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在《詠菊》中,林黛玉在「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句之後,緊接著提到了陶淵明:「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陶淵明當年不願「為五斗公尺折腰」,解綬還鄉,隱耕田園,勞動之餘,特愛菊花。
陶淵明一生寫過很多詠菊的詩,菊花也因為他的品題而聲名鵲起。其《和郭主簿》中的「芳菊開林間,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心,卓為霜下傑」敏租,便為菊花定下了高潔的基調。
他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詩句已是老少皆誦,「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更是寫盡菊花的氣質和神韻,為歷代文人所稱頌。林黛玉在此稱頌菊花因陶淵明的「評章」而「千橋畢兆古高風說到今」,既是在贊菊,也表達了她對陶淵明的仰慕,隱約中也有自比菊花的內心流露。解 析:
這是《紅樓夢》中黛玉以「詠菊」為題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這首詩以「詠菊」為題,所寫的是寫菊花詩的情景。
首聯「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緊扣詩題,描述了為寫菊花詩,有如著魔了一般,從早到晚構思,繞籬欹石地推敲。只有苦心作詩的人才有此真切的體會。
頷聯「毫端蘊秀臨霜與,口角噙香對月吟」,俏麗、秀美,只有錦心秀口之人,才能寫出如此精彩的詩句。
頸聯「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詩中所題寫的都是平素的哀怨,有誰能理解這感傷的心情呢?這分明是借「詠菊」在抒發詩人自己的情懷。也只有黛玉才如此多愁善感,又不被一些人理解。
尾聯「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菊花的高潔品格,自從受到詩人陶淵明的好評之後,一直被世人議論至今。陶淵明愛菊是出了名的,以此作結,可謂奇思妙想的神來之筆。
附 注: 1、詩魔:詩人不可遏止的創作衝動。白居易《與元九書》:「不知我者以為詩魔。」
2、秋心:秋日的情懷。秋、心合成為愁字,吳文英《唐多令》詞:「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
3、陶令:即陶潛,字淵明。東晉文學家、詩人。曾做過彭澤縣令,故稱陶令數嫌。其在《和郭主薄》詩中寫道:「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2樓:匿名使用者
憶菊蘅蕪君扮拆餘 悵望廳滾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 空籬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 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痴, 誰憐御穗我為黃花病,慰語重陽會有期。
問菊是不是林黛玉寫的
3樓:小鄭老師愛知識
是的。
問菊》是清代**家曹雪芹所作的七言律詩,是《紅樓夢》第三十八回林黛玉所作菊花詩。
原文: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
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
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
譯文:想要打問秋天的訊息卻沒有人知曉,我只好揹著手輕聲地詢問東籬:你的品格如此孤高傲世,又有誰能夠和你一同隱居,同樣都是花而你為什麼又開放得這麼晚?
落滿霜露的庭院和園圃多麼寂寞,鴻雁南飛蟋蟀低吟你是否相思。且不要說整個世間沒有能夠和你談論的人,你如果懂得人的話語不妨和我小敘片刻。
鑑賞:首聯以東籬訪問秋情點題,符合了「問菊」的主題。「喃喃」二字情態畢現。
頷聯「孤標傲世偕誰隱」一句,儼然就是林黛玉的寫照。頸聯烘托渲染菊花生長的悽清環境,「寂寞」、「相思」四字又最能點示出林黛玉的內心活動。末聯是在菊花中尋求精神寄託之意。
這首詩深沉地揭示了詩人的精神世界的,單就律詩的格律而言,這首詩是確有可推敲之處的,有的對仗不夠工穩。此詩用擬人手法視秋菊為知己並與之談心,讚美菊花的「孤標傲世」的高潔風格,實際上也正是詩人的自我評價。
林黛玉的《菊夢》試看解釋
4樓:剛陽文化
菊夢 籬畔秋酣一覺清,和雲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莊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
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註釋。秋酣一覺清:秋菊酣睡,夢境清幽。
和雲」句:唐代張賁以「和霜伴月」寫菊,茲換一字,以寫菊花夢魂高飛;以「不分明」說夢境依稀恍惚。
登仙」句:說夢魂翩躚,彷彿成仙,但並非是羨慕莊子變作蝴蝶。莊周夢中化蝶事見《莊子·齊物論》.這裡引「莊生蝶」是為了點「夢」.
憶舊:實即「夢舊」,詩題中「夢」字句中不出現是詠物詩技巧上的講究。尋盟:表示結交友好,語出《左傳》.這一聯構思或受元代柯九思「蝶化人間夢,鷗尋海上盟」詩句的啟發。
睡去」句:意謂夢見歸雁,依戀之心久久相隨,直至它飛遠看不見。 ⑹故故:屢屢,時時。
寶玉的詠菊詩中,哪一首最好?
