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家故事梗概介紹,巴金小說《家》故事內容簡介

2021-03-03 22:07:28 字數 4941 閱讀 5078

1樓:松花紙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 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巴金是一位有熱情、有進步思想、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文學巨匠之一。2023年,旅居法國的巴金在巴黎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長篇**《滅亡》,此後,他陸續創作了一系列在現代文學史上具有卓越影響的長篇**和中、短篇**。

長篇**《家》以20年代初期中國內地城市四川成都為背景,真實地寫出了高家這個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爛、潰敗的歷史。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國封建社會和家族制度的縮影。從表面看,高家「一家人讀書知禮、事事如意」,家庭內部尊卑有序,禮法森嚴;但實際上,在這個大家族中處處都充滿著激烈的爾虞我詐和勾心鬥角。

為了爭奪家產,陳姨太、克安、克定等打著維護家族榮譽和高老太爺的招牌,耍盡了花招。他們先是鬧「鬼」,嚇死了老太爺,接著又鬧「避血光」,害死了瑞珏;他們很清楚是軍閥混戰,導致商場被毀,但卻硬逼覺新賠償**的損失,並且在老太爺屍骨未寒時大鬧分家。除此而外,這個封建大家庭揮霍奢侈的寄生生活,還造就了一代整日只會揮霍無度,過著窮奢極欲糜爛生活的「敗家子」,這在高家「克」字輩人物身上顯得尤為突出。

如高老太爺最喜歡的五兒子克定,不但嫖、賭、抽大煙、玩小旦樣樣精通,而且還騙取妻子的金銀首飾去當賣,在外面私設公館,蓄妓取樂。 作品在揭露這個封建家庭罪惡的同時,還側重表現了封建制度、封建禮教對青年一代的摧殘和**。覺新和梅本是青梅竹馬、真誠相愛的一對戀人,只是因為雙方母親在牌桌上有了摩擦,就兒戲般地拆散了這對情侶,使梅在痛苦的折磨中悲哀寂寞地離開了人間。

瑞珏是在陳姨太之流鬧「血光之災」的邪說中喪命的,她和梅一樣,也是封建禮教的犧牲品。被封建禮教摧殘的除了梅和瑞珏外,還有在高家做丫頭的鳴鳳、婉兒等。鳴鳳只有17歲,就被高老太爺當做一件禮物送給了「死教會」的老惡棍、年已花甲的馮樂山做小,結果這位年僅17歲的少女被逼得走投無路,投湖自盡了。

然而,鳴鳳的死卻沒有使這場悲劇完結,丫頭婉兒又很快被高家用來替代鳴鳳,繼續著人生的悲劇。 作品還表現了以覺慧為代表的一代覺醒了的青年同這個罪惡家族的鬥爭。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響,一方面在社會上積極參加宣傳革命思想的****,一方面在家庭內部和封建勢力、封建禮教勇猛的戰鬥,最後,他們真正敲響了這個封建大家庭的喪鐘

巴金**《家》故事內容簡介

2樓:匿名使用者

《家》故事內容簡介:

18歲的高

覺民和弟弟高覺慧都是熱衷於新思想的青年。覺民正與姑媽的女兒琴表妹相愛,覺慧也有著自己的心上人——鳴鳳。

覺新是兩兄弟的大哥,也是高家的長房長孫。他深愛著表妹,卻接受了父親以抽籤的方式為他選定的李家小姐瑞珏,像乙個傀儡式地訂婚、結婚。

婚後乙個月就去父親做董事的西蜀實業公司做事。完全放棄了自己的理想。一年以後,父親去世,覺新挑起丫家庭的重擔。

整個家庭之間的鉤心鬥角令他厭惡。他只有小心翼翼地避免與他們發生衝突。

好在她新婚的妻子瑞珏美麗而善良,給了他許多安慰。他們的兒子海兒的出世,更令覺新感到歡欣,他決心把自己已丟棄的抱負放在兒子身上來實現。兩年以後爆發了五四運動,新的思想喚醒了他那久已逝去的青春。

但他仍不如兩個弟弟進步,常被他們嘲笑為「作揖主義者」和「無抵抗主義者」。

《家》,中國作家巴金的長篇**,《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兩部為《春》、《秋》。最早於2023年在《時報》開始**,原篇名為《激流》。開明書局於2023年5月出版首本《家》單行本。

該**描寫了20世紀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乙個封建大家庭的罪惡及腐朽,控訴了封建制度對生命的摧殘,歌頌青年一代的反封建鬥爭以及民主主義的覺醒。 《家》被認為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入選20世紀中文**100強(第8位)。

