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魚總是貼在魚缸邊不動應該喂什麼藥

2025-03-28 05:20:23 字數 4055 閱讀 9710

1樓:網友

魚有病真的很難治好,因為病魚的體質都是很虛弱,如果用藥不當的話魚病會更嚴重。魚病主要是水質長期不好引起的,就好像人一樣如果長期生活在空氣不好的環境裡也是很容易有病。水清晰並不等於水裡無氨毒,要養好魚關鍵的是過濾,過濾就是過濾魚便,水裡的毒素都是魚便產生的,也只有把魚便的氨除掉才能保持水體的穩定和清晰,魚也才能健康而少病。

如果缸裡缺少硝化菌的附生面積,硝化菌是很少的,也就不能及時遊啟處理魚便了,水體的氨含量就高,魚長時間生活在有氨毒的水體裡,體質會慢慢變得虛弱就很容易受到水裡病毒的侵害。有些危害不是一下就顯示出來,而是有乙個積累的過程,這一般是從體質較弱的魚開始。永清過濾或纖瞭解一下,這過濾系統有自動清理衫磨仿魚便的功能,會有幫助的。

2樓:小陸會計

不要動不動就下藥,建議先用提高水質的方法,血鸚鵡身體強壯,一般來說是不需要用藥的。

3樓:

我的也是,不過後來買了幾條鯊魚,就動了,並且鸚鵡魚把我的所有孔雀魚吃了。

4樓:網友

毒藥,最好拿老鼠藥。

鸚鵡魚在角落裡立著是怎麼回事

5樓:匿名使用者

你觀察一下,看看老魚是不是老欺負新魚,有沒有追祥缺咬新魚,鸚鵡魚對領地意識非常強。二是可能受老魚欺負,害怕躲在角落裡,對缸內環境熟悉了不是缺氧表現,很難容下其他新魚,一旦飼養一段謹棗辯時間以後,一是對新環境陌生,鸚鵡膽小,很正常。鸚鵡是群居魚類。

不要假山之類的東西,那會使它更膽小的!

熟了就好,如果反應很好,可以用手嚇嚇它,開始不合群完全正常新魚到家三天不餵食,體色變白完全沒有問題,魚因為不適應,沒的話都沒有關係!巖沒。

你說的情況屬於正常情況,在換環境時,說明很健康。鸚鵡膽小。

只需要注意有沒有潰爛外傷,切忌。

鸚鵡魚在魚缸角落裡不動怎麼回事,怎麼解決

6樓:馬大姐種地

受驚:鸚鵡魚的膽子比較小,如果受到驚嚇,就會出現在缸底不動的情況。這時不需要刻意**,只需要等它們自行恢復即可。

水溫低:它們在角落不動也有可能是因為水溫太低,飼養者需要將水溫提公升到25℃以上。水質差:

它們在角落不動還罩嫌有可能是因為水質太差。這時需要給它們換水,並且開啟過濾鬧悶猛系統,保證水質清潔。 <

1、原因:鸚鵡魚天生膽子比較小,如果周圍環境嘈雜或魚缸液橋內的裝飾物太多,都會導致它們受到驚嚇。

2、解決辦法:鸚鵡魚受驚後飼養者需要先保持周圍環境安靜,如果它們受驚的情況比較嚴重,可以用黑布把魚缸蓋起來,然後等它們自行恢復。

1、原因:也有可能是水溫太低引起的,鸚鵡魚是熱帶魚,喜歡偏高一點的水溫。如果水溫過低,會影響它們的活動量。鸚鵡魚一直躲在缸底,也是因為缸底的水溫會比上層的高一些。

2、解決辦法:飼養者需要緩慢的將水溫提公升到25℃以上,然後保證水溫恆定。鸚鵡魚大約幾個小時就可以恢復。

1、原因:如果魚缸內的水質太差或酸鹼度不合適,也會使鸚鵡魚出現趴缸不動的情況。因為水質太差會影響水中的溶氧量,也會使鸚鵡魚出現活動量減少的情況。

2、解決辦法:飼養者需要每天換水,但是換水的量不能太大,控制在總水量的三分之一即可。還要安裝過濾器,不僅可以保證水質清潔,還可以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鸚鵡魚不吃東西只趴在缸底怎麼辦?

