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王老師解問題
天氣預報比以前更準確了,主要指的是短時預報、短期預報,因為現在氣象衛星增多增全了,預報的裝置與分析能力提高了。
一般來說,天氣預報分為四個部分:短時預報、短期預報、中期預報和延伸期預報,短時預報和短期預報準確率比較高。
北京今日早上多雲,中午多雲轉小雨。
這就是短時預報。
短期預報是對未來1-3天的天氣預報,就是大家每天晚上在新聞聯播上看到的那種。
中期預報是對未來4-9天的**,延伸期預報是對10天以上天氣的**。比起短期**來說,中期和延伸期預報時間更長,當然也更糙更不準,做不到預報具體日期的溫度和降水,到底是多雲還是天氣晴,因為它們只是根據當前的大氣運動推測出來的天氣趨勢。
4月份的延伸期預報,連「趨勢」這個詞都不忍心用,只能用展望了。
天氣預報是如何報出來的。
最終我們得到的天氣預報資訊,要經過多個步驟。
2樓:網友
為什麼現在的天氣預報比古代的準確的多?因為古代使用的是老氣象法,用的是日曆。而現今時代使用就是高科技衛星裝置。
特別是現實生活中的衛星素質是越來越高。所以他的精確度也是越來越高。我們國家的天氣預報比外國的天氣預報精確數倍。
這也是我們國家的驕傲。
3樓:情感導師雲妹
很高興能您的問題。因為科技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古時候是找出一些節氣規律。而現在的科學進步是很大的。是可以觀測雲的走向,空氣中的溼度。古時候是沒辦法。
天氣預報的準確度究竟有多大?
4樓:遊戲曉曉達人
晴天、陰天、多雲佔98%,雨天、雪天、佔90%左右,霧、冰雹、沙塵暴等惡劣天氣出現的幾率很小,因此比例很高。溫度、風力一般則很準,天氣預報只不過提前預言一下,總的來說準確性還是很高的。天氣預報(測)或氣象預報(測)是使用現代科學技術對未來某一地點地球大氣層的狀態進行**。
天氣預報主要是使用收集大量的資料(氣溫、溼度、風向和風速、氣壓等等),然後使用目前對大氣過程的認識(氣象學)來確定未來空氣變化。由於大氣過程的混亂以及今天科學並沒有最終透徹地瞭解大氣過程,因此天氣預報總是有一定誤差的。
預報過程
最傳統的資料是在地面或海面上通過專業人員、愛好者、自動氣象站或者浮標收集的氣壓、氣溫、風速、風向、溼度等資料。世界氣象組織協調這些資料採集的時間,並制定標準。這些測量分每小時一次(metar)或者每六小時一次。
氣象衛星的資料越來越重要。氣象衛星可以採集全世界的資料。它們的可見光**可以幫助氣象學家來檢視雲的發展。
它們的紅外線資料可以用來收集地面和雲頂的溫度。通過監視雲的發展可以收集雲的邊緣的風速和風向。不過由於氣象衛星的精確度和解像度還不夠好,因此地面資料依然非常重要。
5樓:丿灬黯淡丶
預報準確率不能籠統地提出,否則是不科學的。
1)不同天氣要素的預報能力存在較大差異,比如對於晴雨、降水、溫度、冰雹等要素預報,溫度由於是連續變化的要素,預報總有3℃至4℃的誤差,很難報準。
2)而晴雨預報也分地方,比如北京的冬天,如果天天預報晴天,準確率也許可以達到90%,而我國南方就不會有這麼高。
3)對中長期(3~7天)天氣現象的預報,尤其是對天氣形勢的預報,數值預報的準確率要遠遠高於預報員的主觀判斷。不過,當時效擴充套件到15天,甚至30天時,數值預報就很難有實際價值了。
6樓:昭蕊自
準確度大概百分之八十。因為自然因素。時時都在變化著。有時可能不準。
7樓:悠夢若然
應該有白分之九十吧!畢竟天有不測風雲,利用高科技達到這個程度已經很準確了!
8樓:之驪端木俊悟
非常不準,就當笑話看看。
你知道天氣預報中所謂的「降水概率」是怎麼算出來的麼?
比如某個氣象臺有10個員工,臺長說:認為明天會下雨的舉手。
假設有3個人舉手,那麼明天的降水概率就是30%。。
9樓:輪迴來襲
現在氣象臺高階了,不像以前看雲識天氣!應該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天氣預報的準確度究竟有多大?
10樓:
您好,天氣預報準確率是在80%以上。**氣象臺三天內的預報比較準確,當地氣象臺兩天內的比較準確。正常情況下24小時準確率95%,48小時準確率90%左右,96個小時以內的天氣預報準確率在60%左右。
天氣預報到底準不準?天氣預報的背後有多少難度?
