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紋枯病的症狀,水稻紋枯病形成原因有那些?

2025-03-30 05:15:22 字數 3284 閱讀 2708

1樓:楊嵌渝

又稱雲紋病。苗期至穗期都可發病。葉鞘染病 在近水面處產生暗綠色水浸狀邊緣模糊小斑,後漸擴大呈橢圓形或雲紋形,中部呈灰綠或灰褐色,溼度低時中部呈淡黃或灰白色,中部組織破壞呈半透明狀,邊緣暗褐。

發病嚴重時數個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規則狀雲紋斑,常致葉片發黃枯死。葉片染病 病斑也呈雲紋狀,邊緣褪黃,發病快時病斑呈汙綠色,葉片很快腐爛,莖稈受害 症狀似葉片,後期呈黃褐色,易折。穗頸部受高舉哪害 初為汙綠色,後變灰褐,常不能抽穗,抽穗的戚碼秕穀較多,千粒重下降。

溼度大時,病部長出白色網狀菌絲,後匯聚成白色菌絲團,形成菌核,菌核深褐色,易脫落。高答臘溫條件下病斑上產生一層白色粉黴層即病菌的擔子和擔孢子。

2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主要為害葉鞘,葉片次之,嚴重時可侵入莖稈並蔓延至穗部。

1)葉鞘。葉鞘近水面處產生暗綠色水漬狀小斑點,後漸擴大呈橢圓形,似雲紋狀,常多個融合成大斑紋。條件適宜時,病斑邊緣暗綠者蘆色,**灰綠色,擴充套件迅速。

天氣乾燥時,邊緣褐色,**草黃色至灰白色,可導致植株倒伏或整株枯死。

2)葉片。慧伍。

葉片症狀與葉鞘病斑相似,後呈汙綠色枯死。

3)穗部。穗頸上的病斑汙綠色。潮溼時病部可見白色蛛絲狀的菌絲體,後期菌絲首碧帶體集結形成菌核,黏附在病斑上,易脫落。

溼度大時,以上病部長有白色蛛絲狀菌絲及扁球形或不規則形的暗褐色菌核。後期在病部還可見白粉狀黴層。

水稻紋枯病形成原因有那些?

3樓:呵呵哈哈哈

水稻紋枯病和稻瘟病、稻曲病並稱水稻三大病害。對水稻的影響僅次於稻瘟病,排在第二位。

水稻紋枯病為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水稻的葉鞘,進而使葉片乾枯。使水稻秕粒增多,出公尺率下降,嚴重影響水稻的產量和品質。

水稻紋枯病發病原因主要有三種。

01.水稻紋枯病屬於積年性病害。水稻紋枯病形成菌核,脫落後落入田中,是下季水稻主要菌源。頭年發病較重的地塊兒,第二年易於感病。

物理防治對策:水耙地後,在稻田下風頭打撈菌核,帶出田外銷燬。

02.水稻紋枯病菌萌發適應高溫高溼的條件。28℃~32℃,溼度90%以上時發重最重。

物理防治對策:水稻田水層管理以淺溼為主,淺溼幹相結合。

03.水稻生長鬱閉,通風透光性差,植株組織柔嫩易於發病。

物理防治對策:

物理防治對策:

1.合理密植。

2.氮肥施用不要過多過晚,增施磷鉀肥。

3.分櫱末期控制無效分櫱,基本苗數達到預期及時曬田或者烤田。

水稻分櫱末期至始穗期,葉片緊簇,通風透光不良。這一時期是水稻紋枯病的高發期,要抓緊藥物防治。特別是要保護好水稻植株上部的三個功能葉片不受嚴重感染。

這三個功能葉片決定水稻的產量和品質。

水稻分櫱末期至始穗期要噴施兩到三次化學藥劑防治紋枯病的發生。

以前生產上常用防治水稻紋枯病的化學藥劑主要有井崗黴素和多菌靈。井岡黴素主要起保護作用。

水稻紋枯病是從植株下部開始發病,逐漸向上部葉片蔓延,藥劑很難噴施到植株下部。所以用井崗黴素防治時藥劑需水量較大。生產上很難達到用水量要求。

水稻紋枯病對多菌靈已經產生抗藥性,防治效果不明顯。

現在防治水稻紋枯病正在探索使用新型藥劑。筆者推薦使用瑞士先正達公可生產的殺菌劑「愛苗」(30%苯醚甲環唑+丙環唑),德國拜爾公司的殺菌劑「拿敵穩」(25%肟菌酯+50%戊唑醇)和國產殺菌劑「滿穗」(24%噻呋醯氨)。

