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21世紀第一聖人
根據《水滸傳》**的描寫,「三阮」這樣的底層勞動人民,飯量確實不小,但好像也不是最大的。
當下三隻舡撐到水亭下荷花蕩中,三隻船都纜了,扶吳學究上了岸,入酒店裡來。都到水閣內揀一副紅油卓凳。《吳學究說三阮撞籌 公孫勝應七星聚義》有一段描寫,阮小。
二、阮小。五、阮小七與吳用四個人入酒店裡坐定了,叫酒保打一桶酒來。店小二把四隻大盞子擺開,鋪下四雙箸,放了四般菜蔬,打一桶酒放在卓子上。
阮小七道:「有甚麼下口?」小二哥道:
新宰得一頭黃牛,花糕也似好肥肉。」阮小二道:「大塊切十斤來。
阮小五道:「教授休笑話,沒甚孝順。」吳用道:
倒來相擾,多激惱你們。」阮小二道:「休恁地說。
催促小二哥只顧篩酒,早把牛肉切做兩盤,將來放在卓上。阮家三兄弟讓吳用吃了幾塊,高咐便吃不得了。那三個狼吞虎食戚攜純,吃了一回。
從這段描寫中知道,「三阮」平均一人一次吃了三斤多牛肉,飯量是不小。但是《橫海郡柴進留賓 景陽岡武松打虎》中描寫,酒店家去裡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子將來,放在武松面前。隨即再篩一碗酒。
恰好吃了三碗酒,再也不來篩。武松敲著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來篩酒?
酒家道:「客官要肉便添來。」武松道:
我也要酒,也再切些肉來。」…武松道:「肉便再把二斤來吃。
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篩了三碗酒。武松吃得口滑,只顧要吃。武松在這回書中一次至少吃四斤牛肉,比「三阮」的飯量更大。
水滸 阮氏三雄最後去了**?
2樓:雲臺竹林
阮氏三雄中的阮小。
二、阮小五在徵方臘時陣亡。阮小七回到石碣村仍以打漁為生。京劇《打漁殺家》中的主人公肖恩就是阮小七,在暮年又走上了反抗官府的道路。
水滸傳中阮氏三雄指的都是誰
3樓:冬熱夏寒
阮氏三兄弟;阮小。
二、阮小。五、阮小七。
阮氏三雄」是中國著名古典**《水滸傳》中的重要人物——阮氏三兄弟阮小。
二、阮小。五、阮小七的並稱。阮氏兄弟原是北宋末年山東濟州府石碣村的漁民,三人功夫出眾,膽氣過人,在江湖上很有名望。後來三人受「智多星」吳用之邀,與晁蓋為首的一群好漢劫取了送給太師蔡京的「生辰綱」。
案發後,眾好漢一同上了梁山,打家劫舍,劫富濟貧,後世留下了他們許多膾炙人口的英雄故事。三人的事蹟最早可追溯到南宋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元朝《大宋宣和遺事》。
希望能幫助到你。
水滸傳裡阮氏三雄是怎麼死的
4樓:匿名使用者
阮小二,阮小五,是徵方臘時掉進陷坑而死。 阮小七活著回來了,最後估計是老死的。
關於《水滸傳》阮氏三雄的問題?
5樓:網友
三阮的民間傳說,雖然說法不一,但是對於彌補《水滸》的這個遺漏還是有所裨益的。乙個傳說提到:山東省梁山縣銀山公社的石廟村,即當年的石碣村。
村東有個四墳坑,當地老鄉講述,這就是阮氏另四位兄弟的埋葬地。老鄉們說,阮氏兄弟原是七人,以打魚為生,又具有豪俠的性格。兄弟七人不堪漁霸的殘酷剝削和官府的橫徵暴斂,聯合眾漁民進行反抗。
結果遭到官府、漁霸的鎮壓。於是他們鋌而走險,抗官府、殺漁霸、劫富濟貧,同前來清剿的官兵對抗。在一次鏖戰中,七兄弟中四人戰死,只有小。
二、小五和小七逃脫。事後,漁民們便把犧牲的阮氏四兄弟葬在四墳坑裡。這個傳說的可信程度還是有的,不過卻有乙個疑點:
雖有四兄弟戰死,那三個活口,官兵是絕對不會放過的,會時時前來緝拿的。後來這三兄弟又怎能在石碣村待下去,直到吳用撞籌才上梁山呢?
