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黑暗裡的回憶
端午節。端午節快到了,說起端午節的習俗各地都不一樣,但總的想法都是一樣的。在我們家鄉每到此時就會有很多習俗,比如門口插艾、吃煮雞蛋煮大蒜,講究一些的家庭是吃粽子、吃炸水餃、然後就是在手腕腳腕上系五彩繩,脖子上掛香布袋,鼻子、耳朵、肚臍抹雄黃酒。
端午節的前一天大人們就到地裡拔回一些艾插在門上,聽老年人說,端午節拔回的艾殺菌驅邪效果最佳,把艾插在門口上,既起到殺菌作用,又能避邪驅鬼魅。現在在城裡,一到這個時候一些山區的農民就會在野地裡拔一些艾到城裡賣給城裡人賺錢,我記得小時候,我們家鄉的坡坡嶺嶺上到處長的都有,到了端午節你在地裡檢一些長的又粗又壯的艾拔下來,拿回家插在門上就行了。
關於吃粽子、雞蛋、大蒜,小時候我們也不知道什麼用意,後來我才明白主要是紀念屈原。據《讀齊諧記》載,屈原五月初五投汩羅江,人們聽說後競相划船來救他,但為時已晚,人們為了緬懷他,每到這一天,就會向江裡投煮熟的雞蛋、大蒜和用竹筒裝著的江公尺,讓屈原的在天之靈享用,以寄託人們對屈原的敬仰之情。但投進江裡的江公尺常常被蛟龍偷吃,有乙個聰明人就把江公尺包進棕葉裡,再用五彩線捆上,蛟龍害怕這種東西,就不敢再偷吃了。
後來人們為了求富祈祥,就用竹葉或者葦葉包成各種各樣的粽子,從而演變成了一種求富祈祥的風俗。
關於佩戴香包、抹雄黃酒習俗。小時候聽老年人說是為了避邪,其實不然,據《帝京歲時記勝》記載:五月初,女人們剪「彩」疊「福」,用軟布裁製成「老壽星」、老虎、蒜頭等小包包,包裡裝上香草、薄荷、楊杞枝、艾草等中草藥,給小孩帶上,有的家庭用中草藥製成雄黃酒,抹在小孩的鼻子上、耳朵上、肚臍上,主要都是防止夏天毒蟲的侵襲。
端午節佩戴香囊的習俗由來已久,早在春秋戰國時代,人們就佩戴芳香藥物以祛除不祥和防止汙濁氣味的侵襲,《楚辭。離騷》:「扈江離御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另據書載,漢代疫癘流行,「溫氣毒癘,千戶滅門」,人們用薰草等7種藥物,製成香囊「佩之可以癘」,由此可以看到,古代人們佩戴芳香藥物香囊,與當時防癘流行有一定的關係。
另據現代有些專家研究稱,佩戴藥物香囊能改善人的免疫狀態,能起到預防感冒的作用。所以民間習俗都有一定的出處,它是勞動人民智慧和實踐的結晶,也記錄著中華民族在長期歷史程序中形成的價值觀念和審美理念。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見證,也為中華民族的文明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樓:啟發智慧的鑰匙
今天正好是星期六。我正在睡懶覺,忽然聞到一絲香味。我問媽媽:
這鍋裡整的是什麼?」媽媽笑而不答。 等它們熟了,我才知道是粽子。
我問媽媽今天是什麼節日?」.後面你應該知道。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700字左右!