這三種藥劑防治水稻紋枯病的效果都達到90%以上(井岡黴素的防治效果為65%左右)。而且這三種藥劑均能夠兼防水稻其他多種病害。同時具有調節水稻生長的作用。

防病的同時達到水稻增產的作用。

4樓:東風歌學長

1、感染了病菌,所以水稻會有枯萎的狀態2、空氣的溼度過大,接近90%的話就容易引起紋枯病,且溫度較高同樣不適宜3、不合理的田間作業,施肥過度等。

5樓:君王的孤獨

水稻紋枯病是危害水稻產量極大的病害,而且發病廣泛,是南方水稻常見的病害,種植水稻的稻農都會遇到,而且發病具有迴圈性水稻紋枯病發病的原因主要是,病菌菌核在土壤,和染病的水稻莖杆及雜草中越冬後,遇到合適的溫度,溼度再次進行侵染的,水稻紋枯病發病的條件,是溫度高溼度大,就會大面積繁殖再次侵染新的植株,高氮會侵染嚴重,一般是從水面部莖杆開始侵染,逐漸向上漫延至上部莖葉,稻穗,染病地塊會使稻穀不成實,千粒重下降,秕穀很多,嚴重的正株枯死,致使水稻質量和產量嚴重下降,給稻農造成很大損失。

6樓:樂清

1.水稻紋枯病的病原菌喜愛高溫高溼的氣候,因此在溫度開始公升高,溼度也在公升高的時候,就是水稻紋枯病開始流行的時候。

2.由於溼度過大可能會導致水稻紋枯病的發生,灌溉太多水,使田地溼度過大。

水稻的紋枯病都有哪些症狀表現?怎樣防治效果最好?

7樓:網友

水稻紋枯病,又叫雲紋病、花稈、爛腳瘟,高溫高溼條件下易發病,是一種土傳病害。病原體可存留在土壤中或寄生在作物、雜草的殘株上過冬,來年繼續侵害水稻。致病菌進入水稻植株後,能迅速傳播擴充套件,最終使全株發病,危害極大。

水稻紋枯病主要侵害葉鞘和葉片,後期嚴重時可侵害莖稈與穀粒,造成結實率與粒重降低,甚至稻株倒伏枯死。患病後,先在水面附近侵害葉鞘,出現水漬狀和斑點,並逐漸擴大形成紋狀大斑,隨後蔓延到葉片甚至植株,致使葉鞘乾枯、葉片枯死、結實受阻甚至全穗枯死!

採用配方施肥技術,使水稻前期不披葉,中期不徒長,後期不貪青。灌水做到分櫱淺水、夠苗露田、曬田促根、肥田重曬、瘦田輕曬、長穗溼潤、不早斷水,要掌握「前淺、中曬、後溼潤」的原則。

8樓:汪小喵

水稻紋枯病主要影響葉鞘和葉片,後期嚴重時可影響莖稈和籽粒,導致結實率和粒重下降,甚至水稻倒伏死亡。發病後葉鞘侵入到水面附近,出現水漬和斑點,逐漸擴大形成大的橫紋斑,然後蔓延到葉片甚至植物,導致葉鞘乾枯,葉片死亡,座果受阻,甚至整個穗部死亡!可以施足基肥,追肥,早施,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採用配方施肥技術,使水稻前期不落葉,中期不雜草叢生,後期不貪綠。

灌溉要做到分櫱淺水,苗足開田,曬田促根,肥田重幹,稀田輕幹,溼穗,早斷水,必須掌握「先淺後中幹,後溼」的原則。

水稻紋枯病的發生有哪些規律?

9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水稻紋枯病的發生規律:水稻紋枯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病原為瓜亡革菌。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菌絲體在病殘體或田間雜草上越冬。

來年春天,飄浮於水面的菌核萌發出菌絲侵入稻株近水面處的葉鞘中並形成病斑,以後從病斑上再長出菌絲及菌核可再侵染其他部位和植株,使病情進一步擴大。在高溫(30攝氏度左右)高溼下,菌核的形成周期為10天左右。

高溫高溼多雨,種植過密,偏施氮肥,長期深灌,都有利於發病。

水稻紋枯病特效藥哪個好

己唑醇 井岡 己唑醇 井岡 蠟芽菌 戊唑醇等對水稻紋枯病的防治效果都很突出。在水稻分櫱盛期即水稻封行前 紋枯病暫未發病或發病初期 每畝用10 己唑醇40毫升 營養葉面肥粒粒寶30毫升對水20 30公斤,或在水稻分櫱末期即水稻封行後 紋枯病進入快速擴充套件期 每畝用10 己唑醇55毫升 營養葉面肥粒粒...

水稻倒伏的症狀,水稻秧苗倒伏原因

在水稻栽培過程中,經常發生不同程度的倒伏,常見的有兩種 一種是基部倒伏,二是折稈倒伏,前者是水稻倒伏的主要現象。採用配方施肥技術,合理施用氮 磷 鉀肥,防止偏施 過施氮肥,必要時噴灑惠滿豐 高美施 每m用 ml,對水稀釋 倍噴葉 次或促豐寶 型活性液肥 倍液。氮磷鉀 矽 科學平衡施肥,才能達到優質高...

水稻缺鋅的症狀及施肥技巧有哪些?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之中,對於水稻的種植我們是非常關心的,因為水稻就是我們的糧食,如果我們沒有糧食了,我們人類是很難去生存下去的,但是相信大家在種植水稻的過程中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那就是水稻直接缺鋅會導致相應的症狀發生,而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通過相關的症狀去判斷水稻是不是缺鋅而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