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家庭不要孩子,雙方老了之後怎麼辦?

2025-03-19 07:20:19 字數 4512 閱讀 5680

1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只要有錢那裡不能養轎唯老?就算有兒有女又如何?說不定到時候也指不上,孩子的壓力,父母的不忍,也許到時都不是我們能說的算的。

我覺得現在說養兒為防老過時了姿此。無論怎麼都要為自己存一筆養老金,為自己老有所依,為孩子減輕負擔。況且丁克家庭等真的老了,兩個人一起去敬老院,沒什麼不好,有人給做飯,有人給收拾屋子,兩個人一起散步,曬曬閉冊培太陽,也不錯。

2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去養老院。我以前沒有知氏孩子之前覺得丁克很好,現在毀談不這樣想了,孩子多可纖猛碰愛呀,沒有孩子的家不是完整的家。

3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去養老院,不過現在好多年輕時號稱丁克的夫婦,到一定歲數又改變主意要孩子了,真正丁克的太少。

4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去養老院,還可以請保姆,只要有錢,就會有解絕的辦法。

5樓:匿名使用者

只要自己會賺錢,有乙份穩定的工作,進國營企業拿退休費。多替自己存點錢,進養老院度過下半生~~

6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沒兒女,到時老了病了都沒人關心照顧。只能去養老院咯。

7樓:匿名使用者

住養老院啊,就算有孩子,老了以後又能怎樣?養孩子不是為了養老。

8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去養老院,以後的社會保障制度會更加健全的。

9樓:匿名使用者

只能去敬老院了吧,不然還能怎麼辦呢?

10樓:匿名使用者

估計只能住福利院了。有了寶寶,人生只會更完美。

11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了,老了可以去養老院呀!或者請保姆呀。

12樓:匿名使用者

只有去養老院或者肯接受你們的家庭,有錢還怕沒地方去。

13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的養老體制應該還可以的,如果你現在有養老金,老了之後也不會靠孩子的。

14樓:匿名使用者

去養老院吧,或者找個海邊一趴。

15樓:匿名使用者

只能賺足夠的錢 以後養活自己。

16樓:匿名使用者

養老院啊。拿錢就好了。

17樓:匿名使用者

就靠社會福利的,進養老院。

18樓:匿名使用者

有敬老院阿 說實在的,有孩子將來出國了或者不孝順不一樣麼。

19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的老人大多不靠子女養的,再說了,個人的生活觀不一樣,求同存異嘛。

20樓:匿名使用者

去養老院吧 但是還是會很孤單的。

21樓:匿名使用者

那就只有進養老院了呀,

22樓:匿名使用者

要是老了那天,就只能上敬老院嘍!

23樓:匿名使用者

老公有養老院,有社會保障,

24樓:匿名使用者

是啊 理解不鳥怎麼想的 寶寶那麼的可愛。

25樓:匿名使用者

呵呵這個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不過他們有經濟勢力的話,老了也不平啊。

26樓:匿名使用者

我不支援丁克家族---

27樓:匿名使用者

有錢沒關係,找個好的養老院就可以了。

28樓:匿名使用者

老了就去養老院唄。

29樓:匿名使用者

都進養老院了,他們的養老院裝置啥的都很好呢。

夫妻兩人都是丁克不要孩子,應該怎麼和父母交代?

30樓:山雞看社會

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跟他們坦白,不要以各種藉口拖著他們。這樣比直接告訴他們更難接受,只要夫妻二人不想生孩子,父母也沒有辦法硬著強迫。

01、坦白告訴父母可能一時間無法接受,但隱瞞更讓他們傷心謊言永遠比真相要傷人,除非能隱瞞一輩子。但生孩子這個事情上顯然做不到,一拖再拖只會被父母整天唸叨。婆婆也會覺得是兒媳不想生孩子,或者是沒有生育能力。

對他們坦白就是最好的辦法,可能會一時無法接受,但總比拖到最後讓他們失望強。丁克之所以不被老一輩人理解,是因為他們認為生而為人就要傳宗接代。年輕夫妻鐵了心不生孩子,就要拿出強硬的態度,哪怕會讓父母傷心一陣子,也要堅持自己的原則。

只要兩個人不想生,父母再怎麼逼迫都沒有用,總不能以死相逼。

02、夫妻之間選擇丁克要慎重考慮,父母是過來人,他們懂得沒有後代的心酸父母那關不算難,真正難過的就是丁克夫妻本身。在選擇丁克之前最好是慎重考慮,比如晚年能不能接受沒有孩子的生活?別人家燈火通明一家團聚,自己家只有夫妻倆大眼瞪小眼。

退休生活鄰居帶孫子,丁克夫妻只能到處遊蕩。別說退休後可以到處旅遊,真正到了七老八十的年紀,想出遠門都異常困難。父母之所以反對兒子當丁克,就是知道老人晚年沒有孩子陪伴的悽慘。

年輕人要能接受這些弊端,當丁克也不是不行。最起碼前半輩子不會有經濟壓力,不用考慮養孩子要多少錢,賺多少錢都是花在自己身上。跟有孩子的家庭相比,生活質量確實後很大區別。

但後半輩子就沒有那麼快樂,有些丁克一族就後悔當初的愚蠢決定。看著身邊的人個個都兒孫滿堂,家裡卻只有老伴和自己,冷冷清清。

03、決定過丁克生活,就要承擔沒有孩子在身邊照顧的後果最後強調一點,年輕時候決定要過丁克生活,到老年就不要後悔。世上也沒有後悔藥,在選擇不生孩子之前,可以去養老院看看,去了解這些老人怎麼生活的。可能老年生活不需要為生活費擔憂,但生病住院時候總得有人照顧。

