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股城網客服
因為稅法的計稅基礎和會計的計稅基礎不同,非同一控制下固定資產採用公允價值模式,稅法認的是賬面價值而且不包括相應的減值損失,採用公允價值會計賬面價值大於計稅基礎會產生遞延所得稅負債。計提減值準備和計提折舊的方法不同也會產生差異。
根據新《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第4條之第4款和《企業會計準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第3條的規定,應視同以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而取得長期股權投資,應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一般應為評估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相關資產的評估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具體處理應為借記「長期股權投資——成本」,貸記「固定資產」等相關科目,差額借記「營業外支出」或貸記「營業外收入」。
1、資產評估增值後,相應調整有關資產的賬面價值。
借:固定資產。
貸:資本公積—資產評估增值準備。
貸:遞延稅款。
2、假設該企業將增值部分綜合調整。稅法規定綜合調整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0年。該企業按10年平均分攤計入應稅所得額。每年調整的會計分錄均為:
借:遞延稅款。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借:資本公積—資產評估增值準備。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轉入。
3、設企業採用據實逐年調整。稅法規定需要分別計算按評估增值後的資產價值計提的折舊或攤銷的費用大於按原賬面原值或者價值計提的折舊、攤銷費用後的差額。調整分錄為:
借:遞延稅款。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借:資本公積——資產評估增值準備。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轉入。
2樓:尚寧大詞
你好!因為計稅基礎未變。
我的你還滿意嗎~~
遞延所得稅資產與固定資產等資產不同,不應計提減值準備,從而也不涉及減值準備轉回的問題。()
3樓:考試資料網
答案】:×答案解析:資產負債表日,如果未來期間很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利益御耐,應當減記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以後,繼後期間根據新的環境和情況判斷能夠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利用該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使得遞延所得稅資產包含的經濟好拆簡利益能夠實現的,應相應恢復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友褲麵價值。
如果企業持有的固定資產評估增值了,這部分是否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
4樓:蘇州智為銘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六條規定,企業的各項資產包括固定資產、生物資產、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投資資產、存貨等,以歷史成本為計稅基礎。前款所稱歷史成本,是指企業取得該項資產時實際發生的支出。企業持有各項資產期間資產增值或者減值,除***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可以確認損益外,不得調整該資產的計稅基礎。
因此,企業在固定資產持有期間發生評估增值,除***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可以確認損益外,不得調整該資產的計稅基礎。同**估增值不涉及該固定資產的所有權轉移,則不需要計入收入繳納企業所得稅。
5樓:網友
固定資產評估增值,在沒有變現或變賣的時候是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的,只有變現才需繳納所得稅。
當月固定資產應計提的折舊額,為什麼「當月固定資產應計提折舊額 上月固定資產計提的折舊額 上月增加的固定資產應計提的月折舊額 上月
題目的意思如下 2月份增加的固定資產,題目給出折舊額,但是2月增加,2月不提折舊,所以10000元的折舊應該在3月份開始計提,同理,2月減少的固定資產,應該當月減少當月計提 即2009年2月份應計提的折舊是 95000 120000 25000 2月份減少固定資產應計提折舊額為21 000元 200...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是否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不確認。購買日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視為購買日資產重估增值,由於並沒有真正實現,計入資本公積。公允價值亦稱公允市價 公允 指熟悉情況的買賣雙方在公平交易的條件下所確定的 或無關聯的雙方在公平交易的條件下一項資產可以被買賣的成交 在購買法下,購買企業對合並業務的記錄需要運用公允價值的資訊。確定方式 1 有...
請問一下固定資產報廢怎麼做會計分錄啊?
賬面轉出報廢機床。借 固定資產清理。借 累計折舊。貸 固定資產 機床。 支付清理費。借 固定資產清理。貸 銀行存款。 殘值收入。借 銀行存款。貸 固定資產清理。 結轉清理淨損失。借 營業外支出。貸 固定資產清理。固定資產沒到年限報廢的分錄是 報廢固定資產轉入清理時,借 固定資產清理 轉入清理的固定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