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學歷史老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021-03-04 01:22:41 字數 5259 閱讀 7726

1樓:初級提問者

知乎網友的回答

如果你是乙個理想主義者你可能會失望,因為在中學歷史課堂上更多的不是觀點的辯論,而是強調背誦。比如說,你要花很多的時間監督孩子們把知識點背下來。此外你還要教會學生解題。

至於真理的探索,那是其次其次再其次的東西,因為考試不考這個啊。當然你可以在課餘時間自己研究這些問題,或者和個別有思想的同學單獨聊這些問題,但是中學歷史課堂和大學歷史課堂絕對不一樣,這帶給老師的體驗也當然不一樣。

很多中學老師直到評高階職稱的時候都不會寫一篇像樣的研究性的文章,這也可以看出一絲端倪。

2樓:上海潁盛機械

隨便散發些文學或者個人魅力,就會有小女生偷偷的暗戀你

做中學歷史老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3樓:

教師是專業技術人員,是有職稱的人。所以,好教師基本的標準必須是具備教學的基本技能。教學基本技能是教師有效開展教學工作具備的系列教學行為方式,在課堂中依據教學理論,運用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等,使學生掌握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持能,並受到思想教育等,主要包括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作業批改和課後輔導、教學評價、教學研究五方面。

一位好教師應該做到:

1、能制定科學有效的教學設計

清楚認識所授課程在本學科總體的教學計畫中的地位作用,並能制訂詳細的授課計畫和教學進度;正確把握教材的內容和重點、難點,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物件實際情況撰寫實用、有效的教案;熟練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正確掌握教學**使用方法。

2、能進行高質量的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的好壞是評價教師工作是否勝任的重要標準之一,可以做到「五看」:一看匯入方法。要以為授新服務,不能喧賓奪主為原則,或開門見山、或聯絡舊、或設定懸念、或故事引入、或創設情景等,好老師應該根據學生年齡、授課型別等因素,運用不同的匯入方式。

二看能準確運用教學語言。做到「三有」:有形象、有感性、有幽默感。

不同學科的老師除了正確恰當使用學科術語外,還各有側重。語文老師應該突出語言感染力,數學老師則要突出其邏輯性、條理性,政治歷史老師分析問題時要表現出語言的嚴謹、嚴密,社科老師的語言表達的要簡潔、準確、有啟發性等。對教學語言的評價看其即興說話的能力,有「六要」:

思路要清晰、構思要全面、應變要靈活、儀表要得體、教態要自然,表達要準確。三看教學設疑提問要恰當。啟發式教學不是問答式教學,設疑要在恰當的時機、有針對性地提出,並根據學生反饋及時進行肯定和總結。

四看能正確認識板書的作用。板書是課堂教學不可分割的部分,把本節課知識點向學生整體、條理性呈現,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一位好教師應該具有深厚的板書功底:

文圖準確,有科學性;層次分明,有條理性;書寫(繪圖)規範,有示範性;重點突出,有計畫性;布局合理,有藝術性;形式多樣,有啟發性。五看能善於歸納總結。一節課上下來要對所授知識形成系統性總結,具有啟發性,利於學生拓展延伸。

3、能進行科學有效的輔導

能夠根據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選擇作業形式,布置作業注意理論聯絡實際,並能夠合理控制作業的數量和難易程度,作業要求明確,指導要及時;運用合理的作業批改方式,能夠正確總結出學生作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批與改、批與評相結合,及時進行課後輔導,既進行課程內容的輔導,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

4、具有科學評價技能

一能科學命題。通過準確分析,根據教學內容的目標要求、考試目的和內容確定題目的難度和題型,掌握試題編制的一般原則。二能夠科學分析。

根據每個考試題目的質量和考試結果的可靠性與有效性,撰寫客觀、科學的考試質量分析報告。

5、樹立主動學習和研究意識

好教師首先應該是乙個學習型教師。優先確立終身學習意識,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充實自己、提公升教學素養;其次以課題研究為依託,主動參與,做研究型教師。當好教師、當名師就一定要會研究,教學即研究,樹立「小課題」意識,在研究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並通過梳理獨立撰寫學科研究**。

教學研究是促進教師成長的必要途徑。在聽課、說課、評課上有自己獨到之處,具體要求為聽得進去、說得出來、評得到位。

善聽課。主動深入同頭、同科、同級課堂聽課,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一方面擴大視野、增長知識,另一方面全面客觀了解學生,為自我成長打基礎。