另乙個傳說曰:阮氏三雄原是一胎所生的孿生兄弟。母親早喪,家境貧寒,長到十幾歲還沒取個名字。
一次老父患病,聽郎中說要吃一種叫「泥裡鑽」的鯰魚才能治好。三個兒子聽說此事,冒著嚴寒,潛入水底各摸來一條鯰魚。阮老漢要三個兒子將魚都稱一稱。
結果是一條二斤,一條五斤,一條七斤。老漢就按魚的重量為這三個孿生的兄弟取名字,因此他們三人也就分別叫做阮小。
二、阮小五和阮小七。這則傳說雖然有些離奇,但是頗有趣味。不過這裡面還是有點問題。《水滸》第十五回「吳學究三阮撞籌」中吳用在阮小。
二、阮小七的陪同下找阮小五時,書中這樣寫道:
劃到乙個去處,團團都是火,高埠之上有七八間草房,阮小二叫道:「老孃,五哥在麼?」那婆婆道:「…出鎮上賭去了。」
這一段就說明阮氏三雄的母親還健在,而且一直跟著阮小五生活,這就有矛盾了。傳說中說父親健在,《水滸》里根本未提阮氏三兄弟父親之事,這又平添了些是非了。
水滸傳中阮氏三雄是哪幾位?他們家兄弟哪去了?
6樓:q加25453863我
阮小。二、阮小。
五、阮小七三兄弟,是梁山泊旁邊石碣村人,個個武藝出眾,敢赴湯蹈火。高俅等幾次攻打梁山泊,阮小二兄弟率水軍大出風頭,建立奇功偉業。宋江攻打方臘時,阮小二率水兵襲擊南軍水寨,遭南軍火排襲擊,阮小二正要跳水逃跑,被掛鉤搭住,他不願受辱,自刎而亡。
阮小七,綽號「活閻羅」,是梁山英雄中第三十一條好漢,梁山水軍八員頭領第六位。阮小七在阮氏三雄中年紀最小,跟隨兩個哥哥行走江湖,幹下了許多驚天動地的大事。黃泥岡和晁蓋等用藥酒麻倒青面獸楊志,劫了生辰綱。
潯陽江上救宋江,打敗官軍。梁山泊裡駕舟踏浪,先打敗何濤,再打敗高俅,水中的功夫,令梁山好漢們刮目相看。他與童猛一起駐守梁山泊西北水寨。
受招安後,阮小七被封為蓋天軍都統制,未及數月,因穿著龍袍戲耍被剝奪官職,貶成平民。阮小七就和老母親回梁山泊石碣村打魚去了, 六十壽終。阮小五的結局 隨宋江徵方臘時戰死。
7樓:首暢郎凌雪
分別是立地太歲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閻羅阮小七。阮小二阮小五在徵方臘時戰死阮小七辭官仍回老家打漁為生後病死。
《水滸傳》中的阮氏兄弟一共哥兒幾個?
乙個傳說提到 山東省梁山縣銀山公社的石廟村,即當年的石碣村。村東有個四墳坑,當地老鄉講述,這就是阮氏另四位兄弟的埋葬地。老鄉們說,阮氏兄弟原是七人,以打魚為生,又具有豪俠的性格。兄弟七人不堪漁霸的殘酷剝削和官府的橫征暴斂,聯合眾漁民進行反抗。結果遭到官府 漁霸的鎮壓。於是他們鋌而走險,抗官府 殺漁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