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在23歲就舉鼎失敗而死,秦武王都對秦國做出了什麼貢獻?

2025-04-14 22:15:23 字數 3348 閱讀 7136

1樓:次元小拾

秦武王雖然在位時間比較短,但他確實為秦國做了不少事,穩定住了秦國的內政,例如改變**制度,處理了一批毫無作羨槐殲為的**。此外,在明滑對兄衝外方面,秦武王通過一系列手段讓周邊國家互相制衡,並且還平定了蜀亂,為秦國發展爭取到了時間。

2樓:神級小玩家

秦武王都對秦國做出了以下一些貢獻,第一是平定蜀地之亂,秦武王時脊念期蜀國經常叛亂,秦武王雷厲風行馬上對蜀國進行了平亂,成功的保住了秦國的糧倉,也讓秦國有了長足的發展機會。第二是改變**制度,秦武王將相國一分為二變成了左丞右相,將乙個位置分成了兩個櫻辯困人,形成一種制衡。 第三是東出函谷關打擊周邊國家,秦武王東出函谷關削弱三晉實力,又聯合越國打擊了楚國,削弱了楚國的實力,讓灶謹秦國東出的阻礙減弱。

3樓:摩羯座的我們

1.是東出函谷關;

2.是平定蜀亂;

3.是改變**制度指梁;

4.是制衡周邊國家。秦武王是乙個崇尚武力的秦國大胡腔王,雖然他的死是死唯做運於舉鼎失敗,看似非常滑稽非常的沒有智慧,但實際上秦王對秦國所做出的貢獻來看秦武王是乙個非常有智慧的君王。

秦武王舉鼎 誰先舉的鼎,秦武王嗎?

4樓:鐵指神算鄧半仙

史記中只記載了秦武王和孟賁(字說)比試舉鼎,沒說誰先舉,但因為秦武王舉鼎失敗被壓碎了膝蓋,所以可以推斷是孟賁先舉,因為秦武王受傷後孟賁不可能還有心情去舉。

除非是孟賁還沒機會舉,秦武王就傷了。

舉鼎而亡的秦王在位幾年

5樓:您輸入了違法字

三年。秦武王(前329年—前307年),又稱秦武烈王、秦悼武王,嬴姓,名蕩,秦惠文王之子,戰國時期秦國國君,前310年—前307年在位。

秦武王重武好戰,在位期間,平蜀亂,設丞相,拔宜陽,置三川,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築堤修橋。

秦武王身高體壯,喜好跟人比角力,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等人都因此做了大官。秦武王四年(前307年),秦國攻佔南韓重鎮宜陽。

秦武王大喜,引任鄙、孟賁一班勇士到宜陽巡視,然後直入洛陽,以窺周室。周赧王遣使郊迎,使者向秦武王致天子問候之意,並聲稱天子在王城將備盛禮迎接秦武王。

秦武王謝辭使者,不敢與周王相見。他知道九鼎在太廟之中,遂往**。入太廟,見九個寶鼎一字排列,甚為壯觀。

那九鼎是大禹收取九州的貢金,各鑄成一鼎,載其本州山川人物及貢賦田土之數,足耳俱有龍紋,又稱「九龍神鼎」。秦武王圍著九鼎觀覽一番,讚歎不已。秦武王回頭問任鄙、孟賁道:

你們二位,能否舉起此鼎?」

任鄙推辭說:「我只有百鈞之力,此鼎重千鈞,無法舉起。」孟賁笑道:

我試試。」於是用兩根粗繩系在鼎耳之上,伸開雙臂,套入繩索之中,狠狠喝道:「起!

那鼎離地半尺,重重砸在地上。由於用力過猛,眼珠迸出,眼眶流血。秦武王笑道:

雖然勉強舉起,也太費力了。你既然能舉動,難道寡人舉不動?」

秦武王不聽,卸下錦袍玉帶,束縛腰身,更用大帶扎縛其袖。秦武王大踏步向前,亦將兩臂套入繩索中,想道:「孟賁勉強舉起,我偏要舉起再行走幾步。」

於是盡平生之力,屏一口氣,喝聲:「起!」那鼎亦離地半尺。

正要邁步,不覺力盡失手,鼎墜於地,正壓在武王右足上,喀嚓一聲,將脛骨壓斷血流不止,挨至半夜,氣絕而亡。秦武王即位時曾言:「得遊鞏、洛,生死無恨。

今日果然死於洛陽。至此,秦武王成為有史可載的第乙個因為舉重而死的君王。

6樓:網友

舉鼎而亡的秦武王嬴蕩,在位短短四年,竟然做出那麼大的貢獻!

