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蟬和西江月梅花都運用了什麼寫法?

2025-02-13 23:30:19 字數 1201 閱讀 1636

1樓:我是龍的傳人

古詩《蟬》和<《西江月》《梅花》都運用借物抒情的寫法。

如《梅花》此詩前兩句寫牆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後兩句寫梅花的幽香,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華橫溢。亦是以梅花的堅強和高潔品格喻示那些像詩人一樣,處於艱難環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的人。全詩語言樸素,寫得則非常平實內斂,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

2樓:網友

蟬》是初唐書法家、文學家虞世南的作品: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西江月·梅花》是北宋文學家蘇軾的作品: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麼鳳。

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這兩首詩詞的共同特點是運用了借物詠懷的寫法,借蟬和梅花讚頌了人的高尚情操。

3樓:網友

蟬。虞世南 〔唐代〕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是一首詠物詩,詠物中尤多寄託,具有濃郁的象徵性。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釋,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詩的關鍵是把握住了蟬的某些別有意味的具體特徵,從中找到了藝術上的契合點。

西江月·梅花。

蘇軾 〔宋代〕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麼鳳。(麼 同:么)

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翻嫌 一作:常嫌)

這首詠梅詞空靈蘊藉,言近旨遠,給人以深深的遐思。詞雖詠梅,實有寄託,其中蘊有對朝雲的一往情深和無限思戀。作者既以人擬花,又借比喻以花擬人,無論是寫人還是寫花都妙在得其神韻。

蟬是一首詠物詩,從什麼等三方面寫出蟬的特點

4樓:暴走少女

從形態、習性,聲音,等三方面寫出了蟬的特點。

蟬》是唐代詩人虞世南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是首託物寓意的詩。原詩: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譯文:蕭疏梧桐之上,蟬兒低飲清露,蟬聲清脆響亮,迴盪樹林之間。

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視群蟲,不用藉助秋風,傳聲依然遙遠。

5樓:沐雨蕭蕭

《蟬》是一首詠物詩,從:形態、習性,聲音,等三方面寫出了蟬的特點。

西江月的翻譯,柳永版,西江月 朱敦儒的全文翻譯,翻譯!不是賞析!

西江月柳永 宋 鳳額繡簾高卷,獸環朱戶頻搖。兩竿紅日上花棚。春睡厭厭難覺。好夢狂隨飛絮,閒愁濃,勝香醪。不成雨暮與雲朝。又是韶光過了。出處 全宋詞 對不起翻譯沒找到 西江月 柳永 宋 全宋詞 鳳額繡簾高卷,獸環朱戶頻搖。兩竿紅日上花棚。春睡厭厭難覺好夢狂隨飛絮,閒愁濃勝香醪。不成雨暮與雲朝。又是韶光...

西江月劉辰翁這首詩的翻譯,《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古詩的詩意。

西江月新秋寫興 劉辰翁天上低昂似舊,人間兒女成狂。夜來處處試新妝,卻是人間天上。不覺新涼似水,相思兩鬢如霜。夢從海底跨枯桑,閱盡銀河風浪。這是一首寫七夕的詞。題為 新秋寫興 實際上是通過對七夕的描寫 抒發了他的故國之思。上片,寫七夕的狂歡。天上低昂似舊,人間兒女成狂。低昂 公升落的意思。天上日月的公...

西江月 井岡山的意思,西江月 井岡山的作品賞析

戰旗在山下搖盪,戰鼓及軍號聲響徹山頭,任憑敵軍團團圍困,我依然傲岸不可撼動。整飭的防禦工事已嚴陣以待,所以更加團結一心如築成的堡壘。黃洋界上紅軍炮火轟鳴,快馬報之敵軍在漸濃的夜色中逃去。西江月 井岡山的作品賞析 西江月 井岡山 是毛的一首詞,這首詞通過對黃洋界保衛戰的描寫,滿懷激情地歌頌了井岡山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