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古人到底是高是矮,古代人的身高比現代人是高還是矮

2025-04-01 15:20:09 字數 2752 閱讀 3129

1樓:匿名使用者

從古代到現代人在不斷變高。

古代人的身高比現代人是高還是矮

2樓:羅剎王

古代人矮,而且要比現代人矮許多,相對而言在男性的平均身高上更為明顯。詳見。

3樓:山西趙傑

中國古人比現代人略矮,和建國以前的人的身高基本一致。

首先談一下古人的普遍身高。

古代的標準長度單位是「尺」,但是歷朝歷代的「尺」的長短是不一致的,基本上年代越早,「尺」越短。例如:秦代一尺約公尺,明清一尺約公尺公尺,比秦代竟然多了大約50%!

古人常說「七尺男兒」,基本上是在漢代形成的這個說法。漢代的度量衡基本與秦代完全一致。其中,長度單位「尺」約為公尺。

公尺。由此可見,古漢人的身高在公尺上下的較多。同時,參看《三國演義》,關羽那樣的大漢身高可以達到八尺,合現在的公尺多,在現在也算是比較高的了。

此外還有個別達到九尺的,身高就是2公尺左右了,比當時大多數人高了公尺。考慮到現在中國人身高公尺的比較多,比現在中國最有名的「巨人」——姚明,也是矮了差不多的高度,因此秦漢的中國人身高普遍公尺左右是可信的。

古代人個子都很高嗎

4樓:匿名使用者

商代,一尺合今;

周代,一尺合今 ;

秦時,一尺約 ;

漢時,一尺大約 ;

三國,一尺合今 ;

南朝,一尺約 ; 北魏,一尺合今 ;

隋代,一尺合今 ;

唐代,一尺合今 ;

宋元時,一尺合今 ;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兵馬俑的性質是秦始皇死後的陰間衛隊,士兵都是經過選拔的,秦人選拔的具體標準目前還不很清楚,不過根據其他朝代的一般情況看,皇帝的衛隊士兵在身高上是有一定要求的。因此可以推斷:

秦代的衛隊士兵基本也是要求身高比較高(否則弄一幫身材矮小的衛兵,在當時實在是缺了點威懾力,衛兵除了保護皇帝外,還有儀仗隊的性質,因此士兵身高需要比較高,以張顯國家的巨集大氣勢)。目前已發現的秦兵馬俑的身高,通常在公尺,尤以公尺出頭的為多。古人公尺多的,就是相當高的了(秦兵馬俑基本是當時身高最高的一群士兵的造型)。

而現在人公尺以上的並不算少,一般北方的現代士兵,身高多在公尺以上。由此可見,古人比現代人身高略低。

5樓:匿名使用者

它們是按當時皇帝禁衛軍打造,作為皇帝的禁衛軍,和現在的國旗護衛隊一樣,關係到臉面問題,現在的國旗護衛隊身高在190公分左右,所以身高方面應該不會存在差別…到是現在的生活水平等影響,現代人平均身高肯定比古人高…

6樓:匿名使用者

和現在的外國人差不多。

7樓:匿名使用者

現代造成這個原因的因素很多。

各種汙染,古代乾淨啊。

到底古代人的平均身高高還是現代人的平均身高?

8樓:網友

商代,一尺合今,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 ;

秦時,一尺約 ;

漢時,一尺大約 ;

三國,一尺合今 ;

南朝,一尺約 ;

北魏,一尺合今 ;

隋代,一尺合今 ;

唐代,一尺合今 ;

宋元時,一尺合今 ;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

資料2:古代「尺」有多長。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內含的量(實際長度)卻不一樣。如《鄒忌諷齊王納諫》文中曰:「鄒忌修八尺有餘。」如果按今天的尺來計算,鄒忌的身長是公尺還多,這顯然太高了。

很顯然,古代的尺要短於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大約是20釐公尺,所以周代的一尺相當於現在的釐公尺。以後,尺大致都要加長一點,到戰國時,一尺大致相當於現在的23釐公尺左右,但是當時各國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戰國楚尺長釐公尺。

前邊提到的鄒忌是戰國時齊國人,按一尺為23釐公尺算,他的身高在公尺以上,這即使在今天,也算高個子了。又《陳情表》中有「內無應門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晉時人,當時的一尺相當於現在的24釐公尺,這樣「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公尺的小僮。「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說法,而並不是嚴格按晉尺的,那麼,就要在公尺的基礎上再縮短一點,也就是公尺左右。

與尺比較接近的是咫。咫是婦女手伸展後從拇指到中指的距離,因而稍短於尺。後來咫尺連用,表示距離短,如「近在咫尺」。

除此之外,先秦的長度單位還有丈(十尺),尋(八尺),常(二尋),此外還有仞。仞是人伸開雙臂的長度,如《愚公移山》中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

後來,又產生了寸以下的長度單位,它們是:分(十分之一寸),釐(十分之一分),毫(十分之一釐),秒(宋以後又叫「絲」,十分之一毫),忽(十分之一秒),微(十分之一忽)。今「絲」與「毫」連用,**於此。

還有「忽」與「微」連用的,也喻指極細微,如《伶官傳序》:「夫禍患常積於忽微」。

總結說:就是現代人身高較高,不過1500後的咖啡色人種品均公升高公尺 平均年終125歲。

希望樓主滿意。

9樓:加勒比海帶羶

身高几尺那些只是誇張。尺的長短單位只是一方面。古代文學作品就不誇張了嗎?

古代皇帝營養好不好?高的也就一公尺六幾。古代的男人平均身高遠不及現代女性平均身高。

你穿過去看看,不定被古人說成幾十尺了。

10樓:網友

古代的人高些,從書上的普遍說某某身高8尺有餘等等,可以說明。

11樓:匿名使用者

貌似都是古代人高吧~

12樓:老公寨主

現在的人高,吃的東西好了。

古代人真的喝的是白酒嗎,古代人喝的酒到底是現在的什麼酒啊?

古代人喝的都是稠酒就和現在的醪糟差不多 我喝過西鳳酒1952標準版 鳳香型正宗的西鳳酒 宴請送禮首選 古代人喝的酒到底是現在的什麼酒啊?在元代以前,就是到南宋為止的酒都是發酵酒,度數最多不高過二十 大多是十度以下的公尺酒,發酵後就過濾而得 故有 李白鬥 十公升 酒詩百篇 綠蟻新醅酒 之類的詩句,像武...

古代時期古人是如何計時的?古代人是怎樣計時的

主要有十六時辰制 十時辰制 百刻製 十二時辰制 以及隨佛教傳入的六十點法等。在漫長的歷史中,出現過許多計時制度,從而產生不少名稱。一般地說,日出時可稱旦 早 朝 晨,日入時稱夕 暮 晚。太陽正中時叫日中 正午 亭午,將近日中時叫隅中,偏西時叫昃 日 日入後是黃昏,黃昏後是人定,人定後是夜半 或叫夜分...

古代人是怎樣計時的,古代人是怎麼計時的?

內容來自使用者 卡薩布蘭卡996 古代計時方法 時辰 古人最常用的計時用語是 辰 也稱 時辰 他們將一晝夜分成十二個 時辰 並給每乙個 時辰 取名,也就是子 醜 寅 卯 辰 已 午 未 申 酉 戌 亥。每曰 時辰 從子時 相當於現在我們說的夜裡十一點鐘到一點鐘 開始,到亥時 相當於夜裡九點鐘到十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