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一是酒令越行越長。有的一令長達幾十字,甚至近百字。如:
首令)古有劉更生,今有張更生,手中拿著金 剛經,不知是胎生,是化生,還是卵生?
答令)古有趙子裡,今有李子裡,手中拿著一本刑法志,不知是二千里,是二千五百里,還是三千里?
二是酒令越行越巧。行令者把語法、修辭、邏輯等許多技巧都用上了。如:
首令)兩火為炎,此非鹽醬的鹽。既非鹽醬的 鹽,如何添水便談?
答令)兩日為昌,此非娼技之娼。既非娼之 娼,如何開口便唱?
答令)兩土為圭,此非烏龜之龜。既非烏龜之 電,如何添卜為卦?
三是行酒令越來越普遍。酒令不僅行於官宦文豪大雅之堂,也行於茅店酒肆村野之間。既有雅令,也有俗令。雅者勝於詩聯,俗者近於白話,真可謂雅俗共賞了。
如雅令:首令)好好好,賈島醉來非假倒。
答令)行行行,劉伶飲盡不留零。
答令)漫漫漫,解結酒後全瀉盡。
又如俗令:首今)十五的月亮國又圓, 過了十五少半邊。
天上的星星鬧烘烘, 烏雲遮天冷清清。
答令)桌上的燒餅圓又圓, 吃掉幾口少半邊。
上面的芝麻鬧烘烘, 吃完以後冷清清。
古人飲酒時的行令指什麼
2樓:哲哥聊歷史
行令也就是行酒令,漢族民間風俗之一,是酒席上的一種助興遊戲,一般是指席間推舉一人為令官,餘者聽令輪流說詩詞、聯語或其他類似遊戲,違令者或負者罰飲,所以又稱"行令飲酒"。
酒令是一種有中國特色的酒文化。飲酒行令,是中國人在飲酒時助興的一種特有方式。酒令由來己久,最早誕生於西周,完備於隋唐。
酒令對酒禮的變革、豐富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它不僅是佐酒助興、活躍宴席哪罩的重要手段,更是使中華文化入於酒,而為之「酒中的文化」。據歷史記載,最早的酒令是輔助「禮」的工具,後來才發展為佐酒助嫌野興、賓主盡歡的李者鬧方法,甚至成了勸酒、賭酒、逼酒的手段。
古人飲酒時的行令指什麼?
3樓:網友
行令或者行酒令,漢族民間風俗之一,是酒席上的一種助興遊戲,一般是版指席間推舉一人為權令官,餘者聽令輪流說詩詞、聯語或其他類似遊戲,違令者或負者罰飲,所以又稱"行令飲酒"。酒令是一種有中國特色的酒文化。飲酒行令,是中國人在飲酒時助興的一種特有方式。
酒令由來己久,最早誕生於西周,完備於隋唐。
酒令對酒禮的變革、豐富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它不僅是佐酒助興、活躍宴席的重要手段,更是使中華文化入於酒,而為之「酒中的文化」。據歷史記載,最早的酒令是輔助「禮」的工具,後來才發展為佐酒助興、賓主盡歡的方法,甚至成了勸酒、賭酒、逼酒的手段。
古人喝酒愛用酒令,古代酒令有什麼講究?