這個時候估計很多人都覺得有幾個孩子是真的很有必要,我在醫院看望父親時候就見過乙個老人住院無人照顧,他確實是有點錢,24小時請護工,可護工始終不是家人,他是為了錢照顧病人,不會像兒女一樣能無微不至的看護。他就經常唸叨,如果有兒子就不會那麼淒涼,生病都沒人管。

31樓:忘川河畔遇蘇顏

就直接告訴父母自己的選擇,雖然父母可能會期待孩子,但是如果夫妻自己的主意比較正,不會被父母左右,選擇丁克也是可以的。

32樓:一一邊邊

可以把自己真實的想法和父母說清楚,理由一定要充分,讓父母知道,畢竟今後的生活應該由你們兩人自己決定,不應該因為孩子而帶來煩惱。

33樓:網友

我覺得談不上交代,時代已經不一樣了,現在的社會已經和以前的社會大不相同,有了更多的生活方式,但是可能老一輩的人不容易接受,如果夫妻二人決定丁克,一定要經常和老人家溝通,多和他們說說這樣做的好處,讓他們瞭解你們的想法,支援你們的想法,這不叫交代,這叫理解。

34樓:evr的救贖

對於傳統家庭,夫妻丁克,父母決定是不允許的,對於現代人思想開放,很多夫妻選擇丁克不要孩子,首先應向父母表明想法跟立場,關於夫妻倆人不要孩子的主要原因要征服父母。

35樓:嘉寶寶是我的

父母肯定會傷心的,因為老人都有傳宗接代的理念,新潮的觀點他們多半難以接受,建議當他們開心的時候說吧,在這之前都做鋪墊。

36樓:不要讓我發呆

最好還是跟父母坦白,先下手為強。跟父母深入交流,據理力爭,也許父母就能夠同意你們的做法。

丁克家庭老了以後怎麼辦?

37樓:榮榮和平

我感覺結了婚一定要生孩子,這樣子才是最幸福的家庭,最幸福的夫妻,年輕的時候不生孩子,那麼就是丁克家庭,老了之後只能夠住養老院了!

年輕時不要孩子,老了之後住養老院,養老院的潛規則是什麼呢?曾坦敬餘經採訪過無數個護工,答案驚人的一致:

第一,被養老院的工作人員怠慢。

沒有子女的老人到了晚年,住進養老院之後,通常都會被工作人員怠慢。其實我們自己就可以想出來這是為什麼,乙個孤寡老人,沒有子女,也不是工作人員的親生父母,他們怎麼可能會照顧得盡心盡力呢?而且就算是欺負老人,老人也無可奈何,因為背後沒有子女撐腰。

如果年輕時生育子女,哪怕子女不那麼優秀,哪怕子女不那麼孝順,讓滾但此時子女仍是老人最堅強的後盾靠山。

第二,如果晚年身體不好,大多會被拒收。

其實像普通的養老院能夠接收的老人,大多也都是身體硬朗,能夠自己照顧自己的。因為如果老人身體不好,自己都不能夠顧上自己,需要他人的照顧,這種吃力的事情,即便花錢也不見得有人願意做。並且身體弱,萬一在養老院出了什麼事情,養老院也是要承擔責任的。

所以,他們為了不多事,對於晚年身體不好的老人,大多都會拒收。

第三,被養老院的其他老人欺負。

丁克老人在養老院被老人欺負是件很常見的事情,人都是有攀比心理的,老人在養老院生活稿逗本來就是一件比較憋屈的事情,所以看到有比自己還慘的丁克老人,心理難免會有一點安慰。但是與此同時他們也會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所以自己把自己捧得很高,在那些條件艱難的丁克老人面前表現出優越感。甚至仗著自己有子女,背後有人,理直氣壯地欺負。

丁克夫妻老了會怎樣?丁克家庭老了以後怎麼辦?

丁客在意思是雙收入,無子女的兩口之家。在西方已經不算什麼新鮮事物了,中國出現丁客則是近十年的事。如今京 滬 穗等大城市的丁客家庭已經超過了 將來或許會更高。無論是有意亦或無心為之,他們都是中國第一代丁客,開創了一種嶄新的家庭模式。每個選擇丁克家庭的緣由千差萬別,不全是因為他們不愛孩子或者不願承擔責任...

不要孩子的丁克族,是不是自私的表現?

我覺得確實是自私的表現,因為我們人類有繁衍的義務和責任,要不然人類無法獲得更久的生存,不要孩子的人就是違反了他們的本性和責任。並不是自私的表現,他們只不過想讓自己活得更灑脫。就算他們有了孩子,他們也認為自己不能夠很好的照顧孩子。不是。現在的人們的生活壓力很大,在沒有足夠的物質基礎之前,不生育孩子可能...

發嫂素顏現身沒孩子依舊樂觀,丁克家庭到底是否幸福?

發嫂素顏現身沒孩子依舊樂觀,歲月雖然在發嫂臉上留下了痕跡,但是依然能看出發嫂一直很樂觀。中國的傳統是傳宗接代,認為要留下自己的後代繼續繁衍,但是隨著人們觀念的轉變,也有很多家庭選擇了丁克,即使沒有要孩子,很多丁克家庭依然過得很幸福。現在的社會生平水平比以前好了很多,但是也伴隨著各種各樣的生活壓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