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知09400縣套
戈特弗裡德•威廉•凡•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von leibniz,1646年7月1日~1716年11月14日)德國最重要的自然科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歷史學家和哲學家,一位舉世罕見的科學天才,和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同為微積分的建立人。他博覽群書,涉獵百科,對豐富人類的科學知識寶庫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有人認為,萊布尼茨最大的貢獻不是發明微積分,而是微積分中使用的數學符號,因為牛頓使用的符號被普遍認為比萊布尼茨的差。萊布尼茨是歷史上少見的通才,他的專長包括數學、歷史、語言、生物、地質、機械、物理、法律、外交等領域。他本人是一名律師,經常往返於各大城鎮,他許多的公式都是在慧橘顛簸的馬車上完成的。
萊布尼茨發表了他的第一篇數學**《論組合的藝術》。這是一篇關於數理邏輯的文章,其基本思想是想把理論的真理性論證歸結於一種計算的結果。這篇**雖不夠成熟,但卻閃耀著創新的智慧和數學前搏團銀逗的才華,後來的一系列工作使他成為數理邏輯的創始人。
1682年,萊布尼茨與門克創辦了近代科學史上卓有影響的拉丁文科學雜誌《學術紀事》(又稱《教師學報》),他的數學、哲學文章大都刊登在該雜誌上;這時,他的哲學思想也逐漸走向成熟。1712年左右,他同時被維出納、布倫茲維克、柏林、彼得堡等王室所僱用。這一時期他一有機會就積極地鼓吹他編寫百科全書,建立科學院以及利用技術改造社會的計劃。
在他去世以後,維也納科學院、彼得堡科學院先後都建立起來了。據傳,他還曾經通過傳教,建議中國清朝的康熙皇帝在北京建立科學院。
2樓:網友
萊布尼茨奮鬥的主要目標槐判叢是尋求一種衝乎可以獲得知識和創造發明的普遍方法,這種努力導致許多數學的發現。萊布尼茨的多才多藝在歷史上很少有人能和他相比,他的研究領域及其成果遍及數學、物理學、力學、邏輯學、生物鉛櫻學、化學、地理學、解剖學、動物學、植物學、氣體學、航海學、地質學、語言學、法學、哲學、歷史和外交等等。
l693年,萊布尼茨發表了一篇關於地球起源的文章,後來擴充為《原始地球》一書,提出了地球中火成岩、沉積岩的形成原因。對於地層中的生物化石,他認為這些化石反映了生物物種的不斷發展,這種現象的終極原因是自然界的變化,而非偶然的神蹟。他的地球成因學說,尤其是他的宇宙進化和地球演化的思想,啟發了拉馬克、賴爾等人,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19世紀地質學理論的進展。
3樓:厙詩凝
1675年11月11日,德國數學家 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激圓尼茨 在求解函式y=x下方的面積明圓塌時,首次引入了積分的方法。這個壯舉開啟了數學以及物理學的新紀元。戈腔虧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不光在數學領域領先同輩人乙個世紀,他還在法學、神學、歷史、文學、形上學和哲學等領域引人矚目。
當他覺得人文科學枯燥時,就轉向邏輯學,由此產生了微積分和組合分析。這種微積分與微分學和積分學有關,在今天的數學分析得到運用,只是名字不同。這種計算方式提供了一種方法,藉助這種方法人們可以將乙個函式分為任意小的片段,得到唯一的值。
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簡介
4樓:承吉凌
專業:哲學家和數學家。
國籍:德語為什麼出名:萊布尼茨在數學和哲學史上佔有積分的地位,與牛頓一起負責微分和積分的建立。
萊布尼茨亂閉的符號從那以後就被廣泛使用。萊布尼茨後來成為數學計算器最多產的發明家之一。除此跡陪茄之外,他以樂觀的哲學態度對哲學做出了重大貢獻,儘管他一生中寫過大量的主題。
出生於1646年7月1日出生地:勒皮格,薩克森州姿察選民,神聖羅馬帝國星號:癌症。
死亡於11月14日,1716年(70歲)「kdspe1675-10-29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生活中的事件」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首次使用長s∫,用於積分,幫助發現積分和微分學1675-11-11德國數學家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在twitter上的facebook上首次演示了積分學,以找到y=f(x)函式共享圖下的區域著名數學家girolamo cardanojohn wallisleonhard euler著名哲學家西塞羅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馬丁·海德格爾。
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的簡介
5樓:包元楓
1646年7月1日,萊布尼茨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的萊比錫,父親是friedrich leibnütz,母親是catherina schmuck,祖父三代人均曾在薩克森**供職。長大後,萊布尼茨名字的拼法才改成「leibniz」,但是一般人習慣寫成「leibnitz」。晚年時期,他的簽名通常寫成「von leibniz」,以示貴族身份。
萊布尼茨死後,他的作品才公之於世,作者名稱通常是「freiherr [baron] g. w. von leibniz」,但沒有人確定他是否確實有男爵的貴族頭銜。
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是什麼領域的專家?