4樓:冬菇烏冬麵
一、我國古代文人雅士飲酒很講究飲人、飲地、飲候、飲趣、飲禁、飲闌。
飲人相飲者應當是風度高雅、性情豪爽、直率的知己故交。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知」。
飲地飲酒場所以花下、竹林、高閣、畫舫、幽館、平疇、名山、荷亭等地為佳。
飲候選擇與飲地相和諧的清秋、新綠雨、雨霽、積雪、新月、晚涼等最富詩情畫意之時飲酒。
飲趣以聯吟、清淡、焚香、傳花、度曲、圍爐等烘托氛圍,提高興致。
飲禁包括苦勸、惡謔、噴穢等,避免飲酒發生不愉快的事情。
飲闌酒之將盡,可以相以依韻賦詩,或相邀散步,或欹枕養神,或登高,或垂釣。鄭板橋有對聯曰:「酌量飲酒;放膽吟詩。」□荔夫。
二、飲酒禮儀: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動作,表示敬意,接著把酒倒出一點在地上,祭謝大地生養之德,然後嘗廠酒味,並加以讚揚令主人高興,最後仰杯而盡。
酬--主人要向客人敬酒,酢--客人要回敬主人,敬酒時還有說上幾句敬酒辭,旅酬--客人之間相互也可敬酒,行酒--依次向人敬酒,避席--敬酒時,敬酒的人和被敬的人都要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為度。
沒想到古人喝酒就有這麼多講究,怪不得現在酒桌上有那麼多講究,搞得不懂的人好不尷尬。現在我們不僅沿襲了很多古代的飲酒禮儀,而且更加豐富化了。如果有機會好好請教經常喝酒的人。
古人說的酒令,到底是什麼?
5樓:知道**
酒令,實屬民間風俗。是飯局上的有助酒興的遊戲,有一人為發令官,其他的人聽令輪番說出詩詞、歌賦,成語或其他,違令的人罰喝酒,酒令最早誕生於西周,完備於隋唐。
酒令有雅令和通令之分,顧名思義,雅令就是高雅的酒令,多流行於文人墨客。雅令形式很多,花樣不少,但必須圍繞這個「雅」字,凡古今典故、詩辭歌賦、琴棋書畫酒、陰陽五行、高雅謎題、花鳥魚蟲皆可入令。行雅令時,常常引古據典,及時答對,對行酒令的人要求自然很高,不但要有文采,還要敏捷機智,所以雅令是酒令中最能展示才華的。
唐代《申屠澄》記載了這麼一則雅令的故事:秀才申屠澄赴任路上,被狂風大雪擋路,投宿一家。這家主人很好客,備下好酒好菜。
申屠澄先舉起酒杯行令道:「厭厭夜飲,不醉不歸」,家中少女脫口接令道:「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申屠澄聽後,驚愕不以。少女是用《詩經·鄭風·風雨》中的詩句,隱去「既見君子,雲胡不喜?」而後兩句,也表達了少女對他的愛慕之意。
於是,申屠澄向少女的父母求婚,遂喜結良緣。
而通令不同,從字面上看,通令即是通俗易懂的酒令,所以多在平頭百姓當中流行。通令的花樣酒比較多了,有猜數、擲骰、划拳,抽籤、傳花等等。
相比雅令,通令無需太多文采,只要反應快即可。這裡介紹幾種通令的玩法。
擲骰子:取骰子三四顆,搖出點數,從令官數,數到骰子數的則飲酒一杯;抽籤:抽中喝酒籤的,飲酒一杯。
擊鼓傳花:以鼓聲停時,花入誰手,誰飲酒一杯。
另有一些些通令擼拳挽袖,呼天喊地,則顯得過分粗俗、吵鬧,雖盡興,但亦有損雅緻。
我國古代行酒令分為哪幾種?
6樓:北京創典文化
酒令分雅令和通令。雅令的行令方法是:先推一人為令官,或出詩攔拿句,其他虧衡晌人按首令之意續令,所續必在內容與形式上相符,不然則被罰飲酒。
行雅令時,必須引經據典,分韻聯吟,當席構思,即席應對,這就要求行酒令者既有文采和才華,又要敏捷和機智,所以它是酒令中最能展示飲者才思的專案。
總的說來,酒令是用來罰酒。但實行酒令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躍飲酒時的氣氛。何況酒席上有時坐的都是客人,互不銷鋒認識是很常見的,行令就像催化劑,頓使酒席上的氣氛就活躍起來。
通令的行令方法主要擲骰子、抽籤、划拳、猜數等。通令很容易造成酒宴中熱鬧的氣氛,因此較流行。但通令擄拳奮臂,叫號喧爭,有失風度,顯得粗俗、單調、嘈雜。
中國古代禁酒令,儘量具體點~謝謝
7樓:怪敲月下門
東漢末年,曹操推行禁酒令,與孔子二十世孫孔融發生了一場歷史上著名的爭論。
曹操說:飲酒喪德,為正世風,所以要禁酒。
孔融說:古聖賢喜歡喝酒的多了去了,譬如帝堯千鐘不醉,建立太平天下;孔子百觚不倒,才能稱作聖人;劉邦醉斬白蛇起事;樊噲醉解鴻門之厄;等等。
曹操又說:很多當政者都是誤在酒上,譬如夏桀、商紂都是因為好酒而丟了天下。
孔融又說:夏桀、商紂還因為婦人丟天下,那你是不是還要禁止人們結婚呢?其實你禁酒的真正用意,不過是吝惜糧食罷了。
我國古代行酒令的方式有何不同?
