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於念時 從彼處沒 還生人中 得宿命念 是什麼意思

2025-03-27 17:00:12 字數 2871 閱讀 3582

1樓:因緣法

意思是:即刻從生起唸佛名號的時候,從這個地方不見,投生人道之中,並且有記憶宿命的智慧。

此語譽拆出自《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複次曼殊室利。若有眾生。不識善惡。

惟懷貪惜不知惠施及施果報。愚痴少智無有信心。多畢虛悉畜珍財勤勞守護。

見乞者來心生不喜。設不獲已行惠施時。如割身肉深生吝惜。

復有無量慳貪有情積集資財。然於自身尚不能用。況當供給父母妻子奴婢僕使及來乞者。

彼諸有情從此命終。生餓鬼中或傍生趣。

由昔人間曾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故。雖在惡趣還得憶念彼如來名。即於彼沒生在人中。得宿命智念畏惡趣苦不手乎樂欲樂。好行惠施讚歎施者。所有財物無慳吝心。」

自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求翻譯

2樓:網友

佛法學習。

請聽淨空法師講的《認識佛教》《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地藏經》《無量壽經》

體方法師講的《解脫之道》《阿含經》《心經》《金剛經》

簡豐文居士講的《楞嚴經》《圓覺經》《楞伽經》《六祖壇經》《三祖信心銘》

母音老人講的《拈花錄》

聖一法師講的《金剛經》《六祖壇經》

我空間主頁有個三慧禪房的鏈結,就都有了。

阿彌陀佛。

3樓:網友

般若文海有大德的開示。

4樓:網友

第乙個薄伽梵是佛子,第二個薄伽梵指世尊,白是「告訴、向……說」的意思,曼殊室利指文殊菩薩。

後面的意思是:有些不好的眾生「不識善惡,惟懷貪吝」。而我對於「諸惡事」「皆起慈心,無損惱意及嫌恨心,各各歡悅,於自所受生於喜足」所以「彼諸惡事悉不能害」,「一切展轉」「利益安樂」。

《藥師經》裡說為「像法轉時」諸有情故,此「像法轉時」,說法很多。請問,其它佛經是否也如此設定範圍?

5樓:大眉猛

這種說法是後期形成的「大乘佛教」所分的。原始佛教中沒有這種說法。佛法真理是超越時空,國界,種族,永遠契理契機,放之四海而皆可行的。

沒有所謂的為哪階段的眾生,只有因眾生根機不同,佛陀說出相應的法,但這都是方便說,引導說。終極真理亙古不變,沒有拘限。如果因時間關係,佛法變質了,有所謂哪個時期的法,哪個階段的法,那就不叫佛法,不叫真理。

佛法也不侷限於佛教,法是法則,規則,譬如風雨雷電的形成規律,何曾隨時間而變?諸如成住壞空,無常無我,何曾改變?

我是乙個不懂感情的人,這可能跟我家裡環境有關,家長比較強勢,請問我要怎麼樣才能變得懂感情

6樓:村姑進城為什麼

學習換位思考,學習感恩!學習珍惜!

我們還有沒有可能

7樓:來自蜈蚣塔翩若驚鴻的雞蛋花

影響天氣的主要鋒面是冷鋒:如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國的寒潮、冬春季節出現的沙塵暴。

墮地獄念什麼滅罪

8樓:莫極

墮胎是大罪,但是您有心懺悔,的確是很好。

您可以持頌《地藏經》《阿彌陀經》《藥師經》三部最為常見的經典。

彼諸有情。從此命終。生餓鬼界。或傍生趣。由昔人間曾得暫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故。今在惡趣。暫得憶念彼如來名。即於念時。從彼處沒。還生人中。」

如是愚人。自行邪見。復令無量俱胝(zhī)有情。

墮大險坑。此諸有情。應於地獄傍生鬼趣。

流轉無窮。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便舍惡行。

修諸善法。不墮惡趣。設有不能捨諸惡行。

修行善法。墮惡趣者。以彼如來本願威力。

令其現前暫聞名號。從彼命終。還生人趣。

得正見精進。善調意樂。便能捨家。

趣於非家。如來法中。受持學處。

由此可見,念「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就可以不墮地獄、餓鬼、畜生三道。

如果您有時間,可以按照我提供的流程進行乙個法會,十分適合在家居士自己做:

1.《大悲咒·十小咒》

2.《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3.《地藏經》

4.《阿彌陀經》

5.《藥師經》

6.《三皈依》(您自己皈依,也要幫助您墮去的孩子皈依)7.《延生偈·迴向偈》

這樣子做,並且誠心懺悔,必定可以不墮惡趣!

願您如願!

9樓:

懺悔,真心懺悔。如果不懺悔,念什麼都沒用。

南無阿彌陀佛。

10樓:慧運居士

首先要真心的懺悔自己的過錯,再念經或是念佛迴向給墮胎的孩子,願他離苦得樂往生淨土。念地藏經或是地藏王菩薩的名號都是可以的。阿彌陀佛!

11樓:網友

念大悲咒,當夢到觀世音菩薩來摩頂為您證即時。

對佛法、氣功感興趣嗎?請參考「法迄巴」貼吧。

12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為了滅罪而罪滅,是內心懺悔而罪滅。想想無辜的小孩,是否真的感到有愧?

關於墮胎一事,《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講得極為詳細,相信你看完就知道怎麼做了。

13樓:網友

,《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

14樓:匿名使用者

消災滅罪的無上法寶——阿彌陀佛。

15樓:網友

勤修四正斷。(一)為除斷已生之惡,而勤精進。(二)為使未生之惡不生,而勤精進。(三)為使未生之善能生,而勤精進。(四)為使已生之善能更增長,而勤精進。

懺悔已作之過。

建立善功德,迴向怨親債主。

16樓:張輝

多念《地藏經》迴向給墮胎嬰靈。還有初。

一、十五去寺院多為墮胎嬰靈做超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