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巴族們曾習俗作文400子,介紹56個民族的習俗的作文400字

2021-03-03 21:32:38 字數 5007 閱讀 4615

1樓:香港澳門**座

與藏族水**融的民族——門巴族。 門巴族愛唱情歌,也愛唱酒歌

。這種酒歌,稱作「薩瑪」,流行於門隅,歌詞生動有趣,曲調歡快高昂。薩瑪酒歌多為7個字或9個字組成一句,詩節無定數。

常用比喻、渲染和誇張的手法,抒發對崇高理想和美好願望的強烈追求。傳說,薩瑪酒歌最早是由一位名叫拉不熱的歌手創作的。他唱了一輩子歌,把歡快留在人間,自己坐化成佛,被門巴族尊崇為歌神。

門巴族青年男女戀愛婚姻不受過分的限制,一般情況下,戀愛雙方有了感情,由一方父母出面,請媒人說合。無論娶媳還是招婿,彩禮是不可少的。舊時,舅表婚和姑表婚盛行,成為一種習慣勢力,也使不少情人難成眷屬。

在舉辦婚禮過程中,新娘的舅舅是誰也惹不起的最高貴的客人。舅舅一出場,男方得趕緊恭恭敬敬地獻上哈達,請入上席。然後擺上各種食品,尤其是牛、豬、羊的頭、尾、耳、心、肝、肺、四肢都要擺全,缺一不可。

而舅舅一定是沉下臉來,百般挑剔:怎麼還缺什麼沒擺上?肉為什麼切得薄厚不勻?

難道我家女兒有什麼缺陷?是不是認為我當舅舅的有什麼不對故意怠慢?即便百般周到,當舅舅的也得無理取鬧一番:

茶為什麼涼了?酒為什麼熱了?這樣才能表現出他是女方的全權代表、最高權威,為外甥女嫁給別家男子表示「氣憤」。

新郎和男方敬獻哈達又敬錢財,外加美酒和甜言蜜語,曲意奉承。舅舅「鬧」得差不多了,也便見好就收。在現實生活中,並沒有舅舅不讓外甥女出嫁的。

這種古老的舅權遺風相沿成俗,舅舅蠻橫而又詼諧的表演,反倒為歡樂的婚禮增添了幾分情趣。 門巴族生活的地方,有十分豐富的竹木資源,他們特別擅長竹篾藤條的編織工藝。竹方盒、竹斗笠、藤揹簍、竹筐等製品堅固耐用,工藝精美。

特別是他們製作的傳統手工藝品木碗,別具一格,奪目生輝,在**乃至國外享有盛譽。 門隅北部的門巴族婦女,過去在袍服外披一張完整的小牛犢皮,毛朝內,皮板朝外,牛皮頸部朝上,尾部向下,四肢的皮伸向兩側。當地以此為美飾,吉慶節日或訪親會友,都要披一張新牛皮作盛裝。

門巴族男人平時出門,腰間要配掛帶鞘的砍刀和短刀。帶砍刀顯然是生活在山林地區的特點。門巴族的飲食中,與藏族不同的是肉食少,蔬菜多,而且蔬菜多是在石鍋裡煮熟後,蘸著鹽巴、奶渣和辣椒麵混合成的糊糊吃的。

門巴族男女皆嗜食辣,墨脫門巴族還自家釀製雞爪谷酒。在待客時,男主人陪飲,女主人在旁斟酒敬酒。客人每喝一口之後,主人都要及時斟酒,直到客人喝醉方休。

因為禮俗以為,客人不醉是看不起主人。客人留住,主人要陪客人聊天,客人不睡,主人不得離開先去歇息。家中有客人,家庭成員不得隨便在客人面前走過,必須走動時,要躬身自客人身後繞過。

客人帶來禮物,主人不僅要致謝,而且要還禮。門巴族是熱情好客,富於禮儀的兄弟民族。

介紹56個民族的習俗的作文400字

2樓:匿名使用者

1 、阿昌族:分布在雲南,人口2.7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也很發達,尤其以善於打製長刀而聞名於世。有自己的語言。——採茶