3樓:匿名使用者
縷夏日的陽光從五月的眼中溢位,濺滿寧靜的林梢。喜悅的蟬鳴,編織著端午節祥和而具有詩意的希望。輕輕一咬,我便品味到了兩千三百多年的詩風,是甜的風俗,是鹹的歌謠,是古香古色的「離騷」。
粽子的尖角,在大地上任意揮灑,一夜之間,書寫了多少誘人的情節。剝開層層竹葉,粽子的核心分明是裹著楚風蜀雨荷香月色的九篇長歌。顆顆晶瑩的公尺粒,串串奼紫嫣紅的傳說,千年夢中的汩羅,浣洗不盡楚大夫巍然的遺風。
問天?問地?皆不語。
深淺不一的腳印,巍巍高冠青袍紫帶的遠遠背影,誰嘶啞的喉嚨,滑進一滴蒼老的哭泣?五月,端午的馨香,為茫茫荒原鍍滿可人的溫柔。歲月在風的日子裡慢慢咀嚼著沉重的往事,冰清玉潔的瞳孔被輕描淡寫。
屈指一算,兩千三百多年過去了,多麼耀眼的輝煌都已腐朽,而您,一位被逐流放的詩人,一些看似顛狂夢囈的詩句,卻被包在那尖尖的粽子裡,留給後世永遠品嚐,品嚐出酸甜苦辣,品嚐出高山大海,品嚐出日月光輝……點評:由粽子牽引出的情思穿越千古,只溯那個楚風颯颯的年代,讓我們又看到了那個峨冠博帶的背影,聽到了震顫宇內的天問。詩一樣的語言,營造出詩一樣的意境,小作者駕馭語言的能力令人動容。
初中端午節的作文
4樓:爽口又飄然的小海鷗
關於端午節作文。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很期待過端午節。誘人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長長的公尺粒煮得泛黃,裡面包了豆沙或棗子的陷。公尺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四角倔強的翹著,可愛極了。
包粽子的葉子上沾滿了水,也沁入一點公尺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滿嘴便充滿了公尺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的餡兒。餡兒甜甜的,有了公尺,這種甜也不膩了;公尺中融入了棗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滿嘴「小鬍子」,媽媽見了笑我是隻「大臉貓」。我卻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頭舔舔公尺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外婆會笑著看著我,慢慢挪動步子於床前,從枕邊的針線筐中取出幾個香囊。那時外婆還只有我乙個孫輩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會有五六個外婆做的香包。這些香包各式各樣,在我記憶中,似乎沒有重樣兒的。
外婆那時手還很巧,會做很多種圖樣。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陽、月亮、星星的;還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無論做什麼,就像什麼,雖說沒達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絕不比路邊買的那些差。
雖然我並不怎麼喜歡香包的那種味道,但那無疑是我那時的最好飾品。猶如天花亂墜。小姨看著我,笑我臭美。我才不管她說什麼,依然「孤芳自賞」,跑去媽媽面前玩了。
現在物是人非,我穿過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長大了,表弟已經七歲,外婆也去世很久了。我們家端午節的習俗只剩下了「吃粽子」。沒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長著,一天又一天。
但有時心裡卻十分空洞,越臨近端午,越是如此。
懷念我親愛的飾物——外婆充滿愛意的香包。
5樓:一幕e暮
你可以查一下2010年吉林省的中考作文,題目是端午的味道。
初中端午節的作文
6樓:網友
我印象中的端午節。
我生在離成都只有八十多公里的乙個小村裡,我那裡屬於丘陵地帶,從小到大,在我的印象裡我們那裡的端午節一定要喝雄黃酒(在頭一年將中藥雄黃浸泡在酒瓶裡,到了第二年端午節就可以用喝),小孩還要在額頭擦一點雄黃酒.同時在當天中午自家要煮吃鴨蛋,記得小時候每年我們都要吃2個,因為我家條件不好,平時是很少有機會吃到蛋的,那時的我挺喜歡過這節,因為不光可以吃鴨蛋,還要吃粽子,雖然從小到大我都沒有看到過我媽包粽子,但是我們姐弟倆卻從來沒有少吃一次,每年都是吃外婆送來的.
記得我家剛建完房子的那一年,由於家裡的儲蓄全用完了,還欠了不少債,父母只好從節約上出發,那一年,我婆也到小姨家去過節了,我想肯定吃不了,結果鄰居家的大媽專給我們姐弟倆送來幾個,從那以後我對粽子和鴨蛋總是百吃不大厭,甚至到了現在,我都愛吃這兩樣食品,條件好了,我也工作了,有能力購買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了.也就是在去年,我蘇州乙個朋友結婚,去她家才真正第一次看到包粽.因為她們那裡有一種習慣,結婚時要吃粽子.
還有一次,那是在我過生日的時候,我乙個人在外地讀書,那天我特想吃粽子,就去超市裡買了幾個粽子和鴨蛋,同時請我同學吃,她們還笑我說,那有這樣過生日的人呀,太對不起自己了,同時也說我小氣,不請她們吃大餐.而今天也是我的生日,我卻不能吃到粽子,雖然有太多好吃的東西,以及禮物,但是,從內心來說我還是想吃個粽子.可是沒有會請我吃,所以我昨晚專門去買了粽子,做為自己送給自己的生日早餐。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有關端午節的作文1000字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 午日節 重五節,五月節 浴蘭節 女兒節,天中節 地臘 詩人節 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
關於端午節作文,關於端午節作文800字
端午粽飄香 今天,是乙個喜氣洋洋的日子,大家知道是什麼日子嗎?對了就是劃龍船,吃粽子的那個端午節啦 我今天和媽媽爸爸一起為了慶祝端午節,就來到了中山公園散步.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 重 五 端五節。早在周朝,就有 五月五日,蓄蘭而沐 的習俗。但今天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
有關端午節的來歷,關於端午節的來歷
端午節,又稱為五五節,是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個節日的由來是相傳戰國時。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乙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 防疫祛病 避瘟驅毒 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端午節又名端陽節 重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