11樓:可桖曼
一、天氣預報是處於基本準確的狀態。
我個人認為天氣預報其實還是比較準確,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之下,我在前一天看到第二天的天氣情況之後,基本不會有太大誤差。
很多人會吐槽天氣預報不準,其實我也比較能理解,因為天氣預報他只是乙個大概的範圍,他預計哪個城市會有雨,但是每個城市的每個地區遍佈非常廣闊,所以每個地區之間還是會有些許差異。我是乙個習慣看天氣預報的人,我今天晚上會預計明天的天氣如何,再根據天氣情況穿衣服,一般情況之下都不會有太大差異。
二、天氣預報的**其實非常困難。
天氣預報提示是乙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如果計算出現一點點錯誤,那麼就會相差非常多,在我們的計算方案裡面也有很多資料是不夠精確。
因為我們人類目前對於大氣的運動規律,其實並沒有完全掌握,所以想要計算它的準確率本身就存在一定困難;另乙個方面是每個地區它的地勢地貌並不一樣,所以天氣對於地勢還是會有一定影響,這會帶來各個地區天氣不一樣,也並不準確;另外還有乙個方面就是我國目前在監測預警能力的一些人才上面缺失,有的天氣預報員。
就過度依賴於一些數字,所以很難**得到準確的天氣。
三、天氣預報也是為了幫助人們瞭解天氣。
我個人認為天氣預報就是為了幫助人們瞭解天氣情況,讓人們根據**的天氣進行農耕或者穿衣、出行更為方便。
雖然目前對於天氣預報的準確性還存在一定差異,但是我們目前基本上已經能夠慢慢地瞭解到他的天氣情況,所以目前的天氣預報對於我們日常生活需求已經足夠,他並不能影響我們進行外出或者農耕。所以對於天氣預報的不準確性,我還是抱著比較理解的態度。
12樓:在翡翠谷抖腿的開心果
其實天氣預報大部分還是比較準的,但是天氣這個東西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可能很難**得到,所以說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主觀臆想,可能我們沒有從事這個工作,就把這個事情想得太過於簡單了,在背後這些工作人員,他們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13樓:一哥八卦娛樂
說句實話,我覺得天氣預報真的特別不準。據說難度很高,只打5顆星。是通過氣象觀測,資料收集,綜合分析,預報會商和預報產品來發布。
14樓:辰楠侃
準,天氣預報的背後有非常大的難度,因為氣象臺要精準的分析天氣,要看何時下雨,何時颳風。
15樓:錢錢千千
天氣預報是**天氣的,沒有完全的準確也沒有永遠的準確。天氣預報要通過氣象衛星圖,來結合大氣的環境、溫度、溼度、降水區、降水量的因素來進行分析並且計算。所以難度是相當高的!
16樓:ttt聽海
我認為現在的天氣預報已經是非常的準呢,看天氣預報,如果是下午陰有小雨的時候,在上午豔陽高照時,還認為天氣預報可能錯了,但下午就下起了小雨。現在天氣預報的技術已基本成熟,這得益於科技工作者的辛苦勞動。
17樓:愛小樹苗
相對來說是準確的,難度是很大的,雖然現在科技很發達,但是也是需要人工進行輔助的,他們必須做到精準準確,才能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
18樓:劉心安兒
也是比較準的,同時難度也特別大,要觀察天氣的現象,同時也要進行氣象的資料整合,還要進行總結。
19樓:王志順順順
準,因為他們背後有著很多的難度。資料觀測也是非常的嚴格。
20樓:巧夏侯煙
九有十不準,爭著眼睛報瞎話。
21樓:睡不飽的兔子
當今時代發展,科技那麼發達,天氣預報還是落後,只能是當天才準,同以前一樣,投入的資金是沒有嗎,而且是他她們不稱職,看手機忙。
22樓:網友
科學怎麼發達,天氣預報不準,
現代的氣象臺是如何**天氣的?古代的人們又是怎麼**天氣的?
23樓:二地主家傻閨女
現代的天氣預報則是使用現代的科學技術對於某一區域的大氣層的狀態進行**,這樣的話就可以**最近的天氣。但是在古時候古代的人們並沒有擁有現在的高科技,但是卻也能夠**大概的天氣。那麼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古代的人們在生活中是怎樣**天氣的。
首先就是需要結合節氣,那麼一年中有24個節氣,這樣的話再根據天氣的一些變化以及總結自己的經驗。這樣的話就能夠總結出來一定的天氣變化規律,比如說「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這樣的一些類似於天氣預報的諺語。而且在中國最早的詩歌詩經裡面,也曾記錄了人們觀測天氣的一些經驗。
但是像這樣的一些方法,只是通過抬頭**天氣以及去預報天氣,準確率並不是太高。
那麼在漢代的時候,人們就已經開始試著用一些比較科學的方法去**天氣。也就是說在乙個比較空曠的地上,另一根長5丈高的杆子,那麼在杆子上面就可以裝上一只可以靈活轉動的銅鳥。接著就可以根據銅鳥的轉動方向來確定風吹來的方向,但是到了近代的時候,又將銅鳥改為了木鳥。
因為木鳥相對於銅鳥來說更加的輕盈,可以**到更微小的風,並且像這樣的一些天氣**的經驗,一直到今天都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那麼從這些方面來看古代人民在天氣上也是有一定的智慧的,並且也有自己的方式。雖然有一些方法並不是多麼科學,準確率也比較低,但是這正反映了古人的智慧以及努力。而且有很多種**天氣的方法,直至今天,對大家來說人是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24樓:創作者
主要是通過相關的裝置,還有科技方面的內容,加上大氣層的狀態,進行了相關的**。古代人主要是通過天象,還有天氣的變化,氣候方面的變化,加上生活經驗,**天氣的。
25樓:番茄味雞腿堡
通過衛星,通過氣象觀察進行確定的,古代的人是通過雲朵,通過樹木,通過周圍的空氣確定的。
26樓:蓉淼經驗之窗
現代的氣象臺主要就是來觀測雲朵的變化,來**天氣的古代的人們就是通過天象來**天氣的。
古代人如何**天氣預報?
