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活捉立軍令狀劉備生擒諸葛亮怎麼了

2025-04-07 16:25:14 字數 4147 閱讀 8115

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的主要內容

1樓:泡影水邊花

劉表得知江東破了黃祖,請劉備來荊州商議報仇之事,諸葛亮請劉備不要應允,劉備依從,並推辭了討東吳之事。劉表欲將荊州交付劉備管理,劉備不忍奪同宗基業而謝絕。

劉備回到館驛,劉表長子劉琦拜見,並向劉備哭訴求生之計,劉備暗示其向孔明求計,次日劉琦設宴,劉備假託有病,孔明獨自前往,席間公子向孔明兩次求計被拒,而將其騙至閣樓,再次求計,孔明以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生的典故教劉琦屯兵江夏以避母蔡夫人汪枯灶之害。

曹操罷了三公,自領丞相,曹操聞聽劉備在新野操練士卒,命夏侯惇領兵十萬直抵博望坡,以窺新野,夏候惇不聽徐庶之言,要擒劉備,諸葛亮。

劉備以師之禮待孔明敗搭,令關張不滿,忽然得報夏侯惇殺奔新野,劉備將印交給孔明,關張等人皆困扮看孔明如何用兵。

孔明令關羽埋伏在博望坡左面豫山,焚其糧草,令張飛埋伏在右面安林的山谷等待向博望坡舊屯糧草處放火,命趙雲只敗不勝引夏侯惇進入埋伏圈,劉備引人馬為後援,見火光而回殺,火燒博望,曹軍大敗,夏候惇收拾殘軍返回許昌,關張等諸將皆佩服諸葛亮的才能。

諸葛亮火燒博望坡簡介,

2樓:筱鴨電影

曹操一心想平定江南,這一日聚集文武,商議南征。徐庶說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劉備得之便如虎生雙翼;

夏侯惇不以為然,向曹操請命,要生擒劉備,活捉孔明。曹操大喜,立即命夏侯敦為都督,于禁、李典、韓浩為副將,統兵十萬,進軍新野。

曹操調集大軍南侵,派大將夏侯惇領十萬大軍殺奔新野。劉備請諸葛亮破敵,拜為軍師。諸葛亮調兵遣將,命趙雲為前部,誘敵入博望坡;

派關平、劉封備足引火之物,在博望坡等候,初更兵到即可引火;請劉備引軍為後援,敵軍一到即棄營而走,但見火起再回軍掩殺;亮本人與糜竺、糜芳引軍鎮守新野縣城。關羽、張飛和眾將初次見孔明用計,均疑惑不定。

夏侯惇與副將於禁、李典率軍來到博望。趙雲出戰,詐敗而走。劉備引兵接應,也棄營而逃。夏侯惇欺劉備兵少力弱,放心追趕,時天色已晚,道路狹窄。

李典、于禁恐遭火攻,急提醒夏侯惇,惇猛醒悟,但為時已晚,頓時火光四起,曹軍大亂,趙雲回軍趕殺,劉、關、張亦分頭殺出,曹軍大敗,夏侯惇狼狽逃走。至此,關、張等才心服孔明。

3樓:劉拉帕格尼尼

夏侯惇與于禁等引兵至博望,分一半精兵作前隊,其餘盡護糧車而行。時當秋月,商飆徐起。人馬趲行之間,望見前面塵頭忽起。

惇便將人馬擺開,問嚮導官曰:「此向是何處?」答曰:

前面便是博望城,後面是羅川口。」惇令于禁、李典押住陣腳,親自出馬陣前。遙望軍馬來到,惇忽然大笑。

眾問:「將軍為何而笑?」惇曰:

吾笑徐元直在丞相面前,誇諸葛亮為天人;今觀其用兵,乃以此等軍馬為前部,與吾對敵,正如驅犬羊與虎豹鬥耳!吾於丞相前誇口。要活捉劉備、諸葛亮,今必應吾言矣。

遂自縱馬向前。趙雲出馬。惇罵曰:

汝等隨劉備,如孤魂隨鬼耳!」雲大怒,縱馬來戰。兩馬相交,不數合,雲詐敗而走。

夏侯惇從後追趕。雲約走十餘里,回馬又戰。不數合又走。

韓浩拍馬向前諫曰:「趙雲誘敵,恐有埋伏。」惇曰:

敵軍如此,雖十面埋伏,吾何懼哉!」遂不聽浩言,直趕至博望坡。一聲炮響,玄德自引軍衝將過來,接應交戰。

夏侯惇笑謂韓浩曰:「此即埋伏之兵也!吾今晚不到新野,誓不罷兵!

