線,超過±300mm時,以設計室內地坪為分界線。
是關於磚基礎的與牆身的區分問題
4樓:匿名使用者
磚基礎與牆身的劃分 ● 基礎與牆(柱)身使用同一種材料時,以設計室內地面為界(有地下室者,以地下室室內設計地面為界),以下為基礎,以上為牆(柱)身。
● 基礎與牆(柱)身使用不同材料時,位於設計室內地面±300mm以內時,以不同材料為分界線,以下為基礎,以上為牆(柱)身;超過±300mm時,以設計室內地面為分界線。
● 磚、石圍牆,以設計室外地坪為界線,以下為基礎,以上為牆身。
綜上所述,使用同一種材料,就應該以各個店面的室內標高劃分。
基礎與牆身如何劃分?
5樓:特特拉姆咯哦
基礎與牆身使用同一種材料時,以設計室內地面為界(有地下室者,以地下室室內地面為界),以下為基礎,以上為牆身。
基礎牆即房屋的地下室牆,它與房屋基礎、地下室頂板組成的地下室空間結構實際上起著房屋地上部分的基礎作用。
這個空間箱形結構不但承擔房屋的全部垂直荷載和水平荷載,將這些荷載均勻地傳遞給地基,而且作為剛性牆的可靠基座保證了整幢房屋的安全和穩定。因此,對地下室牆的設計應予以足夠的重視。
6樓:匿名使用者
(1)基礎與牆身(柱身)使用同一材料時,以設計室內地面為界(有地下室者,以地下室設計室內地面為界),以下為基礎,以上為牆(柱)身。
(2)基礎和牆身的劃分通常是以室內正負0.00為標準的,但如果基礎和牆身使用不同材料,在正負0.00的30公分以內,那麼就 以不同材料為分界線,位於30公分以外,那麼以0.
00為界。
7樓:
通常室內地面以下稱為基礎牆,以上稱為主體牆身,但如果你是做工程造價的算量劃分的話,你最好看看本地區定額的計算規則,《浙江省建築工程預算定額》(2010版)中的規定:
建築物砌築工程基礎與上部結構的劃分:基礎與牆(身)使用同一種材料時,以設計室內地面為界(有地下室者,以地下室室內設計地面為界),以下為基礎,以上為牆(身);基礎與牆身使用不同材料時,位於設計室內地面高度≤±300mm時,以不同材料為分界線,高度±300mm時,以設計室內地面為分界線。磚基礎不分砌築寬度及有否大放腳,均執行對應品種及規格磚的同一定額;地下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構件的磚模、舞台地龍牆套用磚基礎定額
8樓:匿名使用者
基礎與牆身使用不同材料時,位於設計室內地面正負300mm以內時,以不同材料為分界線;超過正負300mm時,以設計室內地面為分界線。
9樓:匿名使用者
室內地面下是基礎,,,以上是主體牆身
10樓:夢嫣淑茗
按照正負零劃分。以下為基礎,以上為牆身。
磚基礎與牆(柱)身界線如何劃分
11樓:匿名使用者
磚牆基礎與牆身的劃分 1、基礎與牆(柱)身使用同一種材料時,以設計室內地面為界(有地下室者,以地下室室內設計地面為界),以下為基礎,以上為牆(柱)身。 2、基礎與牆(柱)身使用不同材料時,位於設計室內地面±300mm以內時,以不同材料為分界線;超過土300mm時,以設計室內地面為分界線。 3、磚石圍牆,以設計室外地坪為界線,以下為基礎,以上為牆身。
4、 獨立磚柱大放腳體積應併入磚柱工程量內計算。
擋土牆的牆身和基礎是如何區分的?
12樓:匿名使用者
以上回答均難全面.應以功能分.基礎與地基直接接觸.其功能是滿足地基條件,保證結構物安全.