27樓:迴圈往復永不盡
古代人會總結氣候變化的規律,會根據這些規律來看現存現象,進而推測未來天氣。
28樓:金神臨身
古代抄一般是通過講種情bai況來預知天氣的,第一就是經驗,比如du說「天黃有雨,zhi雨加雪下半月,」dao比如說帶點鹽,如果鹽潮溼,說明天氣會很快有雨,。比如說朝霞不出門,暮霞行千里。
第二種方法就是通過卦象來**天氣。這個一般人做不了。
29樓:xu大地裝修
看天象,雲的變化,溫度變化,動物的形態,…。
古人如何**天氣?
30樓:職場李逍遙
我們知道,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用來**天氣的儀器也是越來越先進,**的結果也是比較準確的。但是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古人是怎樣多去**天氣的呢?
一、根據雲和風來識別天氣。《呂氏春秋》中將雲分成了「山雲、水雲、旱雲、雨雲」,把預示著不同天氣的雲做了分類。而且古人還根據雲層的厚薄以及顏色總結出了天氣和氣象的諺語。
還能根據風的不同來**天氣,比如「東風送溼西風乾,南風吹暖北風寒」。
二、古代的氣象局。古代雖然沒有我們現在這麼完善的檢測部門,但是有乙個欽天監,是**部門,類似於我們現在的氣象局。這個部門具有觀察天象、推算節氣的職能。
三、根據動物的行為**天氣。「蜻蜓低飛要下雨」這句話應該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了吧。動物的感官系統是很敏銳的,古人能夠根據它們的行為表現來**天氣。
比如說早上蜘蛛網有水珠的話是表示天氣晴朗,因為晴朗的早晨氣溫較低,空氣中的水蒸氣會凝結成水珠落到蜘蛛網上,還有像青蛙鳴叫、螞蟻搬家、蚯蚓出洞這些都是預示著不同的天氣情況。
四、二十四節氣以及農諺。其實二十四節氣在我們現在也是很注重的,像立春、立秋、白露這些。二十四節氣是能夠反映集季節的變化,對於古時候人們的農事作業有著巨大的幫助。
同時也總結出了我們現在所聽到的二十四節氣歌,同時也結合生產實踐得出了更多的農諺,例如「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等等。
古人**天氣大部分還是依靠生活中積累的經驗,雖然說準確率和現在比起來比較低,但是在當時也體現了人民的智慧。
天氣預報準嗎,為什麼天氣預報有時候準,有時候不准?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最準確的天氣預報 是美國的海軍天氣預報,準確度在3分鐘之內,一般為7分鐘。作為常用的生產或者生活天氣預報,一般準確性在7小時以內。而一般的天氣預報節目已經做到72小時以上,其準確性隨季節不同。夏天30 左右,其它三季60 左右 忘記在哪個雜誌上看到的。總之,對於很多類似天氣變化的自...
天氣預報用語有哪些,天氣預報的常用術語
在天氣預報中,晴 少雲 多雲 陰 的預報用語都有它的特定含義。我國氣象部門對這些用語的規定如下 天空無雲或雖有零星的雲層,但雲量不足天空面積1 10者稱為 晴 有時天空中出現很薄的高雲,但能透過陽光的也稱為 晴 中 低雲的雲量佔天空面積的1 10 3 10或高云云量佔天空面積4 10 5 10的情況...
手機天氣預報哪個好,手機最準確的天氣預報
同感,墨跡天氣費電費記憶體,目前我在用嘚色天氣,記憶體小,空氣質素非常準,沒有廣告,真的比墨跡天氣強多了。手機最準確的天氣預報 手機較為準確的天氣預報軟體有很多,如中國天氣 炫麗天氣 專業天氣預報等,如下 中國天氣 中國天氣是一款天氣查詢軟體,支援4天城市天氣預報 支援同時瀏覽多個城市當天的天氣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