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同樣身為降將,于禁的風評非常差,但感覺姜維卻沒有這麼差的風評?

2025-02-13 02:15:15 字數 1645 閱讀 1547

1樓:網友

于禁跟隨曹操三十多年,被關羽俘虜後,下跪乞饒,後又被孫權放回,屬於投降了兩次。姜維歸蜀後,一心報國,甚至蜀國滅亡了還在為復蜀大業努力。

2樓:自己滴定

因為姜維投降蜀國是為了報仇,而於禁投降東吳是因為他十分的怕死,所以他們的評風並不相同。

3樓:啦啦隊地方

因為姜維在曹營並沒有待很長的時間。但是于禁已經跟隨曹操許多年,所以說風評很差。

4樓:何懼貳佰

因為姜維作為諸葛亮的傳人,讀對蜀國忠心耿耿,最後硬生生憑藉自己的能力讓蜀國在魏國的強攻下,堅持那麼久,還忠心殉國了,所以說他的風評很好。

為何同樣身為降將,于禁的風評非常差,但感覺姜維卻沒有這麼差的風評呢?

5樓:輕描歲月跎

三國時期,曹魏的于禁和姜維都有投降到蜀漢的經歷。同為降將,同樣經歷,為何于禁的風評比姜維差?下面從兩人的投降原因對比,與同僚行為對比,身份地位對比來分析一下於禁風評差的原因。

一。投降原因不同:于禁戰敗主動投降;姜維走投無路投降。從投降原因對比,于禁風評不如姜維。

據記載關羽利用地勢及雨季便利水淹七軍後,魏軍損失慘重,于禁戰敗並主動向關羽請降。

而姜維當時被疑有異心,被上司無情拋棄,追隨無望,無家可歸,走投無路時才投降蜀漢諸葛亮。

二。同樣情況下,與其他同僚行為對比:于禁投降行為比不上龐德英勇戰死;馬遵逃跑,而姜維被人遺棄委實可憐,投降也無可厚非。從行為來看,于禁的風評也不如姜維。

與于禁一起同時戰敗的龐德,選擇死戰被關羽殺死,據說曹操聽到于禁戰敗投降時,都發出失望的感嘆「于禁與我相知已有三十年,怎麼面臨險境,反不如龐德!」

諸葛亮北伐時,當時的姜維正陪同上司天水太守馬遵在各地巡查,馬遵一聽說諸葛亮大軍經過的地方都投降了,於是扔下姜維立馬逃走。被拋棄落單的姜維確實可憐,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投降。

三。身份地位對比:于禁身為主帥,統領七軍;姜維只是天水郡參軍,無名小卒。身份地位不同,投降行為產生後果也不同,這也是于禁投降行為被人詬病並且風評差,而姜維風評相對好的原因。

于禁是曹操寵信的戰將,五子良將之一,戰功顯赫,在曹操陣營裡威望甚高。投降時于禁為主帥,率七軍前來增援曹仁,可見於禁地位之高,于禁投降關羽讓曹操本人感嘆不已。

姜維只是因父輩的戰功,做了天水郡參軍,無名小卒乙個,算是個低階軍官。姜維本身並無顯赫戰功,與曹操等大咖並無交集,姜維在曹操陣營中可有可無,投降也沒人在意。

可見,于禁投降蜀漢的風評比姜維差,這也是于禁後來一直未被任何一方重用,當他重新歸魏時,被曹丕故意用畫像諷刺,並最終憂鬱而終的原因;相反,姜維在蜀漢受到重用,後來接替諸葛亮揮軍北伐。

6樓:大喵喵**解答

其實降將的風評主要是個人的為人處事方面,像姜維的話,他雖然被招降了,可是他待人寬厚為人和善,但是于禁的話,他這個人比較貪財好色,所以風評差是非常正常的。

7樓:小鄧同學

于禁投降是因為戰敗投降,而姜維投降是因為諸葛亮惜才用計招降,這也讓于禁風評低上一等,而姜維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于禁卻先歸降關羽又歸降孫權最後才返回魏國,氣結不足。

8樓:飛燕聊情感

雖然都是降將,但是姜維到了蜀漢盡心盡力為蜀漢效命,反觀于禁先叛曹再叛劉投降東吳,誰能看得起他。

同樣是早起健身,為何趙麗穎被大家誇讚而黃曉明被罵?

因為趙麗穎人緣好,而且她健身很好看,一點都不油膩,而黃曉明有點做作的感覺。因為他們的人設不同,趙麗穎是為了產後恢復身體所以能理解,但是其他的男生都在廚房忙而黃曉明卻在健身。因為大家都覺得黃曉明實在是太做作了,這是故意讓人看的。趙麗穎與黃曉明為什麼會一起買菜?趙麗穎是乙個大家都很喜歡的女演員。她不僅演...

同樣草根出身,為什麼拉麵哥無差評,大衣哥卻褒貶不一?

紅到一人養全村人,要是敢走村民挖他祖墳。這樣的人真偉大。獲利不同。大衣哥和拉麵哥都是被流量帶起來的,不同的是大衣哥是用流量賺錢,而拉麵哥是依靠流量帶來人氣去發展自己的產業鏈。都很淳樸,但是拉麵哥是靠自己的手藝吃飯,在物價飛漲的今天能做到年不漲價,太不容易了。拉麵哥主要依靠的是自己的乙份手藝來獲取大批...

薛仁貴 徐達都是農民出身,為何能精通兵法戰無不勝呢?

薛仁貴徐達都是農民出身,之所以能精通兵法,那都是從實踐中得出來的,通過多次的戰爭而總結出來的經驗,並不是說精通兵法就能打勝仗,在古代很多精通兵法的人,經常打敗仗也是非常正常的。就像趙括一樣,紙上談兵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他們有那樣的軍事天賦,能在戰鬥中自行成長,就如韓信一樣。因為他們都是從底層一步步...