13樓:匿名使用者
擋土牆基本知識
一.擋土牆後的土壓力
土體作用在擋土牆上的壓力稱為土壓力。
根據擋土牆受力後的位移情況,土壓力可分為3類。
1.主動土壓力
2.靜止土壓力
3.被動土壓力
4.影響土壓力大小的因素
1)擋土牆的位移
在設計擋土牆時,應首先考慮牆可能產生的位移方向和位移量大小。
2)擋土牆的形狀
擋土牆的剖面形狀,包括牆背為豎直或傾斜、牆背為光滑或粗糙,都關係到採用何種土壓力計算理**式和計算結果。
3)填土的性質
擋土牆後填土的性質包括:填土松密程度即重度、乾濕程度即含水量、土的強度指標即內摩擦角和粘聚力的大小,以及填土表面的形狀(水平、上斜或下斜)等。
4)擋土牆的建築材料
如擋土牆的材料採用素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可認為牆的表面光滑,不計入內摩擦力;如為砌石擋土牆,就必須計入摩擦力,因而土壓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相同。
二.擋土牆的施工方法
擋土牆是防止土體坍塌的構築物,擋土牆造型的原則是:
1)擋土牆的高度、用途和重要性。
2)建築場地的地形與地質條件。
3)盡量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4)安全、經濟。
按建築材料型別可分為磚砌、塊石、素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等。
1.重力式擋土牆
擋土牆高度h<5m
施工要點:重力式擋土牆是靠自身重力來抵抗土壓力,在設計時,應滿足以下要求:
1)應進行抗滑移穩定驗算。
2)應進行抗傾覆穩定驗算。
3)應進行基底壓力和地基承載力的驗算。
4)應進行牆身強度的驗算。
2.懸臂式擋土牆
h>5m
3.扶臂式擋土牆
h>10m
4.錨杆式擋土牆
h=27m
5.加筋土擋土牆
h>5m
三.擋土牆的施工方法
1.牆後回填土的選擇
1)理想的回填土:
卵石、礫石、粗砂、中砂
2)可用的回填土:
細砂、粉砂、含水量接近最優含水量的粉土、粉質粘土和低塑性粘土。
3)不能用的回填土
軟粘土、成塊的硬粘土、膨脹土和耕植土。
2.牆後的排水措施
1)截水溝
截水溝的剖面尺寸要根根據暴雨集水面積計算確定,並應用混凝土襯砌。
截水溝縱向設適當坡度。
截水溝出口應遠離擋土牆。
2)洩水孔
通常在擋土牆的下部調協洩水孔。
當擋土牆高h>12m時,在牆的中部加一排洩水孔。
一般洩水孔的直徑為5-10cm,間距為2-3m。
洩水孔應高於牆前水位,以免倒灌。
在洩水孔入口處,應用易滲的粗粒材料做反濾層,並在洩水孔入口下方鋪設粘土夯實層,防止積水滲入地基。
3)牆前亦做散水、排水溝或粘土夯實隔水層。
3.伸縮縫設定
每10-20m,設2cm寬的伸縮縫。
14樓:匿名使用者
2磚以上執行磚基礎,2磚以內執行磚牆!
計算砌築工程量時,為什麼要區分基礎與牆身
15樓:一人同城
基礎和台身單價不一樣,單價不一樣的話在工程量清單中就要分別報出綜合單價;再者基礎和台身不隸屬於同乙個分項工程,通常工程清單中是按招標單位給出的分項工程量,投標單位報出單價;所以說兩者要區分,分別按工程量清單中的細目單號計量。
16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是定額裡面是這樣編制的
第二,兩者施工要的要求不一樣,所需要耗的人、機、材不一樣,
磚石砌體如何劃分基礎和牆身?
17樓:美穗建材
磚石砌體劃分基礎和牆身如下:
礎與牆身使用同一種材料時,應以設計室內地坪為界,以上為牆身,以下為基礎。有地下室的,以地下室室內地坪為界,以上為牆身,以下為基礎。
基礎與牆身採用不同種材料時,位於設計室內地坪±300㎜以內時,以不同材料為界。超過±300㎜時,應以設計室內地坪為界。
基礎與牆身之間有地梁分隔時,以地梁為界。
磚圍牆以設計室外地坪為界,以下為基礎,以上為牆身。
18樓:匿名使用者
基礎與牆身或者柱身使用同一種材料時,以設計室內地面為界,地面以上套用牆身或者柱身定額子目項,地面以下套用基礎的定額子目項。有地下室的,以地下室室內地面為界,地面以上為牆身,地面以下為基礎。基礎與牆身使用不同材料時,位於設計室內地面 300 以內時,以不同材料為 分界線,超過 300 時,按照設計室內地面為分界線。
基礎和牆體的劃分界限是什麼啊?