7樓:

都是喜歡躲藏不見人的,所以可以餓它們2天,不要開魚缸燈,不要嚇它們,慢慢讓魚適應環境後會慢慢變好的。另外新入缸的魚過水後,最好把水溫提高到30度,一星期後再調回25-28度即可。培養鸚鵡的膽子可以少餵食,然後每次餵食前輕輕拍打缸壁,這樣時間久了形成條件反射一聽到聲音就會遊動找食物了。

再者就是混養1-2條體型比鸚鵡略大一點點的地圖,帶動它們游泳。體型一定比鸚鵡小,要略大但不能太大弊模答,否則會杯具的,兩種魚會廝殺的,小了鸚鵡會群攻把地圖弄死,太大會把鸚鵡弄死的。二:

如果突然出現這種情況,那肯定是缺氧水質差的問題了。鸚鵡魚的呼吸功能很差,需要水質很好,水中富氧才行。所以養鸚鵡魚過濾系統必須強大,養碼虧魚密度要適中,要及時給魚缸清理魚便,魚缸內要有充氧幫浦持續工作。

過濾系統要培養硝化細菌24小時運作。冬季每5-7天換水,夏季每4-6天換水,每次換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為困好的水溫溫差最好在1度以內的水,可保持租慧鸚鵡體色的良好。

鸚鵡魚不遊動在缸底是怎麼回事

8樓:春光生活百科

溫度過低:鸚鵡魚在缸底不遊動有可能是溫度太低導致的,它們喜歡溫度偏高的環境,當溫度過低,它們的活動量就會降低。

受驚:還有可能是受驚導致的,鸚鵡魚的膽子比較小,容易受到驚嚇,受驚以後它們就會躲在缸底不動。

缺氧:也有可能是缺氧導致的,它們對氧氣的需求量較高,當魚缸內的溶氧量不足時,它們就會沉在缸底不動。

1、提高水溫:鸚鵡魚在缸底不遊動,飼養者需要將水溫提公升到28℃左右。只要溫度穩定,它們就可以正常活動。

2、保持環境安靜:飼養者還要保持周圍環境安靜,等待鸚鵡魚自行恢復。在恢復期間,飼養者還要保持水溫和水質穩定。

3、打氧:飼養者需要安裝乙個氧氣幫浦,並且持續給魚缸內打氧,這樣才能保證水中的溶氧量充足,避免出現沉底不活動的情況。

鸚鵡魚躲在角落裡不動怎麼辦

9樓:鄉村西施

<>鸚鵡魚是非常敏感、膽小的,如果魚缸中的裝飾物太多,它就會躲起來。所以最好把裝飾物拿走或是放一些在角落裡,飼料撒在魚缸中間,它就不會老是想要躲起來了。還有可能是水質問題,鸚鵡魚比較喜歡新水,衝源每天需要換一些新水進去。

另外,鉛肢它是熱帶魚,缸裡的溫度最好不要低於25度。

鸚鵡魚總是在魚缸底部躺著怎麼回事

10樓:網友

鸚鵡魚copy總是在魚缸底部躺著,是失衡症的表現,是魚漂出了問題,導致魚無法正常遊動,翻肚在水的表面漂浮,或是在水中翻著遊動。

血鸚鵡魚由於是人工雜交品種,所以遺傳性狀極不穩定,最常見的表現就是失衡症的高發,除了購買時注意挑選外,沒有好的**方法。

血鸚鵡俗稱紅財神、財神魚。其全身鮮豔通紅,有著胖嘟嘟的體形和柔柔的鰭條,顏色紅彤彤,十分討喜,成年體長15-20釐公尺,體副寬厚,體呈橢圓形。幼魚期體色灰白,成年魚體體態臃腫,粉紅或血紅色。