6樓:淚吥哭泣
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年-1716年)德國數學家。第乙個公開微積分方法的人,並且符號被主流應用,而牛頓是確認早於萊布尼茨使用微積分的。中年後萊布尼茨健康出現問橋核題,智力退化嚴重,初步估計一次劇烈的健康下滑產生於萊布尼茨去往義大利後。
於50歲左右開始研究古代中國 並且與閔明我通訊。死於70歲。死後第一時間由好友,萊布尼茨所敬重的法國高人 伯。
方特納爾(撰寫生平。戈特弗裡德·威廉·凡·萊布尼茨,德國最重要的自然科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歷史學家和哲學家,一位舉世罕見的科學天才,和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同為微積分的建立人。他的研究成果還遍及力學、邏輯學、化學、地理學、解剖學、動物學、植物學、氣體學、航海學、地質學、語言學、法學、哲學、歷史、外交等等,[1]「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就是出自他之口,他還是最早研究中國文化和中國哲學的德國山消歲人,對豐富人類的科學知識寶庫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然而,由於他建立了微積分,並精心設計了非常巧妙簡潔的微積分符號,從而使他以偉大數學家的稱號聞名於世。
從幼年時代起,萊布尼茨就明顯展露出一顆燦爛的思想明星的跡象。他13歲時就像其他孩子讀**一樣輕鬆地閱讀經院學者的艱深的**了。他提出無逗睜窮小的微積分演算法,並且他發表自己的成果比伊薩克·牛頓爵士將它的手稿付梓早三年,而後者宣稱自己第乙個做出了這項發現。
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芘是誰?
7樓:賣萌
現今在微積分領域使用的符號仍是萊布尼茨所提出的。在高等數學和數學分析領域,萊布尼茨判別法是用來判別交錯級數的收斂性的。
萊布尼茨與牛頓誰先發明微積分的爭論是數學界至今最大的公案。萊布尼茨於1684年發表第一篇微分**,定義了微分概念,採用了微分符號dx,年他又發表了積分**,討論了微分與積分,使用了積分符號∫。依據萊布尼茨的筆記本,1675年11月11日他便已完成一套完整的微分學。
然而1695年英國學者宣稱:微積分的發明權屬於牛頓;1699年又說:牛頓是微積分的「第一發明人」。
1712年英國皇家學會成立了乙個委員會調查此案,1713年初發布公告:「確認牛頓是微積分的第一發明人。」萊布尼茨直至去世後的幾年都受到了冷遇。
由於對牛頓的盲目崇拜,英國學者長期固守於牛頓的流數術,只用牛頓的流數符號,不屑採用萊布尼茨更優越的符號,以致英國的數學脫離了數學發展的時代潮流。
不過萊布尼茨對牛頓的評價非常的高,在1701年柏林宮廷的一次宴會上,普魯士國王腓特烈詢問萊布尼茨對牛頓的看法,萊布尼茨說道:「在從世界開始到牛頓生活的時代的全部數學中,牛頓的工作超過了一半」
牛頓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第一版和第二版也寫道:「十年前在我和最傑出的幾何學家萊布尼茨的通訊中,我表明我已經知道確定極大值和極小值的方法、作切線的方法以及類似的方法,但我在交換的信件雀穗模中隱瞞了這方法,……這位最卓越的科學家在回信中寫道,他也發現了一種同樣的方法。他並訴述了他的方法,它與我的方法幾乎沒有什麼不同,除了他的措詞和符號而外」(但在第三版及以後再版時,這段話被刪掉了)。
因此,後來人們公認牛頓和萊布尼茨是各自獨立地建立微積分的。
牛頓從物理學出發,運用集合方法研究微積分,其應用上更多地結合了運動學,造詣高於萊布尼茨。萊布尼茨則從幾何問題出發,運用分析學方法引進微積分概念、得出運演算法則,其數學的嚴密性與系統性是牛頓所不及的。
萊布尼茨認識到好的數學符號能節省思維勞動,運用符號的技巧是數學成功的關鍵之一。因此,他頃緩所創設的微積分符號遠遠優於牛頓的符號,這對微積分的發展有極大影響。1714至1716年間,萊布尼茨在去世前,起族昌草了《微積分的歷史和起源》一文(本文直到1846年才被髮表),總結了自己創立微積分學的思路,說明了自己成就的獨立性。
8樓:寶48291詘杏
萊布尼茨在數學方面的成就是巨大的,他的研究及成果滲透到高等數學的許多領域。他的一系列重要數學理論的提出,為後來的數學理論奠定了基礎。
萊布尼茨曾討論過負數和複數的性質,得出複數的對數並不存在,共扼複數的和是實數的結論孫乎碰。在後來的研究中,萊布尼茨證明了自己結論是正確的。他還對線性方程組進行研究,則談對消元法從理論上進行了**,並首先引入了行列式的概念,提出行列式的某些理論,此外,萊布尼茨還創立了符號邏輯學的基本概念。
1673年萊布尼茨特地到巴黎去製造了乙個能進行加、減、乘、除及開方頃衫運算的計算機。這是繼帕斯卡加法機後,計算工具的又一進步。他還系統地闡述了二進位計數法,並把它和中國的八卦聯絡起來,為計算機的現代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的生平是什麼?
9樓:辰星
1646年7月1日,萊布尼茨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的萊比錫,父親是friedrich leibnütz,母親是catherina schmuck,祖父三代人均曾在薩克森**供職。長大後,萊布尼茨名字的拼法才改成「leibniz」,但是一般人習慣寫成「leibnitz」。晚年時期,他的簽名通常寫成「von leibniz」,以示貴族身份。
萊布尼茨死後,他的作品才公之於世,作者名稱通常是「freiherr [baron] g. w. von leibniz」,但沒有人確定他是否確實有男爵的貴族頭銜。
主要成就;哲學:大陸理性主義高峰,單子論,預見現代邏輯學和分析哲學誕生。數學:
微積分,二進位。
代表作品《神義論》,《單子論》,《論中國人的自然神學》。為了紀念他和他的學術成就,2006年7月1日,也就是萊布尼茨360週年誕辰之際,漢諾瓦大學正式改名為漢諾瓦萊布尼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