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該如何選擇子線,野釣鯽魚要選擇多長的子線比較合適呢?

2025-04-08 14:05:11 字數 5550 閱讀 4019

1樓:山村小顧

子線的粗細對於魚口的影響是非常極大的,粗了就太硬,不適感就非常強,切水性就比較差,訊號傳遞就慢。細了又怕斷線,總之很糾結。在釣大魚的時候還是可以用的稍大一些,畢竟大魚進食動作幅度大。

可是釣鯽魚的時候子線的粗細直接關返敗沒系是否有口枯巧,尤其要在水溫低的時節,粗號可能就直接沒口,換上細的就立馬有改進。

同時子線也要起到保護主線、浮漂的作用,因此只能建議在確保不斷的情況下,越細越好,這就需要考慮目標魚的尺寸和時節因素。不過相信許多釣友喜歡用單鉤無結線組,此類線組是比較適合野釣大魚的。

子線的長度第乙個要考慮的就是目標魚的尺寸,子線受力會有乙個延伸度,越長的子線具有越強的緩衝力,越適合作釣大魚。鯽魚是小型魚類力氣較小,以作釣目標魚為鯽魚而言,通過加長子線的長度來得到更大的子線緩衝力是徹底沒有必要的。

從理論上來說子線越長,餌料在落水情況下展現出的擺動幅度、餌料的散落面積都會增大。這樣雖然能夠提公升作釣情況下的誘魚效果,但野釣情況下這方面的優點可能會由於雜魚的漏納存在而變為劣勢。因此野釣鯽魚子線的長度要充分考慮到魚情,釣點假如雜魚較多,我們就應該儘量縮減子線的長度。

反過來說魚情較緩,則應當加持其長度來提高誘魚效果。

不過在野釣的情況下,長子線帶來的麻煩事實上要遠遠的超過其優點。例如線長了受流水的影響就變大了,又例如釣著釣著線打捲了、盤繞了,子線號數越小這種情況會越嚴重。釣鯽魚用的線本來就小,頻繁的纏線、打卷會極大提公升子線的耗損,這裡就可能得到乙個基本的結論:

野釣鯽魚用的子線不宜太長。

2樓:愛娛樂的花嫿

鯽魚來說,一般釣友常用的都是15-20cm範圍的子線(30-40cm對廳碼折),那麼短於鍵伏橋15cm的子線,我們姑且可以稱之為短子線,例如釣跑鉛一般用10cm以下的子線(20cm對摺),長於20cm的稿猛子線我們姑且可以稱之為長子線,例如冬天垂釣大板鯽,就可以選用25cm長(50cm對摺)的子線深水攻大板鯽。

3樓:太巧的寶寶梓璇

從普遍的規律來看,釣大早孝魚的時候建議用長一點的子線,釣拆仔小魚的時候建議用短一些的子線。 而鯽魚的體型就不是很大,所以也不必用太陸御稿長的,在15-25釐公尺間即可。

子線長度多長合適 春季野釣鯽魚技巧

4樓:

摘要。情況一:野釣小鯽魚,魚情較快,頻率較高。

方案:建議子線不用太長,8—15釐公尺最為合適。打頻率時子線不宜過長,不然會增加下襬誘魚的時間。

支一招:建議同時配合硬尾細長身的浮漂,以提高訊號的靈敏度和到底的速度。

情況二:大鯽魚經驗豐富,比較謹慎、狡猾。

方案:建議較長的子線,使餌料霧化誘魚的過程加長。具體情況如下:

野釣大型鯽魚,單根子線長度最好控制在15~20釐公尺,線號為號;

黑坑釣一斤左右的鯽魚,單根子線最好控制在20~40釐公尺之間,線號為。

支一招:建議喜歡飛魚的釣友需要加大子線的線號。

情況三:秋冬早春時節,氣溫低,鯽魚不活躍、吃口輕。

方案:建議子線最好選擇在15~20釐公尺左右。

情況四:春末夏季時節,氣溫高,鯽魚活躍,吃口較明顯。

子線長度多長合適 春季野釣鯽魚技巧。

請稍等,我問一下有野釣經驗的高手再。

情況一:野釣小鯽魚,魚情較快,頻率較高。方案:

建議子線不用太長,8—15釐公尺最為合適。打頻率時子線不宜過長,不然會增加下襬誘魚的時間。支一招:

建議同時配合硬尾細長身的浮漂,以提高訊號的靈敏度和到底的速度。情況二:大鯽魚經驗豐富,比較謹慎、狡猾。

方案:建議較長的子線,使餌料霧化誘魚的過程加長。具體情況如下:

野釣大型鯽魚,單根子線長度最好控制在15~20釐公尺,線號為號;黑坑釣一斤左右的鯽魚,單根子線最好控制在20~40釐公尺之間,線號為。支一招:建議喜歡飛魚的釣友需要加大子線的線號。

情況三:秋冬早春時節,氣溫低,鯽魚不活躍、吃口輕。方案:

建議子線最好選擇在15~20釐公尺左右。情況四:春末夏季時節,氣溫高,鯽魚活躍,吃口較明顯。

子線長度只是影響垂釣的一部分,餌料等其他準備工作也非常重要哦!

在春季和秋季,鯽魚的活性比較大,吃食也比較積極,因此子線長度會適當縮短,在10~15公分為宜。而在早春、秋末以及冬季溫度相對較低的時候,鯽魚開口很小、吃食慾望也不高,此時應當將子線適當延長至15~20公分為宜。

總體來說,短子線(長度在15公分以內)適用於魚口較大、頻率較快以及目標較小的情況,而長子線(長度超過15公分,一般需要20公分)則適用於開口較輕、上魚較慢或者目標較大的情況。當然,還需要結合釣場實地情況及天氣進行綜合分析,再適當微調,最終確定子線長度。

子線長度多長合適 春季野釣鯽魚技巧

5樓:

摘要。您好這主要跟野釣的魚情有關,釣友們都知道小魚用細線,大魚用粗線,那麼對於野釣鯽魚,該用多粗的子線釣多大鯽魚呢?野生的鯽魚個體都不太大,尤其是一斤以上的野生大鯽魚很少見了,多以小鯽魚為主,同時春季溫度不高,鯽魚活性不高,我們春季野釣鯽魚多用號子線為主,當然這也考慮有可能釣獲其它魚種,比如大寫的翹嘴,和小鯉魚等。

當然如果魚情好,子線可能換成號子線,這樣可以應對1斤以內的大鯽魚,也適合釣快魚情。

子線長度多長合適 春季野釣鯽魚技巧。

您好這主要跟野釣譽世的魚情有關,釣友們都知道小魚用細線,大魚用粗線,那麼對於野釣鯽魚,該用多粗的子線釣多大鯽魚呢?野生的鯽魚個體都不太大,尤其是一斤以上的野生大鯽魚很少見了,多以小鯽魚為主,同時春季溫度不高,鯽魚活性不高,我們春季野釣鯽魚多用號子線為主,當然這也考慮有可能釣獲其它魚種,比如大寫的翹嘴,和小鯉魚等。當然如果魚情好,子線可能換成號慶櫻肢子線,這樣可以應對1斤以內的大鯽魚,也適頌粗合釣快魚情。

子多長合適。

您好·春季釣鯽魚子線的長度在20到25cm之間。

子線多長合適釣鯽魚

6樓:嗨學教育

釣鯽魚子線的長度一般在30-60cm之間。

大個體鯽魚生性狡猾,有反覆試探餌料的習慣,對短子線往往會產生警惕心理,因此在垂釣大個體鯽魚(三兩以上)時一般選擇50至60cm左右的子線。小個體鯽魚攝食相對活躍,為了提高垂釣效率,建議用30至40cm的子線為宜。

子線越細,兩根子線的纏繞機率就越大,子線越粗,子線打結幾率就會縮小。因此建議大家在用號子線及更細的子線時,子線長度控制在40cm以下,隨著子線號數的加大,子線長度可以隨之加長。