7樓:捷列夫

秦武王贏蕩在位不到四年。西元前310年-307年在位。

8樓:網友

三年秦武王(西元前329年—西元前307年),嬴姓,秦氏,名蕩,亦稱秦武烈王(《世本》)、秦悼武王(《秦記》),秦惠文王之子,戰國時期秦國國君,西元前310年—西元前307年在位。

西元前310年,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即位。秦武王生而有神力,自幼身高體壯,勇武好戰,喜好跟人比角力,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賁等人都因此受到重用。西元前307年,秦武王出巡周都洛邑時與烏獲、孟賁比賽舉鼎,結果兩目出血,折斷脛骨。

當天晚上,秦武王因流血過多,氣絕而亡,時年二十三歲,周赧王聞報大驚,親往哭吊。

9樓:析從安

秦武王賽為三年就死了。

秦武王為什麼要舉鼎,他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10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上秦武王確實是因為舉鼎受傷而死,甚至他的名氣很大程度與此有關。

秦武王,就是戰國時期秦國的國君趙蕩,是秦惠文王趙駟的長子,秦昭兄賀襄王趙稷的哥哥。秦惠文王死後,趙羨桐派蕩繼位,諡武王。

趙蕩天生有力,平時喜歡角力遊戲,即便當上了秦王仍然如此,還結交了一批大力士好友,例如任鄙、烏獲、孟說這三位,都因此當上大官。

史書中正式記載秦武王舉鼎而亡一事的是《史記》。關於這件事,在《秦本紀》中司馬遷寫得其實比較簡略,原文是:「武王有力,好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

王與孟說舉鼎,絕臏。八月,武王死。族孟說。

僅三十四個字。至於他是在何時何地為何舉鼎,文中皆無記述。但根據前文記述,秦武王舉鼎大概率只是因為他的愛好,並且這種事估計也不是唯一一次,而只是最後一次。

至於顯示秦國武力,顯露「霸主王者風範」都只是吹捧。首先,秦國的實力在當時還不是獨步天下;其次,展現乙個國家的實力與君主個人賣弄力氣是兩碼事。

但這種充滿離奇八卦色彩的史實往往最能吊起獵奇者的胃口輪孫,後代很多文人便以此記述為藍本充分發揮想象力,杜撰出很多版本的的武王舉鼎而亡的故事。流傳比較廣的就是武王與孟說在周天子宗廟中舉周鼎時不慎鼎墜砸斷了腿,傷重而死。本問其他幾個已經很詳細地講述了這個版本,在此就不再囉嗦了。

補記:有些網友看了本後不明白為何文中把秦國國君稱為「趙駟、趙稷、趙蕩」而不是平常習慣「嬴xx」。在此說明一下:

根據《史記》、《漢書》以及《淮南子》等漢代史書記載,秦國也是周天子分封趙氏(嬴姓分支)家族成員而形成的國家,與趙國同為同姓同氏的兩大分支。依據先秦文化習慣,如按普通人的名號規則秦國國君的私名就是「趙某某」,當然史書上是不會這麼記錄的,對於王侯級別的貴族必須正式地記錄他們的職位名和諡號等而不能以私名相稱。至於「嬴xx」的稱呼,是不符合當時的文化的,也是與「嬴」這種古姓的性質和作用不相稱的,無論趙國君主還是秦國君主都不能被稱為「嬴某」而只能稱為「趙某」。

11樓:哇塞塞影視剪輯

因為秦武王崇尚武力和力氣,所以要舉鼎,從而證明秦國的實力,讓其他的國家都懼怕。

12樓:三四么洞洞么

第一,他想要展示自己的實力,其次,也想要給對方乙個震懾,讓對方害怕。

13樓:愛小樹苗

他真正的目的就是宣示自己的地位和權威,並且也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警告別人。

秦武王贏蕩因逞強舉鼎導致內臟出血而亡,你覺得冤枉嗎?

其實並不冤枉,畢竟與人比賽舉鼎是秦武王自己的決定。秦武王也被稱為秦武烈王,於西元前年即位。秦武王天生孔武有力,而他自己亦是仗著力氣大非常喜歡與勇士們進行力氣類的比賽。當時秦國有兩名武將,分別是烏獲 任鄙,他們二人因作戰勇猛頗得秦惠文王以及秦武烈王的寵信。除了他們二人之外,當時還有乙個以力氣大而聞名的...

羋月傳里的秦武王真的是舉鼎而死的嗎

是的。但是秦武王長得可沒那麼猥瑣。而是很威猛。是滴 歷史也是這樣滴 不然能輪到羋月兒子做大王 羋月傳 贏蕩結局是什麼?歷史上的贏蕩也是舉鼎而亡嗎?羋月傳 贏蕩結局是舉鼎而亡。歷史上的贏蕩也是舉鼎而亡的。秦武王 前329年 前307年 嬴姓,趙氏,名蕩,秦惠文王之子,又稱為秦武烈王 世本 秦悼武王 秦...

秦武王贏蕩舉鼎而亡是什麼意思贏蕩真的被鼎壓死了嗎

嬴蕩因為舉鼎死掉了。史書裡記載,是沒舉住,鼎掉下來砸斷了他的腿 舉鼎絕臏 到了晚上才死掉的。估計死因是失血過多,不是直接被壓死的。秦武王贏蕩 歷史上,秦武王真的是舉鼎被壓死的嗎 是的。秦武王爭強好勝,大力士任鄙 烏獲 孟說都因此位居 秦武王四年 前307年 八月,秦武王與孟說比賽舉 龍文赤鼎 結果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