2 、 白族:分布在雲南、貴族、四川等地,人口159萬餘人,關於經營農業,有自己的語言。——鹽漬杜鵑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分布在雲南、青海等地,人口1.2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以打刀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語言。——羊皮襖、保安刀

4 、布朗族:分布在雲南,人口8.2萬餘,主要從事農業,有自己的語言。——彈唱

5 、布依族:分布在貴族、雲南等地,人口254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享有「水稻民族」之稱。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石板屋、繡花、雕刻面具

6 、朝鮮族: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人口192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以善種水稻聞名,有自己的語言。——跳板、長鼓舞

7 、達斡族:分布在內蒙古、黑龍江、新疆等地,人口12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剪紙,打曲棍球

8 、傣 族:分布在雲南,人口102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寺塔、竹樓和竹橋顯示出了別具一格的建築藝術,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孔雀舞、夾籮飯,潑水節

9 、德昂族:分布在雲南,人口1.5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以善於種茶聞名,有自己的語言。——象腳鼓舞

10、侗 族: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文字等地,人口251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兼營林業,鼓樓、風雨橋、風雨亭是侗鄉的主要標誌,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浸泡蘆笙,攔路迎賓

11、東鄉族:主要分布甘肅、寧夏、新疆等地,人口37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善種瓜果。有自己的語言。

12、獨龍族:分布在雲南,人口0.5萬餘人,他們保持著「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良好社會首先風尚。絕少發生盜竊現象。有自己的語言。——織獨龍毯,烤烙餅

13、鄂倫春族:分布在內蒙古、黑龍江等地,人口中0.6萬餘人,主要從事狩獵和農業。有自己的語言。——製作毛皮服飾,篝火節

14、俄羅斯族:分布在內蒙古、黑龍江等地,人口中1.3萬餘人,從事各種修理業、運輸業和手工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拉手風琴,烤麵包

15、鄂溫克族:分布在內蒙古、和黑龍江,人口2.6萬人,主要從事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馴鹿、爬犁

16、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灣省,其餘少數分散居住在福建等東南沿海地區,人口約40人余人,主要從事農業和漁獵業,有自己的語言。——竿球,龍舟,編織

17、仡佬族:分布在貴州、廣西、雲南等地,人口約43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有自己的語言。——製作糯公尺團,地戲

18、哈尼族:分布在雲南,人口125萬人,主要從事農業,善於梯田,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19、哈薩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約1萬餘人,主要從事畜牧業,善刺繡,繡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剪羊毛,彈唱,刺繡

20、漢 族:分布在全國各地,人口10.4億餘人,經濟、文化發達,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廟會,舞龍

21、赫哲族:分布在黑龍江省,人口0.4萬餘人,是中國北方一以捕魚為生的民族,有自己的語言。——製作魚皮衣服,漁鄉,善食生魚

22、回 族:主要聚居在寧夏、甘肅、新疆等地,其餘散居全國各地,人口860萬餘人。——摔牛,炸油香

23、基諾族:分布在雲南省,人口1.8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善於種茶,有自己的語言。——樂器迪他,跳鼓舞

24、京 族:分布廣西,人口1.8萬餘人,主要從事沿海漁業,兼營農業和鹽業,有自己的語言。——哈亭,彈奏獨弦舞,踩高蹺

25、景頗族:分布在雲南省,人口11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玉公尺、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目腦縱歌,跳孔雀舞

26、柯爾克孜族:分布在新疆和黑龍江,人口14萬餘人,主要從事畜牧業,兼營農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吹奏和握手禮

27、拉祜族:分布在雲南省,人口41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28、黎 族:分布在海南省,人口111萬餘人,以農業為主,婦女精於紡織,「黎錦」「黎單」聞名於世,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打柴舞