精說課。作為一種教學、教研改革的手段,說課能夠有效地調動教師投身教學改革、學習教育理論、鑽研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也是提高教師素質,培養造就研究型、學者型青年教師的最好途徑之一。好教師能夠運用語言把自己的備課思路和設想準確地表達出來,達到和他人交流、分享、提高的目的。

懂評課。評課不是否定、不是挑刺兒,不可借題發揮,一夥人群起而攻之,對授課人品頭論足,或者乾脆一棒子打死,永不得翻身。好教師應該懂得,同樣一節課,十位教師會有十種教案;同樣乙個問題,不同教師會有多種解法這個道理。

好教師應該具有平等的思想、科學的方法、嚴謹的態度,對授課人的優點要大膽肯定,對其不足要直言不諱,通過交流產生思想碰撞,最後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好教師要有駕馭教材的能力

形成乙個認識:教材是我們教學的素材。不僅僅指課本,也包括考綱、考點、課程標準等;教材是工具,而不是拐杖。

本著乙個原則:教材是教學的例子。在教學過程中能靈活運用教材,而不是照本宣科,依葫蘆畫瓢,或者拄著拐杖不敢放手。好教師應該具備兩方面的能力:

一要有鑽研教材的能力。首先能吃透課本。熟知學科性質,把握所教知識的內涵實質及其知識結構,熟知每章節、每單元的知識點、重難點,深刻理解和整體把握「是什麼、如何是」,這是做好教學工作的第一步。

只有知道了「是什麼」,才能思考「教什麼」、「怎麼教」的問題;其次能細心研讀學科考綱、把握考點。考綱是是指揮棒,決定教學的方向,是每一位學科教師都應該掛在嘴上、裝在心裡、用在實際的有效進行教學任務的指導性綱領。只有清楚考向的教師,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放矢,如果教師理解不深、認識不到位甚至錯位,那麼他們就很難將本學科的知識正確、高效地傳授給學生,很難保證教學的高質量。

二要有整合教材的能力。好教師除了對所教年級課程熟悉之外,整個學科課程體系都應該清楚明了。主要體現在授課過程中,注重知識點之間的銜接和關聯,給學生呈現出框架式的知識結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是為了某一知識點而學習,學會橫向、縱向雙向思考問題,將知識整合,自主地進行學習。

這樣,教師不是為了單純的「教」而「教」,學生也不是為了盲目的「學」而「學」,學生的學習能力會在學習過程中得以提公升。

三、好教師必須能夠會上課

能上課不等於會上課。會上課分三個檔次:能讓學生愛聽,能讓學生掌握,能對學生未來發展奠基,即培養學生的能力。

當下,好多地方教研工作盲目跟風,今天學這個模式,明天學那個模式,學來學去把常態化的課堂教學變成了「花架子」的表演,只要有「劇本」,按照設計好的「台詞」,加上表演功底,課上的叫「精彩」,學生配合的叫「絕妙」。可是一節課下來,學生充其量就是跟著老師「跑龍套」,課堂夠熱鬧,但不充實;講課夠花哨,但不有效。失去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色,到最後有點「東施效颦」的味道。

不是說這節課教師匯入好、板書好、學生活動多、技術手段使用多、***製作精美就是一節好課;也不能說教師的外表美、教態好、口齒清晰、表演到位、語言感染力強就說課講得好。講課不是表演,更不是「作秀」,好教師一定要有自己的講課特色,不盲目跟風,能夠把新的教學理念融會於自己的授課過程中,把常態課上規範、上紮實、上有效。一節課上得好不好,應該具備三個基本點:

一是上課能吸引住學生,學生愛聽。一位好老師應該懂得「親其師,方能信其道」這個道理,不管你長得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年輕還是年長,都要通過自身精彩的授課特色和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影響學生,讓學生喜歡聽講。

二是上課能講清、講透,學生能聽懂。「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提倡了幾千年,但是,在實際教學中,能把它真正落到實處的並不多。乙個好的學科帶頭人一定是熟練掌握教學教法,根據學生的差異科學施教,有條理、清晰地把知識點講到位,讓學生聽懂、聽明白。

三是上課能做到讓學生掌握知識和開發潛能二者兼顧。好教師不僅僅關注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看他做對了幾道題、記住了幾個單詞等等,更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通過課上舉一反三,適時的引導和點撥,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自主、自覺的學習,從而提公升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好教師要讓學生學得會

教學的目的是教學生學習,學生學得會。對學生而言,教學的效果就是學得會,它包括顯性的學會了知識和隱性的具備了能力。對教師而言,教學效果的直接體現就是檢測或考試成績優秀。

