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嬴姓,為顓頊帝高陽氏之後裔。堯時,皋陶曾擔任大理(掌管刑獄的官)的職務,其子伯益被賜為嬴姓,後子孫歷三代世襲大理的職務,其子孫按照當時的習慣,以官為氏,稱理氏。理氏改為李氏的說法有兩種。
一種說法是:商紂時,皋陶後裔理徵,在朝為官,因直諫得罪了商紂王,而被處死,其妻契和氏帶著兒子利貞逃難時,因食李子充飢,才得以活命,故不盯核稿敢稱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種說法是:
據《姓氏考略》記載,周之前未見有李氏,自從有老子姓李,名耳,為利貞的後裔,因祖上世代為理官,理、李兩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為氏。顯然,李氏是始於李耳稱姓的。
出自他族改姓。三國時,諸葛亮平哀牢夷後,賜當地少數民族趙、張、楊、李等姓。鮮卑氏有複姓叱李氏,漢化凱孝後,改為漢字單姓李氏。是為洛陽李氏。
出自他姓改李氏。據有關資料所載,唐開國元勳有諸將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氏坦麻氏、鮮于氏等16氏,因立功從唐國姓,賜予李氏。
2樓:匿名使用者
在某些南韓人眼裡,世界都是他們的。所以,還是不要相信了~
3樓:匿名使用者
南韓人就愛說中國名人是他國的,其實都是假的,他們在吹牛。
4樓:匿名使用者
南韓人都是我們的後代。
唐朝李氏是哪族人?
5樓:網友
唐朝的皇族李氏屬於隴西李氏的一支。隴氏李氏自漢代以來就非常出名,西漢時期出現了象李廣、李陵這樣的名將。而且李廣的族弟李蔡在漢武帝時期一度出任丞相。
不過,在李陵投降匈奴以後,隴西李氏在**上開始沉寂,但是卻一直是地方上的豪族。五胡十六國時期,出身於隴西李氏的豪族李丙建立了西涼,他遙奉東晉為正朔,被封為酒泉公。不過他對內是稱王的,死後諡號為武昭王,所以他又稱西涼武昭王。
可是西涼政權僅存兩代,就被周邊政權滅掉。西涼武昭王后裔輾轉投奔了北魏。北魏孝文帝改革,開始確立門閥等級。
當時隴西李氏的領袖李寶雖受孝文帝的寵信,他成功把太原王氏策化成北方四大名門之一,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卻沒有讓聲望地位都比太原王氏顯貴的隴西李氏名列其中,李寶為此十分鬱悶。還有一說,孝文帝確定閥等級時,各大名門望族都趕去洛陽討封,結果隴西李氏連夜趕到洛陽還是晚了,所以隴西李氏又被當時人譏笑為「馳李」。隴西李氏雖然沒有名列當時四大名門之列,可是在地位恩寵方面並不比四大名門差。
他們數代與鮮卑皇室和貴族通婚,成為熾手可熱的一大望族。在北周、隋朝兩代,李淵家族都是皇親國戚。李淵的母親是隋文帝獨孤皇后的親妹妹。
李淵與隋煬帝楊廣是姨表兄弟。
6樓:匿名使用者
李唐的皇帝應該是甘肅省靜寧縣治平鄉的鮮卑族人,鮮卑姓,大野。
7樓:老曹老操
未何不明事理的人這麼多,是鮮卑沒有錯,唐為了統治中國特意說自己是隴西李氏,實際上我們都知道李虎本身就是乙個受重用的歸化鮮卑**。
唐朝李氏是漢人嗎?
