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詩的十大錯誤
1樓:小小學生狗
格律詩的十大錯誤如下:或敏。
1)不符合平仄。這類詩詞除句式和字數符合格律詩詞的要求外,詩詞句中不論平仄,所以不能算是格律詩詞。格律詩之所以稱為格律詩,就是因為其平仄交錯、抑揚頓挫,有**的節奏之美。
如果僅僅是字數長短一樣,而不合平仄,讀起來會缺乏這種美感,甚至還沒有打油詩的流暢,其質量就會大打折扣。關於平仄方面的基礎知識,在我的第一篇文章《掌握這幾個實用的寫衫攜枝詩技巧,水平再上三個臺階》中有詳細的解讀,此處不再贅述。
2)換韻與平仄韻混押。無論是絕句還是律詩,如不是特殊的要求一般都是一韻到底,很少會出現中途換韻的情況,像《春江花月夜》這種屬於樂府詩,篇幅很長,格律上也有特殊要求,所以出現換韻是合理的。
但我們也可以看到,《春江花月夜》全詩皆是四句一轉,整篇都充滿了韻律之美。而我們今人寫詩,有時候卻會出現絕句中途換韻的情況,例如前兩句押乙個韻,到最後一句卻換成了另外乙個韻,讀起來十分別扭,這個錯誤就顯得十分不應該了。
3)該對仗處不對仗。對仗是體現格律詩藝術性高低的重要方面,對仗要求工整,即詩句的結構、詞性、意思都相對。絕句兩聯可對仗也可不對;律詩的中間兩聯,即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但也有特例),首聯可對可不對,尾聯一般不對。
不對仗的詩寫得再好,也不能稱為「律詩」。
所以大家在寫詩的時候往往會只關注二四六的平隱含仄,而忽略了一三五。但是這樣的標準就一定是對的嗎?並非如此,因為忽略了一三五以後,很容易犯下乙個寫詩的大忌,那就是「犯孤平」。
格律詩的解釋格律詩的解釋是什麼
2樓:懂視生活
格律詩的詞語解釋是:也稱近體詩,是古代漢語詩歌的首拍一種。格律詩是唐以後成型的詩體,主要分為絕句和律詩,按照每句的字數,可分為五言和七言。
篇式、句式有一定規格,音韻有一定規律,變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規則。
格律詩的詞語解釋是:也稱近體詩,是古代漢語詩歌的一種。格律詩是唐以後成型的詩體,主要分為絕句和律詩,按照每句的字數,可分為五言和七言。
篇式、句式有一定規格,音韻有一定規律,變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規則。結構是:格(左右結構)律(左右結構)詩(左右結構)。
注音是:ㄍㄜ拼音是返輪:gélǜshī。
格律詩的具體解釋是什麼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一、引證解釋【點此檢視計劃詳細內容】
詩體的一種。通常指五言或七言的律詩、絕句和排律。因其句數、字數、平仄、押韻和對仗等都有一定的規則,故稱格律詩。
格律詩產生於南朝齊,至唐代發展成熟,直至近代一直為我國詩壇的主要詩體。因其區別於古詩,又稱近體詩或今體詩。
二、網路解釋。
格律詩格律詩也稱近體詩,是古代漢語詩歌的一種,是唐以後成型的詩體,主要分為絕句和律詩。按照每句的字數,可分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規格,音韻有一定規律,變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規則。
關於格律詩的近義詞。
自由詩。關於格律詩的成語。
格格不吐自成一格格物窮理嚴於律已形格勢禁格格不納格格不入出出律律東風入律。
關於格律詩的詞語。
格物窮理形格勢禁格不相入擺老資格漏芹信不名一格自成一格。
關於格律詩的造句。
1、舊體或變體白話詩同新格律詩一起,構成白話格律詩的兩個格局。
2、但格律詩的作者們由於審美慣性的作用,明知平水韻已不諧音律,仍通用不已;讓他們用新韻,是困難的。
3、格律詩十六種格式有著內在的聯絡,可以以五絕為核心簡化為四種格式。
4、我國的格律詩對於聲律有嚴格要求。
5、關於仄聲韻格律詩的平仄格式,學界迄今很少有人專題論及。
格律詩的三個基本要求
3樓:冷暖閬中人
格律詩的三個基本要求是:
1、押韻:作詩詞曲賦等韻文時在句末或聯末用同韻的字相押。使作品聲韻和諧,便於吟誦和記憶,具有節奏和聲調美。
2、平仄:古漢語字調的平聲和仄聲。中古漢語有四種聲調,稱為平、上、去、入。除了平聲,其餘三種聲調有變化,故統稱為仄聲。
3、對仗:要求有嚴格的對偶。主要包括詞語的互為對仗和句式公升如飢的互為橡做對仗兩個吵返方面。
格律詩最重要的要素,格律詩的三個基本要求
格律詩最重要的要素,就是講究押韻 對仗和平仄。 押韻。格律詩又稱為近體詩,不論是律詩還是絕句,都要求一韻到底,中間不能換韻。講究押平聲韻,不押仄聲韻。偶句必押韻,首句可入韻可不入韻,奇句不押韻。七律以首句入韻為正格,不入韻為變格。五律以首句不入韻為正格,入韻為變格。 對仗。律詩的首聯 頷聯 頸聯 尾...
寫格律詩有哪些基本要求,七言律詩格律基本要求
詩詞的格律要求主要包括七大方面 亦即七大要素 聲律 對仗 押韻 定句 定言 節奏 章法。一 聲律 指講求平仄。這裡僅指狹義的聲律,廣義的聲律還包括用韻等詩詞在聲調上的規範和要求。1.句內平仄相間 2.聯內句間平仄相對 3.聯間鄰句間平仄相粘 4.腳分明。二 對仗 一般要求是除首尾兩聯可對可不對,可工...
李商隱的格律詩,李商隱全部的七言律詩詩
李商隱詩摘選 無題二首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堂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坐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聞到閶門萼綠華,昔年相忘抵天涯。豈知一夜秦樓客,偷看吳王苑內花。碧城三首 碧城十二曲欄干,犀闢塵埃玉闢寒。閬苑有書多附鶴,女床無處不棲鸞。星沉海底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