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體詩韻中上聲二十一馬,去聲二十二禡同韻?

2025-03-24 04:20:19 字數 1505 閱讀 9478

1樓:浪prime漫

為了使古詩字句協調,增強意境感,當然,達到一定水平,就算不這樣,也可以將詩寫的很好。

聲律啟蒙中的一東,二冬等是什麼意思

2樓:

《聲律啟蒙》中一東、二冬、三江這些,數字代表聲調的次序,而漢字代表韻部。

平水韻(也叫「詩韻」)依據唐人用韻情況,把漢字按照平、上、去、人四個聲調劃分成106個韻部。每個韻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絕詩用韻,其韻腳的字必須出自同一韻部,不能出韻、錯用。

其中第乙個聲調平聲,因為平聲的字較多,故分為上下兩個部分。

一東中的東韻,是上平聲中的第乙個韻部;二冬的冬韻,是上平聲中的第二個韻部;而下平聲的「一先」、「二蕭」中的先韻、蕭韻,則是下平聲中的第。

一、二個韻部。其餘的以此類推。

東」叫韻目,即這個韻部的代表字。

東韻中包含有許多字,它們的共同點便是韻母相同(當然是指隋唐五代兩宋時期的讀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個句號之前的那個字,即風、空、蟲、弓、東、宮、紅、翁、同、童、窮、銅、通、融、虹等 15字,儘管在現代漢語中的韻母並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屬於東韻,如果是作格律詩,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韻。

學習這些,是為了方便做格律詩時的時候押韻準確,使詩文念起來更加優美有韻味。

關於古詩的用韻問題

3樓:殘月棲鴉

古時的漢字讀音與現在普通話讀音有不一樣。用自己方言念下,有時候是壓的。

4樓:手機使用者

古音和今音的讀法有些不同呀。古詩大多用的平水韻:

例如無和於是同韻--專。

上平:七虞。

古體詩是不是沒有任何限制?

5樓:

韻律、平仄、長句短句之類都是 古體詩的要求。

近體詩反而更寬鬆。

6樓:孤獨的大王

韻律、平仄、長句短句之類。

7樓:網友

當然不是,其實要求三美。

古詩在押韻上有什麼講究?

8樓:悅讀

聲調上有。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9樓:無魂之仙

古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種。

押韻一般首句除外的偶數句尾字,古體詩一般押仄韻;近體詩多數押平韻,以平水韻為依據。

10樓:七月雨

哈哈,我給你說點簡單的吧,根據我的積累,五絕和七絕都是四局,前兩句和最後一句(最後乙個字)必須押韻,如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就分別是:光、霜、鄉。押ang。

又如王翰的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分別是:杯、催、回。押ei或ui(一樣)。

至於律詩,每一句最後一字都必須壓。

古體詩與近體詩屬於詩歌嗎?什麼是古體詩和近體詩?

古體詩,是指唐代以前的詩歌。近體詩,指唐代開始出現的律詩。古體詩之一,例如 詩經 體或曹操的 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古體詩之二,例如漢代樂府詩,以 孔雀東南飛 為例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

現代人為什麼不盛行寫古體詩詞,現代人為什麼寫不出古人那種詩?

大家學寫古體詩詞用些古語模傷一下未嘗不可,但決不能是方向或主流,其語言一定要現代化,否則寫出的東西只能是 假文物 古體詩詞不要說是現在,即使是在唐詩盛行的時代,就連杜甫也是懷才不遇,窮困潦倒,那麼就更不用說現在了。中國的古體詩,只是因為現代人說的是白話,所以鮮有人寫古體詩了。乙個是學識上的限制,能力...

膝上型電腦上聲音突然變小是為什麼

不是有個 fn 的功能鍵嗎?然後在本的鍵盤上找喇叭的圖示按鍵,一般都是方向鍵吧,還有的是專門有聲音調節的按鍵,按住 fn 鍵再按聲音大 小的鍵調節就可以了。驅動安裝出現問題,或者更新了不匹配的。1 可能是自己本身對於電腦的設定有誤呢?其實電腦的右下角有乙個喇叭的圖案,裡面有聲音選項的設定,裡面有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