鷺鷥的外形特點有哪些?白鷺的外形特點是什麼?

2025-04-11 15:05:14 字數 1808 閱讀 8872

白鷺的外形特點是什麼?

1樓:生活玲玲

白鷺的外形特點是:

體羽皆是全白,均是中等體型(45-90釐公尺)的白色鷺。與牛背鷺的區別在體型較大而纖瘦,嘴及腿黑色,趾黃色,繁殖羽純白,頸背具細長飾羽,背及胸具蓑狀羽。

大白鷺體型大,既無羽冠,也無胸飾羽;中白鷺體型中等,無羽冠但有胸飾羽;小白鷺和黃嘴白鷺體型小,羽冠及胸飾羽全有。

白鷺的生活習性

白鷺的羽毛價值高,羽衣多為白色,繁殖季節有頎長的裝飾性婚羽。習性與其他鷺類大致相似,但有些種類有求偶表演,包括炫示其羽毛。成大群營巢,又無防禦能力,結果因人類的濫捕而瀕於滅絕。

是涉禽,捕食淺水中的小魚,兩棲類,爬蟲類、哺乳動物和甲殼動物。在喬木或灌木上,或者在地面築起凌亂的大巢。

主要以各種小型魚類為食,也吃蝦、蟹、蝌蚪和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通常漫步在河邊、鹽田或水田地中邊走邊啄食,它的長嘴、長頸和長腿對於捕食水中的動物顯得非常方便。捕食的時候,它輕輕地涉水漫步向前,眼睛一刻不停地望著水裡活動的小動物,然後突然地用長嘴向水中猛地一啄,將食物準確地啄到嘴裡。

有時也常佇立於水邊,伺機捕食過往的魚類。

白鷺外形特點是什麼?

2樓:候趟呵

中型涉禽,體長52~68釐公尺。嘴、腳較長,黑色,趾黃綠色,頸甚長,全身白色。繁殖期材部著生兩根狹長而軟的矛狀飾羽。

背和前頸才著生長的蓑羽。眼先粉紅色。嘴、頸和腳均甚長,通體白色。

夏羽枕部著生兩條狹長而軟的矛狀羽,狀若頭後的兩條子;肩和背部著生羽枝分散的長形蓑羽,一直向後伸展至尾端;羽幹基部強硬,至羽端羽村纖細分散;前頸下部也有長的矛狀飾羽,向下披至前胸。

3樓:穿透烏雲呢光

有纖瘦的身體,細長的嘴巴和白色的羽毛。

4樓:網友

體長在50··90之間嘴角黃色···

鷺鷥的外形特點是什麼?

5樓:娛樂我知曉喲

描寫了白鷺的顏色、樣子和身段的美。

作者僅僅對白鷺明穗則寥寥數筆的描繪,就揭示了它平常的美。先是同白鶴、朱鷺和蒼激棚鷺作比照,彰顯了白鷺「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這就突出白鷺一種無與倫比的獨特的美,頗有點兒「百鳥之中我為首」的意思了。

白鷺「增一點兒則嫌長,減一點兒則族困嫌短;素一點兒則嫌白,深一點兒則嫌黑」。真讓人驚歎白鷺的獨特之美,自然,那些美麗的白鶴、朱鷥、蒼鷺定會自嘆不如了。

再看,白鷺「孤獨地站立在小樹的絕頂,夠讓人提心吊膽了,可白卻處之泰然,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

有哪些種類的鷺?

6樓:陽陽聊談生活

1、白鷺(英文名稱:little egret):白鷺屬共有13種鳥類,其中有大白鷺、中白鷺、小白鷺和黃嘴白鷺四種體羽皆是全白,均習稱為「白鷺」。

這4種白鷺均是中等體型(45-90釐公尺)的白色鷺。

2、黑浮鷗(拉丁學名:chlidonias niger)棲息於平原、山地、森林和荒漠中的湖泊、河流和沼澤地帶,尤其喜歡生長在有水生植物的內陸淺水湖泊,也出現於海岸和沿岸沼澤地帶。單獨或成小群活動,常在水面低空飛翔。

白鷺棲息環境棲息於沿海島嶼、海岸、海灣、河口及其沿海附近的江河、湖泊、水塘、溪流、水稻田和沼澤地帶。單獨、成對或整合小群活動的情況都能見到,偶爾也有數十隻在一起的大群。白天多飛到海岸附近的溪流、江河、鹽田和水稻田中活動和覓食。

白鷺的外形特點,白鷺的外形?

白鷺為中型涉禽,體長52 68釐公尺。嘴 腳較長,黑色,趾黃綠色,頸甚長,全身白色。繁殖期枕部著生兩根狹長而軟的矛狀飾羽。背和前頸亦著生長的蓑羽。眼先粉紅色。白鷺的外形?白鷺大小大一,白鷺平 均體重大概900克左右,身高大約35釐公尺。小白鷺平均體重 350 540g 大白內鷺是一種大型容涉禽,身長...

白鷺的外形特點,白鷺外形資料?

大白鷺體型大,既無羽冠,也無胸飾羽,中白鷺體型中等,無羽冠但有胸飾羽 白鷺和雪鷺體型小,羽冠及胸的羽全有。中等體型 60釐公尺 的白色鷺。與牛背鷺的區別在體型較大而纖瘦,嘴及腿黑色,趾黃色,繁殖羽毛純白。虹膜 黃色 臉部裸露 黃綠,於繁殖期為淡粉色 嘴 黑色 腿及腳 黑色,趾黃色。叫聲 於繁殖巢群中...

白鷺的外形和生活特點,白鷺的外形和生活特點是什麼?

中型涉禽,體長碰亂腔52 68釐公尺。嘴 腳較長,黑色,趾黃綠色,頸甚長,全身白色。繁殖期枕部著生兩根狹陪寬長而軟的矛狀飾羽。背和前頸亦著生長的蓑羽。眼先粉紅色。嘴 頸和腳均甚長,通體白色。夏羽枕部著生兩條狹長而軟的矛狀羽,狀若頭後的兩條辮子 肩和背部著生羽枝分散的長形蓑羽,一直向後伸展至尾端 羽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