5樓:匿名使用者
紅樓夢中寶玉和眾人結詩社賦詩主要有詠海棠詩詠菊花詩和梅花詩,其中詠菊花詩中黛玉做的最好,用梅花詩薛寶琴和寶玉的那首賦得紅梅花做的都很好。
**以兩回篇幅寫了詩社的活動:先起別號,次詠海棠,再詠菊花和螃蟹,大觀園內一片雅趣詩興,很是熱鬧了一陣子。大觀園的女兒們都是詩人,吟詩作賦是她們生活中最有意義的部分。
她們的吟詩打趣給大觀園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併成為賈府盛時光景最重要的點綴和標誌。
侍書一樣預備下四份紙筆,便都悄然各自思索起來。獨黛玉或撫梧桐,或看秋色,或又和丫鬟們嘲笑。迎春又令丫鬟炷了一支"夢甜香"。
原來這"夢甜香"只有三寸來長,有燈草粗細,以其易燼,故以此燼為限,如香燼未成便要罰。一時探春便先有了,自提筆寫出。又改抹了一回,遞與迎春。
因問寶釵:"蘅蕪君,你可有了?"寶釵道:
有卻有了,只是不好。"寶玉揹著手,在迴廊上踱來踱去,因向黛玉說道:"你聽,他們都有了。
黛玉道:"你別管我。"寶玉又見寶釵已謄寫出來,因說道:
了不得!香只剩了一寸了,我才有了四句。"又向黛玉道:
香就完了,只管蹲在那潮地下作什麼?"黛玉也不理。寶玉道:
可顧不得你了,好歹也寫出來罷。"說著也走在案前寫了。李紈道:
我們要看詩了,若看完了還不交卷是必罰的。"寶玉道:"稻香老農雖不善作卻善看,又最公道,你就評閱優劣,我們都服的。
眾人都道:"自然。"於是先看探春的稿上寫道是:
詠白海棠。限門盆魂痕昏。
斜陽寒草④帶重門⑤,苔翠盈鋪雨後盆。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銷魂。
芳心⑥一點嬌無力,倩影⑦三更月有痕⑧。莫謂縞仙⑨能羽化⑩,多情伴我詠黃昏。
次看寶釵的是:
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甕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
淡極始知花更豔,愁多焉得玉無痕。欲償白帝憑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
關於林黛玉寫的《詠菊》,《問菊》
6樓:何微蘭常畫
你這樣認為,可能是沒有理解這兩首詩的意思,我把翻譯給你,你自己看看吧。
詠菊。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翻譯:難以抑制的詩興從早到晚糾纏著我,或圍繞著籬笆、或倚著石頭,我獨自低吟。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
翻譯:筆端蘊藏著菊的形象,把她傲立風霜的姿態臨摹,嘴裡唸叨菊的芳名,對著月亮將其吟詠。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翻譯:滿紙書寫的都是自己由來已久的愁怨,誰能透過片言隻語理解自己內心的情愫呢?
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翻譯:自從陶淵明寫了評賞了菊花,賦予了她高潔隱士的形象以後,菊的高風亮節一直被人從古讚揚到今。
問菊。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
翻譯:想要問訊秋天的資訊,眾人皆不知,我揹著手,口中唸唸有詞地叩問東籬下栽種的菊花。
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
翻譯:孤標傲世的人應該找誰一起歸隱?為什麼同樣是開花,你卻比春花更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
翻譯:空蕩蕩的庭院,落滿霜露,那是何等的寂寞?大雁南歸、蟋蟀停止了鳴叫,可曾引起你的相思?
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片語時。
翻譯:不要說世界上沒有人能與你接談,你哪怕能與我說上片言隻語,我們也能相互理解對方的心思。
林黛玉的外貌原文描寫,林黛玉外貌描寫及賞析?
初見黛玉,作者並未直接著墨來描繪她的美,而是巧借鳳姐的嘴及寶玉的眼來突出林黛玉的絕世美麗。心直口快的鳳姐一見黛玉即驚嘆 天下竟有這樣標緻的人兒 我今日才算看見了 而在寶玉的眼中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譯文 眉毛彷彿皺著又彷彿舒展著,像掛在天空中的一抹輕煙...
求林黛玉的一首詩,林黛玉的所有詩詞
林黛玉病臥瀟湘館,秋夜聽雨聲淅瀝,燈下翻看 樂府雜稿 見有 秋閨怨 別離怨 等詞,不覺心有所感,亦不禁發於章句,遂成 代別離 一首,擬 春江花月夜 之格,乃名其詞曰 秋窗風雨夕 春江花月夜 系初唐詩人張若虛所作,是一首寫離愁別恨的歌行。本詩在格調和句法上都有意模仿它。代別離 秋窗風雨夕 前者是樂府題...
論紅樓夢中的林黛玉,紅樓夢中的林黛玉
骨子裡有反叛精神,有才情,多愁善感,敏感。她是個有反叛精神,率真的人。紅樓夢中的林黛玉 黛玉是乙個多愁善感的滿腹經綸的女子,她的詩句優美而有憂傷讓人傾佩,她又身懷重病讓人心疼,讓人可悲 可嘆 可感。論紅樓夢中林黛玉的藝術形象 小鳥依人!愛憎分明的可人兒!還是一條可憐蟲!紅樓夢中林黛玉的形象特點及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