29:僳僳族:分布在雲南、四川等地,人口57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上刀杆

30、珞巴族:分布在**,人口0.2萬餘人,主要從農業和狩獵,有自己的語言。

31、滿 族: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人口約982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兼營漁牧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穿旗袍,薩滿舞,二貴摔跤

32、毛南族:分布在廣西,人口7.1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善於飼養菜牛和編制花竹帽。有自己的語言。——分龍節舞龍

33、門巴族:分布在**,人口約0.7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擅長編制竹藤器和製作木碗。有自己的語言。

34、蒙古族:分布在內蒙古、新疆等地,人口480萬餘人,以畜牧業為主,兼營農業,有自己的語言。——馬頭琴演奏,蒙古包和勒勒車

35、苗 族:分布在貴州、湖南、湖北等地,人口中739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刺繡、桃花織、錦蠟染和銀飾素享盛名。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吹蘆笙,吊角樓

36、仫佬族:分布在廣西,人口15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玉公尺,有自己的語言。

37、納西族:分布在雲南、四川和**,人口27萬餘人,主要從事山地農業、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東巴舞,臘染

38、怒 族:分布在雲南省,人口2.7萬餘人,主要從事山地農業,有自己的語言。——織怒毯,努寨

39、普公尺族:分布在雲南、四川,人口2.9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吹葫蘆笙,彈唱,集體舞

40、羌 族:分布在四川等地,人口19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大白芸豆是著名的特產,有自己的語言。——羌寨

41、撒拉族:分布在青海、甘肅等地,人口8.7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藝也發達,有自己的語言。

42、畲 族: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人口63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除種水稻外,還普遍種植茶樹、甘蔗等經濟作物,有自己的語言。

43、水 族、分布在貴州、廣西等地,人口34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善種水稻和糯稻,有自己的語言。

44、塔吉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3.3萬餘人,主要從事畜牧業,兼營農業,有自己的語言。

45、塔塔爾族:分布在新疆,人口0.4萬餘人,以經營商業為主,兼營手工業和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46、土族:分布在青海、甘肅等地,人口19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太平洋舞,高台會

47、土家族: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地,人口570萬餘人,土家織綿以其「色彩斑斕,做工精巧」聞名於世,有自己的語言。——擺手堂

48、佤 族:分布在雲南,人口35萬餘人,從事農業,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多次在全國民族舞蹈中獲獎,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甩髮舞

49、維吾爾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人口721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善種糧棉和瓜果,有自己的語言。——手鼓舞

50、烏孜別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約1.4萬餘人,主要從事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51、錫伯族:主要分布在遼寧、吉林、黑龍江、新疆等地,人口約17萬餘人,主要從事漁獵和農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52、瑤 族:分布在廣西、湖南、雲南、廣東等地,人口17萬餘人,主要從事山地農業,有自己的語言。——盤王節、長鼓舞

53、彝 族:分布在雲南、四川等地,人口657萬餘人,喜食「砣砣肉」,愛飲「杆杆酒」,舞蹈**獨具特色,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虎節

54、裕固族:分布在甘肅,人口約1.2萬餘人,主要從事畜牧業,崇尚騎馬和射箭,有自己的語言。

55、藏 族:分布在**、四川、青海、甘肅等地,人口459萬餘人,主要從事畜牧業,兼營農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藏舞,布達拉宮

56、壯 族:分布在廣西、雲南等地,人口1555萬餘人,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壯錦」享譽海內外,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nb!!!

門巴族的的飲食習慣作文,門巴族們曾習俗作文400子

門巴族的飲食習俗 世界之顛的喜馬拉雅山脈,曾被稱 為世界第三極。整個山系山勢高峻,群 峰林立,綿延2400多公里,橫亙在 的南緣,成為雪域高原的天然屏障。在 喜馬拉雅山南坡的東端是珞渝地區,西 毗門隅,在這廣闊的地域居住著數萬門 巴族人。飲食習俗 珞渝地區溝深谷狹,雨量充沛,氣 候炎熱,刀耕火種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