8樓:北京創典文化
行酒令的方式可謂是五花八門。文人雅士與平民含早察百姓行酒令的方式大不相同。文人雅士常用對詩或對對聯、猜字或猜謎等,一般百姓則用一些既簡單,又不需作任何準備的行令方式。
在民間,最常見,也最簡單的是「同數」,或一般叫「猜拳」,即用手指中的若干個手指的手姿睜遲代表某個數,兩人出手後,相加後必等於某數,出手的同時,每人報乙個數字,如果所說的數正好與加數之和相同,則算贏家,輸者就得喝酒。如果兩人說的數相同,則不計勝負,重新再來一次。
還有文雅些的擊鼓傳花,是一種既熱鬧又緊張的罰酒方式。在酒宴上賓客依次坐定位置。由一人擊鼓,擊鼓的地方與傳花的地方是分開的,以示公正。
開始擊鼓時,花束就開始依次傳遞,鼓聲一落,如果花束在某人手中,則該人就得罰酒。因此花束的傳遞很快,每個人都唯恐花束留在自己的手中。擊鼓的人也得有些技巧,有時緊,有時慢談茄,造成一種捉摸不定的氣氛,更加劇了場上的緊張程度。
一旦鼓聲停止,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接花者,此時大家一鬨而笑,緊張的氣氛一消而散。接花者只好飲酒。
如果花束正好在兩人手中,則兩人可通過猜拳或其他方式決定負者。擊鼓傳花是一種老少皆宜的方式,但多用於女客。
給找幾個行酒令遊戲唄 酒令遊戲規則是什麼?
拿個勺子。或者瓶子,放在桌子中間,轉。轉到誰那,然後就想辦法整他,要是任務完成就罷了。完不成任。務就讓他喝酒,要看你們怎麼玩了。不過玩的時候要小心,因為轉的東西穩定性不是很好。上次我們玩就是,沒轉瓶子,而是把瓶子放在圓桌了。我們轉的是桌子上面的圓盤。由於離心力的關係,和喝多。了的關係,勁用的也很大。...
古代人用喝酒的器具叫什麼,古代用來喝酒的三條腿的那個器具叫什麼?
1.觥 gong 酒器,蓋作獸頭形。詩經 周南 卷耳 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2 觥籌 酒杯和酒籌。酒籌用以計算飲酒的數量。歐陽修 醉翁亭記 中 射者中,羿者勝,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3 罍 lei 同 罍 盛酒的器皿,形狀像壺。詩經 周南 卷耳 我姑酌彼金 維以不永怙。禮記 禮器 廟堂之...
喝酒時抽菸有什麼壞處,喝酒和抽菸哪個傷害大?
喝酒時抽菸,這對身體有害。菸草含有多種致癌物質,那些物質被吸入口腔 鼻 咽喉 氣管及肺內,以焦油形成沉積在器官表面 而酒是良好的有機溶劑,可以將沉積的焦油充分溶解,有利於其穿過黏膜,擴散到體內。為此,在喝酒的同時抽菸會增強煙的毒害。抽菸的壞處 腦部 吸菸會引致多種腦部疾病,會減低迴圈腦部之氧氣及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