乃催軍前進。玄德、趙雲退後便走,時天色已晚,濃雲密佈,又無月色;晝風既起,夜風愈大。夏侯惇只顧催軍趕殺。

于禁、李典趕到窄狹處,兩邊都是蘆葦。典謂禁曰:「欺敵者必敗。

南道路狹,山川相逼。樹木叢雜,倘彼用火攻,奈何?」禁曰:

君言是也。吾當往前為都督言之;君可止住後軍。」李典便勒回馬,大叫:

後軍慢行!」人馬走發,那裡攔當得住?于禁驟馬大叫:

前軍都督且住!」夏侯惇正走之間,見於禁從後軍奔來,便問何故。禁曰:

南道路狹,山川相逼,樹木叢雜,可防火攻。」夏侯惇猛省,即回馬令軍馬勿進。言未已,只聽背後喊聲震起,早望見一派火光燒著,隨後兩邊蘆葦亦著。

一霎時,四面八方,盡皆是火;又值風大,火勢愈猛。曹家人馬,自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趙雲回軍趕殺,夏侯惇冒煙突火而走。

且說李典見勢頭不好,急奔回博望城時,火光中一軍攔住。當先大將,乃關雲長也。李典縱馬混戰,奪路而走。

于禁見糧草車輛,都被火燒,便投小路奔逃去了。夏侯蘭、韓浩來救糧草,正遇張飛。戰不數合,張飛一槍刺夏侯蘭於馬下。

韓浩奪路走脫。直殺到天明,卻才收軍。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4樓:一思百慮

諸葛亮在新野招募三千士兵,教他們演習陣法。張飛,關羽等人對諸葛亮心存不服,不久,得到戰報。夏侯惇率領十萬曹軍正向新野殺來。

諸葛亮經過周密安排,在博望坡用火攻打曹軍,大獲全勝。至此,關,張二人對孔明心服口服。

5樓:醃大蝦

歷史上無此事,**上有,簡單的說就是,諸葛亮用計,趙雲假裝敗退,引曹軍進入博望坡,然後火攻!

初出茅廬第一功出自誰的哪首詩

6樓:禾木籽

初出茅廬第一功出自《三國演義》第三九回: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

指的是諸葛亮第一次指揮戰鬥就旗開得勝,把曹軍打的落花流水,扭轉了劉軍節節敗退的嚴重局面。

初出茅廬現用來比喻年輕人初次參加工作步入社會,缺乏實際經驗,但只要有明確的目標,腳踏實地地幹,必然有不可估量的前途。

7樓:網友

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談笑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

這裡講的是一則三國時期諸葛亮的故事。

東漢末年,曹操、袁紹、呂布、孫策、劉備等大大小小的軍閥各據一方,為了爭奪天下,連年混戰。

諸葛亮原隱居在家鄉南陽。他住在茅草房(茅蘆)裡,埋頭讀書。下地耕作,不願出來求取功名。

當時,劉備的力量很小,又接連敗給曹操,很想找乙個有才能的人來輔助自己。經謀士徐庶的推薦,劉備冒著嚴寒,親自到南陽去請諸葛亮出山。他一連去了三次,故稱「三顧茅廬」。

諸葛亮被劉備的真誠所感動,答應出山輔助劉備打天下。

諸葛亮出山以後,當上劉備的軍師。不久,曹操派大將夏侯淳率領十萬大軍前來攻打劉備。諸葛亮利用曹軍驕傲輕敵的弱點,在博望坡設下埋伏,派大將趙雲把曹軍引到樹木從生的地方.然後放**來。