天氣的變化決定了水溫的變化。天氣變冷時,水溫降低,魚兒攝食慾望下降,吸食力度較輕。天氣變暖時,水溫趨暖,魚兒攝食慾望活躍,魚兒咬鉤更加積極。

因此,初春、深秋和冬天建議用50cm左右長子線,可降低魚兒的警惕性,同時還可以增大子線在水中的陸備擺幅誘魚上鉤。其它季節則建議用30cm子線。

水如果較淺,那麼子線較長時就會出現彎曲、躺底現象,這時魚兒咬鉤時浮漂會錯失許多訊號。

因此釣淺水建議選擇30cm以下的短子線,水越淺,子線數悉侍越短。釣深水的話,一般是垂釣大個體鯽魚,薯吵建議應用50cm左右的長子線。

釣魚子線的長短如何選擇

7樓:青檸姑娘

子線長度不能一成不變。至於用長用短,則必須依據水情、魚情等實際而定。具體根據什麼來選擇呢?

一、依據魚的個體大小而定

釣小魚和吃鉤比較文靜的魚宜用短子線。而釣個體鏈胡喚大的或吃鉤兇的魚要用長子線。子線長傳遞魚吃鉤的資訊雖比短子線慢,但準確率高,上魚的概率也高。

二、依據魚的密度來定

在魚的密度大的水域垂釣,經常會出現魚搶食和介面的現象,雙鉤釣雙魚屢見不鮮。為防止大魚吃鉤碰到墜而產生警覺,用長子線優於短子線。

三、依據水的流速來定

釣急流和緩流要用長子線,因為急流和緩流裡做餘的魚吃食兇,見食一口咬住拖著就走,令人猝不及防,如腦短,往往會貽誤提竿時機。用長子線可延緩時間,使魚訊和提竿容易合上拍,中魚率也高。釣平流和靜水要依據水的深淺、濁清而定,也可按釣手的經驗和習慣取捨。

四、依據水的'深淺來定

水位深宜用長子線。子線長,鉤與墜距離遠,利於大魚吃鉤。雖然魚訊傳得慢,魚漂反應遲鈍,但只要不失時機揚竿即可中魚。

水位淺宜用短子線,淺水的魚吃鉤,除小魚外一般很小逗鉤,多半拖著就走,生怕有險情。所以,魚訊傳導的快魚漂反應也靈,但必須遲點提竿,不能超前。

五、依據水底情況來定

釣比較平坦的沙質河底,釣餌周圍於淨易被棚凱魚發現,可用長子線。釣亂石和雜草底,為防止魚吃鉤拉入石縫和草叢,子線用短為好。

六、依據水的濁清來定

水體渾濁時,魚的視力和嗅覺都會受到影響,發現食物慢,即使見到了食物吃口也輕,動作也小。因此,為了提高靈敏度必須用短子線。

綜上所述,子線的長短很難做出了個統一的定式,要根據各種不同的情況因地制宜,區別對待,全靠釣手的經驗選擇。

釣鯽魚用多長子線為好

8樓:乙又青

長點的子線比較適合,長度在15公分以下。

春夏秋季野釣鯽魚時用長點的子線比較適合,長度在15公分以下。咱喜歡釣魚的朋友都知道,天氣越暖和鯽魚吃餌就越猛,天氣暖和魚吃餌快,有時候窩子裡魚多,魚為了爭搶鉤餌只咬到一點餌料拉著就跑,這樣上轉的動作又快又假攔陵襲,這時候提杆也不會中魚,所以說,在天氣溫度高時野釣鯽魚用子線長點的好用,子線長些上轉的訊號就慢些提竿也就少些,這樣也給鯽魚多點時間把鉤餌一起吃進緊嘴裡,只有魚把鉤餌吃進嘴裡提竿才能中魚。

