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edison·不服
富士s200
松下fx180
富士f85三款都採用大ccd,成像好。
富士的supper ccd rxr成像技術畫質優。
松下的徠卡認證鏡頭是一流的。 佳能ixus105也不錯,我一直都相信佳能,**效果不錯,很清晰。而且外觀也還可以。你可以拿新機多拍幾張放在電腦裡看效果。
全黑一張纖伍 全白一張 有沒有黑斑亮巧和亮敬豎鍵點。
數位相機什麼時候開始有?
2樓:網友
世界上第一臺數位相機誕生於1975年,只有1萬畫素。真正到商業用途的數位相機誕生,是在1991年。
數位相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1951年賓·克羅司比實驗室發明了錄影機(vtr),這種新機器可以將電視轉播中的電流脈衝記錄到磁帶上。到了1956年,錄影機開始大量生產。它被視為電子成像技術產生。
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ccd晶元」的研究與開發,1969年,貝爾實驗室率先發明瞭ccd器件的原型。
ccd陣列是由噴氣推進實驗室於1972年研製成功的,尺寸是100*100像元。
1975年,在美國紐約羅徹斯特的柯達實驗室中,世界上第一臺數位相機獲取的第一張數碼**,影像行業的發展就此改變。
1988年富士與東芝在科隆博覽會上,展出了共同開發的,使用快快閃記憶體卡的fujixs(富士克斯)數字靜物相機「ds-1p」,在這前後,富士、東芝、奧林巴斯、柯尼卡、佳能等相繼發表了數字相機的試製品:如佳能rc-701、卡西歐vs-101、富士ds-1p、富士ds-x、東芝mc2000等。
1991年柯達試製成功世界第一臺數位相機,東芝公司發表40萬畫素的mc-200數位相機,售價170萬日元,這便是第一臺市場**的數位相機。
3樓:
1975年,在美國紐約羅徹斯特的柯達實驗室中,乙個孩子與小狗的黑白影象被ccd感測器所獲取,記錄在盒式音訊磁帶上。這是世界上第一臺數位相機獲取的第一張數碼**,影像行業的發展就此改變。
賽尚(steven sasson)1973年碩士畢業後即加入柯達,成為一名應用電子研究中心的工程師。1974 年,他擔負起發明「手持電子照相機」的重任。次年,第一臺原型機在實驗室中誕生,他也成為「數位相機之父」。
這個專案的目的是不用膠片來拍攝影像,其原型產品只有1萬畫素(100x100),每個畫素4位灰度,成像非常粗糙。談到那段歷史,賽尚還記憶猶新:「在當時,數位技術非常困難,ccd很難控制,a/d轉換器也很難製造,數碼儲存介質難於獲取,而且容量很小。
當時沒有pc,回放裝置需要量身定做。這些難點讓我們用了1年的時間才安裝完這臺相機。」
數位相機對當時的柯達而言是乙個很小的專案,由於決定採用數碼方式,所以相機中沒有太多移動的機械,賽尚和兩個技術工程師就完成了這個專案。在選擇可以移動的數碼儲存介質時,賽尚希望其儲存量可以與35mm膠捲的拍攝數量差不多,所以最後採用了通用的卡式錄音磁帶,基本可以儲存相當於乙個膠捲的30張**。「很多技術在當時是非常新鮮的,這臺原型機的電路板可以開啟,一邊拍攝,一邊調整。
賽尚彷彿又回到了實驗室中。
呵呵,從網上查到的。
4樓:斛季高莘
什麼時候有的不清楚,我只知道02年市場就有賣的了。大概兩三百萬畫素吧。
買 數位相機,購買數位相機
長焦相機 長焦數位相機指的是具有較大光學變焦倍數的機型,而光學變焦倍數越大,能拍攝的景物就越遠。一些鏡頭越長的數位相機,內部的鏡片和感光器移動空間更大,所以變焦倍數也更大。主要特點 長焦數位相機主要特點其實和望遠鏡的原理差不多,通過鏡頭內部鏡片的移動而改變焦距。當我們拍攝遠處的景物或者是被拍攝者不希...
買數位相機幫,買數位相機幫推薦
我剛買的佳能,我來說下佳能的吧 佳能系列的推薦a530,1300多點,優勢是500萬畫素 足夠 1 2.5的ccd感光 標準 支援部分手動功能,iso最高800,廣角端達到f2.6 相對比同級別的其他相機僅達到f2.8,a530可以控制景深達到虛化背景的目的 如果想省點銀子可以考慮a430,1000...
怎麼樣買數位相機,如何購買數位相機
到商店 用人民幣購買。但有幾個問題需要注意 1 感測器,無論cmos還是ccd,畫素數並非唯一的標準,實際上除了畫素數之外,更應該重視類似高感光表現,讀取速度等等方面的效能,更高的畫素數只是給你乙個有更多後期裁切餘地的大尺寸檔案,而更好的高感光表現則可以讓你記錄下某些極限狀況下的影像,畫質好壞且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