3樓:驢驢愛

《家》這本書通過對高家的描寫,突出了封建家庭內部的矛盾特徵,揭示了封建宗法制度,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以及當時封建家庭走向滅亡的必然趨勢。同時還反映了封建家庭對青年一代的摧殘。作品通過以覺慧為代表的新一代青年和以高老太爺為代表的封建父權制度勢力的鬥爭,控訴了大家族的罪惡和吃人的本質,讚揚了青年知識分子的覺醒。

**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向封建勢力反抗的形象。

《家》揭示了怎樣的中國傳統的結構形態:

《家》揭示了乙個封建家庭的普遍特徵——父權制度,而書中的高老太爺就是父權制度的靈魂人物。在高老太爺的領導下,這個家表面上看似風平浪靜,知書達理,但整個家庭內部卻充滿了虛偽和罪惡,各種矛盾潛滋暗長。其中又分為三類人:

第一類是以克安、克定、陳姨太為代表的腐朽敗家的人物,他們是高家走向滅亡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二類是以覺民、覺新為代表的初步覺醒人物,他們內心受到新思想的衝擊,但由於封建思想的壓迫,他們沒有做出徹底的反抗;第三類是一覺慧為代表的新思想,他們對封建勢力作出了徹底的反抗。

4樓:大家覺

家》描寫的是「五四」之後,成都地區乙個封建大家庭走向崩潰的故事。故事集中在2023年冬到2023年秋的**個月時間裡,揭露了封建**制度封建**制度的罪惡,撕開了在溫情關係掩蓋下的大家庭的勾心鬥角,暴露了所謂「詩禮傳家」的封建大家庭的荒淫無恥,也描寫了新思潮聽喚醒的一代青年的覺醒和反抗,從而宣告了這個封建大家庭必然崩潰的命運。 覺新;屈服於封建**制度沒有反抗意識。

覺民;與琴結婚,敢於反抗封建**制度。 梅,喜歡覺新,但屈服封建**制度,最後因傷心而病故。 鳴鳳 ,內心渴望愛情卻又不敢表達出來,很無奈。

5樓:殤——湛藍

家》是巴金的第一部長篇**(在《家》之前發表的《滅亡》只是乙個中篇)。它是在一九三一年作為《激流三部曲》之一寫成的。所以最初發表的時候用了《激流》的名字。

《家》裡面不一定就有作者自己,可是書中那些人物卻都是作者所愛過的和他所恨過的。許多場面都是親眼見過或者親身經歷過的。 作者言:

我寫《家》的時候我彷彿在跟一些人一塊兒受苦,跟一些人一塊兒在魔爪下面掙扎。我陪著那些可愛的年輕的生命歡笑,也陪著他們哀哭。我知道我是在挖開我的回憶的墳墓。

那些慘痛的回憶到現在還是異常鮮明。在我還是乙個孩子的時候,我就常常被逼著目睹一些可愛的年輕生命橫遭摧殘,以至於得到悲慘的結局。那個時候我的心因為愛憐而痛苦,但同時它又充滿惡毒的詛咒。

我有過覺慧在梅的靈前所起的那種感情。我甚至說過覺慧在他哥哥面前所說的話:「讓他們來做一次犧牲品吧。

」一直到我寫了《家》,我的「積憤」,我對於乙個不合理制度的「積憤」才有機會吐露出來。所以我在一九三七年寫的一篇「代序」裡大膽地說:「我要向乙個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訴』。」

6樓:匿名使用者

《家》,中國作家巴金的長篇**,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家》被認為是巴金的代表作

電視劇集《家》劇照(20張)之一。最早於2023年在《時報》開始**,原篇名為《激流》。開明書店2023年5月出版《家》單行本。

**描述成都高家公館的大家族。在其中高老太爺是這個大家庭的權威,底下的五房中長房有父母早逝的覺新、覺民、覺慧三兄弟,三個主角有不同的性格和個性。

簡介主題思想

作者簡介

主要情節與主題

主要藝術特色

背景介紹

編輯本段簡介

《家》,中國作家巴金的長篇**,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家》被認為是巴金的代表作

電視劇集《家》劇照(20張)之一。最早於2023年在《時報》開始**,原篇名為《激流》。開明書店2023年5月出版《家》單行本。

**描述成都高家公館的大家族。在其中高老太爺是這個大家庭的權威,底下的五房中長房有父母早逝的覺新、覺民、覺慧三兄弟,三個主角有不同的性格和個性。

編輯本段主題思想

《家》以作者巴金青少年時期的親身經歷為基本素材,帶有自傳性質巴金曾說:「要是沒有我的最初二十年的生活,我也寫不出這樣的作品,」但《家》又不單純是一部自傳,而是對中國當年典型的舊父權制家庭敗落史的現實主義的再現。   《家》的主題是,通過覺慧與鳴鳳,覺新與錢梅芬、李瑞珏,覺民與琴三對青年愛情上的不同遭遇,以及他們所選擇的不同生活道路為主幹,揭露了封建家庭的敗落,和青年一代對光明和新的道路的追求和探索。