如果是冬季野釣鯽魚時還是短點的子線比較適合,原因是,冬季氣溫低太冷啦,鯽魚也怕冷,汪敗魚身也沒春秋夏季時靈活,吃餌料時也比較溫柔緩慢,所以說用短點的子線8公分的長度也可以了,這樣在鯽魚吃餌時轉到魚漂上的訊號快些也容易看到,如果冬季釣魚用的子線過長不太適合,簡兄子線越長轉到浮漂上的訊號越慢,動作還小也不容易看到。

釣鯽魚子線長短的選擇

9樓:網友

1,子線長短與雙鉤距離的基本標準。

子線長短:10cm---50cm;

雙鉤距離: 一鉤半---雙鉤(下鉤柄到上鉤底,下同)。

2,子線長短與雙鉤距離的具體運用。

1)子線長短:釣鯽魚10--15cm;釣鯉魚草魚模粗派15--30cm;釣鰱鱅30--50cm;

2)雙鉤距離:釣小魚一鉤半距離;釣大魚凳缺雙鉤距離。

3,子線長短與不同雙鉤距離的優劣勢。

1)長子線的優勢與劣勢:雙餌擺浮大,「鐘擺」效果明顯,魚的吃口好,隱蔽性強,拉力大,不易斷線,但魚訊傳遞損耗大,同時魚訊傳遞也較慢,魚吐鉤的時候多;

2)短子線的優勢與劣勢:魚訊傳遞快,魚訊語言明顯,抓吃口準確,上魚率高,遇有雜魚鬧漂時到底也快,可以避免雜魚搶鉤,但隱蔽性差,影響魚就餌,拉力差,容易斷線,上魚率相對較低;

3)雙鉤距離過大魚訊語言遲鈍,雙鉤距離過小魚訊語言紊亂。

4,不同魚情下子線長短的搭配。

魚小適宜短子線,魚大適宜長子線;旦賀。

生口魚適宜短子線,滑口魚適宜長子線;

雜魚多適宜短子線;

浮釣鰱鱅適宜長子線;

釣鯉魚適宜長子線;

魚的密度大適宜短子線,縮短到底時間,提高中魚率;

冬春釣魚適宜長子線,擺浮大,易於魚就餌;

釣快魚適宜短子線,釣慢魚適宜長子線;

釣無定法,適者生存;個人體會,切勿盲從。

野釣鯽魚料怎麼配,野釣鯽魚窩料如何配製?

釣魚的餌料配製對於老釣手來說可謂百花齊放,各有各的高著。再加上一些 高手 們對自己 絕招 的秘不外傳,使得釣魚餌料的配製和使用讓涉足釣潭不深的人感到有千變萬化的神秘。其實萬變不離其宗,釣魚餌料在氣味上無非是醒 香 酸 甜 臭 羶 在色澤上不外呼白 黃 紅 綠 黑 棕 在形體上也只有活 長 圓 扁 不...

一般野釣鯽魚選什麼型號的立漂,野釣鯽魚選用什麼漂型浮漂好

釣底就用細長身短腳翻身快的底釣漂 釣行程就用長腳長尾的棗核漂 釣浮就用短腳竹腳漂 季節上來說,天冷就用蘆葦 孔雀羽等較靈敏的 下降過程較慢的漂型。如長腳長尾細身漂型 棗核型等 天氣熱就用巴爾沙材質和下降過程快的漂型。如短腳短尾 短腳長尾或者軟尾等 小雜魚多就用稍微大些的。反之則用小一些的。魚口重可以...

夏天怎麼選釣點,夏季野釣怎麼選擇釣點

樓上全是複製上的。我特別愛釣魚,樓主,在釣魚中夏天釣魚是最要技術和耐心的。比如樓主你等乙隻大鯉從上午8點等到下午2點嗎?你在沒吃飯中午飯的情況下溜一條18斤大鯉從下午2點溜到4點嗎?哈哈,我今天就經歷過。好了,現在說夏天釣魚的釣位。夏天釣魚沒有春天秋天好釣,在天睛的時候應在早上5點到10點,是初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