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的畢業生,為何青睞「編制內工作」?

2025-04-10 09:30:25 字數 1679 閱讀 1252

1樓:不會飛的肥豬

因為編制內工作穩定,基本上是不會被炒魷魚,而且雙休,節假日。

2樓:曾經也是bobo頭

因為體制內的工作穩定性強。而在外面的職場上競爭會更加激烈。但體制內工作需要非常強的學習鬥志。

3樓:二二百科

畢竟在中國大部分人的心目中一直認為編制內工廳碰作才是最好的工作,肢伏吵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最高學府出來的畢業生也喜歡編制內工作最歷侍主要的原因。

清華北大畢業生,為什麼選擇「體制內」工作?

4樓:學霸數學

據北大於2019年的調查資料,超過四分之三的北大畢業生進入」體制內「.當年高考成績處於頂尖水平,乙個縣市可能只出一兩個甚至沒有,是人們心中真正意義上的天之驕子。

國內最高學府的光環加身,再加上人們普遍對「體制內」工作要麼是混吃等死,要麼公升官發財撈油水,導致人們對於多數北大畢業生進入體制內的激烈討論。至於為什麼現如今這麼多清北畢業生進入體制內工作,我想有以下幾個重要原因:

私企996/007的工作常態,讓很多大學畢業生們害怕。而目前的00後,多數清北學子家庭並不困難,房子有車子父母早已經準備好了,完全沒有必要去私企這樣拿命工作,不僅無法長久,身體承受不了,還可能面臨35歲中年危機,工資再高人家也看不上;

科研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幹的,即使是清華北大畢業生,能幹科研的事情其實是極少數的,不可能所有人都去做科研。畢業生畢業就面臨找工作,綜合權衡,體制內其實最非常不錯的選擇。

當然,清北畢業生進入體制內只是乙個選擇,但是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也是多重多樣的。例如目前整個社會就業環境,不能只強調優化營商環境,還要強調就業環境,切實保護好就業者的合法權益,對於996/007式的企業,要以立法的方式進行必要的限制。解決一系列社會問題,例如教育問題、老年人養老問題,房價問題,若這些問題能夠有效合理的解決,那35歲中年危機會得到緩解。

5樓:我能不能是我

因為他們進入體制的門檻更低,然後體制內的工作更加穩定,而且收入也在中上水平,對於很多家長來說,能進入體制內也是乙個很體面的事情,對於優秀他們來說也是乙個保本的基本工作。

6樓:一語隨言

因為體制內工作穩定,壓力小,而且工資待遇不低。所以清北畢業生大多選擇在"體制內"工作。

7樓:小九講詩詞

體制內的工作穩定,待遇好,而且具有很強的上公升性,是乙個不錯的工作選擇。

8樓:貓屋情感樹洞

工作穩定,福利待遇好。體制內可以確保自己衣食無憂。

清華北大畢業生,為何會選擇「體制內」工作?

9樓:渾悠厹

體制內的工作,相對來說,確實有很多優勢。比如工作相對穩定,工作壓力小,工作體面等等。

相比之下,其他的選擇,則顯得劣勢更多一些。進入網際網絡公司,待遇雖然不差,但需要996工作制,工作壓力大。選擇創業,雖然成功後的報酬可觀,但風險卻太大。

10樓:煙火裡的星星

可能是厭倦了競爭,清北的學生周圍的同學大都也非常優秀,在這樣的環境裡難免會覺得壓力大、焦慮,所以想要選擇乙份安穩的工作。

11樓:來了了靠

即使他們是清華北大這種名牌學校的畢業生,他們也是普通人。他們有可能追求穩妥,不想拼搏。從而選擇體制內的工作。

清華北大還是以前的清華北大嗎?過去清華北大好還是現在的好

北大的綜合好 文科第一理科第二 清華有點偏科 理科第一文科十幾 在國際上更推崇北大,在國內好像更推崇清華。如果你要選擇就要看你自己更喜歡哪一所哇。要相信自己的選擇。你是要高考了嗎。如果是祝你考上理想的大學。兩個學校都是非常好的學校,都是綜合性大學北大清華的金牌專業有明顯不同,北大側重文科清華側重理科...

清華北大的畢業生有年收入不超過十萬的嗎

有很多,並不是清華北大畢業的賺錢就會很多。李嘉誠不也沒什麼文憑的人嘛。我老師當大學老師 不到十萬 在山大教書 清華北大畢業生的年薪一般都上了幾十萬吧?基本很bai難見到,基本與我們是平du行線zhi。什麼水晶頭接不好什dao麼的,有內 些科學家生活還不能自理呢,搞容理論科研的需要會接水晶頭嗎。側重點...

馬雲為什麼不應聘清華北大畢業生,馬雲為什麼說不願招北大清華的學生

馬雲不是清華畢業的。他是杭州師範學院外國語系英語專業畢業的。馬雲為什麼說不願招北大清華的學生 馬雲的這段話是在該校學生提問 阿里招人有什麼學歷背景要求嗎 時說出的。他回答沒有任何學歷背景要求,否則自己也進不了阿里巴巴。我們都知道馬雲是杭州師範大學畢業的。學校算不上名校,但是因為有馬雲這樣的校友,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