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用斑馬線作人行橫道?

2025-03-23 00:35:23 字數 2753 閱讀 2834

1樓:匿名使用者

市街道人行橫道上的一條白線,又叫斑馬線。斑馬線源於古羅馬時代的跳石。早在古羅馬時期鬧公升的龐培城的一些街道上,車馬與行人交叉行駛,經常使市內交通堵塞,還不斷發生事故。

為此,人們便將行人路與馬車道分開、並把行人路加高,還在靠近馬路口的地方砌起一塊塊凸出路面的石頭--跳石,作為指示行人過街的標誌。行人顫陵可以踩著這些跳石,慢慢穿過馬路。馬車執行時,跳石剛好在馬車的兩個輪子中間。

後來,許多城市都使用這種方法。19世紀末期,隨著汽車的發明,城市內更是車流滾滾,加之人們在街道上隨意橫穿,阻礙了交通,從前的那種跳石已無法避免交通事故的頻頻發生。20世紀50年代初期,英國人在街道上設計出了一種橫格狀的人行橫道線,規定行人橫過街道時,只能走人行橫道,於是倫敦街頭出現了一道道赫然醒目的橫線,看上去這些橫線像斑馬身上的白斑紋,因而人們稱它為斑馬線。

司機駕駛汽車看到這條條白線時,會自動減速緩行或停下,讓行人液洞老安全通過。斑馬線至今在街道上仍然隨處可見。

2樓:網友

斑馬線紋容易給人造成視覺錯誤(也就是說晃眼),容易引起駕駛員注意,及時停車.

行人不走斑馬線的處罰

3樓:陳樂年

法律分析:行人不走斑馬線的處罰如下:1、行人應當在行人路內行走,沒有行人路的靠路邊行走第八十九條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會被公安機關交警部門處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2、非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以扣留其非機動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一條 行人應當在行人路內行走,沒有行人路的靠路邊行走第八十九條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非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以扣留其非機動車。

行人不走斑馬線需要禮讓嗎

4樓:覃紅霞

法律分析:依據我國的法律,即使行人沒有走斑馬線也應當禮讓。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四十七條 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

機動車行經沒有交通訊號的道路時,遇行人橫過道路,應當避讓。

沒有斑馬線可以過馬路嗎

5樓:賈寶驊

不可以,行人通過路口或者橫過道路,應當走人行橫道或者過街設施;通過有交通訊號燈的人行橫道,應當按照交通訊號燈指示通行;通過沒有交通訊號燈、人行橫道的路口,或者在沒有過街設施的路段橫過道路,應當在確認安全後通過。不得在車輛臨近時突然加速橫穿或中途倒退、折返。

一、交通安全知識有哪些:

1、須在行人路內行走,沒有行人路的,須靠邊行走;

2、橫過車行道,須走人行橫道;

3、不準穿越、倚坐道口護攔;

4、不準在道上扒車、追車、強行攔車或拋物擊車;

5、列隊通過道路時,每橫列不準超過2人。兒童的佇列,須在行人路上行進。

二、橫穿馬路注意事項是什麼:

1、穿越馬路,要聽從交通民警的指揮;要遵守交通規則,做到「綠燈行,紅燈停;

2、穿越馬路,要走人行橫道線;在有過街天橋和過街地道的路段,應自覺走過街天橋和地下通道;

3、穿越馬路時,要走直線,不可迂迴穿行;在沒有人行橫道的路段,應先看左邊,再看右邊,在確認沒有機動車通過時才可以穿越馬路;

4、不要翻越道路**的安全護欄和隔離墩;

5、不要突然橫穿馬路,特別是馬路對面有熟人、朋友呼喚,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車已經進站,千萬不能貿然行事,以免發生意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八條 車輛、行人應當按照交通訊號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現場指揮時,應當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揮通行;在沒有交通訊號的道路上,應當在確保安全、暢通的原則下通行。

請問在人行橫道(斑馬線)前後20公尺範圍內都是斑馬線有效範圍嗎?

6樓:

摘要。對於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和行人間發生交通事故的,適用無過錯責任。非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機動車一方擔責。

非機動車一方有過錯的,同時,機動車一方沒過錯的,機動車一方仍要擔責,但是可以減輕相關責任。交通事故是由非機動車或者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擔責任。

因此,行人橫穿馬路有過錯,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

請問在人行橫道(斑馬線)前後20公尺範圍內都是斑馬線有效範圍嗎?

對於機絕野動車與非機動車和行人間發生交通事故的,適用無過錯責任。非機動車一方沒並消喊有過錯的,機動車一方擔責。非機動車一方有過橋弊錯的,同時,機動車一方沒過錯的,機動車一方仍要擔責,但是可以減輕相關責任。

交通事故是由非機動車或者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擔責任。因此,行人橫穿馬路有過錯,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

你說的是對的呢 斑馬線的有效範圍其實嚴格來說是三十五公尺。

行人不走斑馬線

7樓:鄒勇

法律分析:行人不走斑馬線造成交通事故的,行人也要承擔一部分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三十八條 車輛、行人應當按照交通訊號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現場指揮時,應當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揮通行;在沒有交通訊號的道路上,應枝粗旁當在確保安全、暢通的原則下通行。

第六十二條 行人通過路口或者橫過道路,應當走人行橫道或者過街設施猛橡;通過有交通訊號燈的人行橫道,應當按照交通訊號燈指示通行;通過沒有交通訊號燈、人行橫道的路凳粗口,或者在沒有過街設施的路段橫過道路,應當在確認安全後通過。

禮讓斑馬線有那些知識,什麼是禮讓斑馬線

禮讓斑馬線 不僅是一種交通規則,也是司機與行人 之間的一種社會互動關係。在人口流動迅速 異質性增強的現代社會,司機和行人通常都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 而對待陌生人的態度,正是社會文明的一面鏡子。儘管未曾謀面,司機和行人卻行走在同一條馬路上 司機 行人任何一方的角色扮演,都會直接影響到另外一方的出行品質和...

車輛在斑馬線起步時碰到了正準備走斑馬線的行人,車主下車後詢問行人說沒事就沒報警,萬一事後行人報警

他告你是要有證據的,如果他沒有證據你不承認就行。如果有證據可以調取監控的,那你更不用怕,因為你們現場和解的不是逃逸。年輕人的話應該沒問題。如果是老年人的話有可能會。沒有碰倒吧,只是但但碰到應該沒關係 車輛在斑馬線起步時碰到了在斑馬線行走的行人,車主下車詢問後行人表示沒事就沒報警,萬一事後行人報警?如...

斑馬線紅綠燈出現的時間,斑馬線紅綠燈出現的時間

19世紀初,在英國中部的約克城,紅 綠裝分別代表女性的不同身份。其中,著紅裝的女人表示我已結婚,而著綠裝的女人則是未婚者。後來,英國倫敦議會大廈前經常發生馬車軋人的事故,於是人們受到紅綠裝啟發,1868年12月10日,訊號燈家族的第乙個成員就在倫敦議會大廈的廣場上誕生了,由當時英國機械師德 哈特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