19樓:e拍
(1)基礎與牆(柱)身使用同一種材料時,以設計室內地面為界(有地下室者,以地下室室內設計地面為界),以下為基礎,以上為牆(柱)身。
(2)基礎與牆(柱)身使用不同材料時,位於設計室內地面±300mm以內時,以不同材料為分界線,以下為基礎,以上為牆(柱)身;超過±300mm時,以設計室內地面為分界線。
(3)磚、石圍牆,以設計室外地坪為界線,以下為基礎,以上為牆身。
擴充套件資料
基礎承受著房屋的全部荷載,因此基礎應具有足夠的強度,才能穩定地把荷載傳給地基,同時基礎應滿足耐久性要求。如果基礎先於上部結構破壞,檢查和加固都十分困難,而且還會影響房屋建築的使壽命。
影響基礎埋置深度的因素主要包括:建築物有無地下室、裝置基礎及基礎的形式及構造等;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載大小和性質。
地基土凍脹時,會使基礎隆起,冰凍消失又會使基礎下陷,久而久之,基礎就會被破壞。基礎最好深埋在冰凍線以下200mm。濕陷性黃土性地基遇水會使基礎下沉,因此基礎應埋置深一些,避免被地表水浸濕。
牆體主要包括承重牆與非承重牆,主要起圍護、分隔空間的作用。牆承重結構建築的牆體,承重與圍護合一,骨架結構體系建築牆體的作用是圍護與分隔空間。牆體要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具有保溫、隔熱、隔聲、防火、防水的能力。
牆體的種類較多,有單一材料的牆體,有複合材料的牆體。綜合考慮圍護、承重、節能、美觀等因素,設計合理的牆體方案,是建築構造的重要任務。
20樓:阿樓愛吃肉
基礎和牆體的劃分界限是兩者的結構。基礎指建築物地面以下的承重結構,如基坑、承臺、框架柱、地梁等。是建築物的牆或柱子在地下的擴大部分,其作用是承受建築物上部結構傳下來的荷載,並把它們連同自重一起傳給地基。
牆體主要包括承重牆與非承重牆,主要起圍護、分隔空間的作用。牆承重結構建築的牆體,承重與圍護合一,骨架結構體系建築牆體的作用是圍護與分隔空間。牆體的種類較多,有單一材料的牆體,有複合材料的牆體。
綜合考慮圍護、承重、節能、美觀等因素,設計合理的牆體方案,是建築構造的重要任務。
基礎與牆身是如何劃分的,基礎與牆身如何劃分?
您好,我是保定啟程教育學院的肖老師,現在我來給你解答一下 基礎與牆身的劃分以設計室內地坪為界,設計室內地坪以下為基礎,以上為牆身。基礎與牆身使用不同材料時,位於設計室內地坪 300mm以內時,以不同材料為分界線,超過 300mm時,以設計室內地坪為分界線。基礎與牆身如何劃分?基礎與牆身使用同一種材料...
房屋牆身與屋頂接觸的地方為什麼要做一排斜放磚
保證結構安全。因為是非承重牆,所以,牆體與上一層鋼筋砼樓板或者鋼筋砼梁之間是兩種不同的材料,在溫度和荷載的情況下會產生不一樣的變形,為了避免上層荷載在樓板變形後將荷載傳下來,導致下層樓板的拉裂,就砌成斜坡了 試想一下,如果砌成平的,那麼,上層樓板在承受荷載後,樓板會彎曲,彎曲後樓板會接觸到下層的磚牆...
請問深基礎與淺基礎如界定
地基基礎設計原則進行地基基礎設計時,必須根據建築物的用途和設計等級 建築布置和上部結構型別,充分考慮建築場地和地基岩土條件,結合施工條件以及工期 造價等各方面的要求,合理選擇地基基礎方案。常見的地基基礎方案有 天然地基或人工地基上的淺基礎 深基礎 深淺結合的基礎 如樁一筏 樁一箱基礎等 一般而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