血鸚鵡強健壯碩,幾乎什麼都吃,像人工餌料、薄片、顆粒、紅蟲、豐年蝦、水蝨等等。因其食性廣且總是吃個不停,加之它們對水質的適應力極強,要養活它們很容易。

血鸚鵡魚雖然能夠產卵,但是不會孵化,因為血鸚鵡魚是兩個種類的魚雜交而來,是沒有生殖能力的。母魚就算產卵也無法孵化。

11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這種情況,是失衡症的表現,是魚漂出了問題,導致魚無法正常遊。

動,翻專肚在水的表面漂浮。

屬,或是在水中翻著遊動,一般這種疾病是因為,你的水中長期溶氧量低導致的,或是你買回來時,這個魚就已經有病了,但是不是很嚴重,沒有翻著遊,只是在你買回來時適應階段,水中溶氧缺乏,導致病情加重,所以就得了失衡症了。還有就是水溫過低,也會導致這種情況的發生。不過一般情況下家庭養殖,由於水溫過低導致失衡症的很少。

這種病沒有有效的**方法,一般就是給足氧氣,靜養,如果輕微的,可以恢復正常,但是恢復的比例很小。好了以上是給你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也希望你多多學習養魚知識,我相信你有一天也會成為養魚高手的,加油!

鸚鵡魚躺在缸底怎麼辦

12樓:雲南新華電腦學校

方法/步驟。

鸚鵡魚總是在魚缸底部躺著,是失衡症的表現,是魚漂出了問題,導致魚無法正常遊動,翻肚在水的表面漂浮,或是在水中翻著遊動。因為是雜交魚的原因,這個在只有在挑選的時候注意。

這種情況馬上換水3分之一,之後每天換水5分之一。現在加入2瓶蓋硝化細菌,之後1天1瓶蓋。持續乙個星期。

3還有我估計是水黴病,老三樣**,全缸黃粉消毒。

13樓:申恆酈英縱

水有腥味或混濁就應該換水!可能感冒或病毒,簡單的方法是:拿個小盆或小瓢,5——10%的淡鹽水,水溫應該和魚缸裡的差不多,把小魚兒放裡面,浸泡15-20分鐘,每天早晚各一次。

應該可以好起來!馬上試試看!

14樓:網友

病了就治,死了就扔。不知道怎麼了就檢測水質。

鸚鵡魚總把魚缸裡的石頭往地方堆,鸚鵡魚總把魚缸裡的石頭往乙個地方堆

太正常了。養鸚鵡最好用裸缸。石子不僅會阻礙水流,而且還會積存魚bb,破壞水質。要知道缸裡主要汙染源就是魚bb。我的魚缸裡有小石子作為底沙,可是鸚鵡魚喜歡叼底沙,總把魚缸弄的乙個乙個的坑。是不是不用管他們呢?一般養鸚鵡都是裸缸,也很舒心 那我就說說放東西的壞處吧 內 不用管 這是鸚鵡的天性 和羅漢等魚...

鸚鵡魚被石頭卡住了怎麼辦,鸚鵡魚總把魚缸裡的石頭往乙個地方堆

養鸚鵡魚通常都是裸缸,不建議在缸中認假花草和石頭,一則假花草有毒,二則石頭下面藏回便便,答 用手試下把魚救出來,把石頭撤走。最好是裸缸飼養。鸚鵡魚為什麼要弄開缸底的石子,挖出乙個坑?還久置那個坑?挖坑乙個是鸚鵡喜歡玩。地圖也是。產卵鸚鵡是在缸壁上產的,不要管,鸚鵡的卵是不會活的。淡橙色的卵。像小公尺...

為什麼養鸚鵡魚要用裸缸,裸缸養的鸚鵡魚,魚缸背光,老長綠藻,清過一次缸,換水又長,請教高手怎麼辦。

養任何品相鸚鵡魚都建議裸缸餵養,鸚鵡魚排便多,非裸缸容易造成魚便沉積,時間久了影響水質,進而對魚很不好。裸缸養的鸚鵡魚,魚缸背光,老長綠藻,清過一次缸,換水又長,請教高手怎麼辦。我用迷信的復方式來回答制你一下.可能是風水問題bai.看看你家的排水的du地方,是不是有什麼zhi東西檔了.反正我老家那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