其矛頭不僅針對舊禮教,而且更集中地指向了作為封建統治核心的**主義,沉痛地控訴了封建家族制度、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對年輕生命的摧殘,深刻的揭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惡及其腐朽沒落,同時還著力表現了青年一代在五四新思潮影響下的覺醒和對封建勢力的不妥協鬥爭,熱情地歌頌了他們叛逆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的革命行動。

7樓:松藤久奈子

咳 不是僑高一五的吧 來這裡找答案了。。

8樓:溢唯萱

我看的是小畫書。呵呵,也很好看啊。

《家》故事梗概 及作者簡介

9樓:暮夏淺眠

**描述成都高家公館的大家族。在其中,高老太爺是這個大家庭的權威,底下的五房中長房有父母早逝的覺新、覺民、覺慧三兄弟,三個主角有不同的性格和個性。

長子長孫的覺新,受過新思想的薰陶但仍服從傳統,年輕時,他曾與梅表妹相愛,但卻因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瑞珏;至於梅出嫁不久後就因夫逝而成了寡婦。覺新愛自己的妻子,卻又時時忘不了梅,這樣矛盾的心理帶給他心碎和痛苦。梅後來回到成都,在憂鬱中寂寞逝世。

覺新、覺民與覺慧皆因為五四運動而接觸了新文化運動和****。覺民與覺慧比較熱衷,在傳統一些毫無意義又可笑的儀式中,他們窒息;

看到叔叔克定在外弄了另乙個小公館,克安嫖妓,以及長輩齷齪的勾當,他們厭惡。種種「叛徒」的行徑,遭到爺爺的訓斥懲罰。而覺新仍服從傳統,順著長輩的意去做自己不願的事。

覺慧對家中的丫頭鳴鳳有好感,因為高老太爺想要把鳴鳳給馮樂山做小老婆,鳴鳳不願便投湖自盡,覺慧感到在這家族待不下去了,便一直找機會脫離家族。

覺民與表妹琴相愛,為了逃避爺爺為他定下的親事,覺民離家出走。覺新雖然認為弟弟們沒有錯,由於身為長孫以及對於禮教的不敢違抗,仍不得不站在爺爺的那一邊。

辦高老太爺的喪事時,陳姨太以避血光之災為由把即將臨盆的瑞珏趕到郊外生產。瑞珏難產而死,覺新因習俗禮教無法見她最後一面,在悲痛之下轉而支援覺慧離開這破碎的家前往上海及不可知的未來。

巴金(2023年11月25日-2023年10月17日),原名李堯棠,字芾甘,中國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現代文學家、出版家、翻譯家。同時也被譽為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是20世紀中國傑出的文學大師、中國當代文壇的巨匠。

作品久被翻譯成各國文字,2023年之後再無長篇**面世。妻子蕭珊,2023年5月結婚。2023年3月起,巴金連續五次當選全國政協副主席,任職直到去世為止。

巴金《家》內容介紹,越詳細越好,求巴金《家》內容簡介,要詳細一些!!!

家是巴金創作的激流三部曲中 三兄弟覺新,覺民,覺慧,主要講哥哥懦弱,導致自己愛的人嫁給別人死掉,自己妻子死掉,兩個弟弟逐漸清醒過來,與封建社會做鬥爭,追求自己的理想,女主角叫琴,學名張蘊華.其實個人不是很喜歡.求巴金 家 內容簡介,要詳細一些!家 是巴金的第一部長篇 在 家 之前發表的 滅亡 只是乙...

巴金《家》的後感,巴金《家》的心得體會

長篇 家 以20年代初期中國內地城市四川成都為背景,真實地寫出了高家這個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爛 潰敗的歷史。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國封建社會和家族制度的縮影。從表面看,高家 一家人讀書知禮 事事如意 家庭內部尊卑有序,禮法森嚴 但實際上,在這個大家族中處處都充滿著激烈的爾虞我詐和勾心鬥角。作品在揭露這...

關於巴金《家》的評論,關於巴金的《家》的評論。要一千字以上

巴金和他的 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 隨著新文 動的成長發展,有越來越多的作家,形成自己獨特的思想藝術風格,並且通過不同的創作途徑,在不同的藝術領域內,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最初,是 五四 的風暴,使他們的思想受到震動和鼓舞,同時激發了他們對於新文學的興趣。從二十年代中後期起,他們陸續投身於文學工作 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