曹軍在火海之中,自相踐踏,死傷慘重。劉備的軍隊又殺回來.把曹軍打的落花流水。

諸葛亮第一次指揮戰鬥就旗開得勝,扭轉了劉軍節節敗退的嚴重局面。於是後人就把諸葛亮這次勝利稱為「初出茅蘆第一功」。

啟示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初出茅廬便旗開得勝,以後人們便用「初出茅廬」四字來比喻初露頭角。現在的意思已經大有不同,用來比喻年輕人初次參加工作步入社會,缺乏實際經驗,但只要有明確的目標,腳踏實地地幹,必然有不可估量的前途。

8樓:逐雲鶴

是羅貫中無疑。但我想笑有些人,連順序都搞錯了。第一把火燒博望坡,第二把燒新野,第三把燒赤壁。這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我建議多看幾遍書吧!

夏侯惇新野大敗曹操為何不殺他

9樓:匿名使用者

曹操太亮橘愛才。夏侯惇乃一悍將,夏侯惇這次雖有過,但是曹操畢竟是最高領袖,自己也有過錯。便沒有殺念臘之。仔鍵滑。

諸葛亮雖也愛才,但是諸葛亮畢竟不是最高領袖,拿現在的話說,諸葛亮無非是匡扶漢室的打工者,他手下犯了錯,他也不好像漢主交代,不得已則揮淚殺之。

本人乃三國迷,研究三國已有10年,謝謝。

10樓:匿名使用者

夏侯惇兵敗新判悔野,是**杜撰的。歷史上,夏侯惇瞎了一目之後,再沒有徵戰沙場,更談不上兵敗新野。

華容漏虛道關雲長義釋曹操,也是**杜撰的。歷史上去華容道堵截曹操的是劉備自己,不過劉備去晚了,等掘搜正他到了華容道,曹操早過去了,也就沒堵著。

11樓:匿名使用者

不知道你看過《厚黑學》嗎?

劉備 是厚 曹操是黑。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火燒新野等,起因經過結果。

12樓:公尺格戰鬥機

起因:曹操親率大軍攻打新野,劉備寡不敵眾但是新野適合火攻。

經過:曹操的部將曹仁領的兵到新野,見城門洞開,城中無人,便引軍進城中駐紮。夜來時分,就被火燒了。

這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前兩把火。曹仁引眾將突煙冒火,尋路奔走,聞說東門無火,急急奔出東門。

結果:曹仁軍士自相踐踏,死者無數。曹仁等方才脫得火厄,背後一聲喊起,趙雲引軍趕來混戰,敗軍各逃性命,誰肯回身廝殺。正奔走間,糜芳引一軍至,又衝殺一陣。曹仁大敗,奪路而走。

夏侯惇將軍怎麼死的,夏侯惇怎麼死的

他!cc死後見到鬼回家大病。死了 夏侯惇怎麼死的 反正不是戰死,是病死或者老死的,多半是病死 夏侯惇怎麼死的?三國中夏侯惇是怎麼死的 自然死的,也算是劇情安排,後面一批老的將領都要掛,不過他兄弟夏侯淵,就死得比較慘,給黃忠斬了。史書上沒有記載夏侯惇是如何去世,只記載了他在何時去世。建安二十五年 22...

夢三國夏侯惇出裝,夢魘對夏侯惇有用嗎

看 玩什麼模式了。娛樂模式的話技能傷害高於官渡。可以考慮 假腿 分身 大夏侯的分身傷害比本體高 紅龍鱗甲 bkb 血槍或狗鏈。或者無雙甲。這個看對方英雄出裝 大致是這些。官渡傷害要 低些而且人數多一倍。出裝的話白馬 分身 梟雄倚天 無雙 bkb 狗鏈 青紅 還是看 英雄出。夢魘對夏侯惇有用嗎 夢魘對...

夏侯惇大戰關羽誰厲害,正史上夏侯惇和關羽誰厲害

團戰中,關羽是通過幾個技能來打亂敵方陣型,給到控制和收割,夏侯惇則是切入戰場後,通過站樁輸出來起到作用!當然如果要論單挑的話還是夏侯惇要更勝一籌。詳解 一 關羽技能 被動技能 一騎當千 關羽每主動移動一段距離,速度將得到提公升,移動達到更遠距離時進入衝鋒姿態,衝鋒時造成普攻傷害並額外附帶自身最大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