8樓:喻夢雲
唐朝李氏是具有鮮卑族血統的漢族人 李世民家族與胡姓通婚,如唐高祖李淵的皇后為竇氏(魏孝文帝曾改胡姓為竇氏),李淵的父親曾娶獨孤氏為妻,李世民的皇后為長孫氏。連續三代的母系均為胡姓,可證明李世民先世絕非漢族。 由上可見,李世民家族血統中確有少數民族基因。
但是,考證李世民家族的民族問題不是寫本文的目的,民族是乙個歷史社會範疇,而不是乙個種族生理範疇。李世民家族在長期的民族同化過程中已經漢化了,即使李世民家族的血統中有少數民族的成分,但他們始終是以漢族統治者的身份從事政治活動,民族問題也沒有在任何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政治生活。相反,正是這個具有少數民族血統的李世民,開創了中華民族的一段輝煌的歷史,建立了影響世界的「貞觀之治」。求採納。
9樓:斯銀蹇丹紅
唐朝的李家有很大一部分是胡人血統,是混血種。李淵祖父李虎是漢族,但妻子梁氏是胡人。其子本身已可疑,其妻獨孤氏是胡人。
他們的兒子李淵的妻子竇氏是鮮卑族胡人,唐太總身上至少有四分之三胡族血液,他妻子長孫皇后是拓拔氏,也是胡人,可見,高總身上漢血成份很少了。
10樓:這傷狠美
父系是漢族,母系也基本上漢化了的鮮卑族,鮮卑血統已經不太純,李世民的民族自然是隨父系的,但不可否認其身上有鮮卑人的血統。 曾祖父--李虎(南北朝時的西魏柱國大將軍,漢族,曾被賜予鮮卑姓大野氏)祖父--李昺(南北朝時的北周驃騎大將軍,漢族)祖母--獨孤氏(南北朝時的西魏柱國大將軍獨孤信之女,鮮卑族)父親--李淵(隋朝太原留守,漢族)外祖父--竇毅(南北朝時的北周上柱國,原為紇豆陵氏,鮮卑族)外祖母--宇文氏(南北朝時的西魏柱國大將軍宇文泰之女,鮮卑族)母親--竇氏(鮮卑族).
唐朝李姓詩人,請問唐朝李姓詩人都是有那些
11樓:不曾明瞭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綿州昌隆縣(今四 川省江油市)人,被後人譽為「詩仙」。
李紳(772—846),字公垂,亳州譙(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唐代宰相、詩人。
李嶠(644年-713年),字巨山,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唐代詩人。
李益(約750—約830),字君虞隴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唐代詩人。
李賀(約西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有「詩鬼」之稱的唐代著名詩人。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原籍 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晚唐著名詩人。
李群玉,澧州人,唐代詩人。
李頻,字德新,睦州壽昌人,唐代詩人。
李郢,字楚望,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
李約,字在博,一作存博,唐宗室詩人。
唐代姓李的詩人有哪四個?
12樓:寇蓉鼐控
唐代姓李的詩人有:李白、李賀、李商隱、李紳。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賀:(西元790-816年)是中唐著名的詩人,字長吉。福昌(今河南宜陽)人。
又是從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的乙個代表者。他詩歌的主要內容是懷才不遇的苦悶,風格幽冷悽婉。寫過《楚辭》等。
李商隱:唐代著名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
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代表作有:《樊南甲集》,《樊南乙集》,《玉溪生》,《賦》,《文》
李紳:(772—846),漢族,字公垂,亳州譙(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
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炙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
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南韓人學漢語么,南韓人學漢語麼
你好!我是中文系的南韓學生。我們上高中學的時候一般學習漢字。可是跟你們想像那樣的漢語不一樣。我們南韓古代的時候也用漢字的。你們說得漢語課就是外語課程。上高二的時候自己選擇。每個學校有點不一樣,可是一般有中文,法文,日文什麼的。可是這個時候學習的都是基礎的東西。我是高中的時候學習日語的,可是上大學的時...
孔子是南韓人嗎
不是。孔子是商人,而商人又是東夷的一支。但是東夷很複雜,它又分為好多部族,而且分布很廣泛,從江淮地區到朝鮮半島,都有廣泛分布。甚至後來建立秦朝的秦國王室也是屬於東夷人,早期居住在蘇北魯南地區。朝鮮人的先祖三韓人就是東夷的一部。東夷人有個共同的特徵就是崇拜鳥,與炎黃集團崇拜龍很不一樣。東夷人崇拜的鳥後...
南韓人氣歌謠是直播還是錄播,南韓人氣歌謠音樂中心等是提前錄好的還是現場直播的?
人氣歌謠的組合表演是錄播的,但是最後公布第一的時候是直播的。人氣歌謠是週日的放送,然後早上藝人就會到達現場分組進行彩排和錄製,最後通過電腦之類的把它們合在一起成為一場完整的人氣歌謠。然後每組歌手自己的部分錄製完了就可以回休息室休息,這段休息的時間是基本可以自由活動的,但是等到了下午錄製的節目放送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