也許會有人說,現在進行的是素質教育,是不能談考試、談成績的,這是與當下的教育理念相悖,我卻不這麼認為。當前社會背景之下,我以為,為了城鄉教育的公平、為了加速教育的發展,不能迴避考試,尤其不能迴避對教師教學效果的檢測。

1、正確理解素質教育與教學檢測

現在有人一提起素質教育,就要講到學生的「減負」,

就會把考試貶得一無是處,認為素質教育就是只管上上課、搞搞活動,不能涉及考試成績,其實這是對素質教育理解的偏頗,也是從乙個極端走向另乙個極端。

做為教育工作者,要正確理解素質教育,全面理解考試以及應試教育。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健康發展的教育,其核心內涵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而應試教育是一切以分數為中心,以犧牲師生身心健康為代價的教育。素質教育不是不要考試,考試也是素質教育成功的標誌之一;素質教育不能怕考試,素質提高了,考試自然能成功。

抓檢測、抓考試,並不是搞應試教育,也不是為了考試而考試,為了檢測而檢測,考試和檢測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學生對知識點掌握的程度,為了下一步更好地開展有效的教學研究,為了了解教師教學評價的結果。因為,在目前情況下,如果我們的教育放棄了考試,放棄了檢測,教學就失去了評價,失去了方向,這恐怕不是素質教育提出者的真正目的。對素質教育作簡單化的理解,對考試作簡單化的評說,都可能造成歷史的貽誤。

2、客觀認識教育公平

現在之所以大談教育公平的問題,就是因為有許多的教育不公平。目前國家採取的中考、高考以及各類選拔考試,都是消除城鄉、貧富、高低、貴賤之分的最佳方式。我們讓農村孩子學得會、考得高,不正是給教育公平做貢獻嗎?

在教育資源還不太豐富,教育結構還比較單一的條件下,分配教育資源的標準,應該是可預期的學生對社會的貢獻,也就是學生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客觀測度標準又是什麼呢?與考試相比,人們更擔心的是權力的交易和操控,所以,考試無疑是最有效、最客觀、最公平的標準之一。順應時代發展的教育是好教育,適應教育發展的教師才是好教師。

乙個教師能關愛學生,能熱愛教育,可是到最後學生做題做不對、考試不及格,那他也不能算是好教師。好教師就是要讓學生學會,在眼下所提供的平台上不被淘汰,順利通過選拔邁入自己理想的學校,這才是對教師教學成效的根本肯定,這就是為教育公平奉獻。

經常抱怨:一邊是偏遠山區岌岌可危的校舍,一邊是大都市寬敞明亮的現代化教室;乙個是早早輟學在家,肩負生活重擔的山里娃,乙個是車接車送、衣食無憂的城裡妹;有的孩子從來沒上過微機課、沒上過像模像樣的體育課,有的孩子卻在享受著平等、幸福、健康的先進教育。這樣的「不公平」還有許多,造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能做的就是用行動,教學質量逐步改善這一狀況,縮小教育差距,力求教育公平的最大化。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管怎樣,乙個教師如果想要發展的更快、更好,就必須把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相結合,學習教育理念、堅持教學常規,走自主發展之路,走專業化發展之路,成長為一名受學生愛戴的學者型教師。

老師智商太高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高一剛開學,歷史課忘記帶書。我初中歷史不算差,但是總感覺 歷史是人寫的 學著沒意思,所以從來沒認真學過歷史。那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一節課。沒帶書,照例要罰抄歷史書 罰站,但歷史老師讓我上台板書。後來誇我字寫得真好。於是我特別熱衷於上歷史課,當了兩年歷史課代表。高三構思高考志願的時候一度想選考古,後來因...

遇見小學學歷的領導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遇到乙個小學學歷的領導對你來講,其實是沒有任何改變的,無論領導的學歷高或者低都不會影響到你在這個公司所能夠帶給公司的效益,也就是說別的人你都不要去在乎你,只需要在乎你自己就可以了。我知道,如果你遇見乙個小學學歷的領導你的內心肯定是特別不服氣的,而且你在面對這個領導的時候,你就會覺得他的學歷這麼低,憑...

爸媽或親戚是老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每年寒暑假會陪你一起放假,有機會一起利用假期旅遊 不會做的題有人給講解 很多課堂知識在自己小時候就都學會了 同學們都很羨慕,學習不會落後。爸媽或親戚是自己的老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老師是我們認識的人,甚至是我們的親人,這個沒有什麼好尷尬的現象。也是很正常的,應該站在正確的角